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追蹤
類別:
科幻靈異
作者:
煌或字數:4318更新時間:24/06/27 02:17:14
因爲人手有限,刨除已經不在體制內過來當熱心市民工具人的王海,樑安遵從自己一貫的興趣愛好獨自出發。但畢竟是跨市辦案,爲了得到一定的權限總要辦手續走流程,雖然權限足夠、理據充足,他在警用系統裏線上操作的速度很快,但也真不能把這個獨狼做下去。
出發前樑安就設法聯繫了當地刑偵支隊的人員,從他們那裏討來了一位本地出身、據說還相當熟悉當地景點地貌的警官作爲臨時搭檔兼嚮導。這正是爲了弄清楚這裏地形地勢,尋找季峯的去向。決定做在照片傳來之前,後續得到的線索也讓人員要求更有意義。
不過人一來樑安卻有少許後悔——因爲被派來的這位三十來歲的李警官相對應當沉澱下來的年紀而言,着實是活力四射到令人嘖嘖稱奇,彷彿一人都能成軍。
僅僅見了五分鐘的面,樑安便有幸獲知這位李警官十年前與鄰家青梅竹馬的女友終成眷侶,有個九歲的兒子整天在自家開的大型商超裏拿零食吃的那叫一個圓鼓輪墩,作爲一個靈活的小胖子懷揣着吃播網紅的夢想,還經常被李警官正懷着龍鳳胎的妻子追着滿街亂竄。
樑安只覺得,孔明用空城計的時候沒請他簡直是資源上的巨大浪費。
不過這只是行走路途上的閒聊。該做正事的時候,李警官也是個好搭檔。
當樑安把那張照片傳給李警官看的時候,告知了一些俞英健給出的關聯結果以後,他指着畫面邊角處,給出了頗有見地的可靠結果:
“什麼太陽高度角的……我地理不好不太懂,但這地方和烏骨山確實有點相像。主要是這個臺階旁邊的欄杆:烏骨山的雖然沒有這麼大的坡度,也很少能在白天拍不到其他人,但是一樣的。樑隊您瞧好了,就從這裏往裏面五百米左右的觀景臺,用的是同樣的材料。”
走過去不需要幾分鐘,他們很快就找到了位置。樑安具體確認過這件事以後繼續向李警官詢問,“在南封市所有的山區景點裏,你知不知道還有哪裏有類似的欄杆?又或者你仔細看看,這個圖片上有沒有其他特徵性的東西,可以用來識別具體的拍攝位置?”
李警官眯眼又看看,但還是搖搖頭,“我還真沒有印象。這種欄杆也不算罕見,政府採購的大多是同一種。主要我們南封市裏到處都是山,雖然爲了給我家那混小子減肥,裏面大部分我都藉口帶他去過,但有些就去過一兩次,有一點點山路的印象就算不錯了。但這圖裏就拍到了遠處的幾節臺階和柵欄,其他都是草和石頭。要是有條大路的話還能分辨一下。”
言外之意,就是拍攝的背景人爲痕跡實在太少,沒什麼特殊性。
樑安頓了頓,“聽說你是本地人。那在帶你兒子爬山以前,你也經常會去登山?”
“算是吧……怎麼了?”李警官有些不明所以,“結婚前去的比較頻繁,但也就是家周圍的那一座,那時候交通還不太方便,別的地方就去的不多。其實我們南封市很大一部分土生土長的孩子都有這習慣,上學的時候郊遊都去爬山呢,所以我同學都倍兒健康。不過在有了孩子後,我就沒那麼多空閒去玩了,也就兒子長大一些以後才能到那些地方去遛遛他。”
“你有沒有印象,這種欄杆是在什麼時候開始安上的?”
李警官撓了撓頭,“好像從我小時候爬山開始就是那樣的了。”
在和李警官的交流中,樑安也發現了另外未曾被發覺的特點。
南封市大多數的山地都有着同樣的欄杆,而且運輸建造時間大致趨同,可以顯示出景區建設南封市城市統籌規劃中重要的一環。外地人或許不清楚這件事,而本地人李警官,甚至在很久以前就來過烏骨山,並且不遠萬里趕過來做戲的季峯也許會這一點瞭若指掌。
除此以外還有一點:照片中的山在這一規劃當中,也就是說圖片裏的顯示的位置無論處於哪個景區,都是經過了開發的所在。但開發不算完全,起碼不像烏骨山這樣徹底成了老少咸宜的遊樂場所,因爲照片的背景下沒有更多人影。
而圖片中可疑的特點還有一點,李警官顯然也糾結於其中d1端倪。
“我比較想知道這個打碼的到底是什麼。”李警官也不是幹白工的,“別人打碼都是塗馬賽克,這圖倒好,結結實實的整了一個純色方塊出來。這張照片從一開始就是這樣嗎?”
樑安也想知道爲什麼。
想着想着,李警官突然錘了下自己的手:“等等,這會不會原來是一個人的照片?可能是橫拍半身照,有山有水的,山景裏放進去一個人。伱看這構圖、這風景,還有這流線型的天際線!我給我媳婦拍照的時候要是這麼能拍,她肯定誇我照的大氣又敞亮,很有範兒!”
如果是爲人像打碼,這也就能解釋爲什麼不用馬賽克遮罩。因爲人形的輪廓能在單純的模糊下顯現出來,如果是爲了讓人找地方提供的照片,有人的照片難免會讓人心生警惕。
因爲季峯顯然不算神經大條,不能保證想這麼做的人是不是有什麼壞心思。
他越想越來勁,甚至開始展現起了自己爲老婆攝影時的專業性,“一般拍這種橫向照的時候雖然是爲了風景,但人的位置也得講究,必須在視覺的中心,兩邊分配均勻,還不遮擋大部分背景裏景物交界的地方。這張照片水平挺高,而且我看着就很像這種站位……”
有對象的人考慮的內容就是不一樣,動不動就秀起了恩愛,另外叨叨起了他那聰明漂亮的媳婦教他怎麼拍人像的時候用鏡頭焦距擴大背景範圍,還讓他看視頻進修拍照技巧。幸好樑安根本不太在意這些,只是再次拿着照片仔細看了一遍,覺得確實有這種可能。
既然這樣,季峯就應該是獲得了一張被遮去了人像的風景照。有人讓他辨認照片拍攝的地址,而季峯這個旅遊的老手應該也經常拍照,所以哪怕做了遮擋,他也有可能會猜到這原本是一張拍人的構圖,心生警惕。但是如果只有這些線索,應該不至於讓季峯大動干戈。
所以除了收到這張圖片意外,他究竟還遭遇了什麼?
樑安忽然心念一動。
既然季峯最後出行,也就意味着他確實憑藉這張照片分析出了景點所在。而他們現在要做的,或許不是費勁尋找到另一個能代替季峯的人……而是找到季峯選擇烏骨山的理由。
畢竟,根據李警官的說法,有這種欄杆的山不止烏骨山一座。
爲什麼是烏骨山?
兩個人環繞着烏骨山的正常旅遊路線轉了一圈。
季峯在景區內的時候也曾被監控攝像頭短暫的拍攝過,不過只有景區門口那兩次和景區便利店的一次。根據以前的調查結果,季峯曾經在店裏買過兩袋壓縮餅乾。
跟着李警官把幾個地方轉過以後,樑安發現這地方還真是很好躲監控,雖然可以理解,但實在不夠現代化。不過,這種程度的細節已經足夠。
在來之前李警官當然已經瞭解到這次是爲了解決季峯失蹤一案,而帶着樑安環遊烏骨山時的偶爾碎嘴伴隨着樑安不吝嗇的答話也足以讓他弄清楚調查目前的進展。李警官實在太有激情,甚至思考了一下有這種程度的線索,如何才能利用南封市的警力資源。
“要不要我去和我們支隊長說一聲,問問能不能分發這張照片,調點人手到幾個山地景區對照着搜一下?”
“不用。”樑安擺了擺手。
他要在最短時間內破案,不可能採用如此簡單粗暴卻大張旗鼓的做法。一座又一座的山,全部搜下來或許用上數日能找到定點,但並非小事。他認爲還有更快的方式。
正說着話,又一個電話打了進來,這回是王海。
王支隊長在假扮打卡網紅一途上頗有造詣,在烏骨山裏隨便轉了一圈然後就來到了門口,塞錢給管理員就要到了高清監控錄像。顯然,他不是近期唯一想買下錄像的人,這門生意甚至頗爲火爆,導致管理員甚至讓王海自己去設備上截圖,自己在門外吹風。
“門口那老哥性格還不錯,不知道怎麼就成了義務教育的漏網之魚,這年代出生的人還只有小學學歷,是被親戚坑來頂包‘臨時工行爲’用的——他對這種行爲不合法合規完全沒概念,管理人員大概也有利益勾結:我問了收款碼不是他自己的,有上頭的人說給他百分之十的提成當看着監控的工資,居然還沒簽勞動合同。他拿着那份不穩定的提成當底薪還美滋滋的……所以如果警方要處理,可以考慮從輕,教育成分多一些。”
前上司給出溫馨的小建議,踏實可靠的樑安當然還是記了下來。
這樣一來,關於外人買下監控錄像有多容易的問題水落石出,他們現在需要注意的重點終究還是回到了季峯的去向。
他想讓人誤認爲自己進入了烏骨山園區再沒出來,那麼實際上又是去了哪兒?
追溯這段行蹤不能算困難,因爲事情發生僅僅一年有餘,園區附近的監控資料因爲事情發生大概有存檔,如果季峯沒有走出多遠就回到正路,起碼曾經載他的車輛會被拍攝到經過。如果其中存在出租車,比起先前認定季峯可能是被人綁架或者殺死的情況,大可以以這個角度重新排查一個人乘車離開的情況。
不過這樣需要花費大量人力物力,時間也不止三天。
樑安皺了皺眉,忽然靈機一動。
他轉頭詢問李警官,“據你所知,烏骨山附近有沒有什麼陡峭的山路,可以直接通往另一個景區的?”
季峯不一定要通過車輛行駛到其他地方。
路上伴隨的不確定因素太多,而季峯不是他女兒那種可以駭入監控系統的強人,他如果明確地清楚門口的監控錄像會被發現,那麼自然也會懷疑其他的。這樣看來,也許季峯的目的地只是不在烏骨山,可能在這座山脈附近,能跨過圍牆抵達的其他地方。
那張保溫毯——如果把範圍鎖定在烏骨山附近,那麼需要用這種東西以防萬一,這條山路大概有一段海拔較高,因此需要防範惡劣天氣下的保暖工作。而還有一個需要考慮進去的因素:季峯曾在景區便利店買過兩袋壓縮餅乾,這就意味着他如果單純靠登山技巧進發,框定的範圍內行走需要中途解決掉兩餐。
這是縮小範圍的一種方法。
李警官雖然常去爬山,但不是特別專業的登山迷,不會專門研究這種過於險峻的路。只是他也可以找認識的當地朋友問問。而在這時,俞英健那邊也傳來了消息。
“我找的人說……這地方風水不錯。”俞英健硬着頭皮給出了自家二大爺封建迷信的扯淡結論,“這一點如果去到實地其實我也能看出來。但他是個周遊道士,去過不少名山大川幫人看風水,我就想着也許會對一些特殊的地點有印象。不過他還真沒去過,但看過照片以後,根據他的說法,這地方一看就有‘聚寶生財之相’。”
“就這?”
“……其實不瞞你說,風水還真不一定完全是一門玄學。我小時候學的時候就覺得很講究,古人還寫了很多的典籍用來歸總,所以從古到今地方的道士給出的結論應該差不太多。所以如果‘聚寶生財’結論通用,這裏又是什麼古往今來名字傳續的景點,當時也剛好有請人看過風水一次取名,這地方的命名結果可能真的和‘財’相關。”
這回是俞英健光速掛斷了電話,也不知道是不是略有些心虛。
與此同時,樑安也大致按照李警官的收穫,確認了附近兩天以內在山中步行能夠直接抵達的山脈景區,並且檢閱了其中所有的地名和別名。
其中一個地方還真吸引了他的注意。
和圖上相仿,這裏有山有水,高處的別山嶺中有一條長長的臺階。登山人主要是看中這裏居高臨下,而且能夠藉此攀上旁邊視野極佳的巨石。但相對而言,他們也坦誠這裏其實分外危險,因爲除了臺階處的欄杆,幾乎沒有任何保護措施或者標語。
而作爲吸引遊客用的標註,這個現名爲“別山嶺”的地方雖然荒僻,但還有一個比較生僻的別名,在樑安腆着臉委婉提及可能與“財”相關的代稱後被知情人津津樂道。
“黃金谷”。
經過一天的實地調查,在谷底的深處,被零星的碎石和叢生的雜草所環繞,兩具尚未白骨化、佈滿黴斑的屍體躺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