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 賭他不死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一語不語字數:5590更新時間:24/06/27 02:07:38
    唐寅拜見燕山君李正好是在弘治十三年的大年初一。

    這天本也是朝鮮文臣武勳去給李賀新年元旦之日,唐寅作爲大明的國使,在尹弼商和成俊等人陪同下入宮門,並在景福宮勤政殿內,見到了李本人。

    唐寅名義上的任務,是來冊封李長子爲世子的。

    當唐寅手持節杖而來,連不可一世的李都只能起身恭敬相迎,而唐寅跟李相見的禮數不是君臣或者是國使,而更好像是臣子之間的會面。

    且李要先給唐寅行禮。

    要不是大明的君王沒有苛求的話,本來李甚至是要行跪禮的。

    在由唐寅親自宣讀了冊封的詔書之後,隨後是賜宴。

    而唐寅的位子,則就在李之旁,比朝鮮所有的大臣位次都要靠前。

    徐經都要坐在唐寅旁邊,跟對方的領議政大臣尹弼商算是平起平坐,這也是徐經最高光的時刻,他也未想過,當大明使節的扈從,居然還有這待遇。

    “本官是代表大明皇帝陛下,特地來宣讀另外一份旨意,乃是以朝鮮國出兵,配合大明遼東鎮兵馬,一舉平建州衛女真之地,這是大明皇帝陛下給爾等的詔書。”

    唐寅也不廢話。

    他本來就延誤了時間,現在更是要加緊把之前損失的時間都補回來,要趕緊讓朝鮮出兵。

    在場的大臣,基本都能聽懂漢語,當他們知曉大明是要讓他們出兵時,在場反對的聲音很高漲。

    可當他們出來勸說李不出兵的時候,所用的則是他們自己的語言,似是要欺負唐寅聽不懂……唐寅也的確聽不懂。

    但張周顯然也是有此顧慮的,特地給唐寅配備了翻譯,而翻譯眼見對方臣子情緒有些激動,當着朝鮮君臣的面,便從唐寅身後的位置走過去,在唐寅耳邊做“同聲翻譯”。

    唐寅喝問李道:“你們是想要抗旨嗎?”

    朝鮮臣子瞬間都沒了聲響。

    李問道:“大明出兵建州衛,不知將派出多少人馬?”

    “涉及到行軍之事,陛下並未明言,但陛下之意,是讓本官以監軍的身份,與爾等軍民一同出兵,我親率部曲人馬和火炮、火銃等,將會配合爾等出兵,作爲先鋒。”唐寅在這種時候,倒也是能做到不卑不亢。

    坐在徐經對面的尹弼商問道:“爲何不是大明出兵,由朝鮮來配合,而是由我們先出兵呢?”

    唐寅道:“此爲聲東擊西。”

    尹弼商再質問道:“若是朝鮮出兵之後,大明不出兵當如何?”

    唐寅也沒想到,昨日裏還跟他和和氣氣說話的尹弼商,到了今天朝堂上卻顯得如此強勢。

    唐寅的語氣絲毫不落下風,繼續用強橫的語氣道:“大明既已定下行軍之策,豈會負了你們這樣的藩屬之國?且出兵之議,不是由你們朝鮮提出來的嗎?”

    在唐寅看來,朝鮮人這是有點不識擡舉。

    說好了你們先出兵,大明配合你們,現在就因爲我代表大明的皇帝來跟你們敘話,你們就敢跟我提條件?

    一怒之下信不信……

    唐寅琢磨了一下,自己手下一共不到二百個人,真想在朝鮮國度內做點什麼事,好像還是有點難的。

    當然,他似乎也沒必要去跟朝鮮人置氣,畢竟他的任務只是監督朝鮮出兵而已。

    尹弼商道:“朝鮮去年經歷了災情,以至於百姓民不聊生,如今已無法支撐一場對外的戰事,除非大明可以調撥來足夠的軍糧,否則……”

    “住口!”

    這次是李自己聽不下去,喝止了尹弼商的話。

    李也很羞惱。

    當國君的還沒說兩句呢,你們這些當官的怎麼這麼喜歡表現自己呢?

    誰說打仗是大明皇帝的專利?

    難道朝鮮的國君就不要面子的?難道你們真不知道朝鮮的主戰派是以誰爲首是吧?

    現場隨着李這一聲,重新安靜下來。

    李道:“朝鮮要出兵的話,大明將會在幾日之內出兵協應?”

    唐寅很肯定道:“不出十日。雙方乃配合出兵,並不會有所耽擱。”

    “那大明皇帝陛下,需要朝鮮出兵多少?”李道,“我朝鮮目前只能出兵五千,這是審時度勢之後商議出的結果。”

    意思是,我們朝鮮可以出兵,但出兵多少,由我們自己來定。

    唐寅則按照張周的吩咐,不做猶豫道:“兩萬人馬。”

    “這……”

    李很驚訝。

    因爲他們去年商議出兵時,就給出了兩萬出兵人馬的決策,此決策只在上層官員中知曉,而現在唐寅直接便可說出此數字,他瞬間便把目光瞪向一旁的兵曹判書成俊,似在怪責成俊把此絕密的消息告知於大明。

    唐寅道:“我大明有神機妙算的萊國公,已制定好全盤的戰略,建州衛將不具備任何反抗的實力。”

    尹弼商冷冷道:“那你們大明自己出兵便可!”

    李伸手再打斷尹弼商的話,他問道:“此戰得勝之後,是否將建州衛的封地,賜給朝鮮?”

    唐寅道:“建州衛的領地,將會重新修築堡壘要塞,以防備北方的部族作亂,跟你們朝鮮毫無關聯。”

    “那我們……”

    李其實也想跟唐寅這個使節扯皮。

    我們出兵,是按照大明皇帝的指令,但問題是我們出兵之後有什麼好處?

    唐寅冷冷道:“若大明出兵建州衛,不能將其覆滅,而建州衛的女真部族東遷,勢必會影響到你們的安穩,如果此戰得勝,你們再無外患之憂,難道不是大明對你們的恩賜嗎?”

    “咕嚕呱啦……”

    聽了唐寅的話,勤政殿內一片議論之聲。

    當然他們都不是以漢語在議論,而更好像是小窗私聊。

    徐經往唐寅這邊湊了湊,道:“看樣子,他們對我們的意見不小。如果他們不出兵的話,小心他們玩陰的。”

    “不會的。”唐寅道,“除非他們打算與大明爲敵,他們還應該有點自知之明。”

    這點唐寅倒是沒看錯。

    無論朝鮮君臣上下對他的話有多大的意見,讓朝鮮直接去跟明朝作對,他們是幹不出這種事的。

    就在於他們知道無論是論國力還是軍力,都沒法跟大明相比,更要命的是他們連個建州衛都打不過,都需要大明出兵,現在大明肯一次幫他們解決北方的邊患,其實已是天大的恩賜。

    ……

    ……

    朝鮮那邊的君臣,開始了一次商議。

    就好像唐寅不在場一般。

    這次他們都按照唐寅的要求,以漢語進行對話,在場有幾個勳舊派的人,不懂得漢語的,他們要出來說什麼也都是配備翻譯,一字一句也是說給唐寅聽的。

    李好似很尊重大臣意見一般,聽了半晌之後,他對唐寅道:“唐寅,你也該聽到了,朝鮮目前無法給出足夠的糧草,不足以支援兩萬兵馬出兵。”

    唐寅道:“刻不容緩。”

    李問道:“那我們先徵調五千兵馬,配備糧草之後抵達平安道,再從各處徵調一萬五千兵馬以糧草運送到平安道,不知是否可行?”

    這就爲難了唐寅。

    按照張周給他的囑咐,此事是不容商議的。

    朝鮮要出兵兩萬,就必須是兩萬,而且是要一次出兵……但現在朝鮮這邊好像也很爲難,剛纔李還特地當着唐寅的面,問詢了戶曹判書有關糧草調度的問題,也明顯提出了難以完成兩萬兵馬的糧草供應。

    唐寅道:“如果以目前的糧草徵調速度,多久可以徵調完糧草和人馬?”

    李隨即問了臣子,由戶曹判書金恩嶺出來回答:“六個月,要等夏糧入庫之後。但若是從各道分遣人馬,各帶口糧的話,一個月左右便可全數抵達平安道,且糧草可供應三個月左右。”

    唐寅在心中琢磨了一下。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三個月應該完事了。

    如果打不完的話,那這場仗也沒必要相持下去……

    他也在琢磨,如果張秉寬的意思,是讓我配合朝鮮完成聲東擊西,那我們的任何可能堅持個十天半個月就行,只要建州衛把兵馬調度往朝鮮這邊,瀋陽中衛那邊出兵,我的任務就完成了。

    “好!”

    唐寅隨即便應允下來。

    ……

    ……

    唐寅也不知自己哪來那麼大的自信,要替大明皇帝和張周答應,讓朝鮮分批派兵。

    回去之後,連徐經都有些擔心道:“說好了是出兩萬兵馬,現在他們只肯出五千兵馬,說調遣另外一萬五千,你確定能及時調過來?”

    唐寅問道:“建州衛能調遣多少人馬?”

    “這……”

    徐經也回答不出來。

    建州衛有多少人馬,他上哪知道去?

    就在唐寅讓隨從把燭火點亮一些時,門口劉貴通稟道:“兩位大人,朝鮮派使者前來,說是平安道的節度使,姓樸的。”

    徐經道:“應該是來商議出兵的吧?”

    “嗯。”

    唐寅打開門走出來,“帶我去見。”

    ……

    ……

    旁邊的廳堂內。

    一名三十多歲顯得很年輕的朝鮮官員,出現在唐寅面前,唐寅看到此人突然就覺得,此人根本不像是個能上戰場打仗的,倒好像個……小白臉。

    唐寅也不知爲何會對此人產生如此的看法。

    “在下樸元宗,乃我君上命爲平安道兵馬節度使,特地配合上差前往平安道,協調出兵之事。”

    對方自報家門。

    唐寅一聽,登時來了興趣,道:“你就是樸元宗?”

    這倒是讓對方始料不及。

    樸元宗往四下看了看,驚訝問道:“上差何以有此問?莫非是上差……知曉在下?”

    “知道,聽說你對朝鮮很忠心啊。”唐寅以往當然不知道,但張周給他的“錦囊”中,可是着重提到這個人的。

    樸元宗作爲未來“中宗反正”的關鍵人物,也是朝鮮境內少壯派的代表。

    而此時的樸元宗,其實已經被李所厭棄,所以才會在弘治十三年被發配到平安道這個朝鮮的“邊鎮”去當兵馬節度使,但這爲後來樸元宗一系列的政治活動,創造了條件。

    樸元宗當然不覺得唐寅是真的知曉自己,他只當唐寅是在說客氣話,他道:“在下一定會盡心竭力,配合好上差的活動。”

    唐寅道:“你錯了,我不是你們領兵的人,我只負責配合你們。我帶來的人也不多,關鍵時候還是要靠你們的人馬。”

    正說着,唐寅想到什麼,問道,“說好了調遣五千兵馬,兵馬明日可是能抽調完畢?”

    樸元宗道:“京畿道將會派出一千兵馬配合,都是我朝鮮最精銳的騎兵,同時以平安道調遣四千兵馬配合……”

    徐經一聽瞪大眼道:“你們鬧着玩呢?說好了出兵五千,就出兵一千?”

    唐寅沒有勉強,他一擡手道:“只要能及時出兵便可。明日一早,我就要出兵。”

    “上差,您太着急了吧?”樸元宗都覺得,唐寅有點不着調了。

    說出兵,一刻都不願意等。

    唐寅道:“此乃大明陛下的吩咐,刻不容緩,明日是由你領兵嗎?”

    “並非是在下。”樸元宗道,“乃是兵馬元帥李克均。”

    唐寅皺眉道:“爲何不是你們的兵曹判書成俊?”

    樸元宗又不知該如何回答。

    唐寅的問題,是建立在唐寅給他的錦囊基礎上,因爲之前李要出兵建州衛,定的是讓成俊當主帥,而李克均當副帥,但現在有了他唐寅前來,好像李都改主意了……只讓本來所定的副帥當主帥。

    “你是副帥?”唐寅知道樸元宗不好去隨便非議他們的國君,便再問道。

    樸元宗道:“不是,副帥人選尚未定下,在下只是平安道兵馬節度使,負責在上差跟前聽令於左右的。”

    唐寅這才知道,原來大明派他來監督朝鮮行軍,而朝鮮則派了個人來監督他。

    等於說是……互相監督。

    “那明日也定要出兵,刻不容緩!”唐寅也急了。

    總是把“刻不容緩”掛在嘴上,似乎連樸元宗都看出來,唐寅就是個軟柿子,根本沒法成就大事的那種。

    ……

    ……

    朝鮮還是按照唐寅的要求,在大年初二這天集結了一千兵馬……說好了是全數騎兵,但唐寅在臨近黃昏時見到這路人馬,發現騎兵數量連三分之一都不到。

    李克均出現在唐寅面前。

    唐寅質問道:“爲何不是騎兵?”

    李克均道:“唐使節見諒,朝鮮經歷了災情之後,馬匹死亡嚴重,草料供應不齊……如果要保證兵馬能用上實處,則只能調遣這麼多騎兵……不過使節放心,我們還特別準備了五十輛馬車,用以運送火銃、弓弩等,其實平安道本地貯藏有大批神機火器,另外還有基本足夠的糧草。”

    聞言,唐寅覺得自己上了賊船。

    一旁的徐經也走過來,低聲在他耳邊道:“朝鮮人是不是在糊弄我們?既如此的話,我們何必千里迢迢來漢陽城?直接在平安道發號施令不就行了?”

    唐寅也有點無語。

    “上差,是要出兵了嗎?再不走的話,城門可就要關閉了。”

    偏偏這時候,樸元宗還過來催促。

    唐寅問道:“從這裏出兵,幾日能到平安道?”

    李克均一聽,不由皺眉,這一聽就覺得唐寅沒有什麼實戰經驗。

    你自己來的時候幾天,不會自己算啊?

    再說了,平安道也不小,你到底是說到平安道的哪裏?這麼不清不楚的問題,讓人怎麼回答?

    樸元宗過來道:“如果要到跟建州衛交接之處,疾行的話,大概也需要個六七日。朝鮮境內山路綿延,不像大明中原,地勢平坦。”

    他還想恭維一下大明的“上差”,卻被李克均瞪了一眼。

    顯然在李克均這樣的主戰派,且是皇帝親信的眼中,樸元宗連個屁都算不上。

    唐寅道:“那行,趕緊出兵,五天內到平安道邊地。”

    李克均道:“騎馬的倒還好,但走路的就不行……要不大明一邊,跟我們一些馬匹,不知是否……”

    唐寅一聽不由氣急。

    大明跟隨唐寅而來的使者,都是騎馬而行的,有半數以上還是一人兩馬,這是爲了方便運送火炮和口糧、帳篷、火器、兵器等,這下朝鮮人還打起了他們戰馬的主意!?

    “行軍!”

    唐寅都懶得理會李克均的提議,對他而言,現在就是要星夜兼程趕往平安道的邊地,完成張周所交託的任務。

    ……

    ……

    就在唐寅領着他的兩百大明兵馬,配合着朝鮮的一千兵馬,往平安道進發時。

    此時的張周已帶人抵達了永平府,並通過兩天的時間,完成了永平府的開礦前的準備。

    跟隨唐寅而來的林庭對張周有點無語,他道:“秉寬,你這有點神了,才來兩天不到,就找到礦山在何處?周圍都是渺無人煙的荒山野嶺,你是怎麼找到的?”

    朱鳳在旁一臉生無可戀的神色道:“這還用問?仙人的名頭不是白叫的。”

    張周笑道:“還是知節你瞭解我。”

    朱鳳問道:“如今已到了弘治十三年,不是說好了要出兵遼東?照這麼走的話,只怕一兩個月都未必抵達呢。”

    “不着急,不着急。”張周則顯得很輕鬆淡然。

    林庭也不解問道:“不是說要聲東擊西?朝鮮出兵之後,大明應該及時配合的。”

    “我只說配合,誰說要及時配合?”張周笑呵呵道,“朝鮮發動此戰,爲的是掃除他們邊陲的威脅,畢竟建州衛這些年對大明邊地的影響有限,他們要掠奪也都是往朝鮮或是北邊發力,現在是替他們掃清邊患,他們不出力誰出力?”

    “可是伯虎他……”

    林庭突然就想到了可憐的唐寅,二人好歹是一起去過宣府,當過同一個戰壕裏的戰友,還是同年進士,同在張周手底下混日子。

    張周道:“放心吧,他應該死不了,找個城塞貓着,正好也給建州衛那些胡虜一點甜頭,不然他們怎會把兵力都放在東線?”

    “應該?”

    林庭瞬間意識到。

    張周不但要坑唐寅長途跋涉去朝鮮,更要拿唐寅的小命當賭注。

    賭他不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