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警醒

類別:科幻靈異 作者:煌或字數:2260更新時間:24/06/27 02:17:14
    在宋荊死去以前,昱州市局還有一個遭遇橫禍的精英警員。

    肖自銘。

    忽然提及這個名字,樑安先是一愣,很快便從記憶裏找到了目標。

    “我記得,肖警官是在黎明案懸而未決的時候忽然失蹤的?”

    那時的樑安自然對黎明案的前因後果知之甚少——這也是當然。人生中懷有明確目的性的樑安僅僅是聽說過當年的調查,並且在警局內部偶爾的閒聊中瞭解到了一些警員們才知道的情報,對實際情況算不上瞭解,只能說因爲職業比普通人多了些消息渠道。

    但若是比起這位王支隊長……樑安覺得自己和隨便一個路人的知情程度也差不多。

    王海畢竟曾經完完整整地從當事人口中得知了案情的經過。

    當時的肖自銘確實屬於黎明專案組,但也是昱州市局借調過去的。在這之前,王海和肖自銘一直是“死黨”,辦案時大都搭檔出馬——因爲性格恰好能夠互補,雖然因此偶爾有口角發生,卻能夠很大程度上發現對方遺漏的細節。

    正因爲這種情況,哪怕王海沒有進入專案組,一心辦案的肖自銘也常常和本就事事好奇的王海分享情報,試圖從與自己迥異的同僚的角度得到更多切入點下的判斷結果。

    “其實我也不知道最後他身上究竟發生了什麼,但一切都有預兆。肖自銘失蹤之前的幾天,他曾經說自己查到了有關第二個黎明的線索。不像李永清那樣孤身一人,那人似乎有自己的靠山與依仗——和最初的猜測不同,這個人並非李永清引導的對象,從未和李永清會面,卻比他能更輕易的脫身,隱藏自己的行蹤然後投入下一次謀殺計劃。”

    “這個人的背後有足夠的財力支撐?”

    “大概率是這樣。”

    比起王海流程完整的辭職,肖自銘的直接失蹤完全不留餘地,也不符合規章制度。而這位肖警官卻恰恰是嚴肅板正那一掛的警員,平常自然不會做直接人間蒸發這種事。

    據說肖自銘消失後,王海見過他一面。但也僅僅是確認了他還活着,沒有任何交流——形容是否真實有待商榷,具體情況如何王海也沒有細說。離職以後,王海基本把自己所知道的所有線索都告知了樑安,事實上,這也算是唯一王海尚且保留的祕密。

    但從王海的提示開始,樑安才認識到也許黎明這個殺手代號同樣和他素來忌憚的那個龐大勢力扯上了關係。而在調查的過程中,肖自銘也觸碰到了那個不可逾越的界限。

    究竟發生了什麼不爲人知,但肖自銘的失蹤是確定的。作爲唯一的知情者,王海或許還隱藏了什麼,讓他確信肖自銘還活着,但終究對這位舊友最終的下落諱莫如深。

    與白晨的初次會面遠在王海和他的一番對話以後。也正是因爲這個原因,在真正與那位二代黎明碰面時,樑安才以淺顯的言辭試探了白晨的態度。

    “這麼早和肖自銘一樣誤入了禁區,被當做所有人的靶子,人生豈不是會失去很多樂趣?”*①

    這段話既可以指肖自銘對黎明的調查導致他成爲了無知羣衆眼中的衆矢之的,也可以被認爲是對江卓勢力,也就是所謂“禁區”的妥協。白晨是否和江卓達成了一致,乃至於成爲了爲他所用的手下,作爲犯罪代理人進行工作時樑安想要得到的謎底。

    誠然白晨是對此表現出了詫異,然而他展露出的一瞬間失態還遠遠達不到“證明”的地步,也不一定能夠佐證他確實與江卓同流合污,只是給樑安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但在這以後,主動揭穿的白晨另一層身份,也就是楓越集團的董事長祕書,卻完完全全將“合作”這一事實呈現在了樑安面前。這樣的情景,就像最初的黎明,也就是李永清陳清罪行時的表現。唯一的區別在於,李永清給自己“賦予”了死刑,而白晨卻僅僅是作爲共犯自首,在許多關鍵的節點都爲自己提供了不足以致死罪的不在場證明。

    他僅僅是想要進監獄而已。

    黎明專案組隸屬於常青市局管轄,昱州市與常青市的刑事罪犯收押的位置相同——正在劉澈經常拜訪的郊區地帶。

    至於監獄裏究竟有什麼黎明能夠覬覦的東西……哪怕站在第三者的角度,樑安遍觀全局,也只能想到一種可能性。

    人命。

    這也是白晨自己所說的內容。被白晨忌憚着的“毒蛇”或許是目前尚在監獄中的某人。他將這一點直接告訴了樑安斷然是像有恃無恐時挑釁的聲張,但在事後回想,樑安發覺自己也入了套。

    ——初遇時的試探,白晨雙倍奉還。他在挑釁中藏了把刺探出樑安真正位置的刀。

    “我犯過一個錯,把柄落在一條毒蛇手裏。爲了萬無一失,我現在要‘找到’他。樑警官,你知道他是誰,也知道,這將是你們最好的機會。”*②

    樑安承認自己的言辭會讓立場顯得模棱兩可。這從某種程度上甚至是他刻意營造出來的曖昧效果,用以迷惑他人甚至自己人,而白晨的試探則將兩種可能都納入了考慮。

    究竟是與江卓對立的存在,又或者是江卓埋藏在警局裏的另外一個暗線。顯然,白晨也不能夠肯定樑安的立場,因此才在實現自己目的的同時,希望觀察他有何反應。

    樑安覺得自己應該慶幸。若非一開始由自己那個雖然異常偏激,所有舉措卻也同樣謹慎的母親敲定,爲使巡夜人的存在絕對不能暴露,成員本身達成現實的聯繫都需要百般準備,自己恐怕早就在江卓或者其他人眼裏被和它聯繫在了一起。

    白晨被捕以後,有宋喬雨從旁護送,後來黎明專案組的人協同,在那種與專業人士接洽完全斷絕了與外界交流途徑的情況下,他斷然沒有穩定的途徑和江卓產生聯絡。

    理論上來看,他的行爲確實製造了一個可趁之機。

    這或許能夠證明白晨和江卓或許並不完全是同一條心。哪怕不會反目自戮,他們也不像是什麼能交心交肺的關係。樑安無暇深究產生這種關係的前因後果,卻知道無論白晨事前準備了什麼,自己在黑暗下行走時都要儘可能的留意,哪怕做好最壞的打算。

    比如,他們所珍惜的所謂機會,也許其實只是個誘敵深入的陰險陷阱。

    *①第三卷第一百三十四章。②第四卷第一百章。

    文中提及的巡夜人的內部規則應該很明顯了,因爲之前一直都是直接以人物行動表示沒有總結所以刻意總結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