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章:閃擊波蘭,俄國參戰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瘋藝炯龍字數:3710更新時間:24/06/27 00:26:24
    情況正如同波蘭第二集團軍司令所預料的那樣,經過了幾天的精心準備,確定波蘭主力軍隊已經被拖在西部戰線,德國第一集團軍立即發動了閃擊波蘭計劃。

    爲了完成這次閃擊任務,德國投入了他們所有的裝甲部隊和機動化部隊。

    其中包括3個坦克師,3個摩托師,5個輕裝甲師和2個騎兵師。作爲火力的補充和援助,第一集團軍所在的東普魯士地區,還擁有超過1200架飛機,2400門火炮。

    作爲對抗的,波蘭第二集團軍擁有4個步兵師,4個騎兵師,1個坦克師和3個火炮師。

    從雙方軍隊的編制上就能夠看出差異,德國第一集團軍主要編制全部是機動化部隊,並且以坦克和裝甲師居多。

    而波蘭第二集團軍主要編制是步兵師和騎兵師,算是一戰中比較常見的部隊編制。

    這就有一個巨大的差異,那就是在正面對戰中,無論是步兵還是騎兵,對裝甲部隊的威脅都不高,甚至聊勝於無。

    真正能夠給裝甲部隊造成威脅的,實際上是炮兵師和飛機。但在德國全面掌握了領空優勢的前提下,波蘭的火炮到底能夠給德國的坦克造成多大的威脅,這已經變成了一個並不確定的未知數。

    1935年10月19日下午,德國從東普魯士地區對波蘭華沙的閃擊戰正式開始。

    首先是大量的飛機出動,用來摧毀波蘭各主要機場和通信-交通樞紐。

    德國人再也不裝了,他們窮極一切手段,目的就是爲了摧毀波蘭的各種重要設施,讓波蘭政府和前線軍隊的通信環境變得極差。

    只要前線和後方喪失了聯繫,波蘭就一定會陷入混亂,這也是德國閃擊波蘭的最好時機。

    德國第一集團軍由馮·波克上將指揮,聚集了德國最精銳的機動化部隊,目的自然是快速擊潰波蘭。

    從閃擊波蘭計劃一開始,波蘭第二集團軍就迅速進入潰敗狀態。

    倒不是波蘭第二集團軍太過弱小,實在是聚集了大量裝甲部隊和飛機的德國軍隊太過強大。

    在大量飛機的轟炸襲擊之下,波蘭軍隊根本不能組織很好的反擊,就被德國的坦克部隊所擊敗。

    短短24小時的時間,波蘭北部防線瞬間崩潰,德國坦克部隊直接撕裂了波蘭第二集團軍的防線,朝着百公裏之外的華沙浩浩蕩蕩的開去。

    這也是波蘭目前最有危機的一點,那就是華沙距離德國的東普魯士地區太近了。

    特別是割讓波蘭走廊之後,德國對東普魯士地區的控制再度加強。

    任何在東普魯士地區部署的軍隊,都能夠對南方的波蘭產生巨大的威脅。

    華沙作爲波蘭最重要的城市,一旦華沙面臨危機,帶給整個波蘭信心的打擊,絕對是無與倫比的。

    擊潰了波蘭北部的第二集團軍之後,德國大量的機動化部隊順着公路南下,目標直至華沙。

    因爲機動化部隊的移動速度很快,短短48小時的時間,軍隊將戰線推進了超過50公里,華沙已經近在咫尺。

    阻擋在華沙面前的,是華沙北部的軍事重鎮普翁斯克。

    波蘭第二集團軍已經聚攏了殘兵,波蘭政府也在緊急運輸東部戰線的軍隊前往北部戰線。

    這場閃擊戰讓波蘭軍隊猝不及防,也讓正在關注這場戰爭的英法有些驚掉了下巴。

    在西線還能和德國軍隊打的有來有回的波蘭,在北線戰場幾乎是全面崩潰的狀態。

    波蘭的騎兵面對德國的坦克沒有任何辦法,哪怕他們組織了多次英勇無畏的衝擊,最多也只是給坦克身上留下一些或深或淺的劃痕罷了。

    這些坦克的裝甲厚度連重機槍的掃射都能夠抵擋,更不要說這些騎兵單薄的進攻了。

    也正是西線戰場和東線戰場的兩次騎兵和坦克的碰撞,才讓波蘭和其他國家明白,騎兵在戰場上的作用已經被極大的減弱了。

    在面對裝甲化部隊面前,騎兵機動性的優勢蕩然無存。單從裝甲化部隊和騎兵部隊的戰鬥力來看,騎兵也絲毫不具備優點。

    除了能夠馳騁在山地和丘陵等特殊地形之外,騎兵再也沒有任何優點。這一點可以被大量的空軍彌補,這也代表着在這場德波戰爭中,波蘭人引以爲傲的騎兵,實際上沒有絲毫的作用。

    直到這時,波蘭人才感覺到了真正的慌亂。

    北部戰線已經崩潰,西面守不守得住已經不重要了。華沙一旦陷入危機,波蘭政府就只有兩個選擇,要麼後撤,要麼投降。

    察覺到嚴重危機的波蘭政府,立即聯繫了正在觀望的英國和法國,要求法國人履行自己的承諾,加入或者干涉這場戰爭。

    德國人也明白必須要速戰速決,否則英法一旦加入,這場戰爭很有可能演變爲全歐洲的大戰。

    1935年10月21日,德國政府動用空軍大量向華沙投放了勸降書,要求波蘭民衆放棄抵抗,德國軍隊絕對不會殘害俘虜。

    與此同時,德國軍隊距離華沙只有不到30公里的距離,華沙已經岌岌可危。

    爲了儘可能拖延時間,波蘭政府一方面催促英法快點做出決定,一方面下達了自波蘭重新獨立以來,最可能影響波蘭局勢的決定,那就是遷都。

    具體遷都到哪呢?波蘭是一個中歐國家,除了立陶宛王國這個附屬國家之外,再也沒有任何海外領地。

    而且波蘭的面積也不大,最終波蘭政府選擇遷都的目標,也只是華沙東南160公里之外的盧布林。

    值得一提的是,盧布林距離波蘭和俄國的邊境只有幾十公裏的距離。

    這也代表着對現在的波蘭政府來說,他們已經把德國視爲最大的敵人,威脅程度遠在俄國之上。

    波蘭的遷都並不順利。

    德國人自然不會放任波蘭進行遷都。在波蘭悄悄決定遷都的同時,德國派遣了大量飛機,將華沙至盧布林一帶的公路全部炸燬。

    這就不得不再次提到波蘭的戰略縱深了。作爲一個本土面積並不大的國家,德國飛機可以輕易的飛到波蘭全境,不用擔心往返問題。

    這也代表着,德國空軍可以肆意在波蘭境內的任何地點進行轟炸和襲擊,波蘭境內的任何公路和重要設施,隨時都有可能面臨德國的襲擊。

    公路炸燬之後,波蘭的遷都計劃確實緩慢了很多。

    至少,波蘭政府原本計劃的搬遷民衆的計劃是被完全破滅了。

    雖然兩地之間只有160公里的距離,但在公路被破壞的情況下,光搬遷政府就已經很難了,更不要說搬遷華沙大量的民衆了。

    最終,波蘭政府只能選擇拋棄民衆,帶領着政府重要部門和職員,悄悄乘坐卡車前往盧布林。

    殊不知,波蘭政府這樣的選擇,直接擊潰了波蘭民衆的信心。

    別的先不說,政府都已經跑路了,難道還要要求華沙剩下的守軍和民衆堅決抵抗嗎?

    縱使波蘭民衆有一腔報國熱血,在面對這樣獨自跑路的政府時,也難免如同被澆了一盆冷水一般,心都涼了半截。

    兩天之後,德國第一集團軍順利包圍了華沙。

    爲了拖延德國行進的速度,波蘭政府在華沙留下了足足18萬的兵力進行防守。

    雖然這其中只有不到8萬人是老兵,剩下的10萬軍隊都是最近一個月才招募的新兵,但也是實實在在的18萬軍隊。

    按照常理來說,如果波蘭軍民堅決抵抗,18萬軍隊外加所有華沙人,至少能拖住德國軍隊一週的時間。

    但問題是,此時的波蘭軍隊早已經喪失了信心,難道還能指望着他們拼死抵抗,誓死守衛波蘭嗎?

    伴隨着大量德國空軍的抵達,以及大量的勸降書的投擲,華沙的淪陷也已經變成了必然。

    1935年10月23日,德國軍隊正式開始圍攻華沙。

    10月25日,在大量投擲了勸降書之後的第三天,德國軍隊發起了總攻。

    10月29日,華沙守備軍司令奧卡·伊萬諾維奇·戈羅多維科夫帶着十多萬華沙守軍宣佈投降,華沙正式淪陷。

    而此時距離德國第一集團軍發動進攻,不過只有11天的時間。

    哪怕算上戰爭爆發的總時間,也只過去了半個月。德國軍隊只用半個月的時間就攻陷了波蘭的首都,這是英法在戰爭爆發之前怎麼想也想不到的。

    而且,通過這場戰爭,德國的軍隊已經迅速擴張到了百萬級別。同樣擁有百萬軍隊的波蘭絲毫不是德國的對手,這也代表着德國軍隊仍然擁有極高的戰鬥力,這對英國和法國來說都不是一個好消息。

    也正是在此刻,英法終於決定不當一個旁觀,打算加入這場戰爭,幫助波蘭穩住局面。

    但,有一件事情的發生,超乎了英法的預料。

    1935年11月1日,在波蘭政府抵達盧布林,大量調動東線的守軍前來盧布林佈置防線的時候,俄國軍隊徹底出動了。

    超過30萬俄國軍隊浩浩蕩蕩的開赴前線,在波蘭軍隊沒有任何準備的情況下,迅速對波蘭守軍展開了大規模進攻。

    要命的是,波蘭人不僅沒有絲毫準備,波蘭政府甚至還撤走了大半在東線的守軍。

    原本波蘭在和俄國的邊境擁有超過40萬的守軍,也是俄國一直沒有動手的原因。

    但因爲華沙的淪陷,迫使波蘭政府不得不調動東線的守軍來防守盧布林,讓俄國人終於找到了機會。

    經過調動的東部邊境,目前只有不到20萬波蘭守軍。他們所面對的,是30多萬俄國軍隊。

    更要命的是,波蘭政府將東部邊境守軍的大部分火炮和重武器全部調到了盧布林,部署在了盧布林的防禦陣地中。

    這導致東部邊境在面臨俄國軍隊的進攻的時候,所能夠仰仗的,只有手中的步槍和少量機槍火炮。

    而俄國軍隊,早已經不是一戰那副簡單的模樣。

    國家重新統一之後,俄國的經濟和工業就迎來了高速增長。

    雖然俄國的經濟還是很糟糕,但到目前爲止,困擾俄國許久的饑荒已經被完全解決。

    工業自然不用多說。在俄國政府的努力下,俄國建成了列強級別的工業,軍工方面也得到了極大的恢復。

    目前俄國的武器裝備幾乎都是自產,他們的武器裝備在面臨缺乏重武器的波蘭軍隊面前,毫無疑問是領先的。

    3400字第二更,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