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3章 釣你們的諜探

類別:女生頻道 作者:空谷流韻字數:2696更新時間:24/06/27 02:03:53
    鄭海珠走到朱閱文的宅門外時,院中傳來鋼絃琴與馬頭琴合奏的樂聲。

    鄭海珠推門而入,樂聲戛然而止。

    朱閱文訝然:「夫人怎地這個時辰來?」

    「公務講完了,就早點下值。」

    鄭海珠一面說,一面將目光投向抱着馬頭琴的男子。

    男子和朱閱文差不多的而立年紀,未穿長袍,涼衫和褲子是潔淨的淡青色。

    饒是他一副明人打扮,那過於扁平的面龐和細長的眼睛,還是與京師一帶的男子,明顯不太一樣。

    牆角蹲着的一個小男孩,跑了過來,倚在青衫男子身邊,與他一個模子裏刻出來的眼睛,盯着鄭海珠。

    朱閱文忙介紹:「夫人,他叫扎那,就是我與夫人說過的蒙古樂師。這是他的娃兒。」

    話音未落,扎那已經拉着兒子跪下來,要衝鄭海珠磕頭。

    「不要跪,更不要磕頭,我這裏沒有這樣的禮數,」鄭海珠說着,回身示意保鏢頭子蔡鳳掏褡褳出來,拿了一把成色上乘的銀角子,遞給小男孩,「給你買糖畫兒玩。」

    小男孩雙掌一攤,十個指頭勾起,接過銀子。

    鄭海珠記得很清楚,在察哈爾看過不止一回,奴隸的孩子,都是這樣接過主人的賞賜的。

    鄭海珠掛上和藹的笑容,問孩子:「你叫什麼?」

    「莫日根。」孩子怯生生地說。

    「哦,你們從前住在哪裏?怎麼跟你阿爸到了京城呀?」

    蒙古娃娃一臉懵懂,顯然沒聽懂這兩句有些複雜的漢話。

    朱閱文知道鄭海珠素來疑心重。

    有了穩定的牀榻關係後,男子對女子,已不像去歲剛打交道時那樣畏懼。

    他遂很自然地替代誠惶誠恐的蒙古父子倆,對鄭海珠道:「夫人講過,馬頭琴音色特別,又指點我去京中黃教廟宇附近找找,果然就見到一些蒙古琴師。莫日根,是琴藝最好的,我便請他過來,練練曲子。上次就稟報過,要將他引見給夫人,但夫人剛上任國務寺卿,我便打算下月再說。」

    「哦,」鄭海珠仍是和顏悅色,「蒙古的大小部落,牛毛一樣,你問過他是哪個部的了麼?」

    朱閱文道:「問了,是原來朵顏三衛下的一個小部落,現下應是,內喀爾喀。他們住的街坊,我也去問過坊長了,確實跟着商隊進來後,先給那黃教廟裏打雜的。」

    「他父子倆個,還不太聽得懂漢話麼?」

    「是的。」

    「無妨,奏起樂來,漢話和蒙語,就都用不着了。你新寫的曲子?我聽聽。」

    鄭海珠在院裏的椅子上坐了,將鋼絃琴與馬頭琴的合練聽完,衝莫日根豎個大拇指,用當年出使察哈爾學來的散裝蒙古話,誇了他幾句。

    又換回漢話,大咧咧對朱閱文道:「我過幾天就去關外,臘月前再回京。這次要走得遠些,去和羅剎人打交道。他們已然躍過了西邊的兩條大河,眼見着就要把外喀爾喀也佔了,我們大明,得趕緊和他們接上頭,看看要不要,忽悠他們,往東一道打***去。對了,羅剎人和泰西人一樣,也有不少好樂器,回頭我給你帶幾件來。」

    朱閱文聽了,心裏卻嘀咕,夫人一直是謹言慎行的性子,此刻當着初次見面的外人,怎地話不少。

    這些話,除了頭一句和最後一句,他朱閱文也不懂啊。

    還沒嘀咕完,鄭海珠果然話鋒一轉,直截了當道:「你讓他們父子先走吧,我和你待一會兒。」

    朱閱文算着日子,曉得今日,鄭海珠是絕不會與他行房的,定是吃了晚膳就走。

    他便去胡同口的飯館裏叫了兩桌飯菜,一桌給前

    院守衛的蔡鳳等人,一桌擺進內廳。

    飲了兩盅酒,朱閱文鼓起勇氣道:「夫人,是真的,不願有個孩子,還是,只是瞧不上我?」

    鄭海珠放下筷子,平靜地看着對方:「我對你沒有眷屬之情。但我也不會和我瞧不上的男子有牀笫之歡的。我就是,不喜歡孩子。」

    朱閱文仍不死心:「娃娃在這宅子裏,跟着我便好。不耽誤夫人給朝廷做大事。」

    鄭海珠垂眸不語。

    倘使沒有那個蒙古人上鉤,她就要認真考慮,是否要結束與朱閱文之間的肉體慰藉關係了。

    她並不確定,朱閱文是真的對自己動情了,還是,就像後世多少嘴硬丁克的男子,年紀上去後,又惦記回傳宗接代的事體。

    不論哪個原因,目下,她都還不能拂袖而去。

    她需要朱閱文,作爲對後金諜探的釣餌。雖然,她也會努力保證釣餌的安全。

    「我這樣的人,不能有軟肋,」鄭海珠擡起雙眼,誠摯地看着朱閱文,「你若希望有骨血,找到合適的女子,自可安心成家。我們止乎禮。你要在音律上有所成就,一應給用,我不會斷。」

    朱閱文低下頭,輕輕咬着嘴脣,經年撫琴的修長手指,摸索着案几邊緣的雕花。

    少頃,吐出一句:「是我冒犯夫人了。我太貪心。」

    鄭海珠淺淺地抿嘴,沒有猶豫地伸出手,覆上男子的手背,柔聲道:「沒什麼,人之常情。」

    朱閱文忽然目光一深:「我不會離開夫人的。」

    「好,我很高興。但你不是我養在籠子裏的鸚鵡,你可以想飛就飛。」

    朱閱文還要剖白,鄭海珠卻將溫和的神色略收,問道:「扎那奇怪你與我的關係麼?」

    「那倒不曾,他們蒙古人,這裏簡單,」朱閱文指指自己的腦子,「扎那以爲,我是你的家奴。」

    鄭海珠站起來道:「我走了。記住,你也不是我的軟肋,便是聖上和貴妃跟前,我都是這麼說的。這樣對你,安妥些。」

    天邊最後一絲晚霞隱去後,與鄭氏商號隔了幾條衚衕的新宅中,許三從後門拐了進來。

    「夫人今日見到那個蒙古探子了?」

    「嗯,陳三妮已經跟了他一陣,說他的確,有些古怪,平日裏,並不與其他蒙古人或者明人打交道。」

    許三道:「是啊,若是普通外來戶,哪有不和同鄉扎堆的。再看時辰先後,沒什麼不對。夫人吩咐,我傳信,棗花給***們吹風,然後黃教廟前就多了一堆蒙古人,一個琴藝這樣好,其他的拉琴都稀爛,這不和棗花出的主意一樣麼?所以朱先生請去的那個,應就是老酋或者皇太極派來的女幹細了。」

    鄭海珠

    點頭:「我會讓陳三妮一直盯着。」

    「那往後,夫人再去朱先生處,千萬小心些。」

    「小心是應該的,但哪怕沒有棗花的提點,***也不會殺我。如今殺了我有何用?我又不是領兵的將軍。他們好不容易又埋個鉤子過來,要取的,自然是各種情報,而非我的性命。」

    「唔,有道理。」許三瞭然。

    「許三,你回遼東,設法知會棗花,讓她儘管忽悠***,不光是喂***,更要把他們往朝鮮會寧和羅剎人那裏引。我們在京師,會儘量讓老酋的探子,喂回去的假情報,印證棗花有先見之明。」

    「是,夫人。」

    「還有,多給棗花備幾個鴛鴦壺那樣的煙槍,她不能真的吸***。」

    「明白。」

    許三走後,鄭海珠走到院中的一地月光裏。

    任職國務寺卿前,她就將商號託付給石月蘭、老秦和鄭芝龍了,

    自己搬出貨棧,另置宅邸。

    新宅裏,花二和陳三妮以婢女的身份出現,蔡鳳他們則是光明正大的家丁。

    此刻,陳三妮走進來,見主人仰望明月露出笑容,不由好奇道:「夫人在笑什麼?」

    「沒啥,在六部衙門做了一個月的官,左看右看,大明傻不拉幾的文官,還真不少。」

    陳三妮也樂了:「不瞞夫人,三妮也是跟了夫人後,才曉得,當官的,有時候比我們鄉下人,還笨呢。」

    言罷,折身進屋去給鄭海珠鋪牀。

    棗花活着的事,陳三妮並不曉得。

    鄭海珠不能告訴她,自己舉頭望月,是在和天上的吳邦德說:「你真是帶了一個好徒弟。」

    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