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七章:艾爾湖運河建成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瘋藝炯龍字數:3462更新時間:24/06/27 00:26:24
    如果阿瑟記得沒錯的話,在胡安王子繼承順位之前的兩個王子,在歷史上似乎都在1933年放棄了王位繼承權。

    雖然這一幕暫時還沒有發生,但讓其發生也並不困難。

    考慮到了這些,阿瑟也沒有阻止安娜和胡安王子的相戀,最終兩人也終於走到了訂婚這一步驟。

    在1933年年底,阿瑟終於見到了西班牙的末代國王,阿方索十三世。

    經過兩人的商討,胡安王子和安娜公主的訂婚也被定在了明年的年初。

    這對於雙方來說都算是一件好事。對阿瑟來說,安娜公主能夠找到自己喜歡的人,這對身爲王室公主的安娜來說是最好不過的事情。

    而對於阿方索十三世來說,自己的兒子能夠爲自己找到一個實力非常強大的盟友,這對自己的王位復辟計劃很有幫助。

    澳大拉西亞雖然距離西班牙比較遠,但好歹也是公認的世界第三列強。

    這樣的實力已經完全足夠支持自己復辟,這也讓阿方索十三世幾乎全程微笑着,笑臉非常誠懇。

    而在外界,媒體紛紛評價這兩家王室的聯合是西班牙王室高攀。

    一個已經丟掉王位的王室,和一個剛剛成爲皇室的王室,兩者之間的地位自然不可同日而語。

    更何況,西班牙本身就只是一個歐洲二流國家,而澳大拉西亞可是世界最頂尖的國家。

    這就相當於一個普通市的首富和國家排名前三的富豪聯姻,高攀的絕對是普通城市的首富。

    除了安娜公主的婚事之外,1933年年底還有幾個比較重要的消息。

    其一就是艾爾湖運河正式建成。

    艾爾湖運河從1929年年初開始建造,在1933年年底完工,用時接近五年的時間。

    在這五年的時間內,澳大拉西亞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終於才將一整段運河建造完工。

    建造完工的當天,阿瑟出席了艾爾湖運河的完工慶祝,並且親眼目睹了大量河水涌入艾爾湖的“盛況”。

    肉眼可見的,原本乾枯的艾爾湖瞬間變得溼潤。僅僅幾天的時間,艾爾湖內部就涌入了大量的海水。

    這些海水順着土壤不斷浸溼周邊的土地,讓原本乾旱的艾爾湖周邊地區,突然間變得溼潤起來。

    澳大拉西亞國內的媒體大量報道了運湖的建成,並且開始宣傳艾爾湖建成之後,大量湖水涌入會對周邊的土地造成怎樣的有益影響。

    不過,就算有影響也肯定是很長一段時間之後的事情了。艾爾湖周邊的乾旱環境不是短時間內能夠解決的,艾爾湖運河更多的是長遠的利益考慮。

    在艾爾湖完工的第二天,阿瑟乘坐着一艘兩萬多噸的遊輪,自南向北體驗了一番艾爾湖運河的全程。

    因爲艾爾湖運河在建造的時候,就考慮到了運河要爲周邊的礦產資源和工業基地承擔一部分運輸,這也讓運河的寬度和深度比之前預想的還要更大。

    兩萬多噸的遊輪行駛在運河上,根本不會對運河造成任何的擁堵。

    也正是在這一天,大量的運輸船開始在運河中通行,自南向北或自北向南,將澳大利亞中部地區的大量礦產資源,通過水路的方式運輸到其他城市和國內外。

    特別是布羅肯希爾工業基地,因爲艾爾湖運河的建成,多了一條可供選擇的運輸方式。

    工業基地的發展也因此變得更加順利,在1933年年底,就已經進入最大生產狀態,並且成功容納超過50萬名工人。

    布羅肯希爾工業基地進入最大生產狀態,有效緩解了周邊地區大量人口所帶來的就業壓力。

    在布羅肯希爾工業基地周邊,有着維多利亞州、首都特區、悉尼領地和新南威爾士州四大行政區,也是整個澳大拉西亞人口最稠密的地區。

    這也代表着一件事,那就是布羅肯希爾工業基地的發展潛力遠超想象。

    阿瑟對此也作出了重要決定,那就是開展新一期布羅肯希爾工業基地的建設,將布羅肯希爾工業基地和利奧諾拉工業基地打造成真正的東西雙工業中心的佈局。

    這兩大工業中心有各自的優點。利奧諾拉工業基地靠近西澳大利亞的礦產,優點是礦產資源極其豐富,並且靠近澳大利亞內陸,短時間內根本不用擔心敵人的轟炸。

    而布羅肯希爾工業基地,雖然周邊的礦產資源沒有利奧諾拉工業基地那麼豐富,但礦產資源也絕對不少。

    更重要的是,布羅肯希爾工業基地周邊有着大量的人口,這也代表着布羅肯希爾工業基地的發展潛力,或許比阿瑟曾經寄予厚望的利奧諾拉工業基地還要大。

    這一點,就要看到時候布羅肯西爾工業基地的總生產量和利潤來判別了。

    但不管怎麼說,繼續擴大布羅肯希爾工業基地的規模還是很有必要的。

    如果是在和平時期,阿瑟並不想如此大規模的擴張工業。但眼看着戰爭即將到來,這時候擴張工業是沒有壞處的。

    畢竟這場戰爭是比一戰還要殘酷的戰爭,資源的消耗也比一戰多得多。

    這也代表着,澳大拉西亞製造的各種關於戰爭的物資,只要能夠平安的運輸到歐洲,就完全不愁銷路。

    特別是澳大拉西亞在太平洋有可能和島國打一仗的情況下,擴大工業規模和產量,在工業和經濟方面碾壓敵人,就顯得很有必要。

    目前澳大拉西亞的工業規模已經是島國的好幾倍了。要是工業規模繼續擴張的話,阿瑟實在是不知道這場戰爭應該怎麼輸。

    這也就是阿瑟不願意將大量的資金砸到海軍方面。要不然,光憑目前澳大拉西亞和島國巨大的工業和經濟差距,島國在海軍軍備競爭方面,是完全追不上澳大拉西亞的。

    島國的經濟和工業已經決定了他們在海軍方面的投入雖然巨大,但也是有限的。

    澳大拉西亞則不一樣。如果阿瑟瘋狂起來,完全可以做到島國每建造一艘軍艦,澳大拉西亞就建造兩艘這樣的誇張地步。

    澳大拉西亞立國到現在,政府還沒有負擔過特別誇張的債務。要是真的不顧一切,島國的經濟規模絕對不是對手。

    但可惜,阿瑟不會爲了這麼個對手,就耗盡國家的潛力。

    更何況,在航空母艦更加強大,並且導彈已經領先了不知道多少年的情況下,阿瑟也不覺得憑澳大拉西亞現在的海軍規模,在對戰島國人的時候會輸。

    阿瑟對布羅肯希爾工業基地的新一期建設沒有具體的要求,但也提出了自己的期望,就是和利奧諾拉工業基地組成一東一西兩個工業中心的佈局。

    這也代表着,布羅肯希爾工業基地的規模是要朝着利奧諾拉工業基地追趕的。

    利奧諾拉工業基地已經能夠容納超過150萬名工人,而布羅肯希爾工業基地目前只是利奧諾拉工業基地的一個零頭。

    要想達到150萬名工人的規模,也就代表着布羅肯稀有工業基地要將目前的規模再擴大兩倍才行。

    這就涉及到一個問題,那就是目前的工業大臣大衛·保羅·奧利弗,其實是偏向保守的。

    爲了讓布羅肯希爾工業基地能夠順利發展,阿瑟特意授予了布羅肯希爾工業基地特區區長更高的權力,讓他在謀劃布羅肯希爾工業基地建設的時候,不會被大衛部長影響太多。

    隨着時間即將來到1934年,阿瑟也決定進行戰爭的最後準備,讓澳大拉西亞逐漸的進入戰爭狀態。

    其中最主要的一項,就是關於交通運輸方面的建設了。

    雖然這30多年以來,澳大拉西亞在鐵路和公路方面已經趕上了歐洲國家,交通運輸環境也改善了太多太多。

    但阿瑟可不會滿足於此。

    在阿瑟和新任交通運輸大臣佩裏·薩克林的會面中,阿瑟就提出了對交通運輸部門的要求,那就是在1934年大力建設高速公路。

    說到高速公路,對於現在的澳大拉西亞來說已經並不陌生。

    從最簡陋的公路,到現在已經比較平坦的高速公路,交通運輸部門的努力值得誇讚。

    事實證明,高速公路對於各地區的交流和溝通還是很有幫助的。

    目前高速公路的限速已經提高到每小時75千米,這也代表着在大部分情況下,乘坐汽車已經是除了飛機和飛艇之外最快的交通方式了。

    綜合考慮之下,汽車是便宜裏面最快的交通方式,最快的裏面最便宜的交通方式。

    也正因爲如此,各地的民衆紛紛要求政府將高速公路修到他們所在的城市,讓他們也享受到高速出行帶來的便利。

    有一點不能忽略,那就是汽車行業的發展,才讓高速公路不斷的修建到各地。

    最開始的汽車,時速是達不到75公里每小時的。但現在,澳大拉西亞的汽車品牌已經多不勝數,最快的豪華跑車,速度甚至可以提高到90公里每小時以上。

    不過,因爲現在的汽車沒有那麼穩定的原因,高速公路的限速仍然保持在75公里每小時。

    甚至在城市地區,城區道路的時速不得超過30公里每小時,城郊道路的時速不得超過50公里每小時。

    這樣的規定更多的是保證路上行人的安全。畢竟在道路上沒有攝像頭的現在,大部分司機開車可沒有那麼多的顧忌,路怒症也是有很多的。

    這也讓治安部門不得不加強了在城市內部的警察的數量。特別是交通警察,已經是城市警察中最重要的部門之一了。

    現在科技可沒有那麼發達,想要監管各個道路上車輛的速度,就只能讓這些交通警察去親自控制。

    3200字第二更,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