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七章 喜憂參半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一語不語字數:5282更新時間:24/06/27 02:07:38
    王守仁帶兵在草原上高歌猛進。

    京師消息非常滯後,至於南京城,就更沒法在第一時間得悉王守仁的“光輝戰績”。

    但那似乎都不重要了,因爲張周在把朱厚照揚名的任務完成之後,接下來還有個重要任務,那就是敲打宗藩,他幾次讓楊鵬派人去南昌,可把楊鵬給緊張壞了,因爲他覺得張周是要拿寧藩開刀了。

    大明皇室跟寧藩之間的恩怨,由來已久,朝中大臣也不是不知道當年太宗皇帝對第一代寧王朱權的“虧待”,不然的話也不會找藉口去把寧王的護衛給剝奪了。

    其實就是爲了防止寧藩造反。

    楊鵬這天單獨到張周的府宅別院,把他所知曉的情況跟張周說明,並表達了對於向寧藩開刀的擔憂。

    “小寧王剛登位,如今方不過一年,若是想革除寧藩的話,只怕會令各處的宗室產生自危之心。且定要有理由才好下手。”楊鵬明顯在此等事上,還是支持張周決定的,只是表明,你張周可別太自負,宗藩不是你想拿捏就能拿捏的。

    尤其像寧藩這樣的大宗,一個鬧不好,人家能把你收拾得服服帖帖。

    張周笑道:“我幾時說過,要革除寧藩?或是對寧藩出手呢?”

    “那您?”

    楊鵬不理解了。

    你不想針對寧藩,幹嘛總派人去江西,還往南昌去?擺出的架勢,還是要查宗室的樣子。

    張周道:“要查宗室,必定要有證據,即便我真是奉旨來查宗室的,也不可能是寧藩。其實也明確跟你說了吧,是鍾陵王。”

    “鍾陵王?”楊鵬瞪大眼,有點顛覆人生觀的意思。

    鍾陵王也是寧藩的旁支,當代的鍾陵王名朱覲錐,此人是寧靖王之子,成化八年得爵,在歷史上以“精忠報國”著稱。

    所謂的“精忠報國”,不是他真的精忠報國,而是他不斷跟皇帝提請,說是要去邊疆帶兵殺敵,不斷毛遂自薦,甚至還在王府內訓練私兵鑄造武器,結果被兵部尚書馬文升給告了。

    “……臣愚以爲詔書所舉將材,宗室不與。況弓馬末技,非王者所宜親。今鍾陵王無故自薦,疑爲下人從臾,或生異圖。朝廷親親,宜早爲之所。乞降敕遣人齎諭寧王嚴戒鍾陵王,令讀書親近儒生,以漢之東平、河間爲法,與國鹹休。倘有不悛,亦宜密以上聞,毋致後悔……”

    馬文升的意思是,你鍾陵王沒事毛遂自薦,是有“異圖”的,請旨讓寧王好好管教這個旁支的鍾陵王,多接近士子,別總想着“精忠報國”。

    而後在弘治十八年,因爲朱覲錐兒子朱宸湤小妾張佩環的舉報,說朱覲錐上次毛遂自薦失敗之後,在家酗酒,遇到不順從的人就給殺了,然後小妾跑出來後還舉報說朱覲錐在家裏私造兵器……

    朱祐樘爲了敲打寧藩,將朱覲錐革除爵位,發配到鳳陽府看皇陵,也算是在臨死之前給朱厚照掃除了一個可能會造反的隱患。

    張周到南京來,是不可能直接對寧王下手的。

    即便他很清楚,朱宸濠的野心,可比他這個叔叔大多了。

    朱宸濠剛得爵位時,就跟皇帝提請到京:“寧王以受封乞詣闕謝恩,上貽書止之。”

    意思是剛受封,就請求詣闕,也就是去京城謝恩,被皇帝否決了。

    寧王派系在攫取聲望和人脈、資源等方面,一直都是不遺餘力的。

    但問題是如今朱宸濠纔剛當上寧王,就算有野心也還沒有資格跟朝廷叫板,想找到他“謀反”的證據,是不太現實的。

    但不是每個人都像朱覲鈞父子倆那麼小心,就好像朱覲錐,家裏私造兵器,只要被張周抓個典型出來,就可以拿其來當反面教材,以此來查長江兩岸的宗藩,調查其是否有私造兵器的的情況,再以此延伸,阻斷宗藩以權謀私的手。

    “楊公公,鍾陵王別看之前不顯山不露水,但卻還是個尚武之人,你也該聽說過,他平時不修學問,經常以兵法謀略上奏,還妄談邊政之事。”

    “所以我懷疑他,在府上私造兵器,並有訓練私兵的可能。以此來推斷,他或有不臣之心。”

    張周語氣很輕鬆,似乎朱覲錐是隨便就可以捏着玩的。

    楊鵬在知道張周不是要針對寧王朱宸濠,而只是針對朱宸濠的叔叔,他似乎這才鬆口氣,但他還是一臉謹慎道:“此等事,想要徹查清楚,怕也不易。”

    張周笑道:“要查,自然也要有人證物證,空口無憑不可取。我聽說鍾陵王府也有人在南京城裏做生意……江南做生意的人都說,這江贛寧藩一脈的幾個宗室之人,做生意不講規矩,經常巧取豪奪,商賈和百姓也是多有怨言啊。”

    “何人所言?能找到證據嗎?”楊鵬瞪大眼。

    他在想,你連南京城生意人的境遇你都知道?

    張周道:“不才,我老泰山姓蔣名德鍾者,在南京便打理生意,他每次跟我說及此等事,都如數家珍一般,也因爲他的酒經常跟宗藩王府做買賣,因而知曉背後的因由。”

    楊鵬咽口唾沫。

    張周有個做生意的岳父,這點他是清楚的,楊鵬跟蔣德鍾之間並無太多接觸。

    張周笑道:“要私造兵器,必定要採辦原料,也就是鐵,找到其來往於江西跟南京之間的王府船隻,把人扣押,好好審訊一番。再派人去鍾陵王府搜查……我想,我的推斷應該不會有錯吧?”

    楊鵬一怔。

    你自己的推斷有沒有錯,你居然問我?

    隨即楊鵬明白到什麼,他道:“就算張師您推斷錯了,小的也能讓他沒錯。”

    “要講證據。”張周笑着。

    看起來楊鵬在栽贓誣陷這件事上,還是很有一套的。

    這就跟蕭敬、牟斌這些人不一樣,在做事不擇手段這件事上,楊鵬似乎更勝一籌。

    “是,是。”楊鵬忙不迭點頭道,“是在辦皇差,怎可能不講證據呢?有些證據,仔細找找,還是有的。”

    ……

    ……

    楊鵬在具體知曉張周的用意之後,做事積極性也提高了很多。

    拿一個名不見經傳的鍾陵王來當炮灰,在楊鵬看來,簡直太容易了……就算可能會得罪寧王派系的人,但身爲東廠廠公,還怕這個?

    朱厚照在完成文會之後,志得意滿之下,也該把他回京的事提上日程。

    不過更重要的,是讓皇帝知道朱厚照在南京的“優良表現”。

    隨着朱厚照以太子身份於南京出現,也是在短短五日之內,消息便已傳到京師,爲朝中大臣所知曉,也不出意外的……朝野上下算是一片譁然了。

    大明的太子,居然被張周“拐”到南京去了?

    難怪之前太子一直都沒出現在經筵日講,連東宮講班的授課都暫停了,還說什麼生病,原來就是跟着張秉寬去瞎胡鬧?

    大臣知曉之後,自然是要以此爲話題,去將張周攻訐一番的,拐帶太子出京,這罪過可不小……很多大臣看來,這也是張周陰溝裏翻船。

    也就在九月十七日的朝議上。

    朱祐樘在朝議剛開始之後,就主動挑起此話題,當然他的着重點不在張周身上,而在於兒子於南京城內的表現。

    “……諸位卿家,朕以太子前去南京安民,沿途撫慰中原的旱災,以及江南各處的水災,同時讓他能多有一些歷練。未曾想,太子在南京城內,作詩三首。將他的詩,宣讀於在場諸位聽聽。”

    朱祐樘顯得很得意。

    自己兒子才十歲,還是虛歲十歲,就會作詩了。

    一下來三首,每一首聽上去都那麼牛逼轟轟的。

    蕭敬隨即走出來,笑眯眯將朱厚照的三首詩,當衆宣讀了。

    其實在場的大臣,多數人都聽說過這三首詩,也有人聽說過一些傳聞,有的說是程敏政所作,還有的說是一個十歲名叫“朱壽”的少年郎所作,現在皇帝主動說,那少年郎就是太子……好像一切也釋疑了。

    不管詩到底真的是太子所寫,還是他人代筆。

    連皇帝都這麼說,程敏政也沒爭取,那看起來……這詩不是朱厚照所寫的,也是他寫的了。

    等蕭敬讀完之後,退回去。

    朱祐樘慨嘆道:“用詞都很平,卻暗涵至理,朕只想讓他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他此行南下,也算是增長了見聞,也讓朕心生寬慰。王學士,你認爲太子的詩,寫得如何?”

    皇帝覺得自己去吹牛逼不太合適,還需要有人跟着一起吹。

    直接問劉健他們不行,他們很可能會挑刺,那就直接去問翰林院掌院學士王鏊。

    好歹王鏊也是兒子的先生,論派系也不完全屬於傳統派系,還是張周的座師,朕還是很看好的。

    王鏊走出來道:“詩句樸實無華,卻呈現出作詩之人內心的虔誠與堅韌不拔,詩堪比盛唐名作,臣自愧不如。”

    “哇……”

    現場瞬間有些議論紛紛。

    都覺得王鏊有點“言過其實”,好歸好,你自愧不如就自愧不如,非要加上個“堪比盛唐名作”,啥意思?太子背唐詩三百首背出門道了,還自己寫了三首,以後給天下讀書人當典範呢?

    但王鏊話說得也婉轉。

    我只佩服作詩之人,不是說我佩服太子。

    那熊孩子啥樣,大臣們或不知,但陛下您應該知曉,就算陛下您也不知,我這個當先生的難道不知道?

    一首詩是太子寫的我都不信呢。

    上來就三首?

    朱祐樘道:“朕心中其實懷疑,太子是從何處得來的經歷,能寫出如此的詩作?不過料想他一直受王學士等人的栽培和指點,學問上一直有精進,朕也是看在眼裏的。東宮講官功不可沒……對了,還有秉寬……”

    來了。

    在場大臣心想,皇帝兜兜轉轉說了半天,還是回到了他所熱衷的“秉寬牛逼”的話題上來。

    “之前秉寬乃是翰林院侍讀學士,但在他調南京爲兵部尚書之後,翰林院的差事便未曾歸還於他,朕的意思,是擢升他爲翰林學士,掌南京翰林院事。”

    朱祐樘也是毫不客氣。

    給張周加官進爵的時候,朱祐樘就好像個慷慨的小販,別人珍視的功名官職,他說送就送,而且還經常買一送二。

    劉健走出來問道:“陛下,太子作詩之事,不知跟萊國公有何關聯?”

    朱祐樘道:“或並無關聯。但太子這一路的成長,朕是看在眼裏的……且太子在南京文會上,以心學與其他學派之人爭鋒,深得士子的推崇,他還提出要拜秉寬爲師,從此去發揚秉寬的心學。朕已將準允的旨意,傳回南京。”

    朕的兒子要拜好友當先生,朕是巴望不得。

    之前就一直讓秉寬給太子授課,現在算是正式拜師,拜完師還能讓兒子在文壇奠定名聲……這麼好的事,朕簡直是白賺啊。

    李東陽道:“有關理學心學之爭,涉及到傳統及新興觀念之異見,若太子貿然推崇於一方,恐於士子教化無益。還請陛下收回成命。”

    隨便就讓太子拜張秉寬當先生,那我們這羣人算什麼?

    嚴格來說,東宮這羣大佬,都算是太子之師,結果太子現在只承認是張周一個人的學生?

    我們之前的授課,不白折騰了?

    朱祐樘顯得不耐煩道:“所謂心學理學之爭,朕並不想橫加幹涉,此也並不涉及到大明科舉取仕。如果只因爲太子推崇於心學,朕就要阻止,便等於是告訴世人,朝廷有規範正統之意。反倒是讓太子自行去選擇,朕覺得更有利於教化。”

    在場大臣聽了,尤其是那些堅定的理學老學究聽了,心裏都來氣。

    這是什麼歪理?

    讓太子去當張周的弟子,去推崇心學,居然是爲了平衡兩邊的關係?這叫偏袒好不好?

    太子都加入心學一邊,讓理學還怎麼發展?

    朱祐樘道:“昨夜,有幾份非議秉寬的奏疏,有涉及到秉寬攜太子出京之事,朕要告訴你們的……秉寬對於太子南下之事,提前並不知情。”

    這話是實話。

    但在大臣聽來,就是在包庇張周。

    說什麼不知情,那太子怎會那麼巧同時往南京去了?還一起在南京參加什麼文會?這不明擺着,一切都是張周在背後搞鬼?

    ……

    ……

    “寧夏和遼東有戰報傳來嗎?”

    朱祐樘發現,要在大臣面前給兒子吹吹牛逼並不容易。

    那麼好的兩首詩,他自己讀了幾百遍都不厭,大臣居然一點推崇的意思都沒有,就連王鏊也只是說了點冠冕堂皇的話。

    所以此時朱祐樘也只能先岔開話題。

    蕭敬道:“回陛下,寧夏西路韃靼各路人馬仍舊襲擾不斷,安邊侯親率兵馬,與之周旋,尚未有結果。但監察御史已有上奏,報與今年寧夏各處損失的初步估算,被擄人丁損失皆都……近百……”

    言外之意。

    寧夏這下損失可有點大。

    不算將士的損傷,單就被俘虜的男丁,就近百人之數。

    如果加上老弱婦孺的話,或許就有二三百人,如果再加上將士的損失……大明這一戰可說是慘敗。

    兵科都給事中柴升走出來道:“臣參劾寧夏巡撫、僉都御史楊一清、總兵官安邊侯朱鳳,以冒進損兵折將,虧以火器,令韃靼久據而不走,人畜損害而不施往救,屯田秋糧難以入庫。當以監察御史查明二人之罪,下獄以訊。”

    之前無論朱祐樘怎麼替朱鳳吹捧。

    但現在不爭的事實是,楊一清和朱鳳的確沒有在寧夏把韃靼小王子的五萬兵馬給擊退。

    反倒是令韃靼人變本加厲,在大明邊關肆虐的同時,也搶收了不少的糧食,令大明邊軍近乎都不敢出要塞作戰。

    名義上楊一清和朱鳳可是奉命去帶兵主動出擊的,卻是到半路就已經玩龜縮防守一套了……不是不想出去打,而是出不去,一交兵就折損,甚至連韃靼人的頭顱都帶不回來,放炮的收穫也越來越小……

    這似乎也意味着,楊一清和朱鳳在寧夏的差事已經幹到頭了。

    朱祐樘道:“臨陣更迭將帥,已然不及,估摸再過幾日,因新建伯於塞北將會有戰報傳來,韃靼小王子或會撤兵東還。”

    皇帝的話,好像是在自我安慰一般。

    打不過,就指望一個近乎浮雲的出擊草原的戰術能成功?

    那些挑刺的大臣也在想,難道王守仁帶的兵馬,就比楊一清和朱鳳多了?還是說王守仁所能佔據的天時地利人和條件,會比朱鳳和楊一清更好?

    如果不是的話,那憑什麼王守仁能全勝,甚至把韃靼主力給招回去?

    而朱鳳和楊一清就不行?

    李東陽道:“以新建伯出兵途徑,若再不調其回關隘,只怕會陷入重圍。”

    李東陽也是務實的。

    他看出來。

    現在韃靼人撤走,看似是大明一方所追求的戰略結果。

    但韃靼小王子撤回去,必定是去絞殺孤軍深入的王守仁。

    現在寧夏一路也不過損失了個百八十人,回頭還可以虛報結果,還能再省下來一點……面子基本還保得住。

    可要是王守仁在草原全軍覆沒,那大明整體戰略就完全失敗了。

    別說是遼北不用打了,就連大明邊關各處,只怕也要再受韃靼人不斷襲擾,火篩的獠牙也會再裝上……韃靼又會把大明當冤大頭來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