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交錯

類別:科幻靈異 作者:煌或字數:3480更新時間:24/06/27 02:17:14
    “藥物服用過量……你應該知道會發生——”

    電子設備模擬發出的聲音突然戛然而止。

    嘀——嘀——嘀——

    經過多次的傳輸和複製,電子設備模擬出來的聲音已經有了些模糊不清的傾向,甚至有些刺耳。

    音質像劣質塑料掰斷後斷面上的毛刺一樣坎坷不平,襯托着錄音幾次播放結束後的空氣裏有一種難得的清靜。

    自然光檔位的檯燈讓書桌上鋪滿了明黃色的燈光。筆記本電腦被隨意的擺在桌子的另一邊,燈光最亮的地方躺着一張空白的信紙,被一個老式的翻蓋手機壓住了,這才沒有因爲窗外吹進來的微風悄悄掃跑。

    連座椅前方袖子耷拉在兩邊,被人披在背上晾着的黑色連帽衫都被籠罩上了一層溫暖的色彩。

    正懶散的癱在椅背上的青年小幅度的伸了個懶腰,這才意識到自己稍微有點衣冠不整。

    他慢吞吞的把袖子扯起來穿好,然後玩了玩自己鬢角處許久未剪,有些長得太快了的散亂髮絲——髮尾有些自然卷,確實適合卷在指尖玩耍,是天生就獲贈的玩具。

    他玩着玩着,玩的沒興致了,就微微扭頭,眼神撇過去,懶散看了一眼書桌旁掛着的鐘錶。

    “喏,時間快到了,但……要不再休息一分鐘吧。”

    他自言自語,又打了個大大的哈欠,做了從頭到尾幅度最大的一個動作。

    手臂一伸一縮,迅速把那只小小的手機拿起,緊接着隨手扔進了身後晾着的連帽衫垂下的帽兜裏,整套動作頭也沒回。

    扔的很準,沒彈開也沒有滑出來——他還頗得意的自己笑了笑。

    又啪的一聲把自己整個人砸到了椅背上。

    他合上眼,似乎確實是認真的打算再睡一覺,並爲此做好了充足的準備。。

    “雖然好像是有危險了。”他突然在一片寂靜中說道。

    仍然閉着眼,一邊有一搭沒一搭的點點頭,一邊小聲的嘟囔。

    樑安難得有些敗興致,很大程度上是因爲感覺自己有種被算計到了的感覺,尤其是自己帶回來的給案情製造了一定程度上突破性進展的童鴻光,童醫生。

    倒不是他唯恐天下不亂——他巴不得早點解決案子回家睡覺。但被牽着鼻子走的異樣感覺比加班更讓人不悅。

    還有很多謎團都沒有解決,但童醫生似乎已經自顧自的單方面結案了,把整個事情發展都穿成了看似沒有任何漏洞的串。

    成熟的嫌疑人應該自己學會審問自己,懶於工作的樑安一向這麼覺得。

    但從直覺上來講,這種“成熟”的嫌疑人比閉口不言的更爲可疑。

    可他確實暫時找不出什麼其他的破綻,只能捏着鼻子聽從嫌疑犯大哥看上去分外妥當的建議。

    “童醫生,喝茶。”

    邵梓倒了兩杯茶水,笑吟吟的,完全看不出此刻的心理活動,只是言行舉止仍然是那麼的格格不入——在審訊室裏單獨和嫌疑人同處一室,卻像是相熟的老朋友相約在茶館聊天。

    “抱歉,我暫時沒什麼心情。”童鴻光苦笑道。他的反應倒是很正常,手放在膝蓋上,有些小動作,像是被那麼友好的對待倒是坐不住了,很有些無所適從。

    “沒事,放輕鬆,不如再跟我講講你這邊……”

    童鴻光的自白究竟是出於什麼目的,實在是不得不令人懷疑。

    樑安在審訊室單面玻璃的另一邊,看着童鴻光再次複述之前說過的話。

    他不覺得邵梓真有這麼鎮定自若。尤其是對於邵梓這種極善於裝模作樣的人。

    確實,他可以做到把內心期望的審訊流程轉化爲現實,但循規蹈矩同樣也是一種常有的通病。

    當缺少先例,不知道什麼才是最優解的時候,他的態度和行動越出人意料,他的心理實際上就更混亂。

    你明知道他是在扯淡,但即使想要拆穿他,卻還是感覺像拳頭打進了棉花裏。

    童鴻光本身的心理素質確實過關——但或許這還要感謝樑安本人提前給到童醫生的驚嚇,經歷過這種出人意料的“巧合”,也沒什麼更能突破他的心理準備了。

    樑安看着童鴻光繼續他真誠的敘述,摸了摸下巴。

    心底裏,總有個聲音在這時和他擡槓。即使他並不願意聽到這個總帶着陰陽怪氣嘲諷的聲音——他更想聽點別的。

    【如果是我,就會從動機開始。】

    如果聲音有實體,樑安不會動手打人,但會想辦法阻止這個人出聲——即使不可否認,叛逆的對抗性心理同樣有助於破案。

    最開始的質疑源於馬俊自殺的理由很難被相信會這樣簡單。

    一切的謀殺都有一套固有的思維路線,從“起興”,到最終實施,必然有其脈絡。無論是殺別人,還是殺自己。

    而假設同時在一個人身上出現的第一條脈絡有跡可循,第二條脈絡緊接着出現,那便很大程度上不是巧合。

    就如許多的連續殺人犯,殺死第一個人往往是殺死第二個人的鋪墊——他或她由於第一條脈絡而開始執着於這種行爲。某種角度上看待,雖然馬俊第二個謀殺對象是自己,但絕對和第一起案件脫不了關係。

    顯然,童鴻光所描述的由於疾病認知錯亂而誤服藥物不屬於這種“連環殺人”的續篇作品。

    被匆忙歸結爲巧合的事情往往並不是巧合,而一個明明因爲不在場而置身事外,卻理所當然的竭力試圖把責任歸咎於自己的人自然值得懷疑他的動機。

    馬俊的動機,以及童鴻光的動機。他們的慾望促使了案情的發展,但同時互相之間,可能也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你肯定馬俊就是第一起案件的兇手?】

    聲音極其自負,像窺探到的是不爲人知的祕密,樑安只覺得這聲音帶着趾高氣揚的氣焰。

    馬俊確實寫下了遺書。其中,他描述了他參與第一起案件的過程——和警方推斷基本相符,除了兇手或者假設存在的兇手共犯也沒人能夠知道。

    他也確實具備相應的身體素質,其餘通過網絡調查到的和他有實質關聯的人也不少,出人意料的是真實身份也幾次讓人大跌眼鏡。

    其中要麼是女人和小孩,缺少力量無法完成這樣殘暴的屠殺和來去繁瑣艱辛的流程;要麼是身高差點距離,和監控唯一能給出的身高範圍不符,作爲嫌犯強壯程度也稍微缺點說服力的宅男。

    其餘唯一符合的條件篩選勉強過關的,是那個提供線索的弓箭手——雖然其他條件都符合,但因爲他的職業特殊,所以有一大批人能給他做不在場證明。

    其他的所有可疑選項都被排除,那無論如何,馬俊確實有最大的可能是命案的真兇——雖然他確實沒有留下任何漏洞,因此尚未有肯定的證據。

    但沒有證據,畢竟是沒有證據。

    【那你要怎麼辦?】

    他甚至能聽到這句話裏蘊含着的嘲笑一如既往,像呱噪的烏鴉。

    “不怎麼辦。”樑安無所謂的笑了一聲。話說出口,他才想起他在自言自語。有些尷尬,所幸身邊沒有人。

    他深吸了一口氣,下意識摸了摸胸口,方纔想起了什麼,戴上了單邊的耳機。

    稍作處理了幾下,重新接通了自己這邊可以聽見的聯繫。

    “什麼怎麼辦?”這是其他人的聲音,是電話裏的男聲,此時卻帶着些許疑惑,“快結案了?”

    “沒有。”樑安把手機拿出來,把玩了兩下,閉上眼,似乎能聽到心裏的那個聲音在發出難以言說的惡毒尖叫。

    但他真清楚那是無關緊要的幻覺,隨意解釋道:“童鴻光還在重複他的那套話。線索暫時斷了。”

    “如果馬俊能完美處理乾淨別墅區的犯罪現場,不可能處理不掉他自己身邊最熟悉的地方。”

    電話對面的人像是對他之前毫無理由的單方面切斷通訊相當的適應,沒有提出任何意義,或者也可能單純只是沒什麼脾氣。

    “你很想自己過去看一眼嗎?我其實可以想點辦法。”

    “我很相信你的判斷。”

    樑安稍微沉默了一下,有被安慰到。他揉了揉自己的太陽穴,藉着聲音排解了一下煩躁的情緒。

    “即使童鴻光有一套他的說辭,突破口應該還是在他這邊——他對馬俊的事相當意外,他原本的預想應該並不是這樣。你覺得,實際上厲害的是馬俊,還是我們推測裏的那個‘第三者。’”

    “是有第三個選項嗎?”

    樑安笑了笑,並沒有回答。

    “馬俊的自殺並不是爲了死亡本身,而是爲了掩蓋真相,讓事實只剩下他遺書中寫下的唯一的一種可能。這個救了馬俊的陌生人,可能目的也並不只是爲了救人一命那麼單純。那個瞭解馬俊,在阻止他完成他的整個計劃。”

    清理乾淨的現場僅僅是爲了拖延時間,他並沒有完全隱瞞自己罪行的想法——他只是想讓自己完成計劃後,能夠有足夠的時間處理好後事。

    或許,他還想要見一面,自己印象中已經開始陌生了的至親之人。

    如果自殺是馬俊謀劃的殺人計劃的一部分,那是什麼讓他即使以自己的生命和未來爲代價,也要讓李烈鈞這個他素未謀面的人從這個世界上消失呢?

    “我以前一直不明白,有什麼目的一定需要馬俊殺死了自己才能完成。遇見了童鴻光,我反而有了一些猜測。或許他確實是在虛張聲勢,想要編造事實。但如果他認爲醒過來的馬俊不會在我們的誘導下直接拆穿他的謊話,那馬俊必然在這方面有什麼他清楚的特質。”

    “你知道嗎,我越來越期待馬俊什麼時候醒過來了。”

    電話對面的人沒有答話,只是敲了敲話筒,像是附議。

    “你覺得呢?”

    樑安也停頓了一下,又繼續問道:

    “如果那是馬俊計劃中自己生命的最後一天,那他爲什麼偏偏要回家呢?解決了這個問題……或許能解釋很多有關於他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