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寧遠無戰事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一語不語字數:3499更新時間:24/06/27 02:07:38
    朝議結束。

    皇帝一走,衆大臣還沒等出奉天殿,就已談論開。

    不管是文臣還是武勳,都想知道皇帝遼東這一仗怎麼打,所謂的口袋陣布在哪,如何布,還有用多少的人馬,以及誰來主持……全都是疑問。

    “英國公,幾位閣老,馬部堂,陛下請你們幾位到乾清宮。”

    蕭敬過來傳話。

    張懋跨步便走,不做遲疑。

    內閣三人,以及馬文升同時將目光落在張周身上。

    謝遷問道:“這位張貢士也要同去嗎?”

    “不必。”蕭敬笑着回一句。

    說是張周不去乾清宮,但似乎張周也不急着出宮,大概只是不跟這幾人一起去面聖。

    要面聖,也是單獨面。

    ……

    ……

    乾清宮內。

    皇帝坐在案桌之後,面前只有張懋、劉健、李東陽、謝遷和馬文升五人,身旁也只是立着戴義。

    眼前有點像是之前商議偏頭關一戰時的場面。

    馬文升請示道:“陛下,不知遼東應當如何備戰?以何人爲都御史,又以何人爲總兵官,協同各方作戰?”

    朱祐樘道:“朕不打算派都御史去,就以目前西北各處的防備,做一些妥善的安排便可。”

    馬文升聞言眉頭緊鎖。

    看起來,皇帝還沒太把朵顏三衛放在眼裏。

    劉健道:“若只是從京師發旨意到遼東,前線來不及籌備,或會使政令不得通達,應有前線統籌之職負責一切。”

    “嗯。”朱祐樘點頭,“朕準備以安邊伯爲遼東總兵官,協同各處守備指揮使等,完成此戰。朝廷派戶部郎中王瓊爲監糧官,以偏關鎮守張永監軍,於十日內抵達寧遠。並着令都指揮錢英、守備內官任良配合,調動兵馬協同備戰。”

    皇帝順口就把所有的安排當着幾人的面說出來。

    這也讓劉健他們明白,皇帝這不是在跟他們商議,只是跟他們通知一聲。

    至於是誰給皇帝的這些建議,他們很難搞清楚。

    李東陽進言道:“陛下,安邊伯年輕氣盛,從未有過實際帶兵經驗,何以要讓他爲總兵官?若此戰非戰不可,也當以都指揮錢英爲總兵官。”

    大明的總兵是戰時臨時所設,照理說寧遠的總兵,就該是負責守備寧遠的都指揮使。

    朱祐樘道:“那還不如以總兵官李杲、右僉都御史張玉來領兵!”

    李杲和張玉雖然現在仍在西北,但他們軍旅生涯岌岌可危,就在於無論是皇帝,還是朝中大臣,都開始相信他們在之前義州一戰中有虛報戰功的情況。

    這事可不小。

    但要說皇帝要追究虛報戰功,卻放過了任良。

    只能說任良人家是關係戶,在朝中關係很硬,遇到這種事非但沒倒臺,還能繼續協同朱鳳用兵……

    李東陽在幾人中,以謀略擅長,或許用兵打仗不是他的強項,但這次涉及到朝廷用人,他建議讓寧遠都指揮使錢英爲總兵官,根本是考慮到安邊伯朱鳳就是個草包。

    但現在皇帝直接把李東陽的話給頂回去。

    在這麼一場大戰中,居然讓朱鳳獨自挑大樑,這不是扯淡嗎?

    “陛下,若篤定朵顏三衛下一步要襲擾寧遠,是否也該以寧遠地方守軍將士爲優先?錢英等於守備將領並無過錯,若就此委命於他人,只怕會……令軍中生疑,上令而下不達。”

    馬文升想以他兵部尚書的經驗和威嚴,跟李東陽配合,把朱鳳當總兵官這件事給否了。

    包括張懋在內,他們都覺得皇帝有點剛愎自用。

    用誰不好?哪怕是重新啓用平江伯陳銳,也好過於用朱鳳,畢竟陳涼酒也只是怕火篩。

    難道用朱鳳,也是那個“張貢士”所提議的?

    朱祐樘道:“朱鳳和張永從偏關回來,還需幾日時間,待他們抵達後,朕還會再派將領與他們同行,此事不必再進言。還是偏關一戰的原則,若狄夷不動,則遼東三軍不動……着令王瓊即刻領糧草輜重出發,不得遲延。”

    謝遷此時很頭鐵,問道:“敢問陛下,這一切是出自何人的提議?”

    沒直接說,就是張周那小子吧?

    但其實質問的意思已很明顯。

    朱祐樘冷冷道:“謝閣老,如果在你們看來,朕聽信這種提議便是過錯,那想來朕過去已犯過多次過錯,不至於今日會在此處跟諸位說這些。”

    這等於是承認,就是張周說的。

    朕就是聽他的。

    你們能把朕怎麼着?

    如果聽張周的都是錯,那朕這半年來都已經犯過很多次錯了,可到現在朕一次錯都沒犯過……

    最初伱們不相信張周,要攻擊張周的讖言和建議,朕也會遲疑和考量。

    但現在你們自己琢磨一下你們有攻擊的道理嗎?

    “你們不會下一步就想說,若是事未按他的預測走向發展,讓朕去懲戒於他吧?朕並不想這麼做,之前他的功勞,朕都沒有給他算過。”

    “而今朕也不過是跟他一同賭一次,若是成了,那大明可震懾遼東;就算不成,大明也未有何損失。諸位卿家,這番話,朕在偏關之戰前,也跟你們說過。”

    朱祐樘這麼說都算是客氣的。

    把你們召到內廷來,客客氣氣把事告訴你們,連具體的地點你們都知道了,也告訴你們這場戰事是怎麼安排的。

    你們還想怎樣?

    要提出反對,首先你們要說,張周的提議到底哪裏出了錯,你們能說清楚嗎?

    劉健終於忍不住道:“陛下,用兵之事,老臣並不反對,但用安邊伯之事,仍有商議餘地。”

    這會劉健也看出來了,反對這一戰,沒用,皇帝心意已決,再加上這只是一次備戰和設陷阱,皇帝下令讓遼東去佈置,也行。

    本來朵顏三衛就已經連續攻打大明邊陲,皇帝想讓遼東加強戒備有錯嗎?

    仗可以打,但以朱鳳爲帥,卻不行。

    “幾位,朕問你們一句,如果說這世上有人可以對此戰的安排,全盤服從,絲毫不懷疑而堅定執行的話,朝中除了安邊伯之外,還有何人?”

    皇帝突然問了個角度很奇特的問題。

    此話一出。

    張懋最先聽出一些苗頭。

    皇帝這意思是……名義上此戰並不設都御史主持全局,但其實這一戰的總指揮,就他娘的是張秉寬啊!

    讓一個人在京城裏遙控指揮這麼一場戰事,說扯淡吧,是挺扯淡的,但若是張周能掐會算是個半仙的話,倒也沒毛病。

    但關鍵是你能掐會算沒用,要看前線的人能不能把張周的軍令給執行下去,你說往東,前線非往西,那你就算把天意都算得很透徹,該敗還是會敗。

    將在外軍命有所不受。

    張周指揮別人……就算是剛得了大便宜的王威寧,會全盤接受嗎?

    接受個鬼。

    王威寧的作戰經驗比張周強了太多,王威寧最多會聽個提議,剩下如何執行,那都看起臨場發揮了。

    可要是換了朱鳳……

    這貨別的不行,但在聽張周命令這件事上,絕對會聽得一板一眼,絲毫不帶糾錯和遲疑的,讓他帶兵往坑裏跳,這小子估計也會毫不猶豫跳進去。

    如果是這麼分析的話,那朱鳳簡直是朝中最奇葩和最另類的一號,舍他朱鳳沒誰。

    李東陽此時算是硬着頭皮道:“陛下,可以調王威寧。”

    朱祐樘道:“李閣老,朕也不是沒想過,但如今到底是偏關的安定重要,還是遼東更重要呢?”

    又是發自靈魂的拷問。

    你們文官不是最排斥王越?

    現在爲了打消朕用朱鳳的念頭,你們都要把王威寧舉薦出來,但問題是……現在只是去遼東設個口袋陣,等着朵顏三衛來投,殺雞焉用牛刀?把王威寧調遼東是挺好的,可西北怎麼辦?

    偏關連城牆都快炸沒了,達延汗的韃靼主力還沒什麼損失呢,就算是火篩,也不敢說他不會捲土重來。

    不以王威寧震懾羣狼,讓他去遼東跟朵顏三衛玩設伏?

    你們文官是不是也開始分不清主次?

    劉健實在聽不下去,他道:“陛下,就算您執意如此,是否也該讓張貢生隨軍前去,哪怕是當個幕僚,也好過於留在京城操控一切?”

    話還是挑明了說。

    此話一出,張懋、李東陽、謝遷和馬文升同時打量着他。

    還是你老劉敢說啊。

    不過也對。

    張周還是別考什麼殿試了,讓他去遼東,回頭賜他個進士就行,要不打贏了給他賜個爵位,就別來禍害我們文臣!

    “此事就先如此定,不必再更變,殿試未進行,也等不得。這一戰不會持續太長時間,三月下旬之前就會有結果……若西北真有安邊伯應付不了的地方,朕會加封戶部郎中王瓊爲右僉都御史巡撫遼東。”

    皇帝也等於是在他們他們。

    朕也是做了兩手準備的,王瓊名義上是去運糧的,但其實就是朕安排的備用棋子。

    朱鳳在關鍵時候不行,他頂上。

    ……

    ……

    幾位元老大臣見勸不動皇帝,乾脆也就不勸了。

    主要是想勸,角度都不好找。

    說張周的預言不可能兌現,既不兌現,寧遠不會有下一步的戰事,朱鳳去了寧遠也是個擺設,他一個人也不可能左右遼東局勢。

    那是擔心張周預言準確?

    可要是說準確,那張周用一個能堅定執行他命令的朱鳳,取得大捷的概率是非常大的,用朱鳳也沒毛病。

    憑什麼認爲張周能準確預言朵顏三衛下一步的目標是寧遠,卻還要認爲他能在給朱鳳的戰略中失當?

    正反都不好切入。

    在文官看來,大概率遼東是不會有事的,或者說是寧遠不可能有戰事發生。

    那既然也不知道朵顏三衛下一步來不來,或者來了攻打哪,那皇帝用不用朱鳳去寧遠布口袋陣……全看陛下您自己的心情。

    陛下,您高興就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