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二章:擴軍,擴軍!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瘋藝炯龍字數:3300更新時間:24/06/27 00:26:24
    1935年三月初,阿瑟剛剛計劃前往道格拉斯飛行器公司和波音公司查看新一代運輸機的情況,就接收到了來自歐洲方面的壞消息。

    一共有兩個壞消息。

    第一個是西班牙內戰的情況。英國的不作爲,法國的退縮,直接導致了西班牙共和國在內戰中逐漸陷入劣勢,甚至首都馬德里都寥寥可危。

    更要命的是,西班牙戰場直接變成了德國和意大利練兵的場所。如果不是德國和意大利在大量練兵的話,恐怕西班牙內戰早就在德國和意大利軍隊的侵略下結束了。

    第二個壞消息,就是德國曾經瘋狂找盟友的行爲。

    世界上的列強就那麼多,除了西班牙之外,德國對島國也進行了大量的拉攏。

    島國的地理位置比較特殊,也是它能夠成功實現維新,甚至成長爲東方唯一的列強的原因。

    島國位於太平洋西岸,距離俄國非常重要的遠東港口很近,對俄國能夠形成足夠的威脅。

    更重要的是,島國因爲自身的限制,很難發展成爲真正意義上的超級列強。這導致島國只能成爲一個軍事強國,不能成爲真正意義上的工業和經濟強國。

    缺少了大規模的工業和經濟,就註定島國在穩居列強寶座的前提下,並不能對於最高的世界霸主寶座發起衝擊。

    說實在的,幾乎所有的世界霸主有力的爭奪者,都會喜歡島國這樣的角色。

    之前的英國人是這樣,美國人是這樣,現在的德國人也是這樣。

    島國既能幫助德國從遠東方面威脅到俄國,又距離德國比較遠,不會威脅到德國本身。

    而且,島國的軍事實力又比較強大,相較於意大利這個軍事並不太靠譜的盟友來說,從軍事角度出發,島國才是德國想找的那個盟友。

    而島國方面,在自己的主人美國被瓜分之後,島國的日子就不太好了。

    特別是英國人爲了拉攏澳大拉西亞,徹底中斷了支持島國的想法,就讓島國在這幾年的時間裏真正的變成了孤兒。

    面對着來自德國的拉攏,島國想也沒想,如同舔狗一般瘋狂向德國靠近。

    這其實也很正常。雖然德國的實力沒有那麼強大,但德國較爲發達的工業,仍然能爲島國提供很多幫助。

    而且,德國算是歐洲列強中,唯一一個實力足夠又願意幫助島國的,島國其實也沒得選擇。

    在雙方情投意合之下,在去年,德國和島國就多次派遣代表在柏林展開了會談。

    雙方會談的主題也只有一個,那就是商討兩個國家之間的盟約。

    之前所提到的壞消息也正是因爲這個。在長達一年多時間的磋商之後,特別是在西班牙內戰中法國人不斷的退縮之後,德國認爲已經到了好時機。

    1935年3月2日,德國政府向島國政府提出所謂的反俄國共同戰線。

    雖然這條戰線名義上是反對俄國,但對於澳大拉西亞來說,絕對是要進行防備的。

    一個有着德國支持的島國,在工業方面會有更大的潛力。

    而且,阿瑟斷定德國的軍事工業也會在短時間內迎來快速增長。

    因爲島國正在進行着戰爭,而島國的軍事工業並沒有想象中那麼發達。

    特別是這個世界的島國在一戰後就缺少了來自英國和美國的扶持,自身的軍事工業並不強大,除了島國人十分重視的軍艦之外。

    而這對於德國來說就是一個好消息。德國可以名正言順通過向島國出口武器裝備的方式,來擴張自己的軍工企業和規模。

    至於英法會不會反對的問題,已經無需考慮了。

    畢竟法國人在西班牙內戰中都能夠退縮,難道還能爲了德國的一些武器裝備的出口,就和德國人翻臉嗎?

    而在這個時間段內,德國也能通過大量生產武器裝備的方式,趁機研究更多的軍事武器,快速發展自己比較欠缺的重武器。

    這確實是個問題。德國和島國更早的聯合,對澳大拉西亞,就代表着這兩個敵人可能會變得更加強大。

    特別是島國人,目前已經在不斷的擴充軍隊規模了。

    島國的陸軍狀況可以大致的分爲一戰後和1930年後。

    一戰後島國因爲承受不了軍費高昂的支出,只能被迫選擇裁軍。因爲海軍限制條約,海軍的軍費迎來了大幅度的降低。

    這導致島國的裁軍目標只能放在陸軍,並且在1925年的時候,達到了島國陸軍的最少人數25萬人。

    隨着時間進入1930年,島國又重啓了陸軍的擴張。

    也是從這段時間開始,島國發動了一系列的戰爭,佔領了許多土地,也讓自己獲得了不少的礦產資源,提高了自己的工業規模。

    隨着時間進入1935年,島國的陸軍規模已經接近45萬人,並且還在不斷的增加中。

    有了來自德國的幫助之後,島國擴張陸軍規模的行動會更加得心應手。

    他們擁有列強中較多的人口,可以隨便的將自己的軍隊擴張到上百萬人。

    既然世界各國都已經在不斷的擴張陸軍和海軍,澳大拉西亞也就沒有了隱藏實力的必要了。

    1935年3月7日,阿瑟簽署了《陸軍擴軍令》,宣佈將在未來的三年時間裏,將澳大拉西亞的軍隊擴充到57萬餘人。

    澳大拉西亞的步兵師數量將從15個擴張到22個,騎兵師數量將從4個擴張到8個。

    除此之外,炮兵師的數量將從6個擴張到10個,坦克師的數量則從3個擴張到5個。

    新增的第16到18步兵師,將會和第5騎兵師,第7炮兵師組成澳大拉西亞國防軍中的第8軍。

    而第19步兵師到第22步兵師,將會和第6騎兵,第8炮兵師組成澳大拉西亞國防軍中的第9軍。

    除了這兩個新成立的軍之外,第7騎兵師將會派遣到第2軍,第8騎兵師和第9炮兵師將會派遣到第4軍,第10炮兵師將會派遣到第3軍,來增強各軍之間的士兵數量和綜合戰鬥能力。

    至於新組建的兩個坦克師,將會併入第7軍,讓第7軍成爲擁有5個坦克師的超級坦克軍隊。

    當然,阿瑟心目中最終的軍隊編制,是要將坦克打散到各部隊,實現戰術中的步坦協同的。

    不過那得在澳大拉西亞的坦克產量跟上來之後才能做到。這種戰術已經在軍事學院中進行演練,關於坦克和步兵軍隊進行配合的思路,已經有許多的新發現。

    除了常規軍隊的擴軍之外,阿瑟直屬的皇家近衛軍,也將迎來小規模的擴張。

    近衛軍目前擁有2個近衛步兵師和1個近衛騎兵師,總體數量還是太少。

    在這次的擴軍中,近衛軍將擴張爲擁有2個近衛步兵師,1個近衛騎兵師,1個近衛炮兵師和1個近衛裝甲師的綜合性超級部隊。

    在軍一級的直屬部隊中,還擁有包括特種部隊在內的許多特殊型的軍隊。

    如果完成這次的軍隊擴張,澳大拉西亞的軍隊數量將來到世界前列,僅次於俄國,意大利和法國。

    如果綜合軍隊的戰鬥力來看,到時候澳大拉西亞的陸軍綜合戰鬥力,將會成爲妥妥的世界第一。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都是在各國的陸軍規模沒有太大的變動上才能發生的。

    要是在這三年內各國有着一定的陸軍擴張,特別是已經不斷露出獠牙的德國人,他們的陸軍戰鬥力不會遜色澳大拉西亞多少。

    但不管怎麼說,這樣一份擴軍令,對澳大拉西亞軍事實力的提升是非常巨大的。

    無論戰爭在什麼時候爆發,擁有更多規模軍隊的澳大拉西亞,能夠保證在戰爭前期也不會吃虧。

    甚至如果敵人的軍隊倉促聚集,澳大拉西亞還能達到先人一步的效果。

    其實按照澳大拉西亞目前的人口結構來看,只是擴軍17萬人,應該很快就能夠完成才對。

    特別是在阿瑟的命令的前提下,擴張17萬人在一個月之內就能夠完成。

    但阿瑟還是選擇將時間定在三年,這也是經過一定的考慮的。首先就是避免和其他國家進行更加激烈的陸軍軍備競爭。

    澳大拉西亞這次擴軍,勢必會引起其他國家的重視。特別是島國,他們目前已經在進行戰爭,自然要防備澳大拉西亞的行動。

    如果澳大拉西亞迅速擴軍,島國很有可能進行應激反應,迅速將自己的陸軍規模擴張到更大的數字。

    這對阿瑟來說有些得不償失,畢竟如果戰爭真要爆發的話,那肯定是在敵人還沒有準備好的時候就發動最好。

    57萬的軍隊規模是一個比較取巧的數字。再往上,法國和意大利的陸軍規模都保持在60萬左右,比澳大拉西亞的陸軍規模是要多上一點。

    雖然只多了3萬人,那也是實實在在的多了。

    這3萬人的差距能爲澳大拉西亞免去不少的麻煩,也將世界範圍內的陸軍軍備競賽限制到了55萬到60萬左右。

    如果其他國家想要擴張到55萬以上,也就不得不考慮這樣的行動會不會引起其他國家的應激反應,讓陸軍軍備競賽從55萬左右的水平,迅速提高到百萬左右的激烈競爭。

    3000字第二更,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