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六章:海軍軍備競賽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瘋藝炯龍字數:4404更新時間:24/06/27 00:26:24
    隨着時間進入1931年的3月中旬,列強們紛紛面臨一個艱難的選擇,那就是是否續約海軍限制條約。

    不得不承認,海軍限制條約對於世界和平還是很有幫助的。

    在海軍限制條約的約束之下,各國在軍費的投入至少減少了30%,也避免了各國因爲海軍擴張導致的競爭。

    但問題是,這份所謂的海軍限制條約對每一個國家並非同樣公平。

    當時所約定的各國海軍比例,爲60:55:35:35:30:17.5。

    美國滅亡之後,美國的海軍規模限制就不再對美國分裂出的小國家生效了。

    畢竟那些小國家體量都不太夠,經濟也不可能撐得起一支龐大的艦隊。

    這麼一來,這份海軍限制條約也就變成了對目前比較強大的幾個國家,也就是英國、法國、澳大拉西亞、島國和意大利的限制。

    英國人佔據最多的份額,並且幾乎是第二和第三的總和,自然不會反對這份條約。

    但其他國家就未必了。

    首先是法國。在美國滅亡之後,法國人就在澳大拉西亞的推動之下坐穩了世界第二的寶座。

    不管其他國家怎麼想,法國人對這樣的說法深信不疑,並且時不時就以世界第二強國自居。

    對法國人來說,自己身爲世界第二強國,海軍份額落後英國可以接受,但只有英國人的一半多一點就無法接受了。

    不過法國人也沒想着撕毀這份條約,而是趁着條約續約的時間,趁機提高自己的海軍規模。

    平時這樣的要求其實也沒什麼,最多就是英法之間互相扯扯皮,最後互相達成妥協。

    但法國人偏偏碰上了想要撕毀條約的島國人。

    島國的海軍規模限制在30萬噸,比法國和澳大拉西亞落後5萬噸。

    雖然目前已經是世界第四,但對於野心勃勃的島國人來說,這樣的海軍規模太少。

    從島國人建造的戰列艦就能看出島國人的野心。他們噸位最大的戰列艦已經超過4萬噸,30萬噸的海軍規模甚至還不足八艘戰列艦的噸位。

    相較於法國人只想提高自己的海軍規模限制,島國人更想直接撕毀這份條約,肆無忌憚的發展自己的海軍。

    如果是在平時,島國人在英法的監督下是沒有這個膽量的。

    但現在對這份條約有想法的並不止島國。法國人要求修改條約如同打開了潘多拉魔盒一般,直接讓海軍限制條約的續約陷入了僵持。

    在法國人表達了自己的要求之後,島國和意大利也表示之前簽訂的條約有許多問題。

    法國人要求將自己的海軍規模限制提高到45萬噸,島國人也要求將自己的海軍規模保持在和法國人相同的水平線,也就是45萬噸左右。

    意大利要求將自己的海軍規模翻倍,提高到和澳大拉西亞相同的水平,35萬噸左右。

    這也代表着海軍限制條約必須要經歷大改,才能滿足這些國家的想法。

    問題是,英國人會同意嗎?澳大拉西亞會同意嗎?

    明顯不會。法國人的要求會極大地縮小英國和法國的海軍規模差距,這是英國人不願意看到的。

    而對於澳大拉西亞來說,法國和島國的海軍規模一躍超到自己前面,就連意大利這樣的國家都能和自己保持同等水平,這根本是無法接受的。

    再加上阿瑟本來就想拒絕續簽海軍限制條約,這也基本讓海軍限制條約的續簽走向失敗。

    1931年3月21日,隨着關於海軍限制條約的第三次續簽談判失敗,各國也不得不宣佈暫時停止關於海軍限制條約的談判。

    既然一直談判不出個結果,那麼最好的結果就是各國私下達成妥協,然後在大家都能接受的範圍內,重新簽署一份海軍限制條約。

    但事情並非想象中的那麼容易。

    海軍限制條約的簽訂時間是1921年,時效爲10年,有效期正好到1931年。

    在各國都沒有續簽這份條約之前,海軍限制條約理論上對各國在1931年之後的造艦計劃是沒有任何限制的。

    本着這樣的想法,島國人決定鑽空子,在新的條約還沒有簽訂之前,爲自己修建兩艘超大型戰列艦。

    但讓島國人沒想到的是,自己的一舉一動早已經被澳大拉西亞嚴密監督。

    阿瑟的目的很簡單。其一就是讓島國成爲率先撕破條約的那個國家。

    雖然可能很多國家都有想法,但首先行動的那個國家一定會被英國人針對。

    對阿瑟來說,讓島國人成爲那個率先行動的國家,對自己肯定是有好處的。

    其次,讓島國人來把這灘水攪混,對澳大拉西亞來說也是一件好事。

    海軍軍備競賽往往也代表着陸軍軍備競賽。這也代表着水一旦被攪混了,各國就要開始大量投入到軍備中。

    英國和法國的實力如果能再強大一點,他們在將來面對德國時也會更有優勢。

    過多的投入還能消耗英國和法國的潛力,確保英國和法國會在與德國的戰爭中拼個兩敗俱傷。

    島國偷偷建造超大型戰列艦的消息一被曝光,立即就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關注。

    讓各國沒有想到的是,率先撕破條約的居然不是排名世界第二的法國,而是位居世界第四的島國。

    但誰先撕破海軍限制條約已經無所謂了。島國的超級無畏艦計劃一經泄露,法國人立即表示更改1932年的造艦計劃,在其中加入兩艘超級無畏艦。

    島國和法國的行動英國人自然不會接受。爲了保證自己的海軍優勢,英國也紛紛修改自己的造艦計劃。

    再加上渾水摸魚的意大利,這灘水確實已經被阿瑟攪渾了。

    眼見自己的行動已經瞞不住,島國也就不再裝了。1931年3月27日,島國對外公佈了1932年開始的造艦計劃。

    這輪造艦計劃還是比較龐大的。島國將在五年的時間內建造三艘超級無畏艦,兩艘航母,四艘戰列巡洋艦作爲主力軍艦,還有大大小小加起來數十艘中小型軍艦,極大程度的擴充島國海軍的規模。

    其實從島國的造艦計劃就能夠看出,島國海軍的假想敵人已經變成澳大拉西亞。

    如果島國人能夠完成自己的造艦計劃,他們的海軍規模將略微超過澳大拉西亞,成爲太平洋沿岸海軍最強大的國家。

    這對島國稱霸太平洋是很有幫助的,他們的野心也正是打敗澳大拉西亞,成爲新的太平洋霸主。

    爲了完成這份野心,島國在海軍方面的投入可不小。對於這個土地面積狹隘,礦產資源貧瘠的國家來說,這麼一大筆投入,對國家是一筆沉重的負擔。

    島國人的造艦計劃一石激起千層浪,引得歐洲列強紛紛更改自己的造艦計劃應對。

    讓人沒想到的是,反應最大的不是英國人,而是法國人。

    法國人時刻堅守着自己世界第二的地位,認爲在海軍噸位方面不能讓島國超過自己。

    爲了維持自己的面子,法國人也公佈了自1932年開始的爲期五年的造艦計劃。

    其中,法國預計建造兩艘超級無畏艦,一艘航空母艦,三艘戰列巡洋艦和24艘潛艇。

    這份海軍建造計劃能夠讓法國的主力戰艦數量穩穩位居世界第二,無論是從實力的角度還是從面子的角度,都比較符合法國人的預期。

    雖然英國人一開始沒有打算參與海軍軍備競爭,但島國和法國瘋狂造軍艦的態度還是讓英國人感到了危機。

    雖然目前英國人的海軍很有優勢,但優勢遲早會被島國和法國彌補。

    想要維持皇家海軍的強大,持續在海軍方面投入是必不可少的。

    經過百般思考,英國人也公佈了自己自1932年開始的造艦計劃。

    相較於法國和島國的小打小鬧,英國人的這份造艦計劃就更加瘋狂。

    英國人預計在五年的時間內,建造五艘超大型無畏艦,兩艘航母,四艘戰列巡洋艦,12艘潛艇和數十艘中小型軍艦。

    在要建造的主力戰艦數量方面,英國人要建造的數量幾乎是島國和法國加起來的總和,也證明了英國人想要保持海軍優勢的堅定態度。

    其實在這方面,英國人還是很有底氣的。畢竟英國人控制了美國最精華的地區,也就是美國東海岸。

    憑藉着美國東海岸每年帶給英國的收入,這筆海軍的投入對英國人來說也就灑灑水而已。

    隨着各國紛紛加入海軍軍備競賽,歐洲的局勢也變得愈加混亂。

    之前也說過,海軍軍備競賽往往也象徵着陸軍軍備競賽。

    果不其然。在各國紛紛進入海軍軍備競賽之後,意大利率先宣佈對陸軍擴軍。

    其實意大利自墨索里尼統治時期以來,陸軍已經擴編過好多次了。

    目前意大利的陸軍規模已經超過50萬,是歐洲大陸僅次於俄國和法國的陸軍大國。

    但很明顯,50萬的軍隊根本不能滿足墨索里尼的野心。特別是經過海軍軍備競賽的刺激,墨索里尼直接宣佈將意大利軍隊規模擴張到70萬,並且也拿出了一份海軍建造計劃。

    剛剛吞併了阿比西尼亞帝國的意大利,此時在軍事方面的投入也是有不小的信心的。

    畢竟多了一個龐大的殖民地,對意大利來說就是多了一個能夠產生收入的聚寶盆。

    值得一提的是,軍備競賽開始之後,有一個國家對於各國在軍費方面的投入十分羨慕。

    這個國家就是德國。

    相較於能夠自行決定軍費投入的國家,德國在這方面就比較難受了。

    陸軍規模被死死的限制在15萬人,在海軍方面還不允許擁有大型軍艦,這就代表着德國的軍費根本不可能上升一個臺階。

    但這也難不倒自作聰明的希特勒。

    既然明面上的德國軍隊無法擴張,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擴張自己的私人軍隊,也就是已經更名爲黨衛軍的衝鋒隊。

    目前德國官方的軍隊有15萬,其中德意志帝國的陸軍人數只有不到七萬人。

    與之相比,希特勒的黨衛軍已經擴張到20萬人,並且個個都是忠誠於希特勒的私人軍隊。

    毫不誇張的說,如果希特勒願意,他的私人軍隊可以隨時掌控整個國家。

    包括各邦國手中控制的八萬軍隊,根本不可能是希特勒私人軍隊的對手。

    畢竟在數量方面已經有了極大的差距,武器裝備方面又有着極大的限制,這也決定了目前德國軍隊的戰鬥力是有限的。

    如果說在陸軍方面還能通過擴充黨衛軍的方式實現另類擴張,那麼在海軍方面,希特勒暫時就沒有任何辦法了。

    英法對德國海軍限制的還是比較嚴格的。不管希特勒用怎樣的方式,都無法瞞過英法獨自建造海軍。

    而且,目前德國的財政情況也並不支持讓希特勒大肆建造海軍。

    如果不是通過各種排油行動(非錯字)爲政府繳獲了大量的資產和貨幣,恐怕德國政府早就可以宣佈破產了。

    如果非要評選一個還沒有走出經濟危機的國家,那麼一定是經濟陷入崩潰狀態的德國。

    好消息是,在希特勒上任之後,德國的經濟是有好轉的。

    雖然德國經濟的崩潰並不全怪猶太人,但猶太人絕對是有責任的。

    大量發放高利貸的猶太人被斬草除根,所繳獲的資金一部分還給了受害的德國人,還有一部分直接轉移到政府的財政之中,緩解了德國政府的財政壓力。

    這就不得不讚歎猶太人的富有。雖然德國民衆從一戰後日子就不太好,甚至大部分德國民衆連吃飽飯的權利都沒有。

    但這不代表德國的猶太人不富有。雖然排油行動到現在爲止也才進行了小半年的時間,但爲德國政府創造的財政收入,可不比一些大工程差。

    希特勒的私人軍隊能夠擴張到20萬人,除了德國民衆對於希特勒十分信任之外,大量來自猶太人的財產也是非常重要的。

    值得一提的是,希特勒用繳獲自油太人的資產大量擴充自己的軍隊,然後再用自己的軍隊瘋狂屠殺和壓榨油太人。只能說是一報還一報,猶太人也並非想象中的那麼無辜。

    4000字更新送上,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