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三章:羞辱島國人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瘋藝炯龍字數:6680更新時間:24/06/27 00:26:24
正當地中海三國對德國軍隊嚴陣以待的時候,讓人驚訝的事情發生了,德國軍隊並沒有率先進攻南斯拉夫,而是趁着攻克維也納的契機,直接南下匈牙利。
是的,德國人居然對匈牙利不宣而戰了。
不過想想也並不讓人驚訝,德國不宣而戰的國家已經很多,倒也不差匈牙利這一個。
值得一提的是,匈牙利目前的面積還是很大的,幾乎佔據了整個匈牙利平原,還有羅馬尼亞心心念念的特蘭西瓦尼亞。
從這一點上,也能夠看出德國人進攻匈牙利的目的,那就是將羅馬尼亞牢牢的綁在自己的戰車上。
爲什麼德國會如此重視羅馬尼亞這個巴爾幹小國家呢?
因爲羅馬尼亞有德國急缺的石油資源,這對德國和意大利來說,絕對是無可替代的寶貴財富。
畢竟德國本土和意大利本土都沒有足夠的石油儲量,而目前對戰爭非常重要的裝甲部隊和空軍,他們的出動每時每刻都需要大量的燃油。
甚至毫不誇張的說,燃油的戰略儲備決定着戰爭的動向。如果沒有羅馬尼亞的石油的話,德國和意大利的石油儲備也支撐不了多長時間。
沒有石油,坦克和飛機都只是無用的鐵架子。這一點也是同盟國領先協約國的原因,同盟國所佔據的擁有大量石油儲備的地區多不勝數,其中還包含中東這個石油儲量相當發達的地區。
很明顯,德國進攻匈牙利是和羅馬尼亞有着提前計劃的。在德國軍隊出現在匈牙利境內的那一刻,羅馬尼亞軍隊也浩浩蕩蕩的西進,並且迅速包圍了匈牙利的邊境城市布拉索夫。
布拉索夫不僅是匈牙利最東部的城市,整個特蘭西瓦尼亞抵抗羅馬尼亞軍隊的最前線。
一旦布拉索夫失守,對匈牙利來說,那就是十足的災難了。
當然,更大的災難已經降臨,布拉索夫的安危一時之間倒也沒有那麼重要。
德國軍隊再次發揮了自己強大的戰鬥力,在匈牙利境內如入無人之境一般,僅用兩天的時間就抵達了匈牙利的首都布達佩斯。
對匈牙利來說最大的問題是,作爲戰爭的中立國家,匈牙利雖然也擴張了自己的軍隊規模,但並沒有進行戰爭動員。
在戰爭突然爆發之後,匈牙利再想要動員也來不及了。
人口只有1000多萬的匈牙利,根本無法在短時間內聚集上百萬的軍隊。
而匈牙利目前所面臨的,除了德國的兩個集團軍之外,還有羅馬尼亞高達30萬的軍隊。
這樣的敵人規模別說是現在的匈牙利了,哪怕是奧匈帝國時期的匈牙利,也根本沒有辦法應對。
畢竟對於這個悲催苦難的國家來說,在一戰以後,匈牙利已經遭到太大的削弱了。
奧匈帝國時期完整的匈牙利可是,擁有32.5萬平方公裏的土地和超過2000萬的人口,在列強級別的奧匈帝國國內也是非常有話語權的邦國。
甚至奧地利帝國變成二元制奧匈帝國的原因,也正是匈牙利的強大和富庶。
在戰爭爆發之前,匈牙利的軍隊人數大約爲14萬人,這還是二戰爆發後匈牙利擴軍2個步兵師的結果。
這14萬軍隊零散的分佈在整個匈牙利,保衛首都布達佩斯的軍隊只有2個步兵師。
雖然在德國突襲匈牙利之後,匈牙利就嘗試着在首都布達佩斯和其他地區緊急動員,但效果很差。
兩天時間,響應動員的只有幾千人,連一個步兵師也湊不齊。
指望着這兩個半師,其中的半個師還是沒有任何戰鬥力的新兵去守住布達佩斯,簡直無異於癡人說夢。
結果也很明顯了,德國軍隊包圍布達佩斯之後,先是猛烈進攻了一段時間,隨後開始在布達佩斯大量散佈勸降書。
德國承諾會保留匈牙利政府,在建立相通理念政府的前提下,讓匈牙利保留自主行政權。
結果也很明顯了,匈牙利在抵抗了幾天之後,直接宣佈投降,並且接受了德國人的意見。
1936年12月4日,德國軍隊浩浩蕩蕩的進入布達佩斯,這座古老的城市時隔多年,再次被敵人佔領。
僅僅一天後,羅馬尼亞軍隊也順利攻克了波拉索夫。大量的羅馬尼亞軍隊涌入特蘭西瓦尼亞,並且朝着中部城市克魯日前進。
12月7日,德國,羅馬尼亞和匈牙利展開了三國會談,商議對於匈牙利政府的處置辦法。
12月8日,德國,羅馬尼亞和匈牙利簽訂了《布達佩斯和約》,匈牙利割讓整個特蘭西瓦尼亞公國、三分之二的巴納特邊防州、以及北喀爾巴阡山麓下的馬拉穆列什地區分給羅馬尼亞王國,其總面積爲103093平方公里,甚至大於匈牙利王國剩下的領土(92963平方公里)。
更重要的是,這片土地的居民爲525.7萬,其中165.8萬是講匈牙利語的馬紮爾人和塞克勒人。
羅馬尼亞獲得這片土地之後,不僅領土面積迎來暴增,人口數字也迎來了大幅度增長。
當然,佔領這些地區非常容易,如何有效的管理這些地區,並且將其進行本土化才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無法本土化這些地區,可能在未來的某段時間內,特蘭西瓦尼亞仍然會超出羅馬尼亞的控制。
被分割之後的匈牙利王國就只剩下很小一部分,不過好消息是,匈牙利能夠繼續作爲獨立國家存在,而不是像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那樣,直接被德國人吞併。
但其實也很好理解。奧地利帝國的三塊土地都擁有大量的德意志人,德國人吞併他們沒有任何負擔,反而還能加強自己的實力。
但匈牙利不同。匈牙利的歷史同樣深厚,想要同化匈牙利人非常困難,而且有些沒有必要。
如果保留匈牙利作爲獨立存在,匈牙利反而能夠成爲抵抗南斯拉夫的最前線。
這樣一來,匈牙利僅剩的數百萬人口也能被利用起來,武裝出一支數十萬的軍隊。
雖然這麼做對匈牙利來說有些殘忍,但國家之間的較量和戰爭本身就是殘忍的,匈牙利作爲其中弱小的一方,在不敢反抗的前提下,也只能被迫接受這種殘忍。
匈牙利的迅速滅亡看的讓人目瞪口呆。英法就算想要救援,也根本無法在這短短幾天時間內調動軍隊。
從這方面來看,已經能夠證明目前的德國軍隊的強大。在面對這些小國家的時候,德國軍隊能夠發揮出更加強大的戰鬥力,甚至會讓人產生一種根本無力抵抗的想法。
除了領土上的變動之外,匈牙利政府也基本上來了一次大換血。內閣政府全部更換爲親德的官員,軍隊的將領也全部重用那些年輕比較激進的軍官。
然後,匈牙利還剩下十萬的軍隊也就成了德國人手中最好的武器。
在匈牙利的變動發生短短幾天之後,德國人對於南斯拉夫的進攻就已經開始。
這次的進攻除了德意和羅馬尼亞三方軍隊之外,還有着匈牙利軍隊的加入。
雖然參與進攻的匈牙利軍隊只有幾萬人,但也畢竟是拿着武器的正規軍隊,需要南斯拉夫同樣付出幾萬人來防備。
巴爾幹半島發生的最大規模的戰役位於斯洛文尼亞地區,參戰方一共有五個,分別是德國,意大利和匈牙利以及英國和南斯拉夫。
意大利人派出了超過30萬軍隊,圍攻南斯拉夫的盧布爾雅那。這裏有着同樣30萬規模的英國軍隊,再加上少量南斯拉夫軍隊,打的倒是有來有回。
而在北面的馬裏博爾,就是單純的德國軍隊和南斯拉夫軍隊的較量了。
德國出動了兩個集團軍40多萬軍隊的兵力,南斯拉夫這邊的軍隊人數只有30萬人。
雖然在人數方面處於劣勢,但南斯拉夫盟國的支援也已經在路上了。
阿爾巴尼亞的三個步兵師,正在通過南斯拉夫境內的鐵路趕往馬裏博爾。
如果順利的話,這接近五萬人的兵力很有可能會在一週後抵達。
同樣的,英國從印度調來的一個殖民地集團軍和埃及的幾個步兵師已經在埃及整備。
只要南斯拉夫能夠拖住德國軍隊半個月的時間,這些軍隊就能在南斯拉夫登陸,並且加入防禦戰。
作爲巴爾幹地區最大的國家之一,南斯拉夫所面臨的壓力絕對是巴爾幹國家中最大的。
畢竟南斯拉夫已經和德國,意大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以及匈牙利接壤,這也代表着南斯拉夫的邊境線隨時有可能遭到這些國家的襲擊。
最新成爲巴爾幹土地面積最大國家的羅馬尼亞,此時的情況相較於南斯拉夫來說就要好上很多了。
羅馬尼亞的鄰國同樣有俄國,德國,匈牙利,保加利亞和南斯拉夫這五個,但其中只有南斯拉夫是自己的敵人,俄國雖然強大,但此時並未參加這場戰爭。
只需要面對來自南斯拉夫的壓力,這對羅馬尼亞來說自然比較輕鬆。而且羅馬尼亞距離南斯拉夫的首都貝爾格萊德最近,在德意已經牽制大量南斯拉夫軍隊的情況下,羅馬尼亞很有可能成爲那個率先攻破貝爾格萊德的國家。
雖然巴爾幹半島的局勢看起來比較危險,但南斯拉夫也不是完全沒有機會。
德國軍隊看起來強大,但他們所鋪下的攤子太大了。
在北歐,數十萬德國軍隊正在進攻北歐三國,因爲已經到了冬天的原因,進攻是有些遲緩的。
在西歐,超過200萬德國軍隊正在和英法澳軍隊打的有來有回。法國人已經根據圖爾建立了防禦陣線,德國人想要突破這道防禦陣線,還是需要更長的時間的。
在巴爾幹半島,數十萬德國軍隊正在進攻南斯拉夫。雖然他們已經拿下了匈牙利,並且有着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兩個巴爾幹國家作爲盟友。
但南斯拉夫和希臘本身的實力也能夠媲美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再加上英國人的干預,短時間內想獲得勝利也是不可能的。
雖然看起來在這三處戰場德國人都具備優勢,但也僅僅只是具備優勢而已。德國人想要在任何一處戰場解決這場戰爭,都需要相當漫長的時間。
而此時的德國最缺的就是時間,這對於德國人來說,似乎是一個無解的命題。
更重要的是,德國軍隊看起來強大,但他們在短時間內已經沒有充足的儲備兵力了。
德國在三處戰場已經投入了300多萬的軍隊,再加上需要大量的軍隊鎮守佔領區,400多萬可作戰兵力已經所剩無幾。
要知道,德國已經累計動員了接近600萬的軍隊,這對於戰前德國7000萬出頭的人口來說,已經是相當可怕的規模了。
德國人想要在三處戰場獲得更大的優勢,就必須動員更多的軍隊投入戰爭當中。
但如果繼續動員軍隊的話,對德國來說也是相當可怕的消耗和損害。
而且,現在動員的軍隊肯定沒有之前動員的軍隊精銳。真正比較適合動員的兵員,早已經被德國人所動員。
此時動員的新軍,在軍事素質方面已經相較於上一批下降了一個層級,組建出來的軍隊戰鬥力肯定也比不上之前的軍隊。
這就類似於島國的甲乙丙師團一樣。最先組建甲種師團作戰力肯定最強大,經過軍事化訓練的後備兵員所組建的乙種師團戰鬥力也能夠得到保障。
而那些沒有經過太多軍事化訓練的,甚至是從普通的民衆直接轉變成士兵的丙種師團,他們的戰鬥力自然比較差。
而且對目前的德國來說,最大的問題並不是新兵的戰鬥力,而是在他們動員新兵的同時,英法也在大量招募着軍隊。
和歷史上相比,英法是要更加強大的。強大在哪裏呢?當然是瓜分美國之後,所獲得的人口和工業。
雖然五大湖共和國目前處於中立狀態,但因爲自身領土被英法澳勢力範圍全面包圍的原因,五大湖共和國想要對外貿易,就只能通過英法澳三個國家。
而這三個國家均處於同盟國,這也代表着五大湖共和國實際上是偏向同盟國一方的。
帶給英法的改變,就是英法在這場戰爭中都擁有更大的戰爭潛力。
美國所分裂成的幾個國家,都具備一定的工業規模。這些國家不僅能爲英國和法國生產大量的武器裝備和工業產品,也能夠成爲英法資金的來源。
之前也提到過,完整的美國已經是工業和經濟最強大的國家。
雖然被分裂成多個小國家,但這些國家的經濟還是相當不錯的,也能夠給英法提供相當的助力。
在這一點上,澳大拉西亞所佔據的兩個國家就略有不如了。雖然加利福尼亞的經濟也還算不錯,但對於澳大拉西亞已經沒有太大的幫助了。
西海岸聯合王國自然不用多說,這個國家的經濟能夠保證自己國內的發展就已經很不錯,根本沒有辦法對外經濟輸出。
但再看英法所佔據的地區,經濟狀況要比澳大拉西亞佔領區好上不少。
特別是英國人所控制的紐約,這可是美國最繁華的大都市,所擁有的原本的美國財團多不勝數,英國人能夠獲得的資金自然也會很多。
當然,這些美國範圍內的財團自然也不可能平白無故的贈送給英國資金。
英法所能夠獲得資金的方式,其實就是通過大量借貸的方式,從北美洲的財團獲得足夠的資金。
相較於歷史上,這樣的方式對英法來說無疑更加安全。雖然東海岸的經濟特別發達,但美國東海岸的這些國家都不是太強大,就算能夠對英法的經濟造成影響,也不太可能會對英法產生威脅。
但歷史上的美國可就不同了。美國本身是一個統一並且很強大的國家,控制了歐洲的經濟之後,自然就可以影響英法的政策。
當然,英法所控制的這些國家,除了給英法提供足夠的資金之外,還能爲英法提供足夠的兵源。
完整的美國人口已經和俄國處於同一水平,雖然被分裂成了多個國家,但英法所佔據的國家人口都是比較不錯的。
英國所控制的範圍內,東海岸聯合王國的人口高達1600萬人,弗吉尼亞王國的人口同樣高達1400萬。
加起來3000萬的人口,至少也能爲英國提供200萬以上的軍隊。雖然這些由美國人組成的士兵戰鬥力強不到哪裏去,但好歹也是比殖民地軍隊高一個層次的。
法國所控制的三個國家,光是一個德克薩斯就擁有600多萬的人口。南海岸聯邦共和國人口大約800萬以上,佛羅里達邦聯共和國的人口超過1200萬。
三個小國家加起來,人口同樣高達2600萬以上,所能夠提供的軍隊規模同樣高達200萬以上。
歐洲的戰爭進行的白熱化,而太平洋的戰爭在這幾個月的時間,也有了不小的變動。
七月底,澳大拉西亞就已經完全佔領了琉球羣島。甚至在八月初的時候,臨時建成的軍用機場就已經起飛了多架飛機,並且多次轟炸島國本土。
隨後在八月一整月的時間內,澳大拉西亞軍隊的主要任務就是佔領島國在太平洋的所有島嶼,包括硫磺島,塞班島和馬庫斯島等等。
這也讓澳大拉西亞幾乎佔領了所有太平洋範圍內的島嶼和羣島,真正的做到了主宰整個太平洋。
目前太平洋和澳大拉西亞沒有關係的島嶼只剩下兩個,一個是太平洋東南部的皮特凱恩島,一個是太平洋東部屬於厄瓜多爾的加拉帕戈斯羣島。
佔領了島國在太平洋的所有島嶼和羣島之後,澳大拉西亞並沒有着急進攻,反而像德國和英國那樣,和島國人玩起了空中遊戲。
澳大拉西亞對島國的空襲沒有任何隱瞞的意思,每次都是光明正大的前往島國本土。
等待島國空軍前來阻攔的時候,就光明正大的和島國打一場空戰。憑藉着各式武器和導彈的威力,島國在空戰方面基本都是慘敗的局面。
在島國空軍慘敗之後,澳大拉西亞就開始對島國本土的城市進行大轟炸,隨後在天空做幾個花式飛行動作,嘲笑嘲笑島國人,然後返回。
這樣的場景已經多次在島國本土出現,目的就是爲了折磨島國人。
澳大拉西亞不是不清楚這樣做會讓島國人有時間躲到防空洞中,但還是每次都等待着島國空軍前來,目的就是爲了摧毀所有島國人對戰爭的信心。
給島國空軍準備的時間,他們都無法打贏澳大拉西亞空軍。每次都是這樣的結局,還要面臨被澳大拉西亞空軍羞辱的場景,這對島國空軍的折磨自然不用多說。
值得一提的是,澳大拉西亞這麼做反而歪打正着。島國空軍是面臨羞辱,但問題是,島國可沒有正式的空軍編織。
島國空軍被分散在陸軍和海軍麾下,分別是陸軍航空隊和海軍航空隊。
被澳大拉西亞空軍這樣羞辱,島國海航和陸航不僅沒有聯合起來的意思,反而還在各種軍事會議和內閣會議上,互相問責對方。
島國陸軍表示,正是因爲海軍的懦弱,才讓島國面臨澳大拉西亞的進攻沒有任何反抗之力。
強大的島國陸軍甚至根本看不到澳大拉西亞軍隊的身影,被困在本土完全出不去。
而島國海軍也在瘋狂指責陸軍。海軍認爲,正是陸軍在琉球羣島糟糕的表現,才讓澳大拉西亞有了如此近的軍事機場可以轟炸島國本土。
同時,島國海軍還嘲笑了陸軍航空隊的表現。因爲截止現在,大部分前去攔截澳大拉西亞空軍的飛機,都屬於島國陸軍的陸軍航空隊。
海軍航空隊大多都在航空母艦上,在海軍不出動的前提下,這些海軍航空隊自然也不可能出動。
陸軍和海軍的爭吵已經成了島國永恆不變的話題,關於軍事預算的爭奪,更是差點上演全武行。
澳大拉西亞自然不清楚島國國內發生的事情。對澳大拉西亞來說,沒有比折磨島國人更加讓人愉悅的事情了。
相較於歐洲戰場的戰爭,太平洋的戰爭簡直一邊倒。因爲飛機的優勢,島國根本無法和澳大拉西亞抗衡。
更要命的是,在空軍方面,島國不僅質量不佔優,甚至連數量也不佔優。
澳大拉西亞恐怖的工業生產能力遠超島國,島國每生產一架飛機,澳大拉西亞就能夠生產一架半。
雖然看起來只是1.5倍的差距,但這其中可是木製框架飛機和全金屬框架飛機的區別。
如果澳大拉西亞全力生產木製框架飛機的話,不僅能夠大幅度降低飛機建造所需要的成本,並且還能迅速提高飛機產量,做到島國飛機產量的幾倍也不是問題。
6200字二合一章節,求月票,求支持!
日萬第4/10天,今日已更10600/10000,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