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二章:西班牙的哀歌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瘋藝炯龍字數:3302更新時間:24/06/27 00:26:24
從戰爭爆發到合約簽訂,滿打滿算也只有兩個月多一點點的時間。
如果只算德國對波蘭的作戰時間,甚至只有一個半月。
一個半月的時間就消滅一個擁有上百萬軍隊的國家,這在所有國家看來都是不可思議的。
要知道,因爲一戰後沒有爆發過太大規模的戰爭,各國的主要作戰思想都停留在一戰時期。
就像波蘭那樣,正面動用大量步兵挖掘戰壕,和敵人進行防禦戰,側翼部署大量騎兵,隨時準備包抄襲擊才是各國的主要戰術思想。
但德國人改變了這一現狀,讓包括英法在內的全世界國家都看到了新的戰爭方式。
動用大量坦克和機動化部隊進行迅速突擊,敵人的防線就會被撕裂一道口子。只要機動化部隊的規模足夠多,突進速度足夠快,完全可以在敵人還沒有反應過來之時,就完成閃擊戰的主要目的,那就是攻破敵人的首都。
當然,這樣的閃擊戰也是有着一定的缺陷的。
首先,閃擊戰的目標只能是波蘭這樣國土面積並不龐大的國家。
要是把閃擊戰的目標放在俄國或者澳大拉西亞這樣領土疆域極其龐大的國家,這樣的戰術就會極其考驗後勤補給和機動化部隊的規模。
其次,想要達成迅速有效的閃擊戰,就必須要有足夠數量並且戰鬥力十分強大的裝甲化部隊。
除了波蘭這樣的在騎兵方面有些偏科的國家之外,包括英法在內,對坦克的發展都是比較重視的。
如果將波蘭換成法國,德國未必能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裏完成閃擊戰,這也是法國人還能臨危不亂的原因。
但也不得不承認,德國人所創造的恐怖戰果,還是有點讓英國和法國感覺到慌亂。
英國和法國之所以退縮,其中一部分原因就是他們畏懼德國的部隊,畏懼德國人能夠在如此短的時間裏就迅速擊潰波蘭。
在德波戰爭爆發之前,法國人的軍隊規模和德國處於同一水平。
但法國國防部門已經進行了多次會議,他們得出了一個自己仍然不願意相信的事實,那就是法國軍隊根本無法在兩個月之內打贏波蘭。
甚至,根據參謀部多次進行推演的結果,法國軍隊至少需要半年以上的時間,並且要在動用全力的情況下才能打贏波蘭。
而且,想要擊潰波蘭超過百萬的軍隊,法國人同樣也要承擔至少數十萬的傷亡。
這也代表着就目前爲止,德國軍隊已經反超了法國軍隊。法國軍隊在戰術思想和戰爭理念方面,已經再次落後德國。
德國和俄國聯合瓜分波蘭之後,最尷尬的並不是英法,而是那個曾經被認爲可以輕鬆管理世界的國際性組織,世界聯盟。
從戰爭爆發一開始,世界聯盟所舉行的會議就在不斷的譴責德國人的行爲。
甚至戰爭爆發中期,有不少的國家也提出過干涉這場戰爭的提議。
但因爲英國人的中立和法國人的退縮,這項提議並未通過,也造成了目前的結果,那就是波蘭被瓜分。
這讓世界聯盟的威望大幅度降低,世界聯盟在國際上的地位也變得非常尷尬。
既然無法管理實力較強的列強,那麼這些中小國家繼續待在世界聯盟又有什麼作用呢?
真正擊垮世界聯盟,還得是德國人在德波戰爭之後,一系列對其他國家的侵略行爲。
對波蘭的戰爭結束之後,德國和意大利將目光重新放在了西班牙的戰爭上。
到目前爲止,西班牙內戰的局勢也早已明了。
如果沒有其他列強的干涉,西班牙共和政府最多只能堅持半年的時間,就會被西班牙國民軍奪取政權。
但很明顯,無論是剛剛吞併了波蘭野心勃勃的德意志帝國,還是十分羨慕德國進行了大擴張的意大利,都不願意再等半年的時間。
對於德國政府所制定的擴張計劃來說,西班牙將是極其重要的一環。
能夠早點掌控整個西班牙,也就代表着德國在西歐的對抗中將取得更大的優勢。
聖誕節過後,德國和意大利加快了對西班牙共和國的進攻。
他們所派遣到西班牙的軍隊,也從共計5萬人迅速增長到了超過15萬。
再加上超過50萬的西班牙國民軍,聯合起來的兵力已經遠遠超過了西班牙政府所擁有的40萬人。
爲了儘快消滅西班牙共和政府,德國和意大利對西班牙共和政府所掌控的城市進行了無差別大轟炸。
意大利更是沒有絲毫僞裝的,出動了大規模海軍圍剿西班牙共和國政府所掌控的西班牙海軍。
在德國和意大利的聯合攻勢之下,西班牙共和政府節節敗退,軍隊和民衆的傷亡都十分慘重。
1936年1月7日,西班牙共和政府代表在世界聯盟例行會議上聲淚俱下,請求包括英法在內的各大列強干涉西班牙內戰,並且提供了大量德國和意大利的飛機轟炸西班牙城市,並且造成大量西班牙平民傷亡的真實照片和證據。
在當天的投票上,世界聯盟會議以超過70%的絕對壓制,初步同意了西班牙共和政府代表所提出的支援西班牙的提議。
但第二天,在是否干涉西班牙戰爭的提案上,隨着法國人的主和表態,最終主和派以超過47%的票數(43%主戰,10%棄權),成功讓世界聯盟放棄干涉西班牙內戰。
其實從前後兩天的投票上就能夠看出,大部分中小國家是同意干涉西班牙內戰的。
他們也在懼怕,懼怕野心越來越龐大的德國,終究會有一天將目標放在他們的身上。
但可惜,世界聯盟雖然是國際性組織,但其中的話語權都掌握在列強身上。
只要列強表達了反對的態度,這些中小國家就不得不考慮和列強對着幹的後果。
更何況,表達反對態度的法國,可是歐洲除了英國之外,擁有殖民地最多,得到歐洲國家支持最多的列強。
在請求干涉西班牙內戰的提議被否決之後,西班牙共和政府代表帶着悲哀和憤怒的說道:“終有一天,你們會爲今天的懦弱而付出代價!”
雖然已經退出了世界聯盟,但德國和意大利對世界聯盟的這次會議表達了密切關注。
在得知世界聯盟拒絕了干涉戰爭提議之後,德國政府和意大利政府在一次照會時,非常不屑的嘲笑到:“他們(英法)就是一羣被嚇破了膽子的懦夫,再也沒有人能夠阻擋我們的腳步。”
話說回來,澳大拉西亞在這次投票中是投了同意票的。
但可惜,英法不同意干涉西班牙戰爭,澳大拉西亞也不至於隔着印度洋和大西洋,跨越萬里去援助已經快要滅亡的西班牙共和政府。
但出於種種利益考慮,在這次世界聯盟例行會議結束之後,澳大拉西亞代表找到了西班牙代表,並且表示澳大拉西亞願意向西班牙援助一批物資和武器裝備。
也正因爲如此,澳大拉西亞很輕易的獲得了西班牙的友誼。
因爲各中小國家的不滿,這場會議最終的結果變成了大新聞,在歐洲國家中廣泛傳播。
法國人懦弱的主和態度,和澳大拉西亞願意幫助西班牙的態度截然相反。也正因爲法國人的襯托,反倒讓澳大拉西亞獲得了不少歐洲國家的好感。
說回澳大拉西亞。
阿瑟對於目前世界的局勢發展,感覺到了一絲陌生和危機。
這個世界的發展和歷史截然不同,這也代表着阿瑟並不能完全依靠歷史的走向來判斷現實世界的發展。
在真實的歷史上,德國先後吞併了捷克斯洛伐克和奧地利,隨後才將目光放到了波蘭的身上。
但現在,因爲奧地利帝國尚存的原因,德國首先就將目標放在了波蘭的身上。
一個吞併了波蘭大部分土地的德意志帝國,到底會選擇繼續東進,順應英法挑撥德俄關係的思路,還是穩固波蘭的統治之後,將軍隊調轉向西呢?
現在的法國能否抵抗住德國的進攻,歷史中並不存在的奧地利帝國能否發揮出自己的作用,這都是阿瑟並不能確定的事情。
既然一切並不確定,那麼只能將希望寄託在自己的強大身上。
在1936年快要到來之際,阿瑟再次召開了一場內閣會議,目的就是進行戰爭的準備。
在這場會議上,阿瑟大膽預言,戰爭將會在今年或者明年爆發。
爲了應對這場可能遠超之前歐洲大戰的戰爭,阿瑟要求軍隊儘快擴大規模,海軍儘快進行生產,並且各行各業隨時做好進入戰爭狀態的準備。
除此之外,阿瑟也過問了武器裝備和醫療物資的生產。
德國消滅波蘭雖然很快,但這不代表歐洲戰爭也會迅速解決。縱使和歷史的發展已經完全不同,阿瑟仍然相信,這場嶄新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仍然會持續數年的時間。
在這場戰爭中,最重要的仍然是對戰略物資的儲備。儲備的物資越多,所能堅持的時間也就越長。
對於一場漫長的消耗戰來說,物資的儲備,以及民衆對於戰爭勝利的渴望,才是能否獲得勝利的關鍵。
3000字第二更,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