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三章:內部攻破戰術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瘋藝炯龍字數:3268更新時間:24/06/27 00:26:24
    美國艦隊司令的呼喊對於這場海戰的結局沒有任何改變。如果光靠幾句話就能改變戰爭的結局,那麼他也不會只是一個小小的艦隊司令。

    這場海戰持續了兩個多小時,澳大拉西亞的飛機甚至都來來回回的補給了好幾次。

    美國太平洋艦隊在損失了兩艘戰列艦,三艘戰列巡洋艦和十多艘中小型軍艦之後,再也沒有了抵抗的勇氣,打着旗語向澳大拉西亞宣佈投降。

    在天空上俯瞰整個美國太平洋艦隊,雖然只有十多艘軍艦沉沒,但剩下的軍艦也多多少少都帶着傷,有的甚至已經在漏水了。

    而澳大拉西亞聯合艦隊這邊就要好很多。畢竟在數量方面佔據優勢,還擁有飛機在天空上支援,打起仗來也沒有什麼顧忌。

    澳大拉西亞這邊只有一艘前無畏艦被擊沉,剩下的軍艦只是一些輕傷,還沒有到沉沒的地步。

    之所以雙方的戰績差距如此之大,除了聯合海軍佔據數量優勢之外,天空中的轟炸機也貢獻了不小的戰績。

    雖然轟炸機不能做到百發百精準命中,但只要命中,就能對軍艦造成不小的傷害。

    特別是那些防禦力較差的中小型軍艦,只要命中基本上就是重傷,運氣不好還會沉沒。

    這樣的情況下,再打下去也只是徒增傷亡。澳大拉西亞海軍那邊從容不迫,唯一被擊沉的那艘前無畏艦的海軍官兵也很快被救起,傷亡其實並不多。

    而美國艦隊這邊就不同了。因爲數量佔據劣勢,再加上天空中飛機不斷的盤旋,讓美國艦隊沒有時間去拯救那些落到海里的士兵。

    特別是在軍艦沉沒的時候,會在軍艦周圍形成一股龐大的漩渦,很容易就將沒有任何準備的士兵吸入海底。

    如果不對這些士兵進行任何救治,掉入海中的士兵大概率會面臨死亡,小概率會在一段時間後面臨死亡。

    這其實也是美國艦隊投降的原因之一。不只是美國艦隊司令,美國的海軍士兵同樣也明白自己所面臨的狀況。

    再打下去只是送死他們也不是不明白,要是艦隊司令繼續命令他們送死的話,恐怕距離美國海軍譁變也就不遠了。

    爲了穩妥,美國艦隊司令還向對方發送了公頻電報,確保對方能夠收到。

    而聯合艦隊這邊也確實收到了美國艦隊的電報,澳大拉西亞艦隊司令和英國地中海艦隊司令的面上露出一絲驚訝和愕然。

    不管怎樣,美國艦隊能投降是個好事。繼續打下去失敗的註定是美國,但聯合艦隊這邊有傷亡也是必不可免的。

    爲了穩妥起見,美國人的話是註定不能全部相信的。

    那麼如何接收這些已經投降的美國艦隊呢?當然是用小型運輸艇來運輸那些美國人了。

    所有美國軍艦除了留必要的操作人員之外,其他的美國海軍全部要被轉移到澳大拉西亞和英國人的軍艦中。

    同時,在軍艦上的美國人要經歷嚴格的看管,確保他們不會突然暴起對澳大拉西亞軍隊造成傷害。

    在這個過程中,飛機會不斷的在頭頂盤旋,確保美國人是真的投降,而不是詐降。

    好在這羣美國軍隊對美國的忠誠度也不是太高,他們的投降也自然不會是計謀。

    將絕大多數美國士兵都押送到自己的軍艦上後,澳大拉西亞這邊才鬆了一口氣,然後帶着所有美國軍艦和美國海軍士兵北上前往加利福尼亞。

    運送到澳大拉西亞本土太不現實,畢竟間隔了一整個太平洋,時間長了這些美國士兵恐怕會出問題。

    反正現在加利福尼亞州也被澳大拉西亞全面控制,先將這些美國海軍士兵看押在加利福尼亞州,然後再商量如何處理美國太平洋艦隊的這些軍艦。

    其實對於澳大拉西亞和英國來說,相較於這些被俘虜的美國海軍士兵,那些損傷不太嚴重的軍艦才是最值錢的。

    美國海軍投降之後,這些軍艦的所有權也自然屬於澳大拉西亞和英國,不過要商議一下如何進行分配。

    美國作爲海軍第二強國,他們的軍艦數量還是很多的。英國人對於這些軍艦自然會有想法,畢竟英國人最想維持的就是他們軍艦方面的優勢了。

    對澳大拉西亞來說,阿瑟可以不要這些軍艦,但英國人也必須得付出相同的利益才行。

    這些軍艦說到底還是美國人的產物,對阿瑟來說已經落後於時代,而且目前的澳大拉西亞海軍規模也已經足夠。

    要是將海軍規模弄得太過龐大,那麼在英國眼中澳大拉西亞就將成爲下一個美國。

    此時的阿瑟還沒有和英國人對抗的想法,現在得罪英國也不是個好事情,至少要等到二戰之後。

    如果二戰如同歷史那般爆發,英國和法國都將是抵禦德國進攻的堡壘。

    適當加強英國的實力也是有好處的,至少一個英國就會讓德國人煩躁不堪。

    隨着一艘艘美國軍艦停靠在洛杉磯海岸,諸多媒體瘋狂報道美國太平洋艦隊被俘虜的消息。

    這也幾乎成了壓垮美國人的最後一根稻草,讓美國人的抵抗再度減弱了幾分。

    對美國政府來說,這同樣是一個天大的壞消息。太平洋艦隊被俘虜之後,美國僅剩的大西洋艦隊完全不是聯合軍隊的對手。

    目前美國唯一的希望就是瘋狂爆陸軍,用陸軍來阻擋聯合軍隊的進攻,將這場戰爭這灘水完全攪混。

    相較於美國人政策上的變化,聯合軍隊這邊也有行動,而且還是殺人誅心的那種。

    瞭解到美國人想要負於頑抗,聯合軍隊自然不想給美國這個機會。

    畢竟戰爭就會有傷亡,戰爭同樣也代表着大量的軍費消耗,這是聯合軍隊不願意看到的。

    雖然聯合軍隊看起來只有80萬陸軍,但各國的海軍幾乎全軍出動,每天所消耗的軍費都是一個天文數字,長久以往肯定撐不住。

    既然短時間內解決不了美國政府,那麼聯合軍隊就迅速將目光放在了其他能夠快速解決的目標身上,也就是美國的各州政府。

    常言道,堅固的堡壘往往是從內部先被攻破的,這句話其實不無道理。

    目前的美國就彷彿這座堅固的堡壘,不是不能攻克,但要攻克付出的代價很大。

    如果美國各州和美國政府站在同一條戰線,想要短時間內結束這場戰爭就幾乎不可能。

    目前根據聯合軍隊收到的消息,美國東部各州已經在瘋狂擴軍了。

    目前美國國民警衛隊的數量已經遠遠超過了美國陸軍數量,兩者加起來的規模已經超過了百萬,這對想要迅速攻佔整個美國的聯合軍隊來說是個巨大的威脅。

    想要快速解決美國,就必須想辦法對美國進行拆分,將完整的美國變成美國各州,然後一個一個進行攻佔。

    說到這,仍然不得不提到美國曾經的殖民地歷史。

    衆所周知,殖民地最開始就是歐洲各國的殖民者所建立的據點,最終慢慢演變爲城市,再從城市發展爲龐大的殖民地,最後獨立成一個國家。

    而這些殖民者建立的據點也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相同國家和民族的據點是比較靠近的,多國家,多民族據點混居的情況幾乎很少。

    這造就了美國的最大特點,那就是各州各地區的民族分佈不同,歐洲移民也以這樣的獨特方式分散到了整個美國。

    這對於目前的聯合軍隊來說是個好消息,因爲他們可以通過各州民族比例的特點,讓相應的國家去和美國各州進行談判。

    談判的各州是戰火沒有波及到的美國各州,目的也正是讓這些州在這場戰爭中保持中立,而不是支持美國。

    英國在這次談判中發揮了巨大的影響力。東部各州有着大量的英國裔移民,這些英國裔移民也出了很大一部分力。

    畢竟對於大部分移民來說,他們並不願意看到自己的國家和自己曾經的家鄉作戰,更何況還是這種和全世界作戰的局面。

    也正因爲這股民意,讓美國部分州政府逐漸開始退縮,對美國政府的支持意願也沒有那麼強烈。

    畢竟直接反對美國政府和只是保持中立完全是兩回事。理論上各州也擁有保持中立的權利,畢竟美國在這次事件中的輿論確實落於下風。

    不管怎麼樣,一個國家與全世界爲敵,那麼終究是這個國家錯了。

    除非能以絕對的武力擊敗所有國家,要不然,輿論方面的劣勢是怎麼也扭轉不了的。

    對美國政府來說最尷尬的是,美國各州的中立是完全能夠做到的。

    因爲聯邦的特殊體系,美國各州內部完全是獨立運行的,只是表面上聽從於聯邦政府罷了。

    在戰爭中保持中立對各州來說沒有太大的影響,反而還能讓他們免受戰爭的困擾,這也是接下來各州紛紛表達中立意願的真正原因。

    而失去了這些州支持的美國,就彷彿失去了動力的飛機一般,在天空中急速下墜一段時間之後,終究也只能墜毀在某個時間。

    3000字第一更,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