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推斷

類別:科幻靈異 作者:煌或字數:2072更新時間:24/06/27 02:17:14
    陸遙站在走廊外,藉機探頭打量更遠處彷彿正在商討着什麼的童鴻光和顧凌,“其實現實很少聽到有人用這個姓。那位提到辯護律師咖位的大佬看來和咱有代溝,不懂怎麼炒熱度——這麼有逼格的姓名拿出來,以這案子的傳播度,廣大網友能熱熱鬧鬧腦補出整部霸總小說!不過顧凌確實應該就是另一個司機的辯護律師,這個我確認過,應該沒差。”

    劉澈還在回想那場被顧凌提及的葬禮究竟是什麼時候,是否涉及危險情況,但也不忘用近似條件反射敷衍了事的通用詞詞給熱衷於“觀衆互動”的陸遙做捧哏,“所以?”

    往什麼方向理解都可以,而現在這個情況,陸遙自然而然就會認爲他問的是接下來要怎麼做。

    “其實聽了你看到的情況,我覺得也就還好吧?”陸遙搖搖頭,“不用急於確認,他們應該和我們在兩條賽道,情況比較好的話還能謀求合作——當然是在合規的情況下。我大概能猜出他們鬼鬼祟祟要幹什麼,不過現在只是猜測。”

    劉澈詫異:“你覺得他們要幹什麼?”

    “拆竊聽器。”

    “什麼?”

    “我的意思是這位裝逼模式和姓氏都很像霸道總裁但實際是個特別牛逼的律師總之職業也挺有逼格的大姐姐也許是在附近放了竊聽器,所以讓才齊亦偷偷跑過來回收一下。”

    陸遙打了個響指。

    時間有限還要跟人解釋,這傢伙秉持着不惜一切代價提高效率的原則,講話速度口技快到非人,但終究是這個過早的結論略勝一籌,比語速更聳人聽聞。

    像現在這樣的“陸遙靈機一動”時刻向來都有,不僅天馬行空而且基本匱乏根據。根據某些無聊人士的統計,準確率高達百分之三十七點六——看似不靠譜,但比起正確率絕對爲零的“腦袋空空”,已經能算是頗具參考意義的方向。

    更何況根據那位無聊到不能再無聊的傢伙“熱心”估算,這個概率數值還隨着數據樣本隨時間增加保持在上升過程中。

    劉澈掂量了一下。也就是說,這個“竊聽器”理論在強行四捨五入的情況下還能算作有將近一半的概率不是胡謅。

    “有個說法,就是非正當情況下的取證通常不能當作實際證據用於法庭。小劉哥,你應該知道這件事吧?”

    “當然。”劉澈哪裏只是知道。

    陸遙乾脆回答:“不知道。”

    劉澈驟然無語。

    “可能這位顧律師看上去就像很有手段的人?”陸遙摸了摸自己的下巴,“雖然話說得不好聽,但不擇手段其實也是種手段,非常情況要用非常手段,做人嘛,確實就是要敢做一些超出限制的事才不會被狡猾的傢伙算計……”

    這傢伙不知道又自學成才給自己做了什麼稀奇古怪的教育,總之劉澈不太想知道具體的受教育結果,只是深度懷疑:“你是不是因爲她的姓氏特別”

    他當然不是覺得顧凌沒有手腕。單就直覺來看,也認爲這麼一個忽然竄出來阻止齊亦暴露的人大概率有她自己的算計,只是陸遙的行動和想法有時確實太過於超前。

    他雖然願意相信年輕的同事,但不代表一定會盲從。

    質疑的聲音總是該有的。直覺固然是能力的一部分,但也會導致不好的結果——個人往往會在這種賭概率問題中佔據極大劣勢的劉澈很難不產生時常質疑他人、甚至質疑自己的習慣,畢竟這對他而言在很長一段時間裏性命攸關。

    “其實想想,我這個竊聽器理論還真挺有道理,可不是瞎扯。”陸遙眯了眯眼,“非法取證確實不是什麼值得公之於衆的事,現在看來既然顧凌被證實是把童鴻光約出去的人,她又和這裏的保安很熟。如果只是爲了問話其實沒必要這麼複雜只需要走流程,不走流程大概就是在搞小動作。袁家的情況又那麼複雜,假設是爲了取證的同時排除後患,拿無關緊要實習生做幌子確保不趟渾水,那倒可以解釋……”

    雖然是反向的推斷,完全是建立在陸遙突發奇想的基礎上推導出相近的結果,但劉澈不得不承認,這種結論對應的事實在是越想越契合——不僅僅是他親眼見到的那些欲蓋彌彰的肢體動作,還有有關袁家的那一部分。

    劉澈從進門開始就看出了端倪。比起療養院本身的設施,這個房間裏的每個角落都突出了“安全”和“保密”這兩個主題。但無論如何,也沒人能阻止隔壁鄰居耳濡目染,以及時好時壞的袁耀爲了療養康復也需要在護工的看護下偶爾閒逛。

    在這種情況下,對於在精神狀況上需要特殊情報卻得不到想要結果都另一方而言,偵查到袁耀的真實情況確實是一種需要——只是很少會有人像陸遙想象的那樣極端,在這時候就拿出來如此的手段。

    當機立斷,在確認對付的對象很可能是錢權具備的袁家以後,及早設立了得到情報的歧途,卻也可能是在袁耀也許被隱瞞病情讓人代爲作證這種假設下最快最好的證明途徑。

    顧凌是不是真這樣想?

    要知道現在距離車禍結束也不過十幾天。劉澈深知這個世界上有太多在陰影中被權力和金錢所矇蔽的事實,自然能夠理解個中邏輯——雖然非法取證的結果無法用於法庭辯論,但總歸是證實真相的底氣。

    從顧凌的角度來看,她或許也需要一個先機。

    見陸遙從天馬行空走上了正軌,劉澈也暫時撤離了自己的個人憂慮,被顧凌忽然揭底的擔憂,真正迴歸主題:“其實你說的向顧凌開誠佈公尋求合作,我覺得可行。”

    陸遙倒是愣了:“真的?”

    她算計了齊亦那麼久,剛好習慣了這麼一個帶惡人的形象,所謂的合作真是隨口一說。

    “刑警和律師又不是什麼天然對立的關係……”劉澈點點頭,“我們查的是袁家內部的嫌疑人和受害者,還有事故發生前後的實情,和那場交通事故本身又有什麼關係?”

    論起靈活操作,劉澈也很有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