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章:八年建設,啓動!(感謝月票,加更!)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瘋藝炯龍字數:3458更新時間:24/06/27 00:26:24
    運河的各項修建工作確定完畢之後,接下來最緊要的問題,就是運河修建的工人從哪來?

    德國的基爾運河修建的時候動用了將近9萬名工人,艾爾湖運河只會動用的更多。

    如果將整段艾爾湖運河分成三段一同建造的話,好消息是可以成倍的縮短修建的時間,壞消息是需要更多的工人。

    對於這些工人的來源,阿瑟早已經有了基礎的計劃。目前剛剛滅亡的美國其實有着大量的失業工人,這些工人不僅是優質的移民來源,同樣也能作爲艾爾湖運河建造計劃中的勞力。

    通過建造艾爾湖運河,可以大量的從美國東部吸引失業人口,並且從中挑選出適合移民的,讓他們拖家帶口的前來澳大拉西亞。

    艾爾湖運河建造預計要動用15萬名工人,這也代表着15萬戶家庭將會來到澳大拉西亞。

    哪怕每戶家庭只有3到4人,15萬戶家庭也代表着超過50萬人的移民。

    鑑於阿瑟對移民所要求的精挑細選,這15萬戶家庭肯定是經過選拔的,並且優先選擇英國裔移民。

    等到運河建造完畢,他們也就可以定居在運河周邊,爲將來開發大自流盆地做好準備了。

    當然,這些只是爲運河的挖掘準備的工人。運河配套的相關設施,還有着其他的建築公司去做。

    總的來說,運河的工程十分龐大,哪怕將其分成三段一同建造,沒有5到8年的時間也是根本不可能完工的。

    而且伴隨着將來船隻重量和體積的發展,運河說不定還要經過新一輪的拓寬,就像德國人所建造的基爾運河那樣。

    不過這是後來的君主該考慮的問題,目前的艾爾湖運河根據設計規劃來看,二三十年內是沒有必要進行拓寬的。

    艾爾湖運河只是建設計劃中的其中一環。雖然十分重要,但也絕對不是建設計劃的全部。

    討論完艾爾湖的建造計劃之後,政府又接着啓動了其他的重點建設項目,並且一次性啓動了多個。

    在這些重點建設項目中,交通的建設絕對是相當重要的一環。

    值得一提的是,交通建設中有一個比較熟悉的字眼,那就是預計在澳大利亞地區率先建設的高速公路。

    當然,現在的高速公路和100年後還是有着很大的區別的。之前所提到的,目前的車輛在市區和郊外都是有着相應的限速的。

    伴隨着科技的發展,目前汽車的時速已經提高到遠超於限速的水平。

    但無論是在城區還是在郊外,最高的限速也只有60千米每小時,已經極大的限制了汽車的交通效率。

    經過交通運輸部門的討論,城市限速暫且不動,對於郊外的限速進行了一定的修改。

    當然,最大的改變還是交通運輸部門所提出的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自然是專門用來進行高速行駛的道路。現在的高速公路沒有後世那麼複雜,就是儘量鋪平並且更加廣闊的道路。

    澳大拉西亞的第一批高速公路將會優先在澳大利亞地區建造,並且儘可能建設成環島高速公路,增加汽車通行的效率。

    高速公路目前預計限速將會被提高到90千米每小時,部分特別平坦的地區將會提高到100千米每小時,這也差不多是目前汽車所能支持的最大速度了。

    至於100多千米的時速,目前的汽車或許能夠達到,長時間保持這樣誇張的速度對於目前的汽車構造來說是個極大的挑戰。

    高速公路設計的初衷是用來提高通行的效率,自然要儘可能降低汽車故障概率。

    除了高速公路之外,對於鐵路和普通公路的建造也是交通建造中的重要一環。

    道路建設的重要性在每個時代都是相當高的,道路的建設也往往是政府所頭疼的吞金巨獸。

    別看這次澳大拉西亞所提出的重點建設計劃十分龐大,其實大多數建設報廢的資金並不多。

    只有交通建設這個吞金大獸,不聲不響的佔據了總投資的21%,佔據了整整6300萬澳元的預算。

    但交通建設絕對不是無用功。等到所有道路建設完工,澳大拉西亞的經濟也能帶動很大一截。

    當然,這些道路建設也絕對不只是政府來完成。具體的道路建設將會分爲主道路、支道路、普通道路和鄉村道路進行招標,承包給不同的民間資本。

    在衆多建設中,還有一項和運河是有一定關係的,那就是在運河上修建水力發電設施的工程。

    之前提到了,艾爾湖低於海平面十多米,海水會自然而然的流入艾爾湖。

    如此巨大的動能自然不可能浪費,更何況還是相對於更加清潔的水力發電。

    比較適合修建水電站的區域,其一是在北艾爾湖和南艾爾湖的連接處,其二就是託倫斯湖和斯潘塞灣的連接處了。

    一個是大量的海水匯入艾爾湖的動能,一個是大量的海水進入託倫斯灣的動能,都能夠產生大量的電力。

    水電站和運河建造幾乎是同時進行的,建好後的水電站也將作爲運河設施的一部分,讓這條運河有着更大的回本概率。

    林林總總的建設計劃被合併爲《八年計劃》,就連耗資高昂的艾爾湖運河也被算在了其中。

    說實話,也就是目前的澳大拉西亞能夠提出如此龐大的建設了。

    這樣一份總耗資接近6億澳元,建造時間接近八年的巨大工程,如果不是特別危機的時刻,其他國家是絕對不會制定的。

    八年雖然改變不了一個國家,但基本能改變一屆政府。也就是澳大拉西亞這樣的實權君主國家,才不用擔心政府的最高決策者會在八年的時間內進行更替。

    這份完整的八年建造計劃一經發佈,立刻震驚了整個澳大拉西亞甚至全世界。

    總耗資5.7億澳元、總動用勞動力數量超過70萬、涉及大大小小數十個行業、惠及整個澳大拉西亞的巨大建設計劃,是國家有史以來最大的,也是耗資最多的建設。

    雖然澳元相較於之前貶值了不少,但5.7億澳元仍然是大部分國家無法想象的龐大數字。

    這也直接坐實了澳大拉西亞第三列強的位置,英法澳三大國家,被並稱爲世界三強。

    這樣的輿論背後自然有着阿瑟的參與。其實真要論國家綜合實力的話,澳大拉西亞明顯已經不弱於法國,世界第二的寶座也有得一爭。

    但世界第一和世界第二的關係往往不是那麼和諧的,世界第二意味着什麼?意味着差一點就是世界霸主了。

    這樣的巨大名頭還是讓法國人去承擔,如果不是第四列強就是島國的話,阿瑟甚至願意讓澳大拉西亞成爲第四列強。

    美國滅亡之後,目前歐洲所公認的世界排名也就變成了英、法、澳、島、俄、意、德、奧。

    這樣的排名是參考了人口、經濟和工業等因素,再結合各國的軍事實力進行綜合的排名。

    德國和奧地利帝國能夠位居其中也不例外,畢竟兩國的工業和人口都不少,保持自己的列強地位還是沒問題的。

    再加上一戰已經過去了十多年的時間,雖然不至於讓德國和奧地利擺脫各種限制,但擁有一定的外交權利還是沒問題的。

    目前兩國都已經加入了世界聯盟,這也讓世界聯盟真正的變成了所有列強都參與的國際性組織。

    因爲這次經濟危機的影響,到澳大拉西亞看到了產量過剩所帶來的巨大壞處。

    也正因爲如此,八年建設計劃中對於工業方面沒有太大的要求,只是預計投資一家大型鋼鐵廠,包括鍊鋼廠,焦炭廠,渣鋼廠,鍊鐵廠,採礦廠等附屬設施,預計能夠提高年生鐵產量75萬噸,鋼鐵產量45萬噸。

    因爲多了美國西海岸兩個王國一個共和國,澳大拉西亞的工業產品能夠銷往更多的地區。

    不過鋼鐵產量的提升也差不多就是這麼多了,除非市場真的有足夠的需求,否則這幾年一直會保持在穩定的增長,而不會大幅度的增加。

    五大湖工業區被獨立出去之後,相信在短時間內會有大量的美國工業產品充斥歐洲。

    這些工業製成品會有很大一部分會被用來抵債,這看起來是歐洲國家佔了便宜,但實際上卻危害了他們的工業發展。

    不過只能說美國的工業太吸引人了。一個曾經工業第一強國所留下來的工業遺產,哪怕是大英帝國也心動不已。

    澳大拉西亞的工業也要觀望美國的工業情況,保持相對的穩定明顯更加重要。

    除了運河、交通和鋼鐵產量之外,八年建造計劃比較強調的還有對於發電廠和電網的鋪設。

    隨着科技的發展,電力已經走進千家萬戶,成爲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替代的能源之一。

    澳大拉西亞作爲列強之一,也是電力普及最廣泛的國家之一。

    澳大拉西亞目前每年的用電量都在不斷的攀升,除了工廠用電之外,民用電力的不斷增長也是重要原因。

    爲了確保發電量大於用電量,讓全國範圍內所有地區的民衆都有足夠的電力可用,建造更多的發電廠也就很有必要了。

    畢竟澳大拉西亞完全不缺煤礦,目前主流的火力發電廠,對於澳大拉西亞來說只需要擔心環境污染的問題。

    也正因爲環境污染,修建的發電廠肯定不能全是火力發電廠。

    目前最主流的還是水力和火力發電兩種,澳大拉西亞採取的方式就比較簡單。

    在能修建水力發電廠的地方全部修建水力發電廠,其餘無法修建水力發電廠的地區就修建火力發電廠。

    3200字第三更,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