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假死

類別:科幻靈異 作者:煌或字數:2576更新時間:24/06/27 02:17:14
    鄭春生是固有的案件脈絡之一。

    樑安相當清楚這種事實,有一番陳述,如果一切屬實且沒有旁人誤導記憶的成分,作案方式和準備都已經匯成了一體,在他腦海裏清晰了很多。

    因爲熟知路線,他也是逃離這座島的關鍵,而這樣的人剛纔險些被滅口,這同樣是事實之一。

    兇手顯然不是吃飽了沒事幹,跑來消耗子彈餘量、暴露槍支信息以及鍛鍊跑路技巧,彰顯一下自己逐漸淡去的存在感。無論是從隱藏信息還是生死博弈的考量,殺人滅口正是真正的目的。

    沒錯,生死博弈。

    這也是樑安鄭重確認了的判斷。從遊艇出現,所有的事情就開始偏離原來的軌道,所有人的話題也在頃刻間轉向。攜帶着另一個可能性的目標突然出現在這一個羣體當中,而其中懷着異樣心思的人,也因此受到了影響。

    鄭春生一番話也驗證了他的猜想。遊艇的存在或許不是幕後黑手最想要的安排,它的出現只是因爲它“必須存在”,而對這件事心知肚明的鄭春生,也自然而然要在這個時間節點被從人羣中抹除,防止他做出其他預料之外的選擇。

    藏在人羣中的人往往具有更大的心理力量,而樑安這種人的誘導就是另外的激發因素。樑安相信,能把隊鄭春生的心理誘導做到那種一波三折地步的人,不可能考慮不到這一點。

    他唯一沒想到的是,島上還有第二把槍。

    與此同時,另一件事在他腦海中愈發清晰,並且得到了最終,也是最肯定的確認。

    真正的兇手,就在他們島上總共活躍的八人當中。

    如果還有人藏在島上,藉助僥倖或者實力在暗處一直主導着事態發展,那他就不必顧慮遊艇可能帶來的變數,也不必挑選這個時機來殺人滅口,只需要提前做出計劃。

    畢竟幾個人分別落單的時間不算少,只是各自有各自的牽制對象,沒有辦法完全自由的行動,而且分別不清楚彼此的日程安排。

    在這座島上,無所事事的人身上最大的就是不確定性。就像分子能級越高,秩序越混亂,其中的規律就越難捕捉。如果在全無影響的地方刻意追蹤其中之一,那就不成問題。

    像是剛纔,鄭春生一個人出行檢查,有的是殺死他的時機。但如果兇手藏在幾人之中,槍聲一響,出門先後的順序便會輕易的被其他人發覺,那也就沒有了隱藏的意義。

    現在的關鍵點,是一道死活題——鄭春生的死活就是最大的疑點。

    那麼解決的方式也應邀而來。

    假死。

    正如他剛纔所說,鄭春生已經“死”了。

    而樑安也不打算明說。現在不止這一個麻煩,還有一點細枝末節的問題。

    幾乎所有人現在都聚集在了樓下門口。

    “剛纔發生了什麼?”見到樑安走過來,溫宜廷眼角餘光看見他留在衣服上的血漬,瞳孔便是一縮。

    他應該是剛剛洗漱完成,現在髮梢還淌着水。一旁的李豐年沒有帶孩子下來,他的腳傷已經好的差不多了,正用狐疑的眼光往這邊打量。其他人也表情各異,唯獨日常膽大的趙翼上前幾步,低聲詢問。

    “發生什麼了?”

    樑安發覺他的動作有些遲疑,也很能理解。他掏出自己那把槍,手拿着槍管部分毫不猶豫的交給一旁稍遠位置的溫宜廷檢查。

    “不是我,這裏有別人。”

    他需要把解釋權交到其他人的手上,這種情況下,任何多餘的話都不該說。

    溫宜廷在他之前掌握有這個鐵疙瘩的歸屬權,而李嬌嬌兜帽裏的子彈也是在衆目睽睽之下被拿出來的物品。鄭春生是固有的案件脈絡之一。

    樑安相當清楚這種事實,有一番陳述,如果一切屬實且沒有旁人誤導記憶的成分,作案方式和準備都已經匯成了一體,在他腦海裏清晰了很多。

    因爲熟知路線,他也是逃離這座島的關鍵,而這樣的人剛纔險些被滅口,這同樣是事實之一。

    兇手顯然不是吃飽了沒事幹,跑來消耗子彈餘量、暴露槍支信息以及鍛鍊跑路技巧,彰顯一下自己逐漸淡去的存在感。無論是從隱藏信息還是生死博弈的考量,殺人滅口正是真正的目的。

    沒錯,生死博弈。

    這也是樑安鄭重確認了的判斷。從遊艇出現,所有的事情就開始偏離原來的軌道,所有人的話題也在頃刻間轉向。攜帶着另一個可能性的目標突然出現在這一個羣體當中,而其中懷着異樣心思的人,也因此受到了影響。

    鄭春生一番話也驗證了他的猜想。遊艇的存在或許不是幕後黑手最想要的安排,它的出現只是因爲它“必須存在”,而對這件事心知肚明的鄭春生,也自然而然要在這個時間節點被從人羣中抹除,防止他做出其他預料之外的選擇。

    藏在人羣中的人往往具有更大的心理力量,而樑安這種人的誘導就是另外的激發因素。樑安相信,能把隊鄭春生的心理誘導做到那種一波三折地步的人,不可能考慮不到這一點。

    他唯一沒想到的是,島上還有第二把槍。

    與此同時,另一件事在他腦海中愈發清晰,並且得到了最終,也是最肯定的確認。

    真正的兇手,就在他們島上總共活躍的八人當中。

    如果還有人藏在島上,藉助僥倖或者實力在暗處一直主導着事態發展,那他就不必顧慮遊艇可能帶來的變數,也不必挑選這個時機來殺人滅口,只需要提前做出計劃。

    畢竟幾個人分別落單的時間不算少,只是各自有各自的牽制對象,沒有辦法完全自由的行動,而且分別不清楚彼此的日程安排。

    在這座島上,無所事事的人身上最大的就是不確定性。就像分子能級越高,秩序越混亂,其中的規律就越難捕捉。如果在全無影響的地方刻意追蹤其中之一,那就不成問題。

    像是剛纔,鄭春生一個人出行檢查,有的是殺死他的時機。但如果兇手藏在幾人之中,槍聲一響,出門先後的順序便會輕易的被其他人發覺,那也就沒有了隱藏的意義。

    現在的關鍵點,是一道死活題——鄭春生的死活就是最大的疑點。

    那麼解決的方式也應邀而來。

    假死。

    正如他剛纔所說,鄭春生已經“死”了。

    而樑安也不打算明說。現在不止這一個麻煩,還有一點細枝末節的問題。

    幾乎所有人現在都聚集在了樓下門口。

    “剛纔發生了什麼?”見到樑安走過來,溫宜廷眼角餘光看見他留在衣服上的血漬,瞳孔便是一縮。

    他應該是剛剛洗漱完成,現在髮梢還淌着水。一旁的李豐年沒有帶孩子下來,他的腳傷已經好的差不多了,正用狐疑的眼光往這邊打量。其他人也表情各異,唯獨日常膽大的趙翼上前幾步,低聲詢問。

    “發生什麼了?”

    樑安發覺他的動作有些遲疑,也很能理解。他掏出自己那把槍,手拿着槍管部分毫不猶豫的交給一旁稍遠位置的溫宜廷檢查。

    “不是我,這裏有別人。”

    他需要把解釋權交到其他人的手上,這種情況下,任何多餘的話都不該說。

    溫宜廷在他之前掌握有這個鐵疙瘩的歸屬權,而李嬌嬌兜帽裏的子彈也是在衆目睽睽之下被拿出來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