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2章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塗抹記憶字數:4007更新時間:24/06/27 00:59:17
    “將軍同志,請恕我直言,您真是太冒失了。”恰科夫斯基搖着頭說:“按照您的設想,書中除了會出現最高統帥本人外,還有日丹諾夫、伏羅希洛夫、朱可夫等重要人物,應該如何地描寫他們,對您來說是一個必須考慮的問題,如果處理不當,沒準會給您帶來意想不到的麻煩。”

    恰科夫斯基的話,讓索科夫驚出了一身冷汗,他光想着《圍困》這本書是傳世之作,但卻忘記了該書出版的年代,史達林1953年病逝,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然後日丹諾夫是1948年去世,伏羅希洛夫元帥活到了1969年12月,就連書中大肆褒獎的朱可夫元帥,也在此書出版前一年的1974年去世。

    也就是說,書中的主要歷史人物此刻都還健在,要想發表這本書,就必須得到他們的認可。若是誰對書中自己的形象不滿意,恐怕真的會引發一些意想不到的矛盾。索科夫心裏開始暗暗後悔,他覺得此時寫《圍困》,就好像在1931年寫出《亮劍》,雖說這也是經典,但時代卻不對,抗戰還沒有全面爆發,蔣校長的大軍正在搞第四次圍剿,讓正在敵對的雙方捐棄前嫌一起打鬼子,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說出來都不會有人相信。

    “恰科夫斯基同志,你有什麼好的看法嗎?”

    “將軍同志,我覺得您可以換一個題材寫。”恰科夫斯基態度真誠地說道:“比如說像《這裏的黎明靜悄悄》一書,以小人物在戰爭中的故事爲主。您看如何?”

    聽恰科夫斯基這麼說,索科夫不禁開始思索起來,假如《圍困》這本書不能寫了,自己應該重新寫本什麼書呢?於是他開始思索起主角是小人物的書籍,這樣的書雖然不少,但卻從來沒有出版過中譯本。連書都沒有看過,光是根據書名,是寫不出書的。

    想了半天,索科夫卻始終沒有想到合適的書,只能苦笑着搖搖頭說:“恰科夫斯基,我如今腦子亂的很,如果真的不能寫《圍困》,一時間我還真沒有其它的靈感。”

    “別着急,將軍同志。”恰科夫斯基見索科夫一籌莫展的樣子,連忙安慰他說:“您是個天才,我相信要不了多久,您就會有新的靈感,再次寫出一本膾炙人口的。”

    聽到恰科夫斯基對自己的誇獎,索科夫只能尷尬地乾笑了兩聲:“恰科夫斯基同志,您真是太過獎了。”

    “我說得一點都不誇張,您真的有這樣的實力。”

    恰科夫斯基在看《這裏的黎明靜悄悄》之前,對索科夫這樣一位叱吒風雲的將軍,能否寫出一本能讓人讀下去的,是持懷疑態度的,畢竟隔行如隔山,你指揮作戰也許是一把好手,但在文學創作方面,你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新手。但看過《這裏的黎明靜悄悄》之後,恰科夫斯基的看法發生了變化,他覺得有些人是天生的文學家,所創作的第一部作品就能達到巔峯,而眼前的索科夫將軍,正好就是這類人。

    索科夫想化解如今的尷尬,便及時地變換了話題:“恰科夫斯基同志,聽說在戰爭期間,您一直擔任戰地記者。”

    “是的,將軍同志,我一直在列寧格勒方面軍擔任戰地記者,這就是爲什麼我所創作的作品,都是以列寧格勒保衛戰爲背景,因爲我對這座城市所發生的一切非常瞭解。”恰科夫斯基自豪地說:“正是因爲我瞭解這座城市,才能寫出讓讀者喜歡的。”

    “想寫出這樣精彩的,你一定採訪過很多指戰員吧?”索科夫隨口問道。

    “是的,我採訪很多指戰員,有將軍、有校官和尉官,更多的是普通一兵。”恰科夫斯基說道:“他們每個人所講述的故事,我都會用本子記錄下來,作爲我寫的素材。”

    恰科夫斯基的話,讓索科夫忽然靈光一閃,他似乎想到了點什麼,但又沒想明白,連忙擡手打斷了恰科夫斯基的話:“恰科夫斯基同志,你剛剛說什麼?”

    “我說,我把採訪過的指戰員所說的故事都記錄下來,作爲我寫的素材。”

    “不對,不對,不是這話。”索科夫拼命地搖着頭說:“你好像說什麼採訪對象之類的。”

    “哦,我是說過。我採訪的對象有將軍、校官和尉官,更多的是普通一兵。”

    “沒錯,就是他了。”索科夫聽到恰科夫斯基說到這裏,猛地一拍巴掌,興奮地對恰科夫斯基說:“恰科夫斯基同志,謝謝你,你剛剛給我提供了一個寶貴的靈感。”

    恰科夫斯基一臉懵逼地望着索科夫,心裏暗想我說什麼了,怎麼就能讓索科夫將軍產生靈感呢?帶着這樣的疑問,他試探地問:“將軍同志,不知您又有了什麼靈感?”

    恰科夫斯基不知道,當自己隨口說到“普通一兵”時,讓索科夫想起了他恰巧看過的同名《普通一兵》,這是作家茹爾巴創作的一部長篇,最初發表於1949年,著名翻譯家金人在1951年把它譯爲中文在國內發行。書中描寫了蘇軍年輕戰士馬特洛索夫,成長爲蘇聯英雄過程中的諸多感人故事。

    大家可能對馬特洛索夫不熟悉,他是在戰鬥中堵德國人的機槍而犧牲的。這本書在國內發行時,正好趕上抗美援朝運動在轟轟烈烈地展開,馬特洛索夫式英雄戰士黃繼光的英勇事蹟在國內廣爲傳頌。

    “恰科夫斯基,你剛剛說的對,我書裏的主角應該以小人物爲主。”索科夫頗爲開心地說:“我剛剛想到了一位英雄,打算以他的事蹟寫一本書。”

    “將軍同志,您能告訴我,這位英雄是誰嗎?”

    “馬特洛索夫!”索科夫擔心恰科夫斯基不知道馬特洛索夫是誰,還特意向他科普:“他是近衛第91師254團2營的一名普通戰士,1943年2月23日,在普斯科夫州大盧基城下爭奪切爾努什卡村的戰鬥中,馬特洛索夫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敵人碉堡的機槍眼,使敵人的機槍啞火,從而使得我軍順利攻克了敵軍的陣地,贏得了最後的勝利。壯烈犧牲的馬特洛索夫在1943年6月19日,被追認爲‘蘇聯英雄’。”

    “將軍同志,我曾經聽說過他的故事。”恰科夫斯基點着頭說:“聽的時候很感動,但作爲一名記者和作家,我居然沒有想過把他的事蹟寫成,而您卻想到了,真是太令我欽佩了。”

    索科夫此刻心裏在想,《普通一兵》這本書是1949年出版的,作者要動筆,恐怕都是47或者48年,自己此時寫出來,就不用擔心和原作者撞車的情況,因此心裏果斷地下定了決心,待會兒等恰科夫斯基離開,自己就開始動筆寫這本書。

    “將軍同志,”恰科夫斯基不知道索科夫此刻迫切地希望自己快點離開,還問自己感興趣的問題:“不知這本書您打算寫多少字?”

    索科夫回憶了一下,當年他看這本書的時候,曾經留意過出版資料,裏面寫的總字數是33萬字,便鄭重其事地回答說:“《這裏的黎明靜悄悄》是22萬字,這本書我打算多寫一些,我覺得33萬字就差不多了。”

    “33萬字?”恰科夫斯基把這個字數重複了一遍,說道:“要寫完這樣的長篇,我估計大概需要半年時間。如果您在寫作的過程中遇到什麼困難,比如說要查資料等等的事情時,可以來找我。”說着,還拿出小本子,寫下一個號碼遞給了索科夫,“這是我工作地點的電話,除了週末,其它時間打電話過來,基本都能找到我。”

    索科夫把寫着電話號碼的紙條,放進了自己的上衣口袋之後,忽然又聽恰科夫斯基問道:“對了,將軍同志,您如今在什麼部門工作,如果有機會,我想去您的辦公地點拜訪您。”

    聽到恰科夫斯基的這個問題,索科夫的臉上再度露出了尷尬的表情:“恰科夫斯基同志,從前線回來之後,上級暫時還沒有給我安排工作,否則我哪裏有那麼多的時間來寫。”

    “什麼,您從前線回來,就一直沒有給您安排工作?”恰科夫斯基吃驚地說:“戰爭是五月結束,到現在正好五個月,也就是說,這五個月的時間裏,您都待在家裏無所事事,才有時間拿起筆寫嘍?”

    “恰科夫斯基同志,戰爭是八月結束的,而不是五月。”索科夫等恰科夫斯基說完,立即糾正他說:“小鬍子的德意志投降之後,我們又調集百萬大軍,在遠東地區和倭寇打了一仗,並取得了最後的勝利。我所說的前線,不是歐洲而是遠東地區。”

    “哦哦,原來是這樣,是我搞錯了,請原諒我的魯莽。”

    恰科夫斯基又聊了幾句,起身向索科夫告別:“將軍同志,我還有事情,就不在這裏多待了。我們隨時保持聯繫,您有事情找我的話,可以打我留給您的電話。”

    送走了恰科夫斯基,索科夫回家就把《圍困》的書稿放在了一旁,開始動手寫《普通一兵》。這種以小人物爲主角的戰爭題材,基本不會涉及到什麼敏感問題,所以索科夫非常有信心,寫完之後就能在極短的時間內出版。

    寫作時的時間過得很快,當房門響起,阿西婭從外面走進來時,索科夫已經寫完了四五千字的內容。

    “阿西婭,你回來!”索科夫扶着阿西婭在椅子上坐下後,關切地說:“你一定累了吧,先坐會兒,我去給你做飯。”

    “米沙,別急着做飯。”阿西婭拉住了索科夫的手,問道:“我看你又寫了這麼多的稿紙,是雅沙那邊有迴音了嗎?”

    “沒有。”索科夫搖搖頭,苦笑着說道:“雅沙好像人間蒸發一般,到今天爲止,都沒有任何的音訊。”

    聽到索科夫這麼說,阿西婭不免擔心起來:“米沙,假如雅沙那邊一直沒有音訊,是不是就說明你所寫的那本書,史達林同志根本不看好,自然也不打算讓你寫下去。”

    此時的索科夫已經想開了,就算史達林不同意自己繼續寫《圍困》這本書也沒關係,自己可以先寫《普通一兵》,以及其它一些膾炙人口的好。至於《圍困》一書,還是等到1953年史達林去世之後再寫也不遲。

    想到這裏,他笑着對阿西婭說:“阿西婭,不讓寫就不寫唄,我又不是找不到書寫。且不說我還有三個關於狙擊手的電影劇本要寫,除此之外,我今天又想到了新的題材。”

    說着,他拿起桌上的手稿,遞到了阿西婭的手裏:“你看看,這是我寫的另一部新書。”

    阿西婭接過手稿,念出了首頁的書名:“《普通一兵》!”

    “米沙,這就是你要寫的新書?”

    “是的,阿西婭,這就是我寫的新書。”索科夫不等阿西婭再問,便主動說道:“的主人公是馬特洛索夫,你想必聽過他的事蹟,爲了給戰友們開闢衝鋒的道路,他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碉堡的機槍眼,不幸壯烈犧牲,後來被追授了‘蘇聯英雄’的榮譽稱號。”

    “對,我聽說過他。”阿西婭試探地問:“你的新書,以他爲原型來寫,寫出來之後,會有讀者喜歡嗎?”

    “肯定有讀者會喜歡的。”索科夫對此表現得非常自信,據他所知,這本書出版後,曾經被翻譯成多國語言,在許多國家發行。遠的不說,光是翻譯成中文之後,在華夏就發行過十幾個版本,由此可見,這本書有多麼成功。因此他自信地說:“阿西婭,我可以這麼說,也許這本書的成績比不上《這裏的黎明靜悄悄》,但絕對會是一本好書。我有這樣的自信。”

    見索科夫如此有信心,阿西婭笑了:“米沙,既然你有這樣的信心,我也就放心了。至於那本叫《圍困》的,能寫,自然是好事。就算不能寫,也沒有什麼關係,那你就寫別的。我相信以你的才華,能寫出更多的好書。”

    面對阿西婭的誇獎,索科夫顯得非常不好意思,因爲畢竟這些書都不是他的原創,而是抄襲後世比較出名的一些書。

    “對了,米沙。”阿西婭忽然想起一件事,連忙問索科夫:“家裏的稿紙還夠用嗎?如果不夠的話,我明天下班時去幫你買。”

    “新書我打算寫33萬字。”索科夫看着桌上的稿紙,搖着頭說:“這麼點稿紙肯定是遠遠不夠的,我明天有空出去買點。”

    “外面天冷,你就別出去受凍了。還是等我明天下班時,順便幫你買回來吧。”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