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李學正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幸福來敲門字數:3212更新時間:24/06/27 01:50:37
    幾人繼續閒聊。

    餘書商從櫃檯返回後笑着:“諸位聊得可好?”

    餘雲若見此起身道:“既是叔父來了,雲若就告辭了。”

    當即對方退下。

    餘書商見這一幕,看了看三人的臉色笑道:“幾位下榻的地方我已是收拾妥當,這邊請吧。”

    “多謝。”

    當即餘書商帶着幾人來至後院房。

    餘書商的住處前面是店鋪,上面搭了一個閣樓,住的是店鋪夥計。

    店鋪後面則是一個小院落,用一個垂花門隔着。院落裏正屋是三開間朝南的大屋,東邊還有間廂房。

    廂房收拾了出來給章越他們三人居住。

    晚上餘書商在屋裏擺了一桌酒席款待衆人,何七言自己在建陽還有交遊,卻沒有赴席。晚上餘書商將自己渾家以及兩個兒子,一個尚在襁褓的女兒都帶出來見客。

    除了男子外,女子都去另一間吃飯。

    餘書商對章越,郭林二人道:“我此地甚是侷促,還請兩位多包涵。”

    章越笑道:“餘掌櫃能給我一處容身之地,已是很承你的情了。”

    餘書商略帶深意地道:“其實嘛,以往客人來的時候,是可均出廂房,後罩房的。但如今後罩房給了我侄女住,故而院子裏就不甚寬敞了。”

    “倒不是我刻薄侄女,我哥哥在世時對我是恩重如山的,只是我那渾家麼就有些看不順眼,對我那侄女不好,弄得我如今是家宅不寧。”

    “雲若眼下也到了適婚的年紀,我也不敢馬虎隨便給她找個夫婿。她說要找個秀才作夫婿,故而我是寧將這錢都折作些嫁妝,盼她早日好個好夫婿啊!”

    章越看了一眼郭林,笑道:“這位郭兄人不錯,與令侄女定是良配。”

    郭林聽了章越這話,差點被給飯給噎死,連忙急道:“使不得,使不得。”

    餘老闆見此有些尷尬連道:“吃菜,吃菜。”

    二人吃完飯,回到屋中,這時候何七也回來了。

    卻說何七在建陽本有投靠的地方,但卻沒有去。他以爲章越,郭林在建陽會有門路,自己也存了借一借光的打算,如今見了不過是借宿在一個商人家裏,頓時沒了興趣。

    何七方纔去相熟的人那邊問前程,結果被告知此番送至汴京,南京國子監的進士科秀才已是定好了,何七他前途渺茫。

    儘管何七再三請託,但對方仍是搖頭,他聞此不免一陣失落。

    如今何七回來,看見章越,郭林二人在房裏笑道:“方纔那餘掌櫃可有讓你們二人娶他的侄女啊?”

    郭林一愣驚道:“何兄真是料事如神。”

    何七微微一笑道:“果真被我料中,三郎方纔我看那女子似有意於你,這正好是屏雀之選啊。”

    章越笑道:“何兄莫要取笑,我方纔還向餘掌櫃薦你呢。”

    “我?”何七冷笑一聲道,“那女子絕不會挑我。”

    “爲何?”郭林言道。

    何七笑了笑,沒有言語。

    次日,三人穿戴整齊僱了輛驢車前往州學。

    來到州學。

    但見除卻章越等數人,也站着不少州縣的學子。

    如邵武軍,甌寧縣,建陽縣,崇武縣各縣,當然最多的還是建安縣的學子。州學本也建在建安縣,但治平二年州學失火,故改遷至建陽。

    嘉祐二年進士榜,建安縣一共出了九個進士,整個建州也有近二十個進士。其中不少是以國子監監試或改籍開封府上榜的。

    故而中進士難否?

    難也不難。

    宋朝進士南北比例到了仁宗朝已呈嚴重失衡。

    失衡到何等的地步,每科考下來,南方籍進士佔九成以上。但很有意思的是,在宰執的人選上,宋朝仍依據宋太祖祖訓,遵循着‘南人不可爲相’的故事,直到了章得象,王欽若方纔破例,但大體上宰執還是北方人。

    故而爲何吳育,吳充積極與北方望族聯姻,也是可想而知了。

    此刻衆學子分成各自的圈子,其中一半都是州學學生。去國子監的名額是由州學選拔的,故而州學的士子在這點上倒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而這一次九個建陽籍進士,就有三人是國子監監生。而每科三四百進士名額裏,朝廷一貫會拿出八十個撥給國子監。

    衆人各自聊天,章越可不想與郭林,何七再聊下去,轉頭閒逛一二,瞻仰下學霸的氣息,認識一點人,擴充下人脈。

    “兄臺是州學進士齋的吧!在下乃是浦城縣學經生章越。”

    對方冷傲臉道:“經生?國子監有招經生麼?”

    章越……

    “這位兄臺氣質不凡,在下乃浦城縣學章越。”

    “見過兄臺,在下州學楊當峯。”

    “當峯,好名字!”

    “確實如此,不過章兄的名字倒有些普通了。”

    章越……

    “這位兄臺,在下浦城縣學的。”

    “恩?浦城縣學?”

    “正是。”

    “我只聽聞浦城有個南峯院,今科狀元章子平出自此,唯有這等人物方配得上與我結交。”

    章越……

    “這位兄臺……”

    “我沒功夫與你閒聊,也無暇知道你的名字,我來此即是入了國子監的,至於你是何人,叫什麼名字,於我而言都是一樣。”

    章越轉了一圈回來不由感嘆,這都是什麼學霸啊!

    一個個比自家二哥還狂!

    正當獨自感慨之際,一名學官下來道:“將你們三篇策論都交給我,一會唸到爾等名字即上堂來。”

    章越等人都將記載着史策的卷子交上了。

    不久先師堂裏,開始依次叫名字。以三人一波陸續進入先師堂,進去後過了一刻多鍾的功夫,即是離開。

    從早上等到中午,對於習慣了吃點心的章越而言,此刻有些餓得前胸貼後背了。

    郭林將帶着的炊餅分給章越與何七吃。

    衆人嚼了幾口,即聽到學官喊道:“浦城縣學章越,郭林,何必行!”

    三人一時手忙腳亂,邊收拾邊吞嚥下炊餅,然後一併走進先師堂。

    至此後,但見上首擺着數條長案,分別坐着是州學學正,助教,直講。坐在正中的必是州學李學正,至於孫助教也有在場。

    衆人一邊過目着三人策論。

    一旁自有人道:“若州學舉去國子監,當離鄉永寓京師,這等背井離鄉,辭別家人之苦,你們可受得?不必即刻答我,你們自己好好思量一二。”

    片刻後,此人問道:“可想好了?”

    三人一併道:“爲求學明聖道,不敢辭苦。”

    此人點了點頭道:“辛苦是一,路途艱辛是二,從建州至汴京,南京皆是千里迢迢,而且道路不寧,時有羣盜出沒,一不小心即丟了性命。若到了汴京,南京,若考不取國子監,還得再返回建州,不僅白費功夫,還得遭此顛沛流離。”

    “此中你們可細想一二,不必着急答我。”

    宋朝得治安確實不太行。

    朝臣上疏有雲,自西鄙(西夏)用兵以來,物力窮困,人心怨懟,朝廷又不能安撫,以至於羣盜蜂起,入州城打劫者,三四州。盜賊以小和大,以至於成巨盜之勢。

    盜賊連防禦森嚴州城都敢公然打劫,還有什麼不敢的,更何況路途上的行人。

    有錢有勢的人家,請了家丁護衛尚不敢言周全,又何況他們這些手無縛雞之力的讀書人。

    難怪章衡拼命練射箭,原來不是鍛鍊身體,而是路上保命。

    從汴京至浦城,此間路程幾千裏,萬一考不中了,還得再返回。

    想到這裏,章越確有幾分擔憂。

    “你們可願往?”

    “願往!”章越不約而同地答道。

    看來大家的心思都是一般,儘管機會渺茫,但還是得拼一拼。

    見三人如此回答,堂上的李學正倒是笑了笑道:“你們別問了,仗劍遊學千里,此乃漢唐之士也,如今怎不如古人呢。”

    何七神色一動出首言道:“學正所言極是,正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而遊學即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學生正有此志。”

    章越心道,何七表露得如此急迫,當然是可以博考官眼球,但也是有壞處的。若碰了喜規矩的考官,如此反而不妙。

    不過眼下倒是沒人相責。

    李學正點點頭道:“說得好。”然後又看向郭林。郭林道:“春秋時先師率弟子西遊十四國,行走數千裏,儘管疲馬凋車,回國後卻作了六經,垂照千古。”

    章越則道:“李太白,仗劍出國,南窮蒼梧,東涉冥海;班定遠,一身轉側絕域,萬里侯相。李,班二位,皆我輩讀書人之楷模。”

    李學正皆撫須點頭然後道:“不錯。”

    然後李學正又道:“即便州里不薦你們去國子監,也可薦你們至少州學。你們是回縣學?還是去州學?”

    此刻倒是一個難題了。

    但何七已再度搶先道:“學生早仰慕學正長者風範,若有此機緣,當然願去州學!”

    這麼答就是又有好處,也有壞處了。

    而章越,郭林則皆答了要回縣學。

    這裏李學正不說話了,下面其他幾位學官就史策問了三人幾個問題。

    最後李學正道:“你們的策論,我等再細細再品一番,你們先下去,明日自有知會。”

    三人一併行禮離去,正好用了一刻鍾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