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戰事再起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釣魚能手字數:3340更新時間:24/06/27 02:22:59
    時間回到八月初,一支匈奴騎兵從西套平原南下,最先出現在了安定郡。

    儘管匈奴騎兵們高舉晉旗,還是引起了不小的騷亂。

    這支匈奴軍隊總計五千弓騎,是奉桓熙之命,前往長安聽用。

    好在他們來得快,去得也快,沿途並未騷擾當地百姓。

    桓熙一直以來都很重視軍紀,不敢說效仿岳家軍,具備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的紀律。

    但也絕不會容許他們在衣食無憂的情況下,劫掠自家百姓。

    至於軍隊如果處在關隴地區還存在吃不飽,穿不暖的問題,那就是他桓熙的責任。

    此時,將士們經過數月的歇息,足堪驅使。

    桓熙不打算再等下去,準備趁機東出,殺向洛陽,掠奪人口。

    之所以這麼的迫不及待,是因爲苻健忙碌着稱帝建國,同時麾下騎兵並未恢復元氣。

    一旦等他緩過來,必將出兵南下,干涉自己搶奪洛州百姓。

    洛州爲後趙所置,原領河南、滎陽、河東、弘農、陳留、東燕(治東燕縣,今河南延津縣東北)等六郡,其中,河東郡被苻健、桓熙一分爲二。

    桓熙暫時沒有佔據洛陽的想法,在沒有奪取河東的情況下,冒然奪取洛陽,實屬不智。

    歸根結底,是因爲洛陽盆地對於河東方面來說,基本不設防。

    只要遇到黃河枯水期、冰凍期,苻健想要出兵洛陽,可謂是一馬平川。

    因此,不能拿下河東,就談不上經營洛陽。

    除非是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在洛陽北面構築一條防線。

    桓熙此戰,只爲掠奪人口,並不貪圖土地,就目前來說,戰線實在不能拉得過長。

    而晉陽與洛陽之間路途遙遠,北魏末年,爾朱兆因爲後院起火,以騎兵趕路,從洛陽出發,也足足跑了十天才能回到晉陽。

    等苻健收到消息,以步卒南下,只怕黃花菜都涼了。

    當然,桓熙這麼急着出兵,還有一個原因是此時正值秋收時節,桓熙是人也要,糧也要。

    永和七年(公元351年)八月二十一日,阿滿誕生僅僅六天之後,五千匈奴弓騎已經來到長安城外紮營,而晉軍戰兵此時也已集結。

    桓熙分出七千步卒,交由鄧羌指揮,命他駐防蒲阪,策應高王城裏的沈勁一千部曲,及三千戰兵,防備苻氏行圍魏救趙之策,猛攻高王城與蒲阪等地,趁機殺入關中。

    而他自己則準備親領五千晉軍精騎,五千匈奴弓騎,一萬戰兵步卒東出。

    發兵時間就在明日,也就是八月二十二日。

    出征前,桓熙並沒有再去軍府,而是在未央宮中陪伴家人。

    司馬興男數落道:

    “阿滿才出生幾天,你就急着征戰,想來,你肯定是趕不上孩子的滿月酒了,阿媛不久將要生產,你也是回不來的。”

    桓熙也知道自己虧欠了家人,但實在是機會難得。

    當初他整整送出一萬五千匹軍馬,才從桓溫手中換來了三萬戶百姓,他又怎能不垂涎洛陽地區的人口。

    畢竟在原時空中,苻健擊敗張遇,就從洛陽強遷走了五萬戶。

    而桓溫動作慢了,時隔幾年才出兵,也曾一度佔據洛陽,但最終卻僅僅帶走了三千戶。

    正應了那句手快有,手慢無。

    “母親,時不我待,況且有伱在長安,孩兒也能放心東出。”

    說着,桓熙嘆氣道:

    “實在是人口難得,倘若父親當初能夠多讓我帶走一些荊州百姓,我又何至於在這麼重要的時候離開。

    “母親千萬不要遷怒父親,父親也是用心良苦,不願孩兒坐享其成。”

    司馬興男聞言火冒三丈,她怒道:

    “老奴着實可惡!自己在江陵安逸享樂,卻讓我兒以性命相搏!

    “熙兒,你不要去了!等爲娘回了江陵,必使老奴爲你送來人口!

    “我就不信了,老奴坐擁荊、益、寧三州,還拿不出一兩萬戶來!”

    桓熙趕忙勸阻道:

    “母親,怎可如此,孩兒寧願自己冒些危險,也不願意讓你們爲此發生爭執!”

    司馬興男反過來安慰桓熙道:

    “熙兒無需擔心,爲娘自有分寸,老奴若敢不答應,往後別想再有安生日子。”

    桓熙內心狂喜,別說一兩萬戶,桓溫哪怕只給他擠出數千戶,桓熙也能樂開花,畢竟是白撿的便宜,誰不要。

    但仔細想想,桓熙還是拒絕了司馬興男的提議。

    他固然想佔這個便宜,但也不希望桓溫因此心生芥蒂,畢竟爲了一兩萬戶,實在不值當。

    況且一旦能夠如同苻健一般,強遷五萬戶入關,他治下的人口將會超過三十萬戶,又有曲轅犁的運用,關隴地區也將不再缺少勞動力。

    別看司馬興男說得信心滿滿,但也做好了如果桓溫實在不同意,就破例許他納妾的準備。

    桓熙對司馬興男說道:

    “孩兒如今也是做父親的人了,怎能遇到困難,就想着讓自己的父親幫忙解決。

    “況且軍令已下,匈奴弓騎長途跋涉而來,又豈能朝令夕改。

    “倘若孩兒得勝,自然無需勞煩母親。

    “若是鎩羽而歸,再請母親爲我出面。”

    司馬興男聞言笑道:

    “張遇不過是我兒的晚輩,又怎麼會是對手。”

    顯然,司馬興男也曾聽人說起桓熙與張遇的父子之情。

    桓熙離開母親的住所,先去了玉堂殿。

    正如司馬興男所言,桓熙就算行動再快,也不可能趕在李媛生產前回來。

    別說阿滿的滿月酒,就連能否吃上百日宴,都是一個問題。

    李媛見桓熙進門,從懷裏摸出一枚平安符,她道:

    “這是妾身請母親在廟裏求來的,必能保護將軍平安。”

    李媛的父母被接來長安以後,她的母親李氏時常會來未央宮看望她,尤其是懷有身孕之後,因爲關心李媛的身體,走動得也就更勤了。

    面對李媛的好意,桓熙卻不收,他將平安符交還給李媛,正色道:

    “我久經沙場,又不需要與人近身搏殺,哪來的危險。

    “倒是你,身子本就柔弱,雖說鍛鍊之後倒也好了一些,但底子太差,我實在放心不下你。

    “這枚平安符,佩在你的身上更合適。”

    李媛解釋道:

    “母親已經爲我求了一枚。”

    說着,還將自己那一枚拿出來給桓熙看。

    桓熙笑道:

    “多佩一枚也無事,我是有大氣運的人,今日分你些許,希望你能夠平安順產。”

    李媛沒有再拒絕,她道:

    “將軍能否爲妾身佩在身上。”

    桓熙自然樂意。

    與李媛說了好一會兒情話,桓熙這才回去椒房殿。

    無論是李媛,還是謝道韞,明天都不可能出城去送自己。

    李媛身懷六甲,行動不便,而謝道韞剛剛生產,身體還很虛弱,受不得風。

    此時阿滿正在母親懷中酣睡,桓熙一進門就示意讓乳孃、婢女退下,不想被人打攪他與妻子說話。

    然而,謝道韞卻撇過臉去,不願以正臉見他。

    桓熙大感疑惑:

    “夫人爲何如此?”

    謝道韞害怕吵醒了阿滿,低聲道:

    “妾身容顏憔悴,未曾修飾,不敢與夫君相見。”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

    桓熙還以爲是出了什麼事情,他伸手勾住謝道韞的下巴,將她的臉轉了過來,在脣上輕輕一吻,說道:

    “我常年征戰在外,遭受日曬風吹,萬一哪天老了、醜了,或是在戰場上不慎破相,莫非令姜也會嫌棄我?”

    謝道韞堅定地搖頭道:

    “無論夫君是何模樣,是尊是卑,妾身也將不離不棄。”

    桓熙笑道:

    “我亦如此。”

    當夜,桓熙宿在椒房殿內。

    生下阿滿之後,夫妻二人得以同牀共枕,但目前來說,還不能行房事,桓熙自然不會枉顧妻子健康,急於一時。

    翌日,桓熙先後與謝道韞、司馬興男、李媛道別,韓嫣則會暫時離開長安,與他前往關東。

    這一點倒不是爲了刺激張遇,僅僅只是爲了有人能爲自己排解寂寞罷了。

    此時,相較於前,關東局勢看似有了重大的變化。

    當初獻出石祗首級,向冉閔稱臣的劉顯再度反叛,領兵進攻鄴城,只是又一次遭到了冉閔的毒打,狼狽逃回襄國,七月,劉顯於襄國稱帝。

    與此同時,冉魏徐州刺史周成、兗州刺史魏統、平南將軍高崇、徵虜將軍呂護等人相繼派遣使者渡江,向東晉稱臣。

    黃河以南,唯有張遇盤踞許、洛,段部鮮卑佔據青州,其餘各地都爲東晉所有。

    當然了,這些投降的刺史、將領們割據一方,既不聽宣,也不聽調,只在名義上遵奉晉室。

    中原依舊處於軍閥割據的局面,百姓深受其害。

    桓熙對此心有餘,而力不足,如果不能消滅苻氏,他就難以出兵爭奪中原,也只能讓中原百姓再忍耐幾年。

    而在消滅苻氏以前,也必須得先解決前涼在身後的威脅,同時將涼州騎兵收爲己用。

    鄧羌已經率先領了七千步卒經由渭水北上,往蒲阪駐防。

    桓熙統率兩萬晉匈步騎東出,一如既往的留王猛在長安主持軍國大事,以權翼爲謀主,隨軍贊畫。

    感謝書友大秦四世皇帝、汜水ss的打賞。

    下一章在晚上十二點之前。

    輿圖的話今天沒時間做,多給我兩天時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