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一章:法奸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瘋藝炯龍字數:4290更新時間:24/06/27 00:26:24
英法在比利時邊境的戰爭失敗之後,在整場戰爭中就已經陷入劣勢。
也正因爲如此,讓德國人可以騰出手來,去進行更多更大的戰略。
當可以肆無忌憚的時候,德國人也終於暴露了自己龐大的野心。
1936年7月中旬,一支德國集團軍向着丹麥出發,對丹麥不宣而戰。
丹麥政府只能被迫對德國宣戰,加入了英法奧澳四國同盟。
這還沒完,德國人的目標明顯不止丹麥,他們甚至對瑞典和挪威也有一定的想法。
雖然北歐三國相對來說沒有中西歐發達,但他們的國土面積卻相當廣袤。正因爲如此廣袤的國土面積,讓北歐三國坐擁大量的礦產資源和其他物資,這是目前德國所急缺的。
如果是在最開始,德國人還能通過和平的方式從北歐三國購買一定的物資。但戰爭爆發之後,英國人就加強了對波羅的海的封鎖,德國人再想獲得足夠的物資就沒有那麼容易了。
而且,現在是夏天,波羅的海仍然是溫暖的海洋。但等到冬天降臨,相當一部分波羅的海都會被冰層覆蓋,嚴重影響艦隊的行進。
爲了確保在任何時候都能獲得足夠的物資來源,德國人決定直接將北歐三國納入自己的統治範圍之中。
反正目前已經和英法澳三國全面開戰了,也就不用在乎進攻北歐三國帶給德國的負面影響了。
理所當然的,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兩個地中海國家也在德國的進攻名單當中。
短短半個月的時間,丹麥,瑞典,挪威,芬蘭,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先後向德國宣戰,德國也開始了幾乎單挑整個歐洲的壯舉。
雖然這看起來有些瘋狂,但不得不承認,此時德國軍隊的戰鬥力是極其強大的。
特別是歐洲國家對戰爭沒有那麼狂熱的情況下,瘋狂的德國軍隊如同開了掛一般,逢戰必勝,勢如破竹一般。
時間截止到1936年7月27日,德國已經成功佔領了荷蘭和丹麥,拉脫維亞也岌岌可危。
7月28日,以英法爲首的同盟國會議在倫敦召開,澳大拉西亞和諸多歐洲參戰國家共同參與這場會議。
在會議上,法國代表提出了團結一致,共同抗擊德國的提議,並且十分嚴肅的說道:“如果法國在這場戰爭中失敗,將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阻擋佔領了大半個歐洲的德國。”
這話還是很有道理的。哪怕是強大的大英帝國,也絕對無法單獨阻擋佔領了法國的德意志帝國。
而法國代表的目的也只有一個,那就是請求更多的國家加入這場戰爭,阻止正在瘋狂擴張的德國。
很明顯,英國和法國將最大的希望放在了澳大拉西亞的身上。
相較於其他國家來說,澳大拉西亞明顯是非歐洲國家中最強大的列強,也是最有可能改變歐洲戰爭格局的國家。
但澳大拉西亞也不可能讓自己的士兵白白犧牲,這就要牽扯到戰後的利益分配問題。
很明顯,想要讓澳大拉西亞派出更多的士兵幫助法國,法國就必須讓出一部分利益才行。
當天的商談沒有太多的結果,但在商談結束之後,法國代表就找到了澳大拉西亞代表,提出了相關的利益交涉問題。
法國代表表示,如果澳大拉西亞願意派遣更多的軍隊幫助法國,法國政府願意割讓印度洋西部的留尼旺島作爲代價,並且允許澳大拉西亞在科摩羅羣島建立海軍基地。
從地圖上能夠看出,這兩座島嶼均位於印度洋西部,以東西的格局分佈在馬達加斯加島周邊。
如果能夠在這兩座島嶼上建立海軍基地,確實能夠極大程度的加強澳大拉西亞在印度洋的控制。
但這很明顯,對澳大拉西亞來說沒有足夠的吸引力,彷彿如同雞肋一般,食之無用,棄之可惜。
澳大拉西亞外交代表約恩微笑着表示:“澳大拉西亞無意在印度洋和大英帝國競爭,對於西印度洋的島嶼也沒有任何訴求。”
不過,約恩微笑着表示,如果法國願意將德克薩斯共和國的管轄權交給澳大拉西亞,澳大拉西亞可以盡更多的努力幫助自己的盟友。
相較於法國人所說的兩個規模並不大的羣島,德克薩斯共和國的土地規模可就大得多了。
更重要的是,德克薩斯州不僅擁有大量的石油和其他物資儲量,還擁有大量的人口,每年都能讓法國人獲得大量的利益。
光是作爲市場的價值,就已經遠遠超過了法國人所說的那兩個島嶼。更不要說德克薩斯州的物資有很多都會流向法國,這些物資所帶來的利益價值,更是無法估量的。
經過兩人的徹夜商談,最終將澳大拉西亞出兵的方案改爲了支援更多的武器裝備,並且派遣軍事指導團,幫助法國人更快的訓練軍隊。
說到底,現在的英法相較於歷史上來說,明顯是更加強大的。
英法澳幾乎瓜分了半個美國,對三國各自實力的提升是非常明顯的。
雖然英國人分得了最精華的地區,但對法國人來說,他們所獲得的三個地區也差不了多少。
雖然不能像殖民地那樣完全掌握那三個共和國,但進行一定的內政干涉,甚至通過輿論的影響,讓三個共和國主動向德國宣戰,還是能夠做到的。
沒錯,法國人除了將希望寄託在殖民地軍隊的身上,他們也期待這三個共和國能夠組建成規模的軍隊,幫助法國守住本土。
不過,作爲崇尚自由的國家,美國對於民衆的約束力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高。
哪怕分裂成多個國家,各國家對於自己國民的掌控也沒有那麼完全。說起來,因爲法國和這三個共和國已經締結了盟約,在法德爆發戰爭的幾天時間內,這三個共和國就已經先後向德國宣戰了。
但問題是,截止到現在爲止,三個共和國各自的徵兵進度都不順利。
按照法國人對這三個共和國的企劃,在一個月的時間內,這三個共和國要聯合提供至少50萬的新兵,並且在經歷3個月的訓練和半個月的運輸之後,在四個月後登陸法國。
但目前,根據這三個共和國的徵兵進度來看,別說是提供50萬軍隊了,就連提供15萬軍隊,都是那麼的勉勉強強。
更重要的是,美國相較於法國來說,對軍事化訓練的重視就更加稀疏了。
這些應徵入伍的美國士兵,他們是純粹的新兵,甚至沒有接受過太多的軍事化訓練。
這也代表着,要想讓他們具備一定的戰鬥力,就必須得付出更多的時間來訓練才行。
戰爭爆發到現在已經過去了3個月的時間,但三個共和國所組建的勉強超過15萬的軍隊,目前還沒有具備戰鬥力。
這也是法國人額外要求澳大拉西亞派遣軍事指導團的原因。如果沒有澳大拉西亞的幫助,想要讓這15萬人具備戰鬥力的話,恐怕至少還需要兩個月左右的時間。
對於現在的歐洲戰場來說,兩個月足以改變很多了。
再算上從美國運輸到歐洲的時間,三個月之後,巴黎能否還在法國政府的掌控之中都是個問題。
因此,法國政府在得到了澳大利亞的支持之後,做出了大膽的決定,那就是讓這十多萬軍隊擴張成20萬,然後迅速前往法國。
在法國,他們會經歷一個月左右的加強訓練,隨後正式投入到戰場。
爲了打贏這場戰爭,法國人也算是豁出去了。除了這20萬來自美國的軍隊之外,還會有來自法國本土和殖民地的30萬新兵,會和他們一起訓練,並且一起投入到戰爭中。
短短三個月之後,法國陸軍總人數已經突破了200萬,並且正在朝着300萬邁進。
如果算上戰爭中犧牲的大量士兵,法國投入到這場戰爭中的士兵總人數其實早已經突破了300萬。
德國投入到戰爭中的人數甚至更多,目前,軍隊總人數已經超過400萬,總投入兵力已經超過500萬。
奧地利無疑是最慘的列強國家。在戰爭一開始,奧地利組建了上百萬的軍隊,甚至還能短暫的拖延德國。
但在捷克和斯洛伐克相繼被德意志帝國吞併之後,奧地利帝國就顯得後繼無力,軍隊的動員情況也有些緩慢。
目前奧地利剩餘的可作戰兵力只有50萬左右,整個帝國只有維也納吊着一口氣,其他的地方都是一片死氣沉沉。
如果英法不能在戰爭中的其他地方幫到奧地利帝國,或者說不能直接派兵緩解奧地利帝國的壓力的話,恐怕這場戰爭中第一個投降的列強也要誕生了。
英國方面,此時也在瘋狂爲接下來的進攻進行着準備。
雖然英國本土的動員情況比較緩慢,但好在殖民地遍佈全球,目前整個大英帝國範圍之內,軍隊總人數堪比德國。
光是大英本土,目前就已經聚集了接近百萬規模的陸軍。當然,其中有30多萬都是敦刻爾克大撤退的聯合軍隊,他們正在英國休整,等待着接下來反攻的機會。
其實從陸軍規模來看,英法奧的陸軍人數並不遜色德意,理論上還是有的打的。
但在軍隊戰鬥力方面,差距不是步兵人數能夠彌補的。英法奧三國中,陸軍戰鬥力比較強的應該是法國。
但法國在二戰之前並不重視裝甲部隊,在面對擁有大量裝甲部隊的德國的時候,差距就顯現了出來。
而大英帝國雖然擁有足夠規模的裝甲部隊,但大英帝國士兵的戰鬥力卻比較低,也無法和德國的裝甲部隊抗衡。
至於奧地利,作爲一戰戰敗後被制裁的國家,奧地利在裝甲部隊和空軍的研發上都落後其他列強。
1936年8月1日,德國首相發表了《告軍人書》,大肆煽動德國軍隊加緊行動,儘快佔領法國首都巴黎。
在這份文件,德國首相宣稱,對巴黎的攻勢將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戰役,也將決定德意志帝國和法國的命運。
隨着這份《告軍人書》的發佈,前線的德國軍隊也大量的動員了起來,浩浩蕩蕩的向着法國巴黎挺進。
僅僅是在第二天,也就是8月2日清晨,就有大量的德國轟炸機羣出現在巴黎郊外。
德國聯合意大利發動了超大規模空襲,襲擊了法國許多重要的軍事和民事目標。
其中最重點轟炸的,自然就是法國的政治中心巴黎了。特別是巴黎附近的空軍基地,遭受到了德國和意大利空軍的聯合毀滅般的打擊,受損相當嚴重。
有數百架法國戰鬥機根本來不及起飛就被炸燬,也有數百名飛行員在這場空襲中死傷。
在同一天,1000多輛德國坦克橫衝直撞,數十萬德國軍隊如如無人之境一般,迅速的朝着巴黎靠近。
法國軍隊在亞眠到蘭斯一線部署了接近50萬法國軍隊,企圖通過這50萬法國軍隊拖住德國軍隊,爲後方法國軍隊的訓練拖延更多的時間。
但法國政府低估了接連的失敗對士兵士氣的影響。接連被法國空軍轟炸之後,第二道防線的法國軍隊如同喪失了鬥志一般,就連對德國軍隊的進攻都顯得軟綿綿的。
只用了不到一週的時間,德國軍隊就輕鬆的突破了亞眠到蘭斯的防線,朝着不遠處的那座超大城市前進。
此時的法國政府,氣氛已經比較微妙了。
雖然主戰派據理力爭讓法國參加了這次戰爭,但就目前戰爭所取得的成果來看,主戰派的主張毫無疑問讓法國變得更加衰弱。
更要命的是,如果戰爭繼續持續下去,對目前的法國來說,只會徒增傷亡。
特別是第二道防線被攻破之後,主和派再次大張旗鼓的宣揚自己的理論,並且表示法國此時應該做的,是在巴黎沒有被攻破之前,儘可能以更小的損失結束這場本來就不應該發生的戰爭。
主戰派和主和派的爭吵再次讓法國變得混亂,特別是英國和澳大拉西亞的加入都沒有改變戰爭局勢的情況下,部分法國人似乎已經有退縮的想法。
四千字更新送到,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