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賀州城的慘狀(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

類別:武俠仙俠 作者:一袖乾坤字數:2307更新時間:24/06/27 00:33:40
    經過幾日的航行,趙洵所乘坐的樓船抵達了賀州。

    相較於黃州的繁華,賀州就顯得有些寒酸冷清了。

    不過到底也是大運河沿線的城池,基本規模還是有的。

    樓船停靠在碼頭,趙洵一行人依次下船行入城中。

    與前幾次城中官員出城迎接不同,這一次竟然沒有一個官員來迎接。

    這讓趙洵感到疑惑不已。

    好傢伙,官場講究的是一個逢迎上官。

    哪怕你心中十分不情願,也得按照這個規矩辦事。

    不然肯定被到處穿小鞋,混不長久的。

    當然趙洵並不在乎這些,他只是好奇爲什麼賀州的官員如此與衆不同。

    難道都是一羣海瑞般的強項令嗎?

    待一行人進了城來,趙洵方是恍然大悟。

    原來城中建築已經坍圮的不成樣子,衙門自然也不例外。

    一番詢問後,趙洵得知,就在前不久賀州遇到了百年難遇的地震。

    大地震將絕大多數建築震塌,衙門嚴重損毀,已經到了不能辦公的地步。

    所以賀州官員都暫時遷移到了隸屬於賀州的青山縣去,等到州衙修建好後才會搬回來。

    如此情況下趙洵他們抵達賀州後,賀州官員自然無法第一時間得知,也就無法出城迎接了。

    趙洵心情一時變得有些沉重。

    他是欽差不假,可能做的事情着實有限。

    懲治懲治貪官污吏,處置魔宗妖人替天行道,也就大抵如此。

    趙洵能改變的只有人禍,但對天災是真的無能爲力。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古人誠不欺我。

    賀州官員遇到了地震尚且能夠遷移到臨近縣城去。

    可百姓呢?

    百姓只能咬着牙在這一片斷壁殘垣的廢墟中繼續生活。

    他們沒有財力沒有人脈,只能選擇最悽慘的方式生存。

    如此看來,這賀州的主事官員也不是什麼好東西。

    這種時候不在賀州州城待着主持大局,跑路跑的倒是比誰都快。

    真要遇到了什麼大事,百姓們連個主心骨都沒有。

    趙洵搖了搖頭,衝賈興文道:“賈大哥,我看不如這樣吧,叫人先去從樓船上搬一些我們的糧食來,熬粥給老百姓們吃。現在倒春寒,天氣還是有些寒冷,百姓們沒有一個安穩的住處,若是再吃不飽,很容易生病。若是因此爆發大疫,後果不堪設想。”

    賈興文微微頷首道:“好,就依明允說的。”

    “另外叫人去青山縣把賀州官員叫回來,就說朝廷欽差有話問詢。”

    趙洵實在看不下去了,他倒要看看這個賀州刺史如何向他解釋。

    一路行來,趙洵從繁華背後看到了無數的隱患。

    這些隱患累積到一起,就會造成十分嚴重的後果。

    偏偏顯隆帝這廝還全然不覺,沉醉在自己太平盛世的暢想之中。

    這個不做人子的狗皇帝不會以爲自己是千古一帝吧?

    他深居大明宮,日日聽得都是臣子們的逢迎,哪裏會瞭解到民生的艱辛。

    但凡這廝微服出宮,深入到百姓之中體察一番民情,也該明白所謂的盛世是多麼的虛妄。

    ...

    ...

    青山縣縣衙。

    賀州刺史楚豐年正在臨摹一副字帖。

    他的字極好,當年科舉的時候因爲這手好字獲得了閱卷官不少的青睞。

    入仕之後,楚豐年依然保持了每日練字的習慣。

    哪怕公務再繁忙,也不會阻礙楚豐年練字。

    當然公務也並不怎麼繁忙。

    楚豐年做官之後一共外放了三個州,分別是上中下三洲。

    賀州算中州,公務十分清閒。

    哪怕是上州,一天也就最多抽出兩三個時辰處理公務即可。

    剩下的時間便是隨意支配。

    不過楚豐年這半年來似乎運氣不太好,接連趕上了水災和地震。

    賀州存糧被扒拉一空不說,當地的治安也跟着不穩定了。

    這是最要命的事情。

    楚豐年很清楚若是百姓一旦鬧事,最先倒黴的肯定是他。

    朝廷可以允許他庸碌、不作爲,但決不能容許他鬧的民怨沸騰,揭竿而起。

    維護地方的穩定,是他這個父母官最底線的職責。

    要是這點事他都辦不好,這個烏紗帽遲早得被摘了。

    便在楚豐年全神貫注臨摹之時,青山縣縣令宋良朋疾步匆匆的趕到他面前,衝着他長揖行禮道:“刺史大人,大事不好了。”

    楚豐年筆桿懸在半空,蹙眉道:“宋縣令,你這話是什麼意思?”

    “回稟刺史大人,是欽差,欽差大人到賀州了。”

    縣令宋良朋苦着臉道。

    轟隆。

    楚豐年只覺得腦子翁的一炸,整個人都傻了。

    前不久他看到了朝廷下發的邸報,邸報上說了近日欽差大人會南下去江南道辦差。

    賀州是大運河沿線一個重要樞紐,欽差大人若是走水路是必然會經過的。

    所以楚豐年早就安排了三班衙役輪流在城外碼頭盯着,只要一有欽差大人的官船抵達的消息就立即派人來告知他。

    可如今欽差大人都已經進了城了,那些衙役仍然沒有來報。

    這說明這些衙役就是把他的話當做耳旁風,根本沒有當做一回事。

    楚豐年暴怒,大吼道:“捕頭沈子平呢,叫那個狗東西速速滾過來。”

    縣令宋良朋連忙道:“刺史大人,現在不是怪罪沈捕頭的時候啊。如今還是要想想該怎麼跟欽差大人解釋。”

    小書亭

    “是啊,本官差點被這廝給氣糊塗了。”

    楚豐年揹負雙手,在屋內踱起步子來。

    可他如今急火攻心,如此心境下怎麼可能想出好的解決辦法。

    無奈之下楚豐年向宋良朋問策道:“宋縣令,你覺得爲今之計,本官該怎麼做?”

    “這...”

    宋良朋心中直呼無奈。這種時候能有什麼好辦法,只能儘量避重就輕。

    “如今想要完全洗脫干係是不可能了,您身爲一州刺史,離開賀州城本就不合適,不過您可以說是前往青山縣尋找糧食,以帶回州城賑濟百姓。只要您這麼說,欽差大人應該不會過於苛責您的。”

    楚豐年一聽不由得眼前一亮,妙啊。這似乎是如今最合理的解釋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