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說實話,沒什麼挑戰性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紅薯刺客字數:1997更新時間:24/06/27 02:18:25
「三日後,某準備宴請揚州府各位賢達,登蜀岡賞春色。」李元嬰沒有理會魏徵有些抽筋的老眼皮,笑呵呵地說道。「嘉慶定要出席,爲宴會再增添幾分風雅之韻。」
揚州城的人們不會忘記某位煬帝三次征伐高句麗的經歷,更不會忘記他們被徵收走的那些銀錢米糧還有,人。唐初使節到高句麗時看到大量當年被他們俘獲的隋人,他們的命運實慘,只能與當地遊女交……繁衍後代,生下來的孩子,如果是女孩,那麼命運和母親一樣,甚至剛一出生就被處死。如果是男孩,他將會和父親一樣成爲奴隸……滅絕師太表示很懂,張無忌表示很淦,周芷若默默承受這誓言帶來的痛苦,劃傷殷離的臉,將趙敏扔到船上放逐大海自生自滅。
遊女,是指地位比較卑賤的女子,這些女子要麼是族人犯罪被牽連,要麼被原來的丈夫拋棄,爲了換口飯吃,通常從事海鮮貿易,以賣鮑魚爲主業包括但不限於吹簫彈琵琶等十八般技藝。與她們繁衍後代,真是連沒有地位贅婿都不如,只能說是生育……工具人。
資治通鑑的記載更具加體詳細:上遣職方郎中陳大德使高麗;八月,己亥,自高麗還。大德初入其境,欲知山川風俗,所至城邑,以綾綺遺其守者,曰:「吾雅好山水,此有勝處,吾欲觀之。」守者喜,導之遊歷,無所不至,往往見中國人,自雲:「家在某郡,隋末從軍,沒於高麗……」因問親戚存沒,大德紿之曰:「皆無恙。」鹹涕泣相告。數日後,隋人望之而哭者,遍於郊野。
司馬砸缸的記事風格多少帶點玄幻色彩,陳大德出使高句麗地時間,大概在貞觀十五年左右,再加上武德歷時九年,再加上他家阿耶從起事到登基的時間,前前後後差不多小三十年的時間,那些戰俘能剩下多少先不說,他們的親戚,就算沒有死於十八路反王掀起的戰亂,生老病死總是常態,怎麼可能皆無恙?
不過,大唐旗幟插上高句麗的土地之後,那些人切切實實體驗了把什麼叫翻身農奴把歌唱,成爲管理那片土地的吏員,揮舞着大棒,教那些原高句麗官員,什麼叫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什麼叫莫欺少年窮,莫欺中年窮,莫欺老年窮,妥妥滴後世男頻爽文套路。
也許應該選幾個口齒伶俐、臉皮堅固的人才,送到老程那個培訓幾日,培訓完畢之後分到揚州府和其餘上州州府,宣講下那些年不堪回首的往事和這些年順心順意的美好生活。
寫回來的家信,畢竟只是小範圍流轉,有些家族爲了體面,更是將家信的內容壓下,禁止泄露出去……被俘虜的人,不都是庶民黔首。
「某此次來也正有此意,想要確認下時間,略盡綿薄之力。」長孫嘉慶決定直接跳過麗人行那首詩,跳過從兄和滕王之間說不清道不明、剪不斷理還亂的複雜而又糾結的關係。談談宴會,說說清麗雅緻的詩賦,再聊些舞伎的柔軟細腰和眼角眉間的風情,不香嗎?
魏徵微挑了下眉頭,看了眼唐儉,看到他一臉的氣定神閒,端起茶盞來默默喝茶,政見不同的是長孫麪糰,沒必要和長孫嘉慶較勁。他想幫忙也可以理解,再閒雲野鶴之人,也有家族的責任需要偶爾負擔一二。
「公孫先生,何處來的消息?」李元嬰伸手做了個請的手勢,請長孫嘉慶入座,看向抱着木匣子公孫白,疑惑地問道。肯定不是長安的消息,那樣的話,他不會在這聽他們扯閒篇,會第一時間告知消息的簡略內容,拉回話題。
「七珍島的消息。」公孫白將木匣子放到李元嬰面前的案几上,沒有任何多餘的贅述,簡練地說道。
李淳風的消息,那確實不着急,就算試驗出了合適的螺旋槳,離直升機真正上天,也還需要最少半年的時間……李元嬰將木匣子交給唐儉,若是需要調用銀錢的話,王傅有審核權。繼續剛纔的話題說道:
「麗人行還是晚些再發給政事堂,以免吾家二兄動遊幸之意,耽誤處理長安那頭的大事。」
長孫嘉慶既然伸出了小白旗,面子總要給留個三分滴,畢竟不看僧面看佛面,樂浪郡王一家,是大唐的全方位全天候戰略合作好夥伴。
「大善。」魏徵微微頷首,表示贊同。坑……和長孫麪糰之間的明爭暗鬥,何時出手都能讓他甘之如飴地進套,說實話,沒什麼挑戰性。
唐儉打開木匣,看到厚度與木匣頂端齊平的信箋……默默翻了個白眼,也就是如今電報發送消息便捷,若是以前,不知道要跑死多少匹馬?也是難爲解譯電報的那羣吏員,若不是雲鶴府半年更換一次解譯原本,解譯的過程怕是會出現很多風馬牛不相及的句子,比無字天書還讓人頭疼。當然,若不是他們同時會提供新詞句的註釋,看信箋的人同樣會一頭霧水,不知所云爲何物……
……只能說術業有專攻,還有,雲鶴府各項研究和試驗,發展的速度不是一般的快,日新月異,三日不見的變化,比原來三年……三十年,甚至三百年的變化都大。
「王爺,某需要滕王府的賬房相助!」民部侍郎崔義玄快步走進來,長揖一禮,聲音有些暗啞地說道。
揚州府碼頭的賬冊太多,光靠他帶過來的那十幾個人,不知道需要覈算道猴年馬月才能覈算得清楚明了。從長安調人不現實,雖然從各處府學徵調了部分算學高手,但是民部依然不足用。若不是看在滕王的面子,杜尚書能給他調派五個人,都是看在清河崔氏南祖房的情面上,很支持他了。
李元嬰看到他嘴邊因上火而起的燎泡,轉頭看向正在忙碌着翻閱信箋的唐儉,問道:「唐傅,我們可以支援多少吏員?」
「頂多十五人,再多府裏的清冊,就會出現大量積壓。」唐儉屈指算了下,說道。
李元嬰又看向魏徵……
「十人。」魏徵放下茶盞,又倒了杯茶,沉吟片刻之後,說道。
崔義玄……幸福來得有點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