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九章:轉嫁危機的準備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瘋藝炯龍字數:3386更新時間:24/06/27 00:26:24
    威廉在倫敦的一切行動阿瑟都是清楚的,也自然明白倫敦股市已經快要崩塌的事實。

    這個時間可以很長,也可以很短,不僅可以人爲控制,也可以自由放任。

    如果有着人爲干預的話,倫敦股市的危機應該能夠延緩到好幾年後,這也是大量財團還沒有撤離的真正原因,畢竟股市還有好幾年的賺頭,英國政府也不會放任股市的崩塌。

    而且相較於經濟危機在倫敦爆發,阿瑟更願意看到經濟危機爆發在美國。

    畢竟歷史的車輪是不容更改的,美國人的體量更大,也更容易扛住經濟危機帶來的危害。

    阿瑟已經在認真考慮,但目前這個世界環境下,如果爆發了經濟危機,又會給各國帶來怎樣的影響和危害呢?

    因爲經濟危機是無法避免的,這是資本主義市場上的必定規律,人爲控制也無法避免,只能提前或延後經濟危機爆發的時間罷了。

    資本主義下的經濟市場彷彿一個人,經濟危機就如同這個人的死亡,這是現在的科技手段根本無法改變的。

    只不過,經濟市場仍然會迎來復甦,但人類在死亡後就什麼也沒有了。

    要考慮經濟危機給各國的影響,各國的經濟規模和經濟規模之下的泡沫也就變得尤爲重要。

    作爲兩個人口最大的城市,倫敦和紐約這兩個雙子星,經濟規模毫無疑問也是最大的。

    倫敦背靠着整個大英帝國,紐約背靠着整個美國,都有着一個巨大的市場支撐。

    倫敦之所以能夠超過紐約,無非也就是因爲英國的大多數殖民地的企業也前往倫敦上市,變相的增加了倫敦的繁華罷了。

    除了倫敦和紐約之外,其他的股市規模太小不足以牽一髮而動全身,影響到全世界。

    這也代表着,想要儘可能減弱經濟危機帶給澳大拉西亞的影響,經濟危機必須如同歷史上那樣爆發在美國,或許也就只有紐約這一個答案。

    因爲危機一旦爆發在倫敦,歐洲各大股市也將無法避免。這對歐洲的摧毀是巨大的,美國將順利地成爲世界第一強國,甚至不用二戰,直接變成那個巨無霸國家。

    這是阿瑟根本無法接受的。美國強大之後註定會各處搞事,這不僅會破壞英法的殖民地體系,也會破壞澳大拉西亞在南半球和太平洋對岸的統治。

    甚至在大膽的猜想,如果經濟危機摧毀了歐洲,甚至不需要戰爭的洗禮,歐洲就會直接喪失競爭力。

    因爲歐洲各國的資本聯繫的是相當緊密的,一旦倫敦出現問題,所有歐洲玩股票的股民都會遭受波及,歐洲絕大多數產業都會破產,歐洲的盛世也將就此終結。

    “陛下,我認爲我們不用太過擔心經濟危機,因爲我們的經濟狀況和歐美是不一樣的。”內閣會議上,財政大臣亨特一本正經地對着阿瑟說道。

    “我們應該擔心的是經濟危機後進出口的極度萎縮,以及國際貿易的冬天降臨。恐怕到時候除了一些糧食和肉類貿易之外,我們所有的出口都要終止,所有的進口都無從買入。”

    對於現在的世界經濟來說,國家越強大,就越沒有辦法避免經濟危機帶來的影響。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國家強大了肯定會佔據更多的市場,創造更多的進出口貿易。

    但經濟危機就算不會影響自己本身,也會降低其他國家的購買力,出口貿易額自然也會縮小。

    東西賣不出去,對自己國家的產業和行業來說也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因爲這就面臨着企業不得不裁員,創造新一輪的失業潮。

    能說這個時候的企業裁員是不道德的嗎?企業要是不裁員的話,完蛋的就是企業了。

    但問題是,一旦企業開始大量裁員,那些迅速丟失工作和收入來源的民衆,不僅會滋生大量的犯罪案件,同樣也會讓民衆對政府的不滿上升。

    如何解決其他國家經濟萎靡後對澳大拉西亞貨物出口的影響,這才是亨特所認爲的澳大拉西亞應該擔心的方向。

    阿瑟點了點頭,亨特所說的和阿瑟預料的沒有太大的差異。澳大拉西亞的經濟沒有太大的泡沫,基本都是由各種基建推動的真實的經濟的增長。

    像那些容易造成泡沫的房地產,股市和金融等等,澳大拉西亞雖然有,但遠遠沒有那麼嚴重。

    哪怕是人口很多的悉尼和墨爾本,也沒有達到倫敦那樣的地少人多的場景。

    整個澳大拉西亞還是處於地廣人稀的狀態,自然也就不缺土地用來自建房屋,房價自然也就不會上漲太多。

    至於在股市炒股的那些股民,澳大拉西亞也不是沒有,但也沒有達到倫敦那麼誇張的級別。

    整個澳大拉西亞的股民數量大約只有幾十萬,每天進入悉尼和墨爾本股市的資金加起來也不超過百萬澳元,股市就算崩盤影響也不是那麼大。

    更何況,澳大拉西亞的股市基本都是澳大拉西亞的企業,國外企業的數量很少,崩盤的可能性並不大。

    這也是因爲澳大拉西亞距離歐美太過遙遠,這些企業上市有着紐約和倫敦這樣更好的選擇,自然不會選擇萬里之遙的悉尼或者墨爾本。

    悉尼和墨爾本更加吸引的是東南亞的企業,這裏有着不少歐洲人創辦的橡膠和礦業公司,以及少量的農產品公司,他們大多都會選擇在悉尼或者墨爾本的股市上市。

    再加上澳大拉西亞的本土企業,這才是澳大拉西亞股市的組成。

    在橡膠行業得到控制的前提下,澳大拉西亞的股市想要迎來崩盤幾乎是不可能的,畢竟王室財團的體量在這擺着,阿瑟也不可能坐視王室財團和其他的財團崩盤。

    澳大拉西亞想要減弱經濟危機帶來的影響也很簡單,只需要減少生產的份額,對那些失業的人羣進行一定的救濟,以工代賑讓他們獲得收入和糧食即可。

    以澳大拉西亞的糧食和肉類產量來看,國家內部想要崩盤是不可能的,更何況還有阿瑟坐鎮。

    甚至不誇張的來說,澳大拉西亞能夠幾乎避免經濟危機帶來的危害,無非就是經濟萎靡一段時間罷了。

    但出於對王室利益的考慮,經濟危機對澳大拉西亞還是要有一定的影響的。

    畢竟,作爲王位繼承人的威廉已經長大了,他需要像經濟危機這樣的機會來刷刷自己的聲望,提升民衆對他的好感。

    反正經濟危機是在自己的控制範圍之內的,讓威廉在自己的控制下刷刷聲望,也不用擔心會出現任何意外。

    就算將來局勢控制不住了,也有着阿瑟坐鎮,不用擔心澳大拉西亞的經濟受到嚴重影響。

    這也算是爲下一任國王鋪路了,阿瑟的威望再高,他的統治也不可能持續幾百年的時間。

    王位必須在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中穩定下去,這對於下一任的培養是至關重要的,不只是能力,同樣還有他的威望和地位。

    確定經濟危機對澳大拉西亞的影響不大之後,阿瑟又將目光放在了其他國家,將目光看向了已經明顯成長的亨特,詢問到:“如果經濟危機在美國爆發,對目前的歐洲來說有什麼影響?”

    亨特仔細思考了一陣,這才繼續說道:“陛下,按照目前英法的工業情況來看,他們在經濟危機爆發後,勢必會將大部分危機轉嫁到德國。

    早在之前,協約國就將一些重污染的工廠放在了德國。這讓德國的工業得以迅速復甦,也讓德國的出口規模不斷的增長。

    經濟危機爆發之後,不管爆發在哪,德國都會遭到非常嚴重的影響。按照目前英法在德國的工廠數量來看,至少會有上百萬德國工人流離失所,德國的經濟也會在一夜之間崩塌。

    但如果經濟危機並不嚴重的話,或許他們會嘗試着自己吃下經濟危機。特別是對於英國人來說,他們應該也不願意看到一個崩潰的德國。”

    阿瑟點了點頭,對亨特的猜想還是比較滿意的。沒有國家想要獨自承受非常嚴重的危機,在能將危機轉嫁到其他國家的前提下,英法絕對會毫不猶豫的轉嫁危機。

    畢竟之前因爲還貸款的事情,就讓英法轉移了一部分重污染的工業。

    這些工業雖然加快了德國工業的復甦,但卻讓德國經濟和英法綁定的更多。

    經濟危機一旦來臨,英法想要甩鍋給德國還是簡單的。雖然不至於全面擺脫經濟危機的影響,但讓德國人首當其衝還是沒問題的,至少能承擔經濟危機帶來的危害的大半。

    因爲經濟危機的本質就是產能過剩讓大量的工業產品積壓,產品積壓的太多經濟無法收回就造成經濟鏈的短缺,最終讓企業倒閉。

    企業倒閉之後,大批工人失業,這些工人和他們的家人缺少了收入購買生活用品,消費能力再次降低,更加沒有錢去購買工業產品。

    如此往復,形成一個惡性循環,這就是經濟危機發生的過程,也是資本主義世界不可能避免的大危機。

    目前的德國的工業毫無疑問是產能過剩的狀態,每年都要向英法和其他歐洲國家出口大量的廉價工業產品。

    一旦英法主動地減少進口份額,德國的工業將迎來毀滅的打擊,德國所面臨的失業人數也絕對是數以百萬計的。

    哪怕是想要扶持德國對抗法國的英國,面對足以影響到自己的經濟危機的時候,也絕對會毫不猶豫的選擇轉嫁危機給德國,畢竟保住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3200字第二更,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