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7章 合拍

類別:女生頻道 作者:空谷流韻字數:2601更新時間:24/06/27 02:03:53
    上了不到半個時辰的課,鄭海珠就確信,朱由校根本不是後世所說的“文盲”。

    《幾何原本》第一卷雖然簡單,以界定概念爲主,徐光啓翻譯得也精準又直白,但一個文盲,絕不會如朱由校這般,能夠閱讀並理解“點者無分,無長短廣狹厚薄;線有長無廣,試如一平面光照之,有光無光之間不容一物則爲線”之類的語句。

    其實關於朱由校是文盲的說法,鄭海珠在前世的現代就不信。

    不出閣進學,不等於內廷沒有人給皇子們進行識文斷字的啓蒙教育。

    萬曆的母親、朱由校的太祖母,李太後,直到萬曆四十二年才薨逝。朱常洛乃李太後的宮人所生,李太後一直維護朱常洛一家,怎麼可能任由皇孫成爲文盲。

    明廷有內書房制度,深宮中那麼多文化水平出色的太監,都可以爲皇子們進行基本的啓蒙。

    “皇長子原來識字不少。”鄭海珠等盧象升爲兩個少年講完幾小節,忽然開口道。

    朱由校一愣,旋即微慍:“鄭師傅此話何意?我十歲的時候就讀完千字文了。”

    鄭海珠道:“殿下莫惱,只因這幾年,殿下一直未出閣進學,外頭便蜚語漫漫,說你不識字。下官自是不信,今日只是感慨,連天潢貴胄都能被積毀銷骨,那些能臣、忠臣,遇到政敵聯合攻訐,更是無處訴冤了。”

    朱由校“哦”一聲,眉頭鬆開了些。

    他畢竟算是個大小夥子了,頭腦哪裏就真的全然一團矇昧,不由嘆道:“我早就與五弟說過,木頭比人好多了,木頭就算爛了心,也不會害人啊,人的心爛了,就太可怕了。”

    鄭海珠心道,金句啊這是,誰說朱由校顢頇蠢笨了?

    卻聽一旁的朱由檢接茬道:“木頭爛了心,也會害人,房子會塌。”

    鄭海珠衝他一笑:“對,物料若看管不當,修繕不周,乃至一開始就是偷工減料的,亦害人不淺,甚而誤國誤民。譬如營造火器的銅鐵料,譬如作爲引子的火藥,鍛打的工序、配伍的比例,都極是講究,若憊懶待之,或者層層盤剝導致採料劣質,到了戰場上,須臾間就會顯原形,戕害的是我大明浴血殺敵的健兒。”

    她言罷,把話語權讓給盧象升:“讓盧舉人給你們講講各種火器的制式吧,都是在北地和南海,轟韃子和紅毛特別帶勁的玩意兒。”

    由校、由檢兩兄弟,再是長在深宮婦人們之手,男孩子的天性又豈會喪失殆盡,一聽要講打仗殺敵之事,登時勁頭更足了。

    盧象升四年前就在鄭海珠的松江學校裏任教,今日幹回老本行,得心應手,不但畫圖爲倆兄弟講解,還依着此前張名世的啓發,拿出這幾日找京中巧匠做好的迷你巢車,以及一種叫作“懸簾”的東西。

    “殿下們請看,巢車是攻城用的,戰兵們坐輪軸木箱升上車頂,以火銃壓制城上的守軍。而這懸簾則是守城用的,乃是將兩端凸字型的木作,架於城垛之間,將氈毯或者棉花被子蒙在木槓上,澆透水,可以抵禦火油箭和銃彈。”

    老師講得生動細緻,學生們聽得全神貫注。

    鄭海珠往後退了幾步,看着朱由校和朱由檢,並各自的伴讀太監,都撅着屁股,上半身幾乎要趴在書桌上,彼此湊着腦袋看盧象升演示。

    這就是她要的授課效果。

    她滿意地抿了抿嘴,回身去飲侍者斟好的茶,卻驀地見到殿門口,粉色身影一閃。

    鄭海珠踱步到門口,客氏帶着柔膩討好地笑容湊上來,朝牆角案几上的一個烏木食屜努努嘴:“鄭師傅,裏頭就是點心,奴婢進來伺候哥兒吃吧?鄭師傅也吃幾塊,御膳房的糕團,你們尋常人在外頭可吃不到,特別是奶皮酥,是用……”

    “你進來吧。”鄭海珠打斷她,面無波瀾地說道。

    客印月低低地“哎”一聲,款款進殿,開始捯飭食盒。

    鄭海珠好整以暇地看着她蔥蔥玉指上下翻飛,端着盤子走向書桌時,那對杏眼裏的目光,已切換成媚波流轉的模樣。

    “哥兒,吃奶皮子了。”

    客印月婉婉地開口。

    正全神貫注講授機宜的盧象升,猛回頭,被這桃花妖似的婦人唬了一跳,反應過來大約是皇子們的乳母嬤嬤,忙垂眸往旁邊退了退。

    客印月心道,好俊的公子,也沒着官服,年輕輕地跟着那姓鄭的婆娘,莫不是她養着的小白臉。

    但她很快止住了齷齪的聯想,向朱由校柔聲道:“淋了桂花蜜的,哥兒快吃。”

    朱由校正將巢車裏的一處升降機關琢磨着,驟然被客氏打斷,面上掠過一絲不耐煩。

    “不吃,忙着呢,又不餓,吃什麼奶皮子。”

    客印月一噎,旋即仍是仿如嗓子眼裏塞着棉花糰子般,軟洋洋道:“吃幾口再講學,耽誤不了時辰,來,這位小先生,你也吃。”

    “客嬤嬤!”朱由檢見客印月那副輕挑目光掃回盧象升臉上,頓覺丟了自己朱家的人,一股少年意氣騰騰而起,立時喝止道,“這是文華殿,先生講課呢,你出去。”

    客印月端着糕點盤子的手縮了回來,她看向鄭海珠:“鄭師傅允我進來的。”

    鄭海珠走過來,緩聲和氣地與她說道:“我是講官,可以允你進來,但這文華殿也是天子庭院,五皇子讓你出去,你就出去罷。”

    “唉,嬤嬤你先莫來攪擾,在殿外等着罷。”朱由校一錘定音道。

    他如今看出弟弟不喜歡客氏,怕弟弟再說出更刺耳的話來,若教殿外什麼人聽到,將風波宣於王安,乾脆自己先狠狠心轟嬤嬤走。

    客印月只覺面頰燒熱起來,心中惱火,卻終究只扁了扁嘴,轉身與鄭海珠目光一觸,即刻挪開,泱泱地退到殿外,自去偏殿廊下生悶氣。

    “嬤嬤脾氣挺大的,”鄭海珠笑着搖搖頭,對盧象升道,“繼續講吧。”

    這日的進講,於午時初刻結束時,朱家倆兄弟還意猶未盡。

    宮裏給講官準備了午膳,鄭、盧二人隨侍者去用飯時,朱由校還帶着弟弟跟出來,指着文華殿東面的小河,興致勃勃地建議道:“鄭師傅,盧先生,過幾日再進講時,你們可以用彼處模擬水戰吧?”

    鄭海珠看一眼盧象升,笑道:“殿下高見,盧先生當年在我們學堂時,就是在花園的池塘裏,給學子們講龜船的。”

    朱由檢也仰起臉,眼裏好像落了星星一樣亮:“龜船是什麼?”

    盧象升道:“是一種很有意思,也很厲害的戰船,當年朝鮮的水師,用這個船打敗過倭人。那船外觀形似烏龜,內裏卻是包含許多門道。”

    鄭海珠適時補充道:“殿下頗愛木藝,下一次授課,我二人帶些新料子來,與兩位殿下一道,做搜龜船出來。”

    “好!那,那下次,是哪一日?”朱由校此際的神情,簡直如在線等更的讀者般渴盼。

    鄭海珠莞爾:“師傅我去向孫翰林問問,殿下莫急,若晚幾天,未必不好,多些時辰,我與盧先生帶來的機關,能琢磨得更好些。”

    她頓一頓,又帶了誠然的惇惇之意叮囑兩個少年:“孫師傅和其他師傅的課,不論四書釋義還是農桑之道,亦都是天底下頂好的學問,你們務必花足心思去學。再說了,你們若有所偏廢,我和盧先生,恐怕也無法再來了。”

    她最後那句話,音量放低了去。

    朱由校和朱由檢會意,眼前的兩位老師,並非什麼名臣或者翰林院修撰,若被人指摘誤導皇子醉心奇技淫巧,講官的身份須臾就沒了。

    這種領悟,令兩個少年郎,驀地生發出更爲親近的感覺,彷彿他們與鄭師傅和盧先生,就是那巢車上發射的銃兵和巢車下攻城的步兵一樣,都是一個陣營的同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