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來呀來呀,互相傷害呀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紅薯刺客字數:2026更新時間:24/06/27 02:18:25
晉陽公主繃着小臉,充分表達着她的憤怒和傷心,直到煮熟玉米被端過來,香甜的味道讓她忘記了被排斥出敞軒的那四十分鍾,驚詫地問道:“阿叔,這個玉米與剛纔看到的那個,差別好大呀?”煮熟後的味道,比新粟米和新稻米飯的味道香不說,竟然還比烤熟的新梨香,忒特別了。
剛剛看到的玉米,明明硬邦邦的和曬乾的豆子很像,怎麼會煮熟之後,變化如此之大呢?
“因爲這是今年的新玉米,剛纔看的是去年的老玉米,只能用來磨成麪粉。”李元嬰想到刮地三尺和冰鮮兩種方式帶來的玉米,只能感嘆一聲,道門之人很瘋狂。
楊小胖因爲幾顆荔枝被黑一千多年,實在是比竇娥還冤,若是他們看到張果、韋珪和蕭若元等人所做的事情,就會發現那幾顆荔枝,連毛毛雨都算不上。
將一根剝去外皮的玉米放到李世民面前後,又剝了一根放到晉陽公主面前,十分討好地狗腿般笑道:“阿兄,這可是剛從玉米杆上摘下來的,來自紅土地的第一口新鮮。”李二鳳在好兄長排行榜上……榜首不可能也不用想滴。
首先,武王已平殷亂,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隱於首陽山,采薇而食之。
我們的阿耶平的前朝亂局,我們不可能義不食唐粟,采薇而食之。其次,唐有亂,周公誅滅唐。
成王與叔虞戲,削桐葉爲圭以與叔虞,曰:“以此封若。”史佚因請擇日立叔虞。
成王曰:“吾與之戲耳。”史佚曰:“天子無戲言。言則史書之,禮成之,樂歌之。”於是遂封叔虞於唐。
唐在河、汾之東,方百里,故曰唐叔虞。李二鳳對某從無戲言,他比某大二十九歲,雖爲兄長,卻總以阿耶的身份自居,某有一點點憂傷,還有一點點無奈。
再者,策欲取荊州,以瑜爲中護軍,領江夏太守,從攻皖,拔之。時得橋公兩女,皆國色也。
策自納大橋,瑜納小橋。雖然他們兩位不是同父同母的親兄弟,卻也是異父異母的親兄弟。
阿嫂已然先去不說,某與李二鳳相差二十九歲,怎麼也不可能分別娶姐妹二人爲妻,就算他有那麼一丟丟的可能再度封后……長孫無忌因意外提前離開。
某也不可能悔婚,若是悔婚,蘇定方會讓某知道花兒爲什麼這樣紅不說,想想某位某欺少年窮,後果不是一般般的闊怕!
第四,劉關張桃園三結義,等等……好像所排的位置不會太高,後面還有水泊樑山,雍老四和祥十三……兄兄弟弟之間的故事有點多,反正在某心裏,李二鳳絕對是最好的兄長,別人如何與我們無關!
“也就張公他們技藝高超,憑實力慣着你,不論什麼奇葩要求,都絞盡腦汁地想辦法解決。換成某跟着,必定揍你一頓捆起來扔船艙裏,直接帶回長安!”李世民白了李元嬰一眼,口氣依然十分嫌棄地說道。
某又不是商紂王,想要什麼東西便一刻都不能等。明年再食用新鮮玉米,或者用些冰鮮方式保存的玉米,都是可以接受的,哪裏用得着連泥土都一起帶回來?
一路風浪顛簸,出個意外狀……呸呸呸,童言無忌,童言無忌,自然是一路平安順遂。
“你就不擔心史筆如刀,記下滕王渡海東行,刮地以去?”那位表叔以折騰人爲樂事……主要是想消耗士族和世家財力,也只是讓人移栽楊柳於運河兩岸,從沒有讓人刮地三尺,成船運載莊稼或者果蔬,只爲品嚐到剛剛採摘下來的那份新鮮。
若是提前一步知道豎子運載玉米的獨特方式,某絕不會同意他再嘎悠三年!
李元嬰:“……”刮地以去?據新唐書記載:固烈請還衡州,既治裝,悉帑以行,軍中怒曰:馬瘠士飢死,刺史不棄毫髮恤吾急,今刮地以去,吾等何望?
後世更以刮地皮來形容官吏收刮錢財的百般手段,某無論如何不能在史書上留下這四個字……呃呃呃,原來歷史線裏的名聲,好像也沒比刮地皮好多少,某有些着相了。
拿起一根玉米邊剝皮邊憊懶地笑道:“刮地以去便刮地以去,我想起居郎會更喜歡加上後續:陛下甚愛玉米,自此成爲常例。”某是混世魔王無所謂名聲,你不止比某在意名聲,比大多數皇帝都在意名聲,哼╯^╰!
李世民目光澹澹地看了眼角落裏正執筆書寫的起居郎上官儀,若無其事地擡腳踹了下李元嬰的小腿,氣定神閒地壓低聲說道:“沒有形成諭旨的話隨時都可以不作數滴。”豎子,想威脅某,呵呵,某會讓你知道你阿兄永遠是你阿兄,你在三層時,某已經在第九層!
“那想必向日花的瓜子,阿兄定然不會感興趣滴噢。”李元嬰嘴角微微上揚,同樣氣定神閒地壓低聲音說道。
“區區五百只船,真滴裝不了多少東西,某認爲揚州也是相當不錯滴,高相身邊的兩位美人,真真解語花呀,二十兄應該也會送給某兩位蘇州美人,美滴很,美滴很呀~”來呀來呀,互相傷害呀,造作呀!
揚州蘇州之間近滴很,某可以和二十兄一起快樂滴刮地皮,多修建些小橋流水……小河流水譁啦啦,小熊……二十兄和熊有不解之仇,那就……阿兄帶我去偷瓜,偷瓜?
紹興此時名山陰,武德七年,廢姚州爲餘姚縣,析會稽立山陰縣。改越州總管府爲越州都督府,督越、嵊、鄞、麗、婺五州。
某可以拽着二十兄前往山陰,修建百草堂和三味書屋,再帶着銀項圈去瓜田裏捉猹,偷瓜,嘿嘿嘿,走迅哥兒的路,讓迅哥兒無路可走。
李世民:“……”瓜子不吃便不吃,某不是注重口腹之慾的人,只是被豎子威脅……阿舅都已經過了耳順之年,爲甚非要一樹梨花壓海棠呢?
害的某無法與豎子辯駁,世子真行爲太子舍人,當與高明同往玉米大陸。
“阿叔,玉米甚美味!”被李治輕戳後背的晉陽公主,擡起頭來看向李元嬰,嬌憨地說道,臉上還掛着兩顆小小的玉米粒,呆萌可愛。
李元嬰:“……”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