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三章 溫柔和血性並重的弘治朝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餘人字數:4499更新時間:24/06/27 01:17:00
    二月的大草原,宛如一幅淡雅的畫卷,在春日的陽光下緩緩展開。

    天空呈現出一種深邃而純淨的藍色,彷彿被清洗過一般,幾朵潔白的雲彩悠閒地漂浮在空中像守護着這片廣袤的草原。

    春回大地,野花或紅或黃,或紫或白,正點綴在草原之間,爲這一片土地增添了幾分色採和生機。

    一陣微風吹過之時,花草隨風搖曳,發出沙沙的聲響。這聲音與遠處牛羊的叫聲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首美妙的自然交響曲。

    只是這裏的寧靜被一陣急促的馬蹄聲所打破,一支浩浩蕩蕩的騎兵大軍重返關外,許許多多新鑽出來的花草被踐踏得面目全非。

    “我們狩獵回來了!”

    “哈哈……真是過癮!”

    “果然東西還是搶來的香!”

    ……

    很多騎兵縱馬破壞這裏的植被,馬蹄帶着泥土高高濺起,正在這片草原上瘋狂地大喊大叫起來。

    此次他們南下“狩獵”,雖然他們有不少兄弟已經永遠留在了那片“獵場”上,但收穫可謂頗豐。

    這些生活物資都是通過搶掠而來,既有他們所稀缺的鹽,還有可供他們煮熟食的鐵鍋,甚至有人還意外得到了茶葉。

    儘管此次不能進入大明腹地,但而今薊鎮百姓的生活質量明顯提高了不少的檔次,導致他們此行收穫喜人。

    哦……

    嗚……

    重新回到這片熟悉的大草原,他們聞到空氣瀰漫的泥土味,便揮舞着手中的馬鞭,宣泄着屬於他們打獵歸來的興奮。

    他們從來都不顧及會給其他人帶去多麼痛苦,此刻笑聲和呼喊聲在草原上迴盪,聲音充滿了狂妄和得意。

    亦不剌因是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男子,額頭上有着一道深深的傷痕,然而此刻的眉頭緊緊地蹙起。

    跟周圍慶祝豐收歸來的部下不同,他作爲這一支隊伍的首領,需要考慮此次的整體投入和帶來的收穫。

    雖然趁薊鎮防守鬆懈,他率領部下成功洗劫了薊鎮的西北部區域,但心裏無論如何都高興不起來。

    此次他動員近一萬名精銳南下,路途的軍糧是由他來承擔,此次不說兵臨北京城,連薊鎮的地盤都沒有踏出去。

    在兵損方面,他們此行確實殺了不少大明百姓,但亦損失了幾百名精銳,更因此丟失了一批良駒。

    若不是他此次還算警惕,並沒有選擇輕敵冒進,這樣才沒有落入明軍的合圍之中。一旦被遼東和宣府的援兵圍住,那麼後果不堪設想。

    特別是神盾營的戰力,這大大超過他的想象。五百精銳都在瞬間被吃掉大半,若想被他堵上的話,又能有幾人能夠逃回來呢?

    亦不剌因作爲這一支隊伍的絕對首領,所考慮的不能是當下的得失,亦不是這點微不足道的收穫,而是要着眼於將來。

    原本他的計劃是效仿先祖那般,通過不斷南下洗劫大明的邊鎮,從而補充自己部落的生活所需,甚至得到大量的武器。

    如果計劃順利的話,他不僅能通過入侵大明來加強自己在草原上的威望,而且還可以將滿都海那個女人取而代之。

    只是現在呢?

    雖然他趁着薊鎮防守鬆懈洗劫了薊鎮的西北區域,但大明軍隊的反應速度遠超自己所料,而且神盾營的戰力堪稱恐怖。

    若是他想要再次洗劫薊鎮,不說薊鎮的防守必定加強,而且未嘗有此次的好運,甚至可能會陷入大明大部隊的合圍之中。

    亦不剌因面對眼前熟悉的大草原,卻是重重地嘆息一聲。

    他知道想要通過洗劫大明來樹立草原威望等計劃恐怕得破產,而今想要取代幼兒可汗,那麼就需要跟滿都海那個女人正面衝突。

    但滿都海能夠替達延汗執管大草原十幾年,更是將北元進行重新整合到一起,又豈是一個泛泛之輩?

    正是如此,他的野心受到了重創,大明王朝並不是軟柿子,而滿都海更不是他目前想要正面硬剛的敵人。

    一個身穿白衣的中年男子蓄着長長的鬍鬚,腰間掛着一塊玉佩,此次跟隨蒙古騎兵出入邊關。只是身上的衣着打扮明顯是漢族風格,所以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不過周圍的蒙古騎兵並沒有排斥於他,甚至還投來感激的目光。

    此次他們之所以能夠成功突襲薊鎮,除了薊鎮軍隊的自身鬆懈外,亦是得益於這位軍師劉完所提供的情報。

    劉完注意到亦不剌因的神情異樣,亦是主動策馬上前關切地詢問:“太師,您因何悶悶不樂呢?”

    “你覺得本太師應該高興?”亦不剌因長嘆一聲,卻是反問道。

    之所以他選擇打破明蒙的和盟南下洗劫薊鎮,雖然是他的野心作祟,但跟眼前這位軍師的慫恿亦是脫不了干係。

    只是現在事實證明,明軍並不像劉完所描繪那般的腐敗和懦弱,反而比任何時期都顯得更加的強大。

    現如今,他不僅跟大明王朝徹底交惡,而且亦無法向滿都海解釋這個行爲,所以心裏對劉完生起了幾分怨氣。

    劉完是一個十分出色的白蓮教徒,亦有着屬於他的那份聰明才智:“太師,大明的軍隊確實變得更加厲害,但他們其實暴露出明顯的短板!”

    “你是說明軍的機動能力不足?”亦不剌因心裏微微一動,顯得不確定地詢問道。

    劉完的臉上浮起自信的笑容,便鄭重地點頭:“不錯,此次明軍在兵力上明明佔優,但卻壓根跟不上我們的行蹤,甚至都不敢主動追擊我們的騎兵。明軍的破綻如此之明顯,咱們完全可以利用他們機動力不足,不停地肆意洗劫大明的邊地!”

    此話一出,無疑是畫了一個大餅,確實讓人很容易動心。

    隨行的兩個頭領亦是聽到了這番話,想到他們可以不斷肆意洗劫大明,不由得交換了一個眼色,眼睛是藏不住的興奮。

    “此次是趁薊軍防備鬆懈和你的人裏應外合,方能成功突襲薊鎮,此後恐怕不易了!”亦不剌因已經動心,卻是顧慮重重地道。

    雖然劉完確實指出了大明軍隊的短板,但此次成功洗劫並不是依靠機動性,而洗劫具有可複製性才是他最看重的。

    劉完知曉眼前的大師不好忽悠,顯得語重心長地道:“確實是如此,那兩處薊鎮潰牆必定已經有了防備,甚至他們還會進行修補。只是大明的邊境如此之長,咱們此次突襲了薊鎮,那麼下次便可以突襲遼東,讓他們左右難以兼顧!卑職不才,邊境之地百姓苦明久矣,只要將他們發展成爲我的信徒,一有破綻便可再行洗劫之事!”

    “如此便有勞國師了!”亦不剌因的眼睛重新亮起,亦是得意地點了點頭道。

    雖然此次不及預期,但他們的機動力在此次表現出極大的優勢。只要他們能利用好這一點,加上這位軍師的教徒提供情報,那麼大明王朝便是他的錢袋子。

    至於滿都海那個女人,只要自己積攢足夠的錢糧和威望,自己便可以聯合各部將她徹底進行取代。

    劉完看到亦不剌因重新燃起鬥志,當即恭維地拱手道:“願助國師恢復大元榮光!”

    “戰士們,入主中原,復我大元!”亦不剌因的豪情被點燃,手中揮舞着一把血色的長刀,對着自己的部下大聲地喊道。

    “入主中原,復我大元!”

    隨行的蒙古騎兵紛紛撥出自己的腰刀進行響應,臉上洋溢着一種扭曲的喜悅,似乎只有侵略和殺戮才能找到快感。

    事實上,此次的洗劫重新激發了他們的獸性,所以十分希望能夠不斷洗劫大明邊境,甚至有人已經規劃下次要劫掠大明的人口。

    潘多拉魔盒已經被打開,而他們註定要通過野蠻的手段不斷血洗大明的邊境。

    時間已經悄然來到二月底,整個北部地區的春意漸濃。

    弘治朝是一個賞罰分明的王朝,朝廷對有功之士從不吝嗇獎勵,但對犯了過錯的人亦會進行處罰。

    此次薊鎮遭到突襲,卻是跟薊鎮前哨將士的鬆懈有關。

    或許是和平太久了,而且大明跟蒙古確實簽下和約,卻是誰都沒有想到蒙古騎兵突然間大舉南下。

    只是不論何種因素,薊鎮前哨將士的懈怠便是一種失職,而正是這種失職讓亦不剌因部尋得了偷襲的良機。

    亦不剌因部此次突襲薊鎮,不僅洗劫薊鎮的百姓,甚至不少百姓慘遭屠戳。

    有鑑於此,朝廷採納了軍機處的建議,對整個薊鎮所有將士進行處罰。

    除了前哨將士遭到重罰外,薊鎮軍全部人員都被扣餉一個月,同時整個薊鎮軍需要進行加練一個月。

    “邊防關係邊地百姓生命和財產的安全,卻是不容有失……今大錯已成,若是再犯,罪加一等!”

    這個處罰很快傳遍整個九鎮,直接導致其他邊鎮加強了巡邏,卻是提防蒙古方面突然大舉偷襲。

    薊鎮,石角莊。

    原本這是一個平靜的村莊,雖然不至於大富大貴,但村民依靠自己勤勞的雙手,讓他們過上了豐衣足食的生活。

    雖然他們在當日看到了邊關的烽煙,但還沒有等到他們全部人員逃進山裏,便遭到了一支蒙古騎兵的洗劫。

    這支蒙古騎兵簡直是大魔頭的化身,只要落入他們視線中的百姓,卻是想要一個都不放過,拍馬追上去便直接砍殺。

    由於蒙古騎兵在洗劫村莊後,還在村莊四處縱火,導致他們辛辛苦苦建造的房屋全都付之一炬,整個村莊成爲一片廢墟。

    重建家園和解決接下來的生計,成爲他們迫在眉睫的大事。

    這一日,里長帶着一支數十人的隊伍前來,其中還有一個是從他們村莊走出去的子弟。

    “里長,這是怎麼回事?”

    “朝廷已經下旨!凡是此次遭到韃子洗劫的村莊,每個人都能夠領取救濟金,男人兩個銀元,女人和小孩一個銀元!”

    “啊?朝廷要給我們派發救濟金?”

    ……

    村民看到隊伍進來的時候,特別看他們還帶着一個銀箱,當即有村民鼓着勇氣向裏正打聽情況,卻不想竟然是給他們派發救賑金。

    “阿三,你不在工程學院讀書回來做甚?”

    “朝廷要求我們工程學院前來災區幫大家建標準房,我主動申請回到石角莊,後面都是我的先生和同學們!”

    “啊?朝……朝廷這是要幫我們村子修復房子?”

    ……

    有村民找上從他們村莊走出去的子弟阿三,結果得知這幫人是過來幫自己修房子,瞬間感動得溼了眼睛。

    村民從四面八方聞訊而來,他們的臉上或多或少帶着疲憊,但此刻眼中已經閃爍着感激的光芒。

    一位老婦人,頭髮花白,步履蹣跚,她緊緊握着一個將領的手,淚水順着皺紋流淌下來,聲音哽咽:“謝謝你們,謝謝朝廷沒有忘記我們這些苦難的百姓。”

    其實,她們感動的不僅是救賑金和幫助他們重建家園,而是朝廷所表現出來對他們關愛的這份態度。

    他們祖祖輩輩身處邊境之中,以前自然亦會遭受韃子的侵擾,只是哪個朝廷會理會他們底層百生的損失呢?

    只是現在朝廷不僅給他們所有人發放救賑金,而且還派人過來替他們重建家園,簡直就像是做夢一般。

    一羣孩子們圍在一起,他們還不完全理解這場災難的嚴重性,但他們能感受到大人們的喜悅和感激。

    他們揮舞着小手,對派發救賑金離開的隊伍高聲喊着:“謝謝大人們,謝謝皇帝陛下!”那純真的聲音,在村莊上空迴盪,彷彿帶來了更多的希望。

    青壯年的男人們手裏捂着剛剛派下來的救賑金,心裏亦是感受到來自朝廷那份關愛:“陛下大恩大德,草民永世不敢忘!”

    他們上有老、下有小,面對這一場突如其來的浩劫,所承受的生活壓力不是一般的大。只是朝廷此次救賑,無疑是幫他們卸下肩上的石頭。

    至於他們遭到的浩劫,既是因爲邊軍前哨的鬆懈,亦是韃子的強盜行徑。

    現在朝廷做到這一步,他自然沒有任何怨恨的理由,心裏只會更加擁護如此關愛百姓的朝廷和帝王。

    整個村莊都沉浸在感激的氛圍中,村民用自己的方式表達着對朝廷的感激之情。

    無論是老婦人的淚水、孩子們的歡呼,還是男人們的深情鞠躬,都是他們內心深處最真摯的情感流露。

    朝廷在安撫這一切後,一場針對蒙古的復仇行動成爲軍機處的最重要任務。

    他們被打了措手不及,亦是爲了保守百姓的生命和財產而畏首畏尾,但現在蒙古騎兵已經撤離薊鎮,那麼真正的清算亦得開始了。

    既然和平被蒙古人所打破,既然蒙古人敢對大明子民揮下屠刀,那麼大明自然要蒙古人血債血償。(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