151 西和戎狄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釣魚能手字數:3264更新時間:24/06/27 02:22:59
    第154章 西和戎狄

    張嵩馬不停蹄的趕回西都縣,而在此之前,張瓘已經通過隨從傳信,知曉桓熙領軍南下的消息。

    得知張嵩出使歸來,張瓘親往城外迎接。

    父子二人來不及寒暄,張瓘就緊張地問道:

    “桓公究竟何意,莫非是來討伐我?”

    張嵩趕忙寬慰,將桓熙的條件轉告給父親。

    張瓘聞言鬆了口氣。

    他就知道,自己雖然沒有響應桓熙,一同出兵討伐張祚,但也罪不至死,桓熙怎麼也不可能將他逼上絕路。

    “幸甚!幸甚!”

    張瓘滿心歡喜,畢竟自從聽說桓熙南下,着實讓他寢食難安,唯恐對方是來興師問罪。

    如今只是要將自己帶離涼州,往後也能在別處爲官,張瓘又如何不爲之欣喜。

    此前,張瓘的兵力不如張祚,但也有與他一較高下的心思,看看究竟誰能成爲涼州之主。

    可當張瓘面對桓熙,以及桓熙所聲稱的五萬步騎,實在生不出半點割據西平的野心。

    桓熙說得很籠統,並沒有明說會給張瓘安排什麼職位,只是讓他選擇是在北方爲官,還是在南方爲官,或者乾脆當一個富家翁。

    但張瓘沒有別的選項,真要對抗桓熙,以他的實力,只能是滿門俱滅的結果。

    當桓熙的軍隊抵達西都縣城以北,湟水北岸之時,張瓘便已經肉袒牽羊,過河前來相投。

    畢竟桓熙與張嵩說過,等他兵臨城下,張瓘還不肯做出決定,此前開出的條件也不會作數。

    張瓘被帶到桓熙的馬前,看着馬背上年輕的雄主,畢恭畢敬地拜道:

    “粗鄙之人,竟然勞煩桓公親率大軍,遠道而來,誠惶誠恐。

    “桓公若是不棄,張瓘願效犬馬之勞,聽憑驅使。”

    桓熙翻身下馬,將張瓘扶起,他解下自己的披風,爲赤膊着上身的張瓘披上,責怪道:

    “太守順應天命,並非降人,怎能肉袒牽羊。”

    說着,桓熙笑道:

    “我早就盼着能與太守相見,今日終於得償所願。”

    見桓熙對自己態度親和,張瓘心裏的石頭也終於落了地。

    他向桓熙介紹道:

    “瓘早已在湟水架設浮橋,就爲了讓西平百姓早日能夠目睹桓公的風采。”

    桓熙很高興,在前軍率先渡河,確認安全之後,他才與張瓘攜手渡河,來到湟水南岸。

    又在鄧遐領兵完全控制住西都縣城後,終於進入城池。

    當夜,桓熙與張瓘同食羊肉,食材自然是此前張瓘牽去的那頭羊。

    翌日,桓熙又派部將前往接管臨羌、長寧、安夷等西平郡其餘三縣,自此,涼州東部三郡盡爲桓熙所有。

    而在桓熙逼降張瓘的同時,謝艾的西征也同樣進展順利,先是西郡太守獻城而降,而張掖太守索孚、酒泉太守馬岌在得知張祚敗亡後,也主動遣使歸附。

    索孚與索遐同族,都出自敦煌索氏,與謝艾有同鄉之誼。

    至於酒泉太守馬岌,則與謝艾私交不深。

    但謝艾曾經因爲張重華的猜忌,被派往酒泉郡當了三年時間的太守,深得當地人心。

    如今尚未來得及歸附的只有遠在河西走廊最西端的謝艾、索遐等人的家鄉敦煌郡,以及僅有一縣之地的西海郡。

    桓熙全取涼州,指日可待,幾乎已經不可能再出現波折。

    當然,桓熙此番南下,可不僅是要逼降張瓘,還得與吐谷渾炫耀武力,讓他們畏服自己,不敢侵犯隴右、河西。

    吐谷渾源自鮮卑慕容部。

    西晉太康四年(公元283年),鮮卑慕容部的首領慕容涉歸從部族中分出一千七百戶牧民交給庶長子慕容吐谷渾,而以嫡子慕容廆繼承首領之位。

    慕容廆便是慕容皝的父親,慕容儁、慕容恪、慕容垂等人的祖父。

    慕容涉歸死後,其弟慕容耐篡奪政權,不久被衆人攻殺,慕容廆被擁立爲主。

    慕容吐谷渾與慕容廆兄弟二人起初感情很好,但二人的部落同在遼東放牧,時間已久,牧民們爭奪水草,也因此生出了矛盾。

    一次,兩家都在放牧羊馬,沒有被閹割過的公馬性子烈,相互起了爭鬥,慕容廆的馬被咬殺,憤而指責慕容吐谷渾:

    ‘父親將我們二人分開,你爲什麼要在離我這麼近的地方牧馬。’

    慕容吐谷渾也很憤怒:

    ‘馬羣相爭,這是天性,你爲何要衝我發怒,想要徹底分開也很容易,我現在就走,與你分開一萬裏!’

    在慕容吐谷渾決心離開以後,慕容廆深感後悔,曾經派人去追,但終不能使慕容吐谷渾回心轉意。

    最終,慕容吐谷渾由遼東遷徙到了陰山附近,又在西晉永嘉末年,天下大亂之際,由陰山繼續遷徙,來到河西,歸順在張軌的麾下,被張軌安置在西平郡。

    此後又向西遷徙,佔據了青海湖即周邊地區。

    東晉咸和四年(329年),慕容吐谷渾之孫慕容葉延擺脫前涼的控制,以父親慕容吐延的名字吐延爲氏,以祖父慕容吐谷渾的名字吐谷渾爲姓,以及國號。

    如今的吐谷渾之主,則是慕容吐谷渾的曾孫吐谷渾碎奚。

    吐谷渾碎奚是在永和七年(公元351年)即位。

    經過七十年的發展,吐谷渾部早就不只是當初一千七百戶的規模。

    他們在西平郡以及遷往青海湖時,征服了許多的羌、氐部落,否則也不可能在二十四年前擺脫與前涼的附庸關係。

    但整體實力,還是與前涼相去甚遠,只是依靠着居高臨下的地勢,使得前涼難以出兵進犯。

    如今桓熙入主涼州,自然引得吐谷渾人驚恐,尤其是他揚言帶領五萬精銳步騎屯駐西平郡,更是讓吐谷渾碎奚膽寒。

    吐谷渾碎奚對桓熙的說法深信不疑,畢竟涼州本就有三萬主力步騎,而桓熙也帶了三萬精銳西征。

    桓熙在涼州主力未曾遭到多少傷亡的情況下,將他們收爲己用,自然能夠拿出這麼多的人。

    對於桓熙這位已經佔據雍、樑、秦、涼四州的雄主,吐谷渾碎奚不敢與他爲敵,只得匆匆派遣使者前來西都縣拜謁,以求兩家和好。

    而桓熙也沒有進攻吐谷渾的心思,不僅因爲麾下將士難以適應高原氣候,地形也是易守難攻。

    當然,吐谷渾人並不是桓熙心裏的蛔蟲,不能知曉他的真實想法。

    吐谷渾使者當面提出希望兩家能夠睦鄰友好,桓熙對他的來意也十分的滿意。

    只是想要獲得和平,是需要有付出的。

    不等桓熙提出條件,吐谷渾使者便主動獻上了禮單:良馬五千匹,金銀五百斤。

    吐谷渾碎奚性情仁厚,並非雄主。

    桓熙也不想把這個寬厚人逼得太過,他收下了五千匹良馬,五百斤金銀,答應與吐谷渾和睦相處,雙方簽訂盟約。

    雖說上一個與桓熙簽訂和約的前涼,已經被他所滅,但事出有因,他只是出兵幫忙討平內亂,名義上的涼州之主還是張曜靈。

    可以說,當初張重華送上的三萬匹馬,二十萬石糧食,也是給他親族的買命錢。

    桓熙收下了吐谷渾碎奚送來的禮物,又提議道:

    “若能爲我再備良馬五千匹,我願表奏天子,爲碎奚請封王爵。”

    東晉曾經冊封慕容皝爲燕王,冊封苻洪爲氐王,卻沒有撈到半點好處。

    桓熙並不在意爲了五千匹馬,多封一個吐谷渾王。

    畢竟吐谷渾擁有的青海驄,也是鼎鼎大名的良駒。

    使者聞言,大爲心動。

    吐谷渾已經建國二十多年,有了兩任吐谷渾王,但只要再送五千匹馬,就能受到晉室冊封,對於吐谷渾人來說,還是極具吸引力的,這確實是一件很划算的事情。

    想當初,前燕慕容皝自稱燕王,爲了得到晉室的認證,可謂費盡心思,又是獻捷,又是在庾亮死後,寫信指責庾冰、庾翼兄弟二人專權,同時上書天子表忠,才終於得來了燕王的冊封。

    當然,前燕這麼在意晉室的冊封,也與他們想要入主河北,希望打着東晉的旗號,吸引河北漢人。

    而吐谷渾對於朝廷的冊封,也有迫切需求,能夠得到晉臣的身份,桓熙沒有理由,就不能征討自己。

    就好像此前桓熙與苻氏交兵,雙方還要各自找藉口,搶佔道義。

    只是這件事情,使者不能做主,必須回去請示吐谷渾碎奚。

    桓熙欣然應允。

    在締結盟約,約定互不侵犯之後,一份盟書由桓熙的記室參軍保管,使者帶着另一份盟書離開,而五千匹良馬與一百斤的金銀也將在不久之後送來。

    但桓熙肯定不會在西平郡等到使者帶來吐谷渾碎奚的答覆,盟約已經簽了,也不怕對方賴賬。

    至於吐谷渾碎奚是否會爲了東晉的冊封,而多獻五千匹馬,桓熙也不是太在意。

    他肯給,桓熙自然會收,他不願做這筆買賣,桓熙也不勉強,畢竟他此行的目的,也是想要與吐谷渾達成盟約。

    既然目的已經達成,桓熙也不願在涼州久留,他開始着手佈置自己離開涼州後的人事安排,做起了回師長安的準備。

    三千字帶到,都已經補完了。

    今天還是一萬字,第一章在下午兩點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