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章 撫順保衛戰(五)

類別:女生頻道 作者:空谷流韻字數:4140更新時間:24/06/27 02:03:53
    農曆四月上旬,相當於後世的五月初,恰是遼東最舒服的季節。

    黃昏時分,榴紅色的晚霞燃遍整個天空,暮春時節的晚風,一絲寒意也沒有,溫柔地撫過人們的面頰。

    大明撫順東南的要塞,馬根單堡壘外,馬郡河有一段河牀不窄的支流,隱沒於暮光籠罩的森林裏。

    鄭海珠站在新壘的大壩前,映入眼簾的滿當當的河水,令她心花怒放。

    吳邦德帶着孔有德和幾個礦工,從更遠些的山坡上,走回河邊。

    鄭海珠折轉身,對他們道:“今天炸石頭的這幾次,動靜很大,附近的村民,有什麼反應?”

    孔有德道:“小老百姓最怕咱抗軍旗的,又有馬郡的守將嚇唬過,他們輕易不敢靠近。只有佟家莊的幾個壯丁摸上山來看熱鬧,我們說是朝廷開礦,老遠就把他們給轟走了。”

    吳邦德在一邊補充道:“這個佟家莊,莊主確實叫佟養性。”

    鄭海珠點點頭。

    佟養性,是歷史上在撫順之戰後帶着族人投靠努爾哈赤的邊境富商,後來爲皇太極造出過很可一用的紅夷大炮。鄭海珠在赫圖阿拉,從那個筆帖式佟養定口中套出佟家所在的位置時,就開始考慮如何處置掉佟養性。

    但肯定不是現在。

    從兵部侍郎張銓到遼東總兵張承胤、副總兵頗延相,從新晉遊擊毛文龍到浙、川兩支客軍的統帥,從臨時被起復的將門繼承人李如柏到清河守將鄒儲賢,鄭海珠和這些人一樣,如棋盤上謹慎移動的棋子,按照正月底定下的方案,各司其職地完成自己的步驟。

    而行動的前提都是,儘量不打草驚蛇。

    努爾哈赤和他的兒子們、八旗軍兵們,都是獵人出身,比狐狸還狡猾,比野狗還嗅覺靈敏。

    明軍一方所有針對這次戰役的行動,都要同時披上僞裝。

    實在無法偷偷進行的,就像李如柏那樣,卡着時間點,堵在新安關。

    所以,鄭海珠他們到了馬郡河支流的上游後,由孔有德等十餘名精銳家丁封鎖了一定區域,讓開原調來的強壯礦工祕密地築壩,對外宣稱是朝廷開鐵礦。

    今日,吳邦德和孔有德,在山坡背風處,用孫元化和弗朗基人配伍的火藥包,試炸了幾次模擬壩體,鄭海珠的心就更定了。

    她和吳邦德年前偵查撫順時後,向張銓提出了一個與決水相關的作戰方案。

    撫順一帶到了四五月間,雨水充沛,馬郡河支流甚多,都來自附近山川。鄭海珠選了地形複雜的一條,讓孔有德從老家開原招來二十餘名青壯礦工逐級築壩,搶在四月頭上完工,果然,三天前的四月初十,開始下大雨,直到今天未時才停。

    在大壩邊休息的礦工,看着滿天豔麗的魚鱗雲,向鄭海珠等人道:“東家,後頭準定還憋着一場大雨哩。”

    鄭海珠心道,越大越好。

    然後衝礦工們和氣地笑笑:“弟兄們辛苦了,再過三天,咱就發賞銀,讓有德騎馬給你們家帶回去,然後咱往山東走,掙大錢。若是給大東家幹得好,明年老婆孩子也都過去!現在都去吃肉吧,安心睡一夜,攢足力氣,明日還有大活兒。”

    礦工們歡呼着往伙伕那裏涌過去。

    鄭海珠將孔有德招呼到一邊:“一共二十三個,夜裏都看好了,解大手都不許離開你們的視線。莫要功虧一簣。就算每個都是你穿開襠褲時就認得的同鄉,這種時候也不能全信。”

    孔有德低聲道:“明白。他們裏若有人走漏風聲,就算姑娘饒了我,毛將軍也會毫不猶豫地砍下我的腦袋。”

    入夜,蟲蛉低鳴,十四的月亮幾近渾圓,銀暉灑在河面上。

    此際的音畫本應動人,奈何周遭鼾聲如雷。

    吳邦德走到石壩邊,在鄭海珠身邊坐下:“莫說是你了,我也被吵得睡不着。”

    鄭海珠盯着水面:“今夜睡不着的人,肯定多了去了。方纔有一刻,我很想騎上馬,連夜趕回撫順城,明天就能親眼看看我們弄來的火炮,威力如何。”

    吳邦德道:“聽張侍郎和毛將軍的,你留在此處還是安全些。”

    鄭海珠笑笑:“當年我在匪寨遇到馬將軍,正碰上他要和悍匪幹仗,他與我說過,沒有哪一仗,在開打之前就是定了勝負的。此番我們已經盡人事,明天的結果,聽天命吧。此處打起來,也未必就一定是建奴輸。對了,穆棗花說你教他們用匕首近戰,練的是一刀刺入心臟,你準頭如何?”

    吳邦德側頭盯着她:“你要說什麼?”

    鄭海珠道:“雖然毛將軍的夜不收回來說,努爾哈赤在關外分兵了,但萬一明天來打馬根單的女真人翻了倍,而鄒將軍沒有及時趕到,此地就比撫順城還危險。倘使我們沒跑掉,你就一刀扎了我,給我個痛快。”

    回答她的是沉默。

    良久,吳邦德才開口道:“你蠻聰明的一個人,不要在此事上犯渾。你又不是領兵的,也不是當兵的,跪下來求饒都不應該覺得丟人。韃子對女人,搶比殺多。萬一,萬一你陷於敵手,不要反抗,就裝成是百姓,乖乖地順着他們,先活下來。”

    頓一頓,他用雙手來回地揉了幾遍面頰,嗓音越發低沉:“臘月裏我到撫順的時候,看着城外那片河灘,忍不住一遍遍想,如果不是什麼失不失貞的念頭裹挾了阿梅,她會不會就不去撞李永芳親兵的刀口,她是不是就能活下來。我知道,我知道不能怪她,但每回夢到她,我都去追着她說,活下來,活下來頂重要,無論她經歷過什麼,我都仍當她是最好的女子。”

    鄭海珠靜靜地聽着夥伴的自陳。

    人跟人就是這麼不一樣。在後世人看到的史料筆記中,清軍南下,揚州十日、嘉定三屠中,許多爲人夫者的漢人,留下文字,明晃晃地記述自己叮囑妻妾,若城破,務必自裁,絕不可受異族玷辱,妻妾若有畏懼猶豫之色,他們會先於敵人殺了她們,然後帶着兒子設法逃出城。

    此刻再細品吳邦德的話,真是令人感慨。

    鄭海珠輕嘆一聲,拍拍他的肩頭道:“我明白了。去歇息吧。”

    她剛站起來,忽然滯住身形。

    密林外,有道劍出鞘的倉啷聲傳來。

    吳邦德也倏地跳起來,面向出現動靜的方向,側耳傾聽。

    在他們不遠處,孔有德和幾個毛家兵卒,同時抽刀,疾步而去。

    就在鄭海珠覺得心快要跳到喉嚨口時,林外的不速之客已然策馬衝了進來。

    京師官話口音的女聲響起:“自己人,自己人!石砫秦良玉帳下。”

    ……

    張鳳儀翻身下馬,大步流星地走到鄭海珠等人跟前。

    孔有德舉起的火把照着她的面容,搖曳的火光映出她方頤廣額、濃眉鳳眼的五官。

    一股殺伐果決的英氣,在這張面孔上流淌。

    張鳳儀的目光,直接投向鄭海珠:“你就是鄭姑娘吧?我是張侍郎的閨女,唔,現在是秦良玉的兒媳婦。”

    鄭海珠聞言,吃驚不小,她原以爲對方只是秦將軍麾下女將。

    “那你就是,馬將軍的……”

    張鳳儀爽朗一笑:“說是秦良玉的兒媳婦,我很樂意,說是馬祥麟的媳婦,我可不怎麼愛聽,他槍法湊合,射箭的準頭可着實不如我,憑啥他有名有姓的,我就是什麼馬家娘子,馬家少奶奶,馬將軍的渾家。”

    吳邦德和孔有德愣愣地看着眼前這位從天而降的姑奶奶,又瞄瞄鄭海珠,顯然,鄭海珠也不知道,張侍郎的千金、秦將軍的愛媳,竟也會出現在遼東。

    張鳳儀看出衆人的心思,也不再寒暄,轉身揪過來一個被塞住嘴巴、捆住雙手的人。

    “三日前,我帶一支哨騎離開祥麟,南來此處遊弋偵測。今夜運氣好,果然抓到了個奸細。”

    說着,她一把扯出俘虜口裏的布條,將他湊到孔有德的火把下。

    那俘虜委頓在地,一疊聲道:“各位將軍饒命,我也是全家老小的命都在莊主手裏,才不得不做些報信的營生。”

    鄭海珠盯着他:“你是佟家莊的?”

    俘虜點頭。

    張鳳儀打眼望了望從帳篷裏出來看熱鬧的礦工們,又瞧瞧河上的石壩,對鄭海珠道:“鄭姑娘借一步說話。”

    走遠些後,張鳳儀細說緣由:“我們在十里外的小山坳裏看到生火的煙氣,潛過去一探,是三個韃子,還有這個沒剃頭的。他們吃完東西,三個韃子上了馬,往東走。我們抓了這個漢人,路上審他,他說自己是今早去與韃子的哨探接頭,報知馬根單一切如常。鄭姑娘看看,可有破綻?”

    鄭海珠盯着張鳳儀:“抹額上繡的什麼?”

    張鳳儀一愣,旋即明白過來,笑了,笑意中透着佩服:“鄭姑娘,你連我是不是張銓的女兒、秦良玉的兒媳,都懷疑?怪不得他們都說你精。抹額上繡着海棠,雲肩上繡着石榴,抹額是天青色,雲肩是水綠色,江南韓家的繡工,堪比天工,多謝韓小姐和鄭姑娘給我的婚儀賀禮。”

    行,測試過關。

    覈實過身份,對方又是直接尋到了林中支流,開口就叫出自己的姓,應是撫順那邊過來的沒錯。

    鄭海珠亦展顏一笑:“大敵當前,不得不疑,向鳳儀小姐告罪。鳳儀小姐也來助戰,月前與張侍郎在沉陽分別時,他確實未告知。”

    “我爹爹現在也不曉得,”張鳳儀口氣透着得意,“祥麟先也不肯順着我,是我婆母點的頭,我才能一起來。”

    鄭海珠約略知道情由了,繼續道:“你沒殺那三個韃子是對的。若殺了,建州大軍沒見到他們歸隊,定會起疑。那個佟家莊的奸細,應也沒有告知他們此處有異,否則,三個哨探不會還有心思生火吃東西,吃完才上路。”

    張鳳儀會心地抿嘴。

    她和鄭姑娘,想到一塊去了。

    她回頭看了看不遠處火把下的俘虜,冷冷道:“建奴的哨探也不怎麼樣,竟然烤兔子。我們這三日遊走,都是吃的乾糧,哪敢生火。”

    鄭海珠道:“沒白吃苦,揪出了賣國的佟莊主。”

    張鳳儀笑道:“好,明日看完你們的戲,我就帶人去圍了那莊子。”

    ……

    同一個夜晚,撫順城中,就沒有馬根單外的森林裏那麼涼爽。

    原本還算寬敞的城廂,擠滿了各地來的商賈。

    整個城池,都被喧沸的人聲、牲口的嘶鳴,以及人畜散發出的汗臭、尿騷臭、糞便臭,塞得滿滿當當,令人煩躁的悶熱,彷彿翻了倍。

    范文程擰着眉頭坐在窗下的油燈邊。

    不開窗難受,開窗更難受,這還讓人怎麼好好讀書?!

    再過幾個月,他就要赴沉陽參加“秋闈”。

    作爲舉城皆知的大宋名臣范仲淹的後代,他範秀才若不在功名之事上更上層樓,豈不是要讓撫順城裏那些同年看笑話?

    更關鍵的是,他實在受不了呆在撫順這個破地方了。

    來做生意的韃子越來越多,守將李永芳來者不拒,統統迎進城來。

    今年這次馬市,竟還把文廟和書院騰出來給這些野蠻人住。

    不成,一定要趕緊中了舉人,再中進士,離開遼東。以自己大宋名臣之後的家世淵源,朝廷怎麼也能給個京城某部衙門“觀政”的安置吧?

    范文程思及此,努力讓自己適應今夜撫順城的聒噪,做到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

    他將一篇制藝文章做完,聽到外頭更鼓,才知已過丑時。

    城中終於安靜下來。商人們大約也已沉入夢鄉,養足精神,待明日的馬市開幕。

    范文程走出陋室。

    他家離東面城牆不遠,讀書疲累的深夜,來到屋外,仰望中天明月下城牆的剪影,頗讓他這個自詡有懷古之好的讀書人,感到解乏。

    然而很快,他望見城牆上出現了比平時更多的守卒,並且似乎在運東西。

    好像是檑木?

    范文程正納悶間,忽然聽到文廟方向,傳來更大的動靜。

    他初時以爲是走水了,再側耳傾聽,才覺得不對。

    是兵戈發出的令人牙酸的碰撞聲,以及此起彼伏的慘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