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三章:安內第一步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瘋藝炯龍字數:3479更新時間:24/06/27 00:26:24
核武器或者說原子彈快要研發完成了,阿瑟對此並不感到意外。
說實在的,雖然美國人研發原子彈在十年之後,但如果從曼哈頓計劃正式成立開始,美國人只用了三年左右的時間。
澳大拉西亞對原子彈的研發從一戰後就已經開始,到目前爲止已經經歷了十多年的時間。
在壟斷了剛果大部分鈾礦的前提下,澳大拉西亞的原子彈研發進度如果還不能迎來飛速的增長,那只能說研發原子彈的科學家能力不行。
實際上,在舉全國之力的情況下,原子彈的研發雖然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容易,但也絕對不是想象中的那麼困難。
早在幾年之前,關於鈾235的提取就已經完成,核武器研發小組的主要注意力也放在安全性和引爆裝置方面。
對於這種前所未有的武器,對其表達一定的謹慎態度是非常重要的。
核武器的原料,鈾礦本身就具有高放射性,更不要說專門提取出來的核原料了。
如果在核武器的研發中不秉持着謹慎的態度,但凡出現一次意外,對澳大拉西亞來說就是沉重的打擊。
好消息是,在每次實驗之前,以愛因斯坦爲首的理論物理學家,都會進行大量的數據測算,來保證實驗的安全性。
到目前爲止,澳大拉西亞的核武器研發在穩步進行,並且沒有出現任何意外情況。
根據核武器研究室方面的消息,澳大拉西亞第一次核試驗有希望在今年年底進行。
如果核試驗一切順利的話,第一枚核武器,也就是原子彈的順利出世,應該也就是明年的時間了。
阿瑟對此滿懷期待。就算短時間內原子彈只能用飛機投放的方式,仍然是一種殺傷力非常大的禁忌武器。
這種武器對戰爭有着極其重要的幫助,也是澳大拉西亞能夠不耗費太多傷亡戰勝島國的希望。
只要澳大拉西亞能夠順利解決島國,將目光重新看向歐洲,歐洲的戰爭也註定不會持續太長時間。
哪怕德國再強大,也不可能承受得住多個國家的圍攻。更何況,這個世界的德國,想要在周邊進行擴張,所遭受到的阻力比歷史上大得多。
歷史上在二戰爆發之前,德國憑藉着英法的綏靖政策,吞併了蘇臺德地區和奧地利,最終在進軍波蘭的時候,徹底引爆了整個世界大戰。
但在這個世界,蘇臺德地區和奧地利,屬於一個統一的奧地利帝國。
雖然奧地利帝國的實力也遭受到了限制,但絕不是歷史上那個被列強看不起,甚至排斥在會議之外的捷克斯洛伐克。
想要從奧地利身上割一塊肉,甚至直接吞併整個奧地利帝國,挑戰是十分大的。
而且現在,奧地利帝國已經和法國結成了同盟。這也代表着一件事實,德國想要在二戰之前拿到歷史上的疆域是根本不可能的。
但凡德國想要在奧地利進行擴張,第二次世界大戰就會隨之打響。
土地越小,人口越少的德國,所帶給歐洲和澳大拉西亞的威脅也就越小。
而且,因爲時間線和歷史上不同的原因,這個世界的德國希特勒掌權更早,對猶太人的迫害也就更早。
許多猶太資本家和科學家早已經轉移到了國外,這也會影響到德國在軍事科技方面的進步。
可以預料到的是,這個世界的德國絕對不會如同歷史中那般強大。
哪怕阿瑟有意讓德國消耗英法的實力,德國也不可能堅持到歷史上那般時間。
雖然沒了美國,但澳大拉西亞基本能夠代替美國的作用。而且,美國地區分裂成的多個國家,也是擁有一定的工業生產能力的。
特別是最爲中心的五大湖共和國,因爲繼承了五大湖工業區,工業實力可以說是大半個美國,還是不容小覷的。
在德國更加弱小,德國的敵人更加強大的前提下,阿瑟可不會覺得這場戰爭自己會輸。
現在要爭取的,是澳大拉西亞在戰爭中能夠獲得的利益大小,以及英法在這場戰爭中被削弱的程度。
好消息是,因爲有着島國這個光明正大的藉口,澳大拉西亞可以在前期不干涉歐洲戰場,還能坐穩戰爭主要國家的身份。
畢竟島國的實力也不容小覷,澳大拉西亞和其附屬勢力下的國家面對島國的傷亡越高,對這場戰爭的貢獻也就越大。
感覺到戰爭已經不遠了,雖然軍事科技都在進步,但阿瑟還是有一定的緊迫性的。
對戰爭進行考慮,阿瑟對所有軍事科技的研發部門下達了命令,要求這些研發部門拿出200%的精力,投入到軍事科技的研發中。
特別是飛機、坦克、火炮和槍械等等,都是戰場中能夠用到的,並且能夠更快進行改進的。
特別是在和島國的戰爭中,飛機火炮和槍械,絕對是和島國戰爭中的主流武器。
至於坦克,目前澳大拉西亞裝備坦克數量不多的原因之一,就是和島國的戰場用到坦克的時機並不多。
澳大拉西亞和島國之間,是面積大大小小的島嶼和羣島。坦克雖然能在大一點的地區發揮作用,但小的島嶼作用就不明顯了。
反而是飛機,在任何地區都能發揮作用,作用性短時間內是要比坦克高的多的。
而且,島國人因爲鋼鐵工業不太給力的緣故,再加上他們對坦克的研發比落後,導致他們的坦克實力並不強大。
如果阿瑟記得沒錯的話,歷史上島國在二戰中,可是投入了不少所謂的鐵皮坦克的。
這些鐵皮坦克的一大優點,就是皮薄餡大,很容易就會被澳大拉西亞的坦克摧毀。
只要能夠佔據空中優勢,在海軍對戰中用導彈偷襲島國的海軍,澳大拉西亞就能夠輕易獲得這場和島國戰爭的勝利。
如果島國人誓死不投降,那阿瑟也只能採取美國人的辦法,用核武器轟炸島國的城市,帶給這個狹小的島國以核平了。
實在不行,往富士山扔原子彈也是能解決辦法的。反正富士山已經有很久沒有噴發過了,阿瑟覺得澳大拉西亞有必要爲島國解決這個安全隱患。
正當阿瑟的目光放在德國什麼時候突破英法的限制的時候,德國人也確實展開了行動。
只不過,德國既沒有恢復軍工生產,也沒有廢除萊茵蘭非軍事區。
德國的第一步行動放在了內部分裂的各邦國上,這也是法國人對德國最大的限制。
因爲德意志帝國內部各邦國林立,帝國政府的權力實際上遭受了大量的限制。
說是帝國政府,其實相當於普魯士的王國政府。因爲南德意志有巴伐利亞王國,北德意志還有漢諾威王國,以及數量衆多,大大小小的公國。
就連阿瑟的本家,薩克森·科堡·哥達家族所掌控的薩克森·科堡·哥達公國,也擁有一支人數超過5000人的軍隊。
這樣分裂的局面,是限制德國軍事實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德國的陸軍總人數本來就被限制在15萬,更不要說這個額度還要和各個邦國平分了。
其中最大的巴伐利亞王國,所擁有的士兵人數超過3萬,已經接近帝國政府軍隊的一半了。
這對帝國政府威嚴是嚴重的挑釁,是德國始終不能團結在一起應對外敵的主要因素。
對於這樣的問題,作爲德國實際統治者的希特勒,是很明顯能夠看出來的。
因此,他的第一步行動目標,就放在了南德意志最大的邦國,巴伐利亞王國的身上。
現任的巴伐利亞國王,是路德維希三世之子,魯普雷希特國王。
這位國王出生於1869年,目前已經64歲的高齡。
希特勒第一步就將目光放在德意志境內最大的邦國,其主要原因還是魯普雷希特國王的王位並不穩固。
雖然他的王位繼承於自己的父親路德維希三世,但路德維希的王位可不是正常繼承得來的。
路德維希三世的父親是攝政王柳特波德親王,他是強行讓國會修改憲法,還讓自己成爲巴伐利亞國王的。
而路德維希三世成爲巴伐利亞國王的時候,已經是一戰爆發前夕的1913年11月5日了。
很不幸,之後的一戰德國慘敗,巴伐利亞爆發了革命,路德維希三世帶着全家逃離,成爲德意志帝國中第一個帶頭逃跑的君主。
篡位加棄民而逃,兩個壞名聲加起來,就已經知道路德維希在巴伐利亞的支持度了。
雖然因爲法國人想要削弱德國的心思,讓路德維希三世保住了自己的王位,但他在巴伐利亞的統治已經失去了支持。
這位在一戰後成功復辟的國王,既沒有得到政府的支持,也沒有得到民衆的信任,在1921年10月18日抑鬱去世。
他的兒子,當時老邁的王儲魯普雷希特繼位,成爲了巴伐利亞國王。
雖然魯普雷西特國王的名聲相較於自己的父親路德維希三世來說好多了,但政府已經形成了勢力,也不可能心甘情願的效忠於王室。
而且,魯普雷希特的年齡也是一大限制。1922年初加冕的時候,魯普雷希特就已經53歲的高齡,在歐洲也算得上是老年人了。
政府根本不清楚這位老邁的國王能夠在王位上堅持幾年,自然也不可能平白無故放棄自己手中的權力。
在之後的十多年裏,盧普雷希特國王和自己的內閣展開了長時間的較量,但仍然沒有奪回權力。
沒辦法,巴伐利亞王國本應該在一戰中就已經滅亡,所迎接的應該是巴伐利亞自由邦才對。
如果不是法國人給王國強行續命,恐怕現在的魯普雷西特國王,應該還在外國當自己的流亡王室首領才對。
3200字第二更,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