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五章:大禹治水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雪中孤飲字數:2102更新時間:24/06/27 00:35:19
神京,皇宮內。
雍太皇帝沉思片刻之後,便是給了賈芸調動州兵的權限和聖旨,只是爲了更好的掌控賈芸,此事雍太皇帝也沒有完全的信任賈芸,而是看向身旁的戴權,說道:「戴權,你親自走一趟,陪賈芸去完成這件事情。」
說罷,雍太皇帝就給了戴權聖旨,讓戴權跟隨在賈芸身旁,盯着賈芸,防備賈芸調兵之後,發生造反之類的忤逆禍端。
賈芸也看出來雍太皇帝的監視之意,只是並未作聲,反而是笑看着戴權,說道:「那此事就多麻煩內相了。」
戴權雖然不怎麼樂意,因爲是雍太皇帝的命令,拒絕不得,卻也只能給是笑着點頭:「好說,好說。那咱家就陪着芸大人走一趟吧!」
旋即兩個人很快就出發了。
卻說這兩個人才走出了皇宮,戴權就看着賈芸道:」芸大人,這般匆忙的來回趕路,只怕也沒有回家一趟吧!我今日得空,可以給芸大人一些時間,也讓芸大人回家一趟,解心頭數月的相思之情。」
戴權得到了賈芸不少的好處,算是對賈芸這個人的觀感還是不錯的。
更何況,賈芸這個人會來事兒,辦事情的能力也極強,未來只怕也會很快出任軍機大臣,內閣首輔之類的官位,到時候他在外面能夠有賈芸這樣的人支撐,也可方便一些。
賈芸見到戴權釋放出些許善意,沉思片刻之後,卻是搖了搖頭,說道:「災情緊急,若是我們在途中耽擱一日,但會讓更多無辜之人死在饑荒之下,早已日抵達州府,調動兵馬,剪除內患,就可早一日解決本次的災情,救活更多人的性命。
災民緊急,豈可因爲我的些許兒女私情,就影響了朝廷公義?
昔日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而今我賈芸也當效仿古聖大賢,當有所作爲。
走吧!
這家等來日再歸,與夫人們再去解釋也罷!」
說着,賈芸便是頭也不回的走了。
戴權卻也非一個人走,身旁還是帶着兩個小太監當跟班的。
他們雖是閹人,卻仍舊心懷大義。
畢竟,這個天底下若非是走投無路,實在沒有一條活路,誰人願意入宮裏面去當太監呢?當太監也就只是爲了吃一口飽飯罷了。
當年的戴權在還沒有成爲這大明宮內相之前,也只是一個窮的吃不飽的人物。
因此,戴權比誰都渴望位高權重,比誰都渴望成功。
他吃過最悽慘的苦,活過最爲艱難的日子,心態自然也就與常人不同。
賈芸之前或許讓戴權覺着此人待人極好,而今才知道賈芸乃是那等真正有能耐的大丈夫和真君子。
一時間,戴權也是不免的對賈芸刮目相看,心中多了幾分欽佩之意。
就連戴權身旁帶着的兩個小太監,卻也沒有見到過似賈芸這般的人物。
或許,也就只有在古書故事裏面,才能夠看到這等真君子的風采吧!
賈芸雖走,卻也安排了人,回家一趟,爲自己再送第二封家信。
人不落家,家書也還是要有的。qδ.net
不多時候,芸府內的衆人便是被一陣子的叩門聲音驚動,忙打開門,出來查看外面的情況,問:「你找誰?」
「我是芸大人安排的信使,今日芸大人得了皇命又走了,故而派遣我過來送一封家信。」說罷,那人便是從懷中掏出了家信來。
一時間,衆人面面相覷,也是絲毫不知道賈芸今日竟然回來的消息。
薛寶釵等人固然有所耳聞,可那是主子們的世界,與他們這些下人無關。
很快這人就拿着書信去找了香菱
:「香姨奶奶,這是老爺吩咐人送回來的家信。」
香菱聞言也是臉色微微一變道:「你確定這是老爺吩咐人送過來的書信?」
丫鬟聞言也是吃了一驚,卻是搖了搖頭,不敢確定道:「這....其實,我也不知道的,只是送信過來的那人,說是如此的。」
香菱見到這丫鬟也說不出一個所以然來,便是讓這個丫鬟下去了。
隨後香菱才打開了書信,閱覽上面的內容。
旁邊的晴雯伺候着,看着香菱,說:「怎麼樣?這是不是老爺的書信?」
香菱則是沉思皺眉:「是老爺送來的書信,只怕此刻的老爺,已經出京城了。」
聽聞賈芸前腳才傳出回來的消息,後腳便是又走了,連家也不回,頓時就讓晴雯不滿的嘟囔道:「這老爺也真是的,好不容易才回來一趟,怎麼這才回來,家都不回,就走了呢?老爺心底裏面還有沒有我們啊!」
「晴雯,你可不得再胡說八道了!你若是再敢說出這樣的話語來,少不得你就要仔細你身上的皮。」香菱聽罷卻是一改往日溫柔的脾氣,對晴雯發怒了。
晴雯聞言也不敢說,只是心頭覺着委屈,她認爲自己是替香菱和薛寶釵等人鳴不平,怎麼就成了自己的罪過了。
秦可卿和薛寶釵等人聽聞消息,也是紛紛前來香菱的屋子內找香菱商量此事。
秦可卿看着香菱,便是開口詢問:「香菱妹妹,聽聞夫君回來了?人呢!我怎麼也沒有找到人呢?」
薛寶釵也是站在旁邊,沒有說話。
王熙鳳則是笑着,拉着秦可卿去旁邊坐着:「若是夫君真的回來了,肯定會來看我們的,今兒他既然沒有在香菱的屋子裏面,準就是假消息了。」
襲人也是站在不遠處,靜候香菱的回答。
香菱便是將手中的書信,給了衆人,說:「這是夫君的信,他說自己要以國家大事爲重,便是不回家了。」
便是秦可卿和王熙鳳等人聞言也是微微一愣。
不過,當她們看到了這書信裏面的內容之後,卻是腦海裏面天色清明,能夠理解賈芸的行爲。
大丈夫當以天下事和國家事爲己任。
雖然她們只是女子,卻也是巾幗不讓須眉,在這等國家大事跟前,也是能夠明辨是非的。
薛寶釵勸說道:「這不回來也好!若是能夠多救活一些人的話,那麼也是一件積德行善的事情,難道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