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七章:德意志,復仇!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瘋藝炯龍字數:4205更新時間:24/06/27 00:26:24
    但讓愛德華八世沒有想到的是,以鮑德溫首相爲首的英國內閣,果斷的拒絕了愛德華八世的提議。

    讓鮑德溫首相能夠果斷拒絕愛德華八世的原因,是內閣獲得了來自教會和各自治領政府的支持。

    早在上一次愛德華八世求娶辛普森夫人的時候,不只是內閣,連英國教會和各自治領政府,都紛紛表達了反對的態度。

    能讓內閣政府、教會和自治領政府站起來共同反對的,除了現在的愛德華八世之外,近50年來好像也沒有哪位君主能夠做到了。

    愛德華八世的做法對他的王位造成了衝擊,民衆對愛德華八世表達了不滿,媒體也公開宣稱,一個兩次離婚的女人,不配做大英帝國的王后。

    要知道,根據喬治五世時期所簽訂的威斯敏斯特法案,任何關於國王頭銜和王位繼承問題的變動,必須要經過英聯邦所有自治領政府的批准。

    英聯邦自治領政府包括加拿大,南非和愛爾蘭。在這次事件中,除了愛爾蘭政府表示不關心的態度之外,加拿大和南非自治領政府,均表示了反對。

    愛德華無奈,只能向鮑德溫手相進行施壓,堅定的公開表態:“她不在我身邊,皇冠對我來說毫無意義。”

    但愛德華八世錯誤的低估了英國民衆,政府和教會反對他娶辛普森夫人的決心。

    就在愛德華八世公開表態的第二天,英國首相鮑德溫給了愛德華八世三個選項:要麼,愛德華八世放棄迎娶辛普森夫人,爲英國重新找到一個合格的王后,大家皆大歡喜。

    或者,愛德華八世違背英國內閣意志,強行迎娶辛普森夫人,英國內閣將全體辭職。

    最後一個選項,那就是愛德華八世退位。只要愛德華八世不是英國國王,那麼他娶誰和英國內閣就毫無關系。

    這三個選項中,放棄迎娶辛普森夫人明顯不符合愛德華八世的想法。對辛普森夫人已經過度着迷的愛德華八世,是無論如何都不會放棄她的。

    第二個選項其實也不太可能。英國國王的權利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大,違背內閣的意志,甚至迫使全體內閣辭職,這只會讓英國的王位更加動盪。

    更何況,反對愛德華八世迎娶辛普森夫人的並不止內閣政府,還有各殖民地政府和教會,甚至廣大的英國民衆。

    愛德華八世能逼迫英國內閣政府辭職,難道還能逼迫所有殖民地政府辭職,並且廢除教會人員的身份嗎?

    明顯不可能。愛德華八世沒有這樣的地位,在民間也沒有崇高的聲望,這麼做只是自尋死路。

    鮑德溫首相看似給了愛德華八世三個選項,但愛德華八世最終能選擇的只有最後一個,那就是退位。

    愛德華八世和鮑德溫首相互相明牌的消息,瞬間變成了歐洲的火熱新聞。

    大家都在好奇,在和內閣政府有着這樣激烈的衝突的時候,愛德華八世到底會怎麼選擇?

    是接受政府的提議,放棄迎娶辛普森夫人,繼續做高貴的英國國王,還是就此放棄王位呢?

    在大多數人的心中,王位的重要性遠高於一個小小的辛普森夫人。這也讓大多數普通人認爲,愛德華八世遲早會退讓的,因爲他不可能捨得已經拿到手中的王位。

    英國陷入混亂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德國和意大利的耳中。

    對此時的德國和意大利政府來說,這簡直是一個好到不能再好的好消息。

    至少在英國的王位危機沒有一個明確的結果之前,英國人應該沒有什麼閒工夫來干涉歐洲的局勢。

    意識到這是一個好機會,德國政府決定抓住這個機會,爲自己創造足夠的收益。

    1936年4月4日,德國軍隊大量南下,陳兵在和奧地利的邊境。

    4月5日,德國政府照會奧地利政府,要求奧地利割讓捷克地區中居住着大量德意志人的蘇臺德地區。

    德國人只給奧地利政府三天的時間考慮。三天之後奧地利政府還沒同意,德國將不惜動用武力手段,幫助廣大的德意志人回歸祖國的懷抱。

    德國政府這樣的行爲,瞬間點燃了歐洲的局勢。

    奧地利帝國會同意德國人的要求嗎?恐怕未必。

    德國的要求看似合理,但卻是奧地利帝國完全不能接受的。要知道,德意志帝國成立的前身,是邦國衆多的神聖羅馬帝國。

    而曾經的奧地利也是神聖羅馬帝國的一員,不過因爲爭奪神聖羅馬帝國霸權失敗的原因,被德意志帝國逐出德意志區域。

    從民族的根源來說,奧地利人和德意志人同根同源,奧地利人也屬於德意志人的一種,大家都說着德語。

    按照德國人的說法,豈不代表着最終的奧地利帝國也要併入德國,才能實現德意志人的一統嗎?

    但拒絕此時的德國人,是要付出一定的代價的。

    奧地利無法單獨承擔德國和意大利的壓力,只能將希望寄託於自己的盟友法國身上。

    法國總統阿爾貝明白事情的嚴峻性,但他仍然寄希望於德國人不會發動大規模戰爭。

    在法國總統阿爾貝向奧地利皇帝卡爾一世的回信中,已經能夠證明阿爾貝總統的態度:“我們震驚於德國人龐大的野心,並且會堅定的履行盟友的責任,與我們的奧地利兄弟站在一起。

    請您放心,法國已經做好了任何準備,我們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盡全力支援我們的盟友。

    如果德國人有膽子發動戰爭的話,那就讓他們來吧。法蘭西忠誠的軍隊會讓他們明白,任何肆意挑起歐洲戰爭的國家,都將得到法蘭西正義的制裁。”

    是不是吹牛只有阿爾貝總統自己清楚。但要命的是,身爲皇帝的卡爾一世卻相信了阿爾貝總統的說辭。

    和弗朗茨一世不同,卡爾對於奧地利帝國的掌控力,伴隨着匈牙利的獨立已經降到了冰點。

    如果再不想辦法進行一定的改進,讓民衆信任自己,恐怕奧地利的皇權即將走向末路。

    在這種時刻,法國總統阿爾貝的說辭給了卡爾一世信心。只要能夠戰勝德國人這樣的強敵,哪怕付出的傷亡再大,也能穩定自己的皇位。

    畢竟,戰爭勝利之後,卡爾一世就是帶領奧地利人打贏戰爭,避免國土被割讓的英雄。

    動用媒體稍微一宣傳,那些民衆的好感就會刷刷刷往上漲。

    有了信心之後,卡爾一世給德國人的迴應也變得十分有底氣。

    因爲已經打定主意要拉攏民心,卡爾一世的態度十分堅定,彷彿已經做好了與國家共存亡。

    在給德國人的迴應中,卡爾一世說道:“奧地利帝國不會捨棄任何領土,我願意和每一位國民共存亡。

    經濟危機不能摧毀奧地利帝國,戰爭同樣也不會。如果貴政府(德國)要搶走我們的土地和財產,那就請從我的屍體上踏過去吧!”

    4月7日,德國開始祕密總動員。當天晚上,德國所有廣播電臺都廣播了德國政府對奧地利帝國提出的和平協議。

    在廣播中,德國政府將自己塑造成了和平的一方。德國政府的所作所爲,只是爲了讓所有德意志人民擁有更加統一和穩定的生活環境。

    但這一切只是僞裝,德國高層已經開始了戰爭的準備。他們所欠缺的,只是一個讓自己看起來屬於被迫應戰的一方的藉口。

    4月8日凌晨,德國首相府邸。

    “首相閣下,奧地利人剛剛襲擊了我們的邊境哨港,我們有兩名邊境士兵陣亡在這次襲擊中。”突然,一名軍方高層面帶喜色的闖入了首相辦公室,一臉興奮的對着德國首相說道。

    明明是自己這邊產生了傷亡,但辦公室內的所有人,包括首相在內,這都是一副喜不自禁的模樣,讓人看起來非常怪異。

    “很好!”德國首相冷笑一聲,向着剛纔說話的那名將軍吩咐道:“這些都是奧地利人主動向我們入侵的證據,將這些證據保存好。

    而現在,我們要做的是爲死去的士兵報仇。先生們,戰爭來了!”

    德國首相的話對在座的所有軍方高層來說就是最高命令,也是他們最願意聽到的事情。

    儘管這次襲擊看起來迷霧重重,畢竟奧地利人也不是傻子,不可能無緣無故的主動襲擊德國軍隊。

    凌晨兩點半,德國國會。

    此時的國會大堂燈火通明,大多數德國國會議員和德國軍方高層,以及許多國內媒體,被臨時從被窩裏叫起。

    所有人都睡眼朦朧,只有那些媒體面帶興奮,等待着德國人主動透露的大新聞。

    德國首相面帶悲切,眼含憤怒的一步一步走向講臺,目光沉重的掃視一圈,這才一字一句的開口:“各位,剛剛收到一個不幸的消息,在我們的南部邊境,一個邊防哨所被罪惡的奧地利人襲擊。

    雖然我們的士兵英勇無畏的擊退了敵人,但還是導致我們兩名士兵死亡,四名士兵受傷的結局。

    我不想說這場襲擊誰對誰錯,因爲這顯然已經很明了了。敵人出現在我們的哨所並且對我們的士兵發動襲擊,這是對德意志帝國的公然宣戰。

    現在,我宣佈,因爲奧地利帝國的襲擊,德國已經被迫和奧地利帝國處於戰爭狀態。

    先生們,女士們,戰爭來了。這並非我們所願,但我們必須要對敵人發動反擊。

    我將動用一切來捍衛德意志帝國的尊嚴不被侵犯,爲了德意志,爲了在剛纔的襲擊中死去的士兵,我們只有用更加猛烈的報復,讓敵人消失在我們的眼前!”

    德國首相的話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大多數國會議員比較贊同戰爭。

    畢竟此時是德國被襲擊之後被迫宣戰,可不是主動宣戰。

    而那些被邀請來的國外媒體,此時就有些瞪大了眼睛。他們沒想到,今晚的大新聞居然是戰爭的爆發,而且是德國和奧地利兩個列強之間的戰爭。

    既然德奧都爆發戰爭了,那麼法國和意大利的參戰還會遠嗎?這豈不代表着,他們在今晚經歷了又一次歐洲大戰的開幕,也代表着即將有上千萬甚至數千萬民衆,因爲今晚的新聞,而被迫走向戰場,最終陣亡在異國他鄉

    “首相先生,你所說的被奧地利帝國襲擊的事情,請問貴國有證據嗎?”一家來自法國的媒體不可置信一般,對着即將離開講臺的德國首相詢問道。

    “當然有。”德國首相點了點頭,拿出早已經準備好的照片,面帶怒色地說道:“既然你這麼問了,那麼就請看好吧。

    這是奧地利軍隊襲擊我們邊境哨所的證據。在空軍加急運輸之下,在這場會議召開之前就已經送到了我的辦公室。

    兩名在襲擊中犧牲的士兵,已經被我們緊急運輸回柏林,並且安葬在國家英雄陵墓。如果你不相信這些照片的話,我們還保留了多名發動襲擊的奧地利士兵的屍體,這就是奧地利對我們發動襲擊的罪證。

    不管他們是怎麼想的,這件事已經觸犯了德意志帝國的底線。我知道伱們和奧地利是盟友,如果你們不顧奧地利人的罪責,只想履行所謂的盟約,那麼就來吧。

    德意志不會懼怕任何威脅,我們將勇於和任何敵人作戰。德意志軍隊將會讓全世界明白,挑起德意志的怒火的國家,將爲他們的行爲付出慘重的代價。”

    說完,德國首相頭也不回的離開了講臺。

    外交部門的人上來組織秩序,並且在離開時,但是溫和的勸告了國外的媒體:“好了,先生們,戰爭已經到來了,我勸你們儘早離開德國。

    特別是那位法國的先生,你的國家很有可能和我們交戰,請儘早離開德國,謝謝。”

    在諸多國外媒體中,最不慌的應該就是來自意大利的媒體了。

    畢竟意大利和德國是盟友關係,只要不作死,意大利人在德國還是很安全的。

    今天出去玩,暫且一更,感謝支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