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9 農人獻術(3000)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釣魚能手字數:3209更新時間:24/06/27 02:22:59
    從最原始的刀耕火種,發展到此後的精耕細作,畜力、水力廣泛運用其中,這些都是農具的改進與創造,以及農耕技術的創新。

    桓熙想要提高生產力,也只能往農業技術的創新上想辦法。

    “民以食爲天,農業當是重中之重,我欲懸賞重金,以求天下匠人改進農具,創新技術,還請先生爲我主持此事。”

    王猛不是貴族出身,經歷過食不果腹的生活,否則他也不會在青年時,迫於無奈,以販賣畚箕爲生。

    畚箕其實也屬於農具的範疇,王猛實際上,對於農業的重要性,是有切身的體會。

    “王猛必爲主公辦妥此事。”

    離開正廳,王猛隨即發佈政令,藉以桓熙的名義,向公衆徵求農具改進、與農業技術創新。

    大將軍府的文書送往地方,各地官員無不重視,紛紛在當地發佈告示。

    馮翊郡重泉縣(陝西蒲城縣東南),一名糧長領着鄉里的青壯前來縣城納糧。

    所謂糧長,是桓熙在平定關隴之後,效仿明太祖朱元璋的法子,所設置的新職位。

    糧長不算國家公務員,沒有津貼,甚至採用輪值制度,各鄉的戶主,每年輪流擔任該鄉的糧長一職,負責糧稅的催徵、經收、解運。

    此舉,既爲官府減少了支出,也使糧長不能魚肉百姓。

    畢竟大家都是鄉裏鄉親,又是輪值制度,今年你藉機作威作福,哪知道明年不會遭受報復。

    朱元璋出身貧農階級,自己的父母兄弟相繼餓死,無需懷疑他對底層百姓抱有一定的同情,畢竟兩千年的封建歷史中,從沒有哪位皇帝,對底層百姓的苦難,有朱元璋那樣深刻的認識。

    他所推行的許多制度,出發點是好的,不過是受限於自身的認知水平,以及被後人、底下人曲解意圖。

    明朝初年,糧長制度的設立,使得奸猾之人巧立名目,以此牟取暴利。

    但這是在推行均田制的關隴,桓熙治下沒有那麼多的苛捐雜稅,民衆要繳納多少的稅賦,也都一目瞭然。

    總體來說,雍、秦、樑三州百姓需要承擔田租、戶調以及力役。

    田租爲每年三石米,戶調也就是人頭稅,爲絹一匹、綿三兩。

    而所謂力役,也就是徭役,成年男女每年都需要無償爲官府服一個月時間的勞役。

    當然,不願服徭役,也可以出絹,每丁可按每天繳納絹三尺的標準,交足三十天的數額,以代替徭役。

    而無力繳納戶調,桓熙也爲他們想了辦法,即多承擔十五天的徭役,即可免除戶調。

    不過在均田制下,還沒有人爲了省一匹絹,三兩棉,而自願多去承擔徭役,反而有大部分的人都願意出絹,以免除徭役。

    沒有了巧立名目的機會,又是糧長輪值制度,這些糧長自然也就失去了魚肉鄉里的機會。

    張高平是這支運糧隊伍的一員。

    此前桓熙北伐,有許多三輔百姓前往獻糧,得以免除兩年的賦稅,但也不是所有人都有膽量前去迎接王師,同樣有許多的人害怕王師退出關隴,兇殘的羯人打擊報復。

    於是當初獻糧的民衆能夠安享兩年免稅的時候,張高平與那些瞻前顧後的人,如今就得在糧長的帶領,專程往縣城跑這一趟。

    縣衙門前,各鄉前來納糧的人已經排起了長隊,張高平見有一夥人聚集在告示前,心中好奇,便湊了過去。

    他自然是不識字的,但好在當地的縣令也考慮到匠人、農夫識字的終究是少數,特意安排幾名差役輪流站在告示前,反覆宣讀上面的內容。

    當聽說徵東大將軍正在以重金徵求改進農具以及農業技術的革新,張高平一時之間心猿意馬。

    說實話,他還真就掌握了一門少有人知的農業技術,那是在關東服役時,一名他幫助過的老農所授,就是不知道官府能否看上眼。

    但至少張高平自己以這項技術耕地,效果頗爲顯著。

    敝帚自珍是許多人的通病,如果不是今天見到這一公告,張高平還真沒想要拿出來。

    當然,更爲重要的原因是桓熙依照承諾,爲勞軍的民衆免除兩年賦稅,讓張高平認識到,那位徵東大將軍還是講信用的。

    但他是一個謹慎的人,否則也不至於今日還得前來納糧,張高平沒有聲張,他默不作聲的回到隊伍裏,準備去了長安,再獻上自己的農耕技術。

    一般來說,民衆是不能隨意流動的,但各鄉的糧食,在縣衙勘合後,還得糧長帶人送往郡城,而京兆郡的郡城,正是長安。

    桓熙體諒百姓,只需要各鄉的納糧隊伍就近運往郡城,至於郡城運去州城,則由各地太守徵發徭役,以民夫運送。

    有渭河在,民夫運糧其實也不算辛苦,哪怕是梁州的運糧隊伍,也能在走出陳倉道後,改換河運。

    張高平一行人來到長安時,已經是數天之後,衆人往太守府送去糧食交差,張高平藉口脫身,直奔徵東大將軍府。

    但徵東大將軍府是西漢時的丞相衙署,東側是長樂宮,西側是未央宮,位於西漢時的皇城之中,在這裏談笑的都是官吏,哪是一個農民能進的地方。

    張高平還未靠近,就被看守城門的侍衛喝止:

    “衙署重地,豈能擅闖!”

    張高平被嚇得一激靈,趕忙解釋道:

    “我是應徵前來,爲大將軍獻上一門新的技術。”

    侍衛卻驅趕他道:

    “快走!快走!這種事情你應該先去找縣令、太守,大將軍哪有時間理會你。”

    張高平無奈,只得先回太守衙門。

    京兆郡太守由權翼兼任,由於這段時間是各縣稅糧入庫的日子,權翼一直在衙署當差,已經好幾日沒有去軍府了。

    今日正在衙署當差,他得知有人前來進獻新的農耕技術,並沒有太多的驚喜。

    實在是這些日子,經歷了太多的失望情緒。

    仔細想來,改進農具、革新技術,又哪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但再是不耐煩,聽說了這事,權翼還是得見一見,萬一真的錯過什麼工具,或者新的技術,豈不是要鑄成大錯。

    張高平被差役領進門,權翼問道:

    “來者何人?”

    張高平往日納糧,也就只能與差役照面,偶爾能看到縣令,已經驚爲天人,又何況是太守這樣的大官,他顫巍巍的行禮道:

    “重泉縣人張高平,拜見府君。”

    權翼掃過張高平,覺得對方可能與之前那些人一樣,都是來碰運氣的,因此也沒抱太大的期望,隨意的問道:

    “我聽說你有新法,願聞詳情。”

    張高平在進門前,已經從差役口中得知,這位太守是徵東大將軍的心腹,因而也沒有了顧慮。

    他深吸一口氣,與權翼滔滔不絕說起了自己所習得的那門新技術。

    張高平所言,就是在耕耱技術的基礎上,在耕與耱之間,多加一道將泥土耙碎的工序。

    所謂耕耱技術,最早出現在漢代,是指在翻耕後用農具耱來耱平地面、耱碎土塊,以保留土壤中的水分。

    而張高平所獻,又可稱爲耕耙耱技術,是以農具耙在翻耕之後,將耕層土塊耙碎,在地面形成一層鬆軟的土層,切斷土中的毛細管,儘可能地減少水分蒸發,起到保墒防旱作用。

    權翼越聽,臉色越是鄭重,早已沒有了此前的隨意。

    他當然沒有過下地務農的經驗,出身士族的權翼,雖說十指不沾陽春水,但耕耱技術他是聽說過的,自然清楚保存土壤水分的重要性。

    尤其是關隴地區降水少,普遍以旱田爲主,這一技術如果真的行之有效,對於關隴的農業生產,將帶來極大的影響。

    權翼緊張的追問道:

    “可曾實驗?效果如何?”

    張高平道:

    “草民多年來,始終在耕、耱之間,將田土耙碎,只要不是遇到大旱,即使遭逢小旱,田地亦能保澤。”

    權翼不由瞳孔微張:

    “所言非虛?!”

    張高平道:

    “草民怎敢欺瞞府君!”

    權翼再也坐不住了,他招呼張高平道:

    “快快隨我去拜謁主公!”

    有權翼領着,自然不會遭遇侍衛的阻攔,張高平來到軍府,自有人前來給他搜身。

    桓熙並不懂農業技術,但他卻聽說過耙地的說法。

    今日張高平獻上耕耙耱之術,他才知道,如今的農業耕種,是沒有耙地這一道工序的。

    這也不能怪他,畢竟桓熙過問的都是軍國大事,對農田裏的事情,也確實關心的少。

    既然耙地這道工序能夠流傳到後世,依舊在使用,足以證明它的價值。

    桓熙立即派人前往重泉縣,檢查張高平家的土地情況,同時也準備在小範圍內進行實驗,等確定耕耙耱技術保墒防旱的效果,再行推廣也不遲。

    他對張高平道:

    “你爲我獻上此術,若能行之有效,我又豈能吝惜,當贈十萬錢,以爲獎賞。”

    桓熙顯然是準備拿張高平當千里馬骨,來鼓勵治下之人改進農具,創新技術。

    “十...十萬錢...”

    張高平瞠目結舌,喃喃道,顯然大腦已經在鉅額財富面前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