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內斬汪直,外止刀兵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餘人字數:4255更新時間:24/06/27 01:17:00
    次日清晨,乾清宮。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

    ……

    昨夜侍寢的女人是蓮美人,所以腰有點酸。

    小妖精的路數永遠是值得期待,做宮女的時候就已經不安分,而今更是想在敲定“一後兩妃九嬪”前混到更高的封號。

    朱佑樘並不信文人的那一套,紅顏禍國終是文臣無能的一套說辭罷了。

    至於後面朝代所規定的時長限制,這種事情只能說爲某三分鐘找藉口,而今他更喜歡隨性而爲,享受作爲皇帝的最大樂趣之一。

    由於今日是八月最後一場逢八早朝,故而起牀的時間比平日要早一些。

    “陛下,您可是有心事?”劉瑾已經正向着朱佑樘腹中蛔蟲演變,顯得小心翼翼地輕聲地詢問。

    朱佑樘知道自己的心思被看穿,不由得輕輕嘆息一聲。

    汪直從劉大夏那裏得到的訊息送回京城,他讓王相和杜銘一起去兵部衙門尋找,結果並沒有找到所需要的安南檔案。

    事情的發展出乎意料,現在他們並不知道劉大夏是撒了謊,還是存放在那裏的安南檔案再次失竊。

    即便他是高高在上的大明皇帝,但想要知道一些事情的真相,同樣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而今安南檔案的事情顯得撲朔迷離。

    跟後世所讀的網絡不同,只要皇帝虎軀一震,滿朝文武百官便匍匐在地,結果現實卻是文武百官跪倒是跪了,但現在底下是陰謀詭計不斷。

    從汪直和劉忠所遞交的威逼經過來看,劉大夏不應該在那個時候撒謊,但偏偏現在在劉大夏所供訴的位置找不着安南檔案。

    劉大夏給出錯誤的安南檔案信息,還是又有人提前將安南檔案偷走,現在安南檔案正被一團迷霧所籠罩。

    朱佑樘隱隱感覺這個朝堂似乎藏着一股勢力,在漱口後,便淡淡地開口:“劉大夏是不是快到京城了?”

    “陛下,現在已經加急解運劉大夏赴京,今日預計便會到達京城!”劉瑾親自接過茶盞,顯得恭敬地彙報。

    在建州檔案的位置找不到西南檔案後,陛下便親自下令,讓地方官員火速將犯官劉大夏解運至京。

    朱佑樘知道只能再度從劉大夏身上着手,此次務必弄清西南檔案所在,而今耽擱的時間着實是太長了。

    走出乾清宮的時候,天色剛剛漸亮。

    朱佑樘在臨上龍輦前,扭頭望向東邊的乳白色的雲朵感慨一句:“今日的早朝不平靜啊!”

    午門外,隨着午門城樓的鐘鼓響起,宮門便緩緩打開。

    “今日咱們定當誅此惡賊!”

    “如此殘害賢臣滿門,有明以來聞所未聞!”

    “咱們固然要擁護皇帝,但希望有人能分清是非!”

    ……

    翰林院的官員今日顯得殺氣騰騰,不僅公然對其他官員進行呼籲,而且對吏部尚書李裕等官員進行隱晦地警告。

    雖然汪直火燒劉大夏全家的事情早已經傳到了京城,但現在早朝的時間進行更改,故而亦是忍到今日才準備給汪直致命一擊。

    且不說他們文官集團一直是一個共進退的整體,哪怕沒有道理亦要找道理,而今有了大義自然是滅殺那個閹豎。

    在這裏聲音最大的並不是新的清流領袖禮部左侍郎劉健,而是一個身穿六品官服的小老頭,而他的官職僅僅是翰林修撰。

    大明官場的生態其實十分的複雜,通常是按官職的高低,但亦會有一些特別情況出現。像曾經的正八品翰林檢討楊廷和正五品車駕司郎中劉大夏,這些都是能夠接觸到當朝大人物的官員。

    吏部尚書李裕等官員面面相覷,特別看到張貞一副磨刀霍霍的模樣,隱隱覺得這些人是要鬧事了。

    早朝按着一貫的流程進行,只是到了翰林院的時候,並不是翰林學士出列,而是翰林修撰張元貞跳出來:“臣翰林修撰張貞奏南京鎮守太監汪直十不法事,請誅殺此賊!”

    來了!

    吏部尚書李裕等人看到竟然是翰林修撰張貞,不由得感到一陣頭疼。

    張貞今年已經年近六旬,只是這個人雖然至今僅僅是從六品的翰林修撰,但卻是天順元年的進士,資歷上已經碾壓在場絕大多數官員。

    以庶吉士進入翰林院,因成績優異,改授翰林編修,在明憲宗即位後,他曾上疏呈陳“勤講學、公聽政、廣用賢”三事,後因言詞過激被宗憲所厭,憤而辭官歸裏。

    只是張貞在仕途失利,卻是在士林獲得了極大的聲譽。

    在辭官這二十二年間,他一直致力於教學,跟原戶部尚書李敏共創紫雲書院,更是帶着自己弟子宣揚自己的理念,故而在士林中擁有極大的聲望。

    在朱佑樘剛剛繼位的時候,徐溥等人便力推張貞回朝,而張貞再三推辭後才應允,以翰林修撰的身份參與修纂。

    張貞不僅成爲河南鄉黨當之無愧的黨魁,而且被許多官員譽爲當朝第一賢者,在朝堂的聲望已經蓋過禮部尚書徐瓊。

    現在突然站出來將矛頭指向汪直,這背後所蘊含的攻擊力比禮部左侍郎劉分健還要強,而他的的言詞註定會引發士林的聲援。

    誅殺汪直,不僅是張吉的願意,現在恐怕已經代表大明士林的一種聲音。

    “汪直以劉大夏一家性命逼迫劉大夏供出安南檔案所藏之處,朕已知其中實情,此事不宜論罪!”朱佑樘翻開不按正規流程遞上來的奏疏,發現果然是以汪直燒死劉大家全家一事爲切入點,便淡淡地表態。

    汪直的做法雖然殘忍,但並不見得多大的錯。

    劉大夏至今都還想藏着安南檔案,卻是不知曉現在安南檔案關乎此次對外的戰事,更關乎大明的國運。

    若是汪直這般一心爲大明的人都要因此獲罪的話,那麼自己是想要跟這幫文臣共享太平之福,對西南百姓的生死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在場的文武百官聽到朱佑樘的表態,對這個結果其實是意料之中。

    這位終究不是任人擺佈的賢君,而是一個有着權術和幹勁的帝王,故而不太可能處置汪直那種替他辦差的太監。

    東邊漸漸亮起,只是出現了一片霞光。

    張貞擁有二十年教學經驗,而後便像是身處課堂般,顯得飽含激情地擡眸:“陛下,你怎麼能庇護此等惡賊,那可是數十條人命啊!”

    此話充滿一種不甘和震驚,彷彿朱佑樘真的犯了錯一般。

    在場的官員還真被這位德高望重的張貞唬住,不少官員開始思索該不該放過汪直,該不該將汪直碎屍萬段了。

    “張貞,你是覺得大明的江山社稷重?還是劉大夏一家數十口的命貴?”朱佑樘對這種感情牌免疫,便是淡淡地反問。

    張貞在這麼多年的論道的過程中歷經無數場次的辯論,當即發揮所長:“陛下,這兩件事不可混爲一談!勿以惡小而爲之,勿以善小而不爲,此爲前賢所述也!”

    “朕今不論修身,而是治國!你盯着劉大夏一家的生死,盯着汪直的小惡,難道都不在意大明跟黎朝的戰事了嗎?”朱佑樘發現這個老頭才是混淆概念,不由得大聲質問。

    咦?

    吏部尚書李裕等官員聽到朱佑樘如此條理清晰的反駁,不由得輕輕地點頭,同時對這位越來越有皇威的帝王刮目相看。

    若從君子的角度判斷,汪直用劉大夏全家要挾的做法,可以說是地地道道的小人行徑。只是從國家的利益出發,汪直這種做法無過而有功。

    張貞發現眼前的年輕帝王還真不好忽悠,便拋出另一個攻擊點道:“陛下,恕臣直言,這場戰事本就不該有!天下牽一髮而動全身,今新朝,當起沉痾,致中興。然戰事一起,西南糜爛,百姓無日安寧,朝廷便無盛世可言!”

    “張修撰,黎朝不過是一個小小藩國而已,你這怕是妄自菲薄了吧?”禮部尚書徐瓊忍不住站出來。

    “黎朝用兵,我朝必勝,爾何言西南糜爛?”

    戶部尚書李嗣其實是最不願意興戰事的人,畢竟戰事一起,財政就得向西南傾斜,但此次並沒有反對。

    打仗確實是要花錢,但而今黎朝已經是得寸進尺。若大明繼續忍氣吞聲,人家對西南的百姓必定是變本加厲,還不如一戰來立天朝之威。

    最爲重要的是,憲宗留下的糧倉夯實,而新朝通過整理鹽政和清丈田畝,現在的財政完全能夠支撐得了西南用兵。

    張貞自恃自己的學問了得,便侃侃而談:“天下興,百姓苦;天下亡,百姓苦。太宗當年定了安南,然國家所耗百萬巨,今焉何不引以爲鑑?縱得一時之勝又如何?然日久,外藩再起戰端,大明軍隊疲而奔命,苦的終是我朝百姓。今新朝當起沉痾,百事待興,焉可爲一珠而興戰?”

    “開戰一事乃朕跟內閣同六部重臣商議的結果,今日不是在這裏再爭論該不該開戰一事!”朱佑樘意識對方是堅定的主和派,卻是不願意跟這種人繼續爭執下去。

    大明的詞臣還真的自我感覺良好,明明自己都已經將他們直接排除在決策圈之外,結果還是硬要湊過來參與決策。

    只是他們這種天下的“跪臣”,自己現在又沒犯病,又怎麼可能再跟他們商討該不該向黎朝宣戰。

    終究而言,他們所追求的是共享天下之福,而自己所謀求的是發展,是將大明打造成爲世界紡織中心。

    原以爲張貞已經無話可說,但張貞卻是不依不饒:“陛下,您是過問了內閣和六部,但並沒有問過翰林院,我們翰林院有很多人並不認爲興戰事是良策!如此國政要事,當廣開言路!”

    “翰林院做好分內之事即可,國家大事自有重臣定奪!”朱佑樘知道翰林院確實有一些官員主和,便是板着臉道。

    張貞完全不怕得罪人一幫重臣,顯得鄙夷地望了一眼前面的吏部尚書李裕等官員:“陛下,您今所依重臣並非賢臣,而本朝賢臣歷來出自翰林院,然今朝中多媚臣,故請您應該聽取翰林院的意見!據微臣所知,禮部劉侍郎是反對開戰,然你竟是一意孤行方使其欲請辭歸田!”

    “張貞,朕剛剛已經說得很清楚!今日不是討論要不要開戰,亦不是討論國家要事該與誰商討,你再胡攪蠻纏便逐伱出朝堂!劉大夏竟敢私藏西南檔案,是朕派汪直往去討要,而劉大夏竟然膽敢拒不回交,此乃大逆不道之舉!”朱佑樘發現這個老頭是揪着事情不依不饒,亦是端出皇帝的架子。

    張貞連朱佑樘都不放在眼裏的模樣,竟然繼續糾纏道:“陛下,忠言逆耳啊!劉大夏匿藏安南檔案是想要朝廷休戰,是爲西南幾百萬百姓的安定而拒絕陛下,此乃第一忠臣也!”

    “忠臣?朕的旨意是可以公然違抗的呢?來人,將張貞逐出朝堂,今後免朝!”朱佑樘的臉色一沉,當即便下達旨意道。

    禮部左侍郎劉健等詞臣紛紛站出來請情道:“陛下息怒,張修撰一心爲國,還請不要因其直言治罪!”

    朱佑樘看着這幫求情的詞臣,終於知道爲何治理國家如此艱難,這一幫有文化的流氓做事沒有一個頂用,但扯後腿全都是一等一的高手。

    “爲大明江山千秋永固爲計,勿要大動干戈,妄言刀兵,請誅汪直此賊。忠臣爲國,今臣願以死相諫!”張貞指向那邊的石獅子,便一個箭步衝了上去。

    “快將他攔下!”萬安看到張貞真要撞向石獅,急忙提醒下面的官員道。

    王相正準備帶領兩個錦衣衛抓人,結果看到這個小老頭衝向了另一邊,心臟當即提到了嗓門眼。

    砰!

    張貞的腦袋重重地撞在那石獅結實的胸肌上,頓時濺起了一片鮮血。

    只是此次跟尚寶司少卿李全那次有所不同,並沒有一個白白淨淨的年青年胖子跑出來,而今前面多是一幫老家夥。

    完了!

    萬安看到這個人撞到石獅前,當即便意識到大事不好。

    張貞被撞得頭破血流,身子顯得搖搖晃晃地站不穩,臉上露出了滿足的笑容,彷彿是做了了不得的事情:“止戰事,斬汪直,起沉痾,廣用賢,致中興!”

    只是話音剛落,整個人栽倒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