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二章:巴黎不設防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瘋藝炯龍字數:4239更新時間:24/06/27 00:26:24
    關於法國國內主戰派和主和派的爭吵,已經持續了數十年的時間。

    但對於現在來說,主戰派和主和派各自有幾個重點人物,爭吵也是在他們之間所發生的。

    對於法國民衆來說,政府的決策也就代表着他們的意見。是的,如果政府決定堅決的抵抗德國人的進攻,法國軍隊仍然會前赴後繼地奔向戰場。

    但如果政府決定在這次戰爭中退縮,也會有大量的法國人接納和平,放棄100多年前法國人的榮耀。

    事實就是這麼簡單乾脆。所謂的戰爭,不過是一些資深的經營政客和資本家之間的遊戲罷了。

    對於普通民衆來說,戰爭無論勝利,帶給自己的只有無窮無盡的傷亡和悲痛。

    主和派的重點人物,有陸軍部長、陸軍元帥貝當,陸軍總參謀長甘末林,現任總理賴伐爾。

    從這些人的職位上就能夠看出,他們無一不是政界和軍界的最頂層,並且憑藉着自身的資歷,在政壇享有崇高的聲望和地位。

    再看法國的主戰派,目前最有名的兩個人物,一個是國防次長羅曼,也就是推動法國向德宣戰的人,另一個就是擔任巴黎守備軍裝甲軍軍長的戴高樂。

    無論是從職位還是政壇的地位來看,主戰派的兩位代表人物,和主和派的幾位代表人物是沒有任何可比性的。

    如果不是德國人的攻勢太過瘋狂,展現出了吞併整個歐洲的野心,恐怕主戰派也不會獲得阿爾貝總統的支持,發動對德國的大戰了。

    現在,伴隨着法國在戰爭中的頹勢,主和派重新獲得了阿爾貝總統的認可,整個法國也有再次變成主和派的趨勢。

    在這樣的環境下,最爲緊張的,應該就是和法國隔海相望的大英帝國了。

    有着法國作爲抵抗德國的第一道防線,大英帝國的本土不會面臨太大的危險。但如果連法國都淪陷了,德國下一個進攻的目標絕對就是大英帝國。

    先不說德國人能否突破英吉利海峽成功登陸英倫三島,光是將戰火轉移到英國本土的損失,就足夠讓英國政府頭疼了。

    更何況,一旦德國吞併了法國,德法聯合起來的威力,可遠遠不是目前的德國能夠媲美的。

    大英帝國要是面臨如此強大的敵人,哪怕有着澳大拉西亞的傾力援助,恐怕也不會是佔據了大半個歐洲大陸的德國的對手。

    因此,保證法國對於這場戰爭的忠誠性就變得很有必要。

    如何保證法國對於這場戰爭的忠誠性呢?目光還得放在法國的主戰派身上。

    1936年8月2日,澳大拉西亞駐英國大使馬克求見英國新任首相丘吉爾,並且提出了一個驚人的提議,那就是用武力控制法國。

    丘吉爾面露驚訝,隨即倍感興趣的詢問到:“馬克先生,您覺得僅憑藉我們,就能夠控制法國人的政府嗎?”

    “當然不是。”馬克大使微笑着搖了搖頭,將目光看向了丘吉爾,滿含深意的說道:“能夠控制法國政府的只有法國人,而我們作爲盟友的義務,就是幫助法國人控制法國政府。”

    “詳細說說。”丘吉爾點了點頭。

    “相信首相閣下您也清楚,法國政府內部主戰主和的糾紛一直沒有結束。特別是法國戰場節節敗退之後,以元帥貝當爲首的法國軍方和總理賴伐爾爲首的法國政府,都在流傳着以最小的代價結束戰爭的說法。

    恕我直言,如果法國人在這場戰爭中退縮了,那麼大英帝國將成爲德國下一個進攻的目標,並且狀況比德國還要慘烈。”馬克大使平淡的說到。

    “如果法國人投降的話,恐怕整個歐洲都難以倖免吧。”丘吉爾首相皺了皺眉頭,反問道。

    “正因爲如此,所以我們要爲歐洲避免這樣的糟糕狀況。”馬克大使繼續說到:“只有法國政府是主戰態度,我們才能確保德國不會那麼強大。

    哪怕爲此要得罪現在的法國政府,我們也在所不惜。”

    “說說你的計劃吧,馬克大使。”丘吉爾沉思片刻,終究還是點了點頭。

    雙方都明白各自心中所想,這件事對於英國和澳大拉西亞來說,其實也算是雙贏。

    “這只是一個應急方案,我自然希望應急方案永遠不會被執行。”在說出自己的計劃之前,馬克大使先是微笑着解釋了一番,隨後才露出嚴肅的神情,一本正經的說道:“

    一旦察覺法國政府有任何投降的舉措,作爲法國的盟友,我們都有義務幫助法國重回戰爭的軌道。

    根據目前法國的駐軍情況來看,巴黎守備軍坦克軍軍長戴高樂將軍是堅定的主戰派,並且掌握着規模不小的軍隊。

    如果法國政府有任何異動,我們可以支持戴高樂將軍臨時控制法國政府,對法國實施軍事化管理,並且鼓動法國上下堅決抵抗德國。”

    丘吉爾對於馬克大使所說並沒有任何疑問。如果想控制法國政府的話,戴高樂手中的那支坦克軍就變得極其重要。

    之前也提到過,法國在二戰前對裝甲部隊並不重視,這導致全法國的裝甲部隊都不多。

    目前巴黎守備軍的那個坦克軍,已經是整個法國大多數裝甲部隊的集合了。

    控制着這個坦克軍的戴高樂,在整個巴黎守備軍中也享有較高的地位和聲望。

    再加上法國政府中的陸軍次長羅恩,聯合起來控制法國政府倒也不是沒有可能。

    但問題是,不管是戴高樂還是羅恩,從身份和地位上都差了一級,明顯無法成爲軍事化法國政府的領頭羊。

    “馬克大使,就算戴高樂在我們的支持下能夠掌控法國政府,你確定他能獲得所有法國軍隊的效忠嗎?

    一旦我們無法掌握所有法國軍隊,這麼做除了將法國徹底的推向德國那邊之外,似乎也不能對戰爭的局勢改變什麼。”丘吉爾思考了片刻之後,這才提出了自己的問題。

    相較於英法關係來說,英澳關係明顯更加密切和親近。

    更重要的是,大英帝國可以對法國進行一定的措施和手段,但是對於間隔萬里之遙的澳大拉西亞,英國人沒有任何太好的手段去防備。

    這也代表着,在這場戰爭結束之前,英國和澳大拉西亞只能保持良好的關係,哪怕澳大拉西亞已經對大英帝國具備一定的威脅。

    相較於澳大拉西亞這個未來的威脅,對英國人來說,目前德國的威脅才是最嚴重的。

    澳大拉西亞只是有可能對大英帝國造成威脅,但德國已經對英國人造成了威脅,並且很有可能影響英國在歐洲的霸權和統治。

    哪怕英國再強大,英國本土也只是遊離在歐洲大陸之外的三個大型島嶼所組成的。

    正因爲如此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環境,歐洲大陸的霸主很容易對英國產生巨大的影響,這種影響也很容易轉變成威脅。

    “丘吉爾首相認爲魏剛如何?”馬克大使一臉微笑着詢問道。

    “馬克西姆·魏剛?”丘吉爾點了點頭,對於大名鼎鼎的魏剛也是有所瞭解的。

    馬克西姆·魏剛,現任法國上將,法國最高軍事委員會副委長,陸軍總監。

    魏剛的履歷和主和派的幾個傢伙相當,在一戰中就已經具備鼎鼎大名。在一戰後期,魏剛就已經是最高統帥福煦的參謀長,並且榮升爲法國陸軍上將。

    魏剛目前已經69歲的高齡,在法國陸軍部門已經算是半退休的狀態。雖然已經半退休,但魏剛作爲陸軍上將,在法國軍隊中的威望還是有的。

    如果成功佔領了法國政府,並且請魏剛出山擔任臨時軍事政府的統帥,穩住大局沒有太大的問題。

    更重要的是,因爲魏剛已經接近70歲的高齡,他對法國臨時軍事政府的管控也會大幅度降低。

    這正好符合英法對於他的期望,也就是做一個明面上的統帥,實際法國的軍權還是交給主戰派。

    這樣,不管魏剛是主戰派還是主和派,他都無法影響接下來法國軍隊的行動和計劃。

    只要能夠確保法國軍隊是主戰的,法國政府的一些小動作,英國和澳大拉西亞就可以解決。

    “不錯的提議。”聽完整個計劃之後,丘吉爾先是點了點頭,略帶讚賞的目光看向馬克大使,說到:“但我們的行動需要一個契機,至少在法國政府沒有展現出極端的主和思想之前,我們應該暫時等待機會。”

    “當然。”馬克大使點了點頭,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說道:“澳大拉西亞軍隊將會隨時做好準備,幫助戴高樂將軍和羅曼部長控制法國政府。

    丘吉爾首相,我們需要一個統一的暗號,確保我們雙方的軍隊可以在短時間內迅速行動,以最快的速度控制法國政府。”

    “就用冬天吧。”丘吉爾點了點頭,隨口說道:“曾經想統一歐洲的拿破崙大帝倒在了冬天,我相信現在的德國軍隊同樣也會倒在冬天。”

    這次簡短的商議雖然沒有給澳大拉西亞和英國帶來什麼,但參加會議的雙方都清楚,這場會議實際上是在給英國和澳大拉西亞加了一層保障。

    和澳大拉西亞以及英國所預料的一樣,沒過幾天之後,法國政府就召開了內閣會議,商討法國接下來的決策。

    在這場會議上,阿爾貝總統發揮了自己一直以來的能力,那就是猶豫不決,幫左又幫右。

    但因爲法國主和派的代表人物從資歷和地位方面都碾壓主戰派,因此在這場會議上,主和派的聲勢是要遠遠超過主戰派的。

    會議上,現任總理賴伐爾一臉嚴肅的說道:“各位,我想請教各位一個問題,那就是戰爭爲法國帶來了什麼?

    或許有人說,如果我們在這場戰爭中失敗,法國將面臨滅國的危機。

    但我想說,如果我們繼續堅持進行這場戰爭,法國同樣有滅亡的危機。

    戰爭進行到現在,我們的士兵傷亡人數已經超過70萬,死亡人數就已經突破32.5萬。

    難道我們非要用上一次世界大戰那樣的失敗的勝利,才能結束這場本來沒有必要的戰爭嗎?

    我提議,單獨和德國進行協商,以一種較低的損失結束這場戰爭,避免和德國沒有意義的消耗。

    就讓英國人去和德國打吧,我們既然沒有計劃和英國以及德國爭霸,又爲什麼要參與到這場戰爭中呢?”

    賴伐爾這一番話,可謂是說到了許多法國主和派的心中。

    當然,說的好聽是他們不願意看到法國無謂的傷亡,說的難聽是他們已經畏懼了德國軍隊的恐怖戰鬥力。

    政壇的賴伐爾暫且不提,主和派的部分代表人物,比如一戰中就已經鼎鼎大名的貝當和甘末林,現在不也是轉投進主和派的懷抱了嗎?

    不管怎麼說,這對法國政府和法國民衆來說確實是一種悲哀。再考慮到法國100多年前輝煌的歷史,這就更是一種悲哀了。

    借用裝甲戰歷史研究先驅羅伯特·福爾奇克的一句話來形容最合適不過:“在法國急需要一位勇士的時候,曾經的勇士都選擇當一名逃兵。”

    先不說對於歷史的影響,單論這個世界的現在,對法國巴黎防線的佈局來說,已經有了非常重大的影響。

    在主和派的提議中,他們居然提到了放棄巴黎的防線,採取所謂的“巴黎不設防”的計劃,向德國展現誠意,來爭取和德國議和的機會。

    巴黎不設防!

    這對於此前的法國人來說,是多麼不可思議又不敢想象的一句話。

    如果是像現在的英國政府提出倫敦不設防的話,恐怕大部分英國官員都會抽提議者一巴掌。

    但問題是,提出提議的人在法國,進行決策的人也在法國。

    在主和派官員的據理力爭中,“巴黎不設防”提案得到了大多數官員的同意,並且被阿爾貝總統宣佈立即執行。

    與此同時,巴黎以北的大部分軍隊開始調動起來,他們將會前往巴黎以南,將巴黎以北的所有防線全部讓給德國。

    今天更新送上,感謝兄弟們支持,明天開始日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