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九章 城事即家事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一語不語字數:4146更新時間:24/06/27 02:07:38
    張周是臘月二十一抵達的港口。

    上次來的時候,港口就已經初具規模,這次再回來看,儼然已是海濱一座大城,從造船、冶煉、運輸,再到紡織等輕工業,這裏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產業鏈。

    之前張周的產業基本都在京郊的西山,而隨着港口修造完畢,這裏也成爲張周產業最新佈局的地點。

    城內軍民的數量,從最初幾千人,發展到現在有近十萬人,且還在快速擴張中。

    “張兄,咱前一次來的時候,那邊都還是空地,怎麼起了這麼多屋舍?那高樓,有四五層高了吧?”

    朱鳳這次來,就好像是劉姥姥進大觀園,到處都覺得新鮮。

    而崔元那邊則相對平靜,這是他第一次踏足港口,就算眼前再雄偉壯麗,在他看來也不足爲奇,畢竟有張周這樣的神人在,造出怎樣一座城都不覺得希奇。

    “公爺,兩位侯爺,卑職已讓人收拾好了行館。”孫上器出現在幾人面前,此時張周還站在高臺上,看着港口進進出出的船隻。

    朱鳳笑着問道:“只是住在行館嗎?張兄在這裏就沒有什麼私宅?”

    張周道:“倒是有陛下的行宮。”

    “張兄言笑了,行宮那地方,我是不敢去的。”朱鳳面帶慚愧之色道,“陛下都把這裏賞賜給你了,應該在這裏多修一些房子才是,聽說這裏的人都歸你驅馳。”

    張周指了指周圍的工地道:“你看這麼多地方需要工匠,我會爲了私人的事情,去修自己的居所嗎?我一年才來幾回?住在哪不是住?”

    崔元走過來道:“張部堂作爲兵部尚書,以後很少會出京,的確沒必要花時間在這裏。相比於從山海關出來時……我還以爲這一路……再見不到什麼繁華。”

    幾人是從山海關方向過來的。

    本來崔元以爲,越往東邊走越是荒涼,誰曾想到了渤海港口才知道,這裏已經發展成爲大明的海路運輸貨物集散地,已經形成了新的城市。

    “各處的兵馬已經在往這邊調撥了,練兵也在繼續中。”張周道,“用不了幾日,水師將要出征,崔駙馬可要留心了。這兩日最好先適應船上的生活,船隻出海航行等事,最好也先熟悉一下。”

    崔元面帶爲難之色道:“知道了。”

    他似乎也感覺出來,跟着張周就是要不斷學習,他覺得自己連陸路上的事情都還沒學明白呢,現在就要再學海戰,甚至連航海的事也要學習。

    對他來說有點煎熬。

    ……

    ……

    當晚,港口仍舊是燈火通明。

    因爲港口需要在來年開春之後,多修造出船隻完成大航海,以至於工期一趕再趕,工匠工作都要到深夜,甚至入夜之後仍舊有船隻靠岸。

    在一座四層樓的辦公區域內,張周、朱鳳和崔元在這裏吃飯,桌上沒有擺酒,但朱鳳立在窗口卻好像很沉醉一般,不斷發出感慨,那模樣讓崔元都會覺得朱鳳有點大驚小怪。

    “旅途勞頓,吃完晚飯,早些休息。”張周道。

    朱鳳道:“不着急,這場面太壯觀了,回到京城都見不着了,我想多看一眼。”

    張周問道:“你想留在這裏?”

    “想是想。”朱鳳突然想到什麼,嘆口氣道,“可這裏始終沒有京師繁華,我要是在京,想要什麼都有,那真是夜夜笙歌,而在這裏……唉!”

    一旁的孫上器笑道:“侯爺,您或是不知,這是靠海的地方,再往西南走個三四裏,到城南頭的地方,那地方也可以夜夜笙歌。”

    “是嗎?”

    朱鳳頗爲意外。

    崔元道:“本來在下也覺得好奇,這裏這麼多的軍士和工匠,還有那麼多百姓,如果只是在這裏做工的話,沒有任何的消遣,他們豈不是會鬧事?看來……城裏倒是挺完善的。”

    孫上器道:“也沒人去給安排,只是有人在那邊修建了屋舍,隨後那邊就興起了很多茶舍、酒肆的,再後來來往的客商,都會到那邊去,再逐漸,那邊就修起來很多屋舍,經營什麼的都就有了。”

    “隨便經營嗎?”朱鳳來了興致,“我也想過去盤個生意,是不是自己劃片地,隨便修房子就行?這可是個風水寶地啊。”

    孫上器先看了張周一眼,這才解釋道:“這是不可的,按照規矩,是要先繳納稅賦,由官府給劃撥土地,他們在那上邊修建屋舍,所經營的行當也必須要跟官府報備,只是公爺說,最近兩年可以自行申報,要是過了這幾年,以後再想來做營生的就難了。”

    朱鳳道:“要是在這裏開個貨棧、邸店什麼的,應該可以吧?”

    張周沒好氣道:“你這還沒喝呢,怎麼就跟醉了一樣?身爲朝中勳臣,隨便與民爭利,是不怕被人參劾嗎?”

    崔元問道:“張部堂,在下自行來經商自然是不可的,要是公主府派人來打理生意,您看行不行?”

    不但是朱鳳,連崔元都看中了這風水寶地,似乎他們都覺得新港口是有利可圖。

    張周不回答。

    孫上器在旁解釋道:“兩位侯爺,您二位是不是覺得這港口一切都那麼欣欣向榮?不瞞兩位,不但是你們,就連那些來往的客商,來的時候都覺得這裏可能只是海邊荒蕪之地,就只是聽別人說,隨便來走走。可當他們來了,沒一個不想在這裏紮根的,甚至有些南方來的官商,都想在這裏立足。”

    張周道:“你們就先別想了,做生意哪比得上在疆場上建功立業,你們以爲這是嬉鬧呢?孫僉事,給他們安排住所,讓他們早些休息。這兩天還要練兵。”

    朱鳳顯得很堅持道:“別啊,先商量商量,這是張兄你的地頭,我最喜歡經商,你是知道的。這麼好的機會,我不能摻和上,我覺得太虧了。”

    崔元趕緊拉朱鳳一把,意思是,咱也不能強人所難。

    張周笑了笑道:“回頭再說,想在這裏經商容易,但想從這裏撈取銀子回去,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因爲這裏很多行當,你都還不懂。”

    “唉!”

    朱鳳顯得很遺憾。

    明明守着金山銀山,自己卻不能把銀子往家裏搬,那感覺也太不好了。

    ……

    ……

    崔元和朱鳳去行館休息之後,張周則沒有着急過去。

    這邊孫上器還在跟張周彙報一些事,主要涉及到張周所給他佈置的任務。

    “……按照公爺所吩咐的,城裏已開了好幾個錢鋪子,除了完成金銀銅板的兌換,還有銀錢的暫存和放貸等事,城中很多客商對此很積極,只是在憑證上,就算有印刷寶鈔的人在,也還是難以讓人信服。”

    “過去幾個月,有關借貸等事,起了不少的糾紛,城內已設立了新的衙門,專門負責錢財上的糾紛等事,公堂每天都會開堂,但還是有很多人要排期很久,懂行當的人太少。”

    “再是落罪籍而來的人,多都聚攏在船廠和城南的地方,他們中不少人滋事生非,城內的衙門不夠用,連牢房也不夠用。很多人不得不發配到海外孤懸的島上,有的也直接被安排到船上,運到江南船廠去……”

    孫上器一邊說着,也是把本地行政等事的公文,一份份呈遞到張周面前。

    張周眼前是一座城,而他就是城主,這裏一切的規矩看似是建立在大明行政體系之下,但其實都是新的,很多規矩需要張周重新來制定。

    因爲張周要的不單純是一座行政或是軍事的城市,他要在這裏發展產業,要讓這裏形成資本萌芽,讓普通人可以在這裏進行投資,把這裏發展成爲大明重工業和輕工業同樣兼備的港口城市,同時還具備海上運輸和中轉能力,還要讓這裏成爲海外貨物運送進來的集散地。

    張周道:“別的事先放想,銀號的事,最近就要開展起來。”

    完成了工業初步的積累,張周下一步就要搞金融了。

    要搞金融,除了要有錢財作爲基礎之外,再就是需要有更深厚的物質基礎,只有當他有一座城,甚至別人也知道這座城是他的,也讓別人看到這裏的商機,再由他來牽頭完成金融業的設立,才會更有說服力。

    其實銀號等基礎功能,在晉商、徽商中就已經有了雛形,甚至很多細節比他要設立的銀號還要完善。

    但就是這些客商只是內部的遊戲,他們並不接受外來人加入他們的遊戲,所以也導致這種金融遊戲有極大的局限性。

    而張周要做的,是要形成普惠性的金融,也就是任何一個客商,只要身爲大明的子民,就有資格參與其中,平頭百姓可以在銀號內存錢,而任何一個商賈,只要有抵押物,就可以成爲金融業的參與者。

    且張周並不是以放高利貸爲目的,相反他是要通過金融業來帶動本地的發展,所以在放貸利息上絕對要保證讓利,甚至有時候他可以容許其中有不少的壞賬,只要能把本地發展起來,形成一個大的規則,那一切都是值得的。

    ……

    ……

    張周到了港口,本來還想藉着旅途勞頓,好好休息一下。

    但等他到了之後,他才發現其實自己就是這城裏最忙的人,無論他身在何處,都要心繫這座新城,甚至他到了之後,所有事都會接踵而至,因爲有很多規則,只有他有制定和修改的權力。

    旁人也只是參與者,只有他才是這座城的實際操控之人。

    一個接着一個的人,一份接着一份的東西,當晚都會送到他這裏來,讓他知道原來光有個設想,想要落實起來,實際上是那麼麻煩,那些看起來很牛逼的幫手,其實一個個也只是聽命辦事的,他的理念也很難得到他人的理解。

    “公爺,時候不早了,您也該歇息了。”

    孫上器半夜到行館時,見到張周這邊的燈還在亮着,趕緊到門口勸說了一下。

    外面是天寒地凍,而在行館內卻顯得很暖,因爲行館在修建時就考慮到了冬天取暖的問題,整個都是有暖氣的。

    張周笑道:“你不是也沒睡?你也不過比我們早回來幾天罷了。”

    孫上器苦笑了一下。

    “郭昂呢?”張周問道。

    孫上器道:“郭鎮撫使進城之後,先到城南錦衣衛的駐地,說是要見這裏的守軍千戶,估摸現在也在忙着。您要是有事的話,卑職這就去傳話。”

    “不用了。”張周道,“你不是說這裏的衙門不夠用嗎?他來了這裏,會把兵士落罪的事情,先攬過去。以後這裏需要修建情報體系,或是由你來負責。”

    “是。”孫上器行禮。

    張周說話之間,也把手上幾份公文給批閱了。

    都是城裏關乎到錢糧調撥,以及城防設置,還有城區劃分,還有就是商業收入和資源調配等事,不是朝事,等於是他這個城主需要處理的“家事”。

    整理好幾份後,張周交給孫上器道:“讓人分發下去,先到港口總理衙門備案,然後讓他們一件一件執行下去。”

    “是。”

    孫上器拿起這些東西,急忙帶出去傳達。

    正說着,另一邊又來了送公文的人,卻是陳氏女和黃趙氏,她們所帶的是城內冶煉工坊和織布工坊的賬冊等,來找張周做一些批示。

    由劉貴給開了條子,她們才能上樓來,到了張周的房間門口,再由王明珊讓路,她們才得以入內。

    東西交到張周手上。

    張周拿過來看過,隨後將一份東西交給陳氏女。

    “拿這份東西,先去一趟張家口,明天就走,如今這裏很缺鐵,從永平府調過來的鐵礦完全不夠用,目前只能從張家口往這邊調,那邊的鐵礦場都是打過招呼的,一個月之內把這批生鐵給調過來。”張周道。

    陳氏女道:“一個月,會不會……太緊促了?”

    張周道:“這是軍令,不是商議。”

    陳氏女低下頭。

    “另外,這批的布料,一共是十三萬匹,要在三月之前趕工出來,這是涉及到軍服的,整個西北將士所用的單衣,都是要靠這幾批布料……”張周又將另外一份東西交給黃趙氏,“給我算清楚,現在缺多少織布機,以及缺多少女工,兩天之內給我準確的數字,同時也先派人到永平府各處去招募,工錢比現在再加兩成!”(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