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六章:底線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瘋藝炯龍字數:3231更新時間:24/06/27 00:26:24
    阿瑟的果斷拒絕出乎了美國大使的意料,也讓原本認爲可以達成目的的美國大使愣在原地。

    拼命思考應對的辦法之後,美國大使臉色略有些尷尬的說到:“陛下,真的不再考慮一下嗎?美國願意和澳大拉西亞成爲太平洋兩岸的盟友,共同管理和統治整個太平洋。

    如果貴國願意的話,我們可以加深在工業和經濟方面的合作,這對於兩國的發展來說是有好處的。”

    這下阿瑟的搖頭更果斷了。美國的工業和經濟規模世界第一倒是不假,但目前距離經濟大蕭條也沒幾年了。

    要是和美國的經濟聯繫加深了,受經濟大蕭條影響最嚴重的美國,勢必也會牽連到澳大拉西亞。

    更何況,一山不容二虎這個道理阿瑟還是清楚的。太平洋雖然大,但對於科技日新月異的世界列強來說,並不是一個能夠和其他國家分擔影響力的地盤。

    美國之前的太平洋政策也已經證明了,美國人的野心很大,甚至想統治太平洋兩岸。

    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國人所提出的共同瓜分和統治太平洋的戰略,十有八九是虛構的,也根本不可能被徹底實現。

    和美國人相比,目前英國人的援助明顯更靠譜一點。雖然英國人的工業規模和經濟體量比不上美國,但好在英國是一個歐洲國家,和澳大拉西亞的衝突遠遠不如和法國以及美國的衝突。

    甚至在將來英國被削弱之後,英國會更加需要澳大拉西亞這個盟友,這樣的關係才是阿瑟所需要的。

    阿瑟再次搖了搖頭,對着旁邊的侍衛做出了送客的手勢。

    侍衛心領神會,表面看似恭敬的送走了美國代表。

    美國大使親自上門讓阿瑟感覺到了,美國人此時的反應應該是有些慌張的。

    他們也在懼怕整個世界聯盟的聯合,因爲這不僅代表着要對抗多個列強國家,同樣也代表着美國走向了歐洲的對立面。

    雖然美國是目前最大的工業國家和最強的經濟國家,但如果被歐洲國家唾棄,美國人是發揮不了多少國際影響力的。

    因爲目前世界的中心仍然在歐洲,歐洲國家的影響力在一定程度上還是領先美國的。

    正所謂趁他病,要他命。

    阿瑟也不會猶豫,讓澳大拉西亞代表在接下來的世界聯盟會議上提出了進一步督促美國撤軍的提議。

    目前距離世界聯盟正式要求美國撤軍已經過去了超過一週的時間。

    因爲美國軍隊還沒有任何動向的原因,世界聯盟完全可以進行正當的催促,這也是美國政府無法反駁的。

    來自世界聯盟的壓力和國內遊行的壓力雙管齊下,相信柯立芝總統統治下的美國政府絕對會汗流浹背。

    因爲是已經通過的議題,再次進行催促也沒有太多的國家反對,被世界聯盟的例行會議正常通過。

    1924年9月11日,世界聯盟再次對美國政府發出了通告,要求美國政府加快撤軍的步伐,儘快在三個月內撤軍完畢。

    如果三個月後美國軍隊還沒有徹底離開中美洲和菲律賓,將視爲對世界和平的破壞和對世界聯盟的挑釁,世界聯盟有權對美國的行爲進行追責。

    爲了表示對於美國撤軍的重視性和監督作用,英國和澳大拉西亞特意向世界聯盟會議請求,派遣艦隊在中美洲和菲律賓進行監督。

    實際上的監督作用是假,耀武揚威和挑釁美國人的作用才是真的。

    因爲澳大拉西亞派出的艦隊規模很簡單,甚至都沒有戰列艦,只是一戰前建造的戰列巡洋艦而已。

    但問題是,澳大拉西亞和英國的艦隊就光明正大的停在港口之外,美國軍隊敢進行反擊嗎?

    畢竟停的地方也不是美國的領海,還是經過世界聯盟同意的監督美國撤軍的行爲,完全是合法合規的。

    美國要是率先進行攻擊,這不就是親自將宣戰理由送給澳大拉西亞和英國了嗎?

    到那時候,美國面臨的不只是澳大拉西亞和英國,還有整個世界聯盟的聯合。

    從世界聯盟的第二次警告發送到美國政府的時候,柯立芝總統就再也沒有好心情了。

    原本還寄希望於澳大拉西亞放棄對英國的支持,將這次衝突轉變成美國和英國的單方面競爭。

    但沒想到,澳大拉西亞根本不會放棄支持英國,這也讓衝突直接變成了世界聯盟和美國之間的分歧。

    雖然實際上只是英國和澳大拉西亞與美國之間的對抗,但名義上卻已經上升到了世界聯盟和美國的對抗。

    又因爲世界聯盟是數十個世界範圍內大中小國家組建的官方聯盟,這彷彿又變成了美國單獨對抗全世界。

    在普通民衆看來,整個世界總不可能是錯的吧?如果非要在美國和世界聯盟中選一個看起來是錯的那一方,那大部分人的第一選擇都會是美國。

    “總統先生,目前來看,我們的希望或許就只有保住巴拿馬運河了。”柯立芝總統的辦公室內,美國國務卿略有些無奈地對着柯立芝總統說道。

    “如何保住巴拿馬運河呢?”柯立芝總統面色蒼白的詢問道。

    “戰爭。”美國國務卿堅定的說道:“我們可以失去菲律賓和中美洲,但絕對不能失去巴拿馬運河。

    失去菲律賓和中美洲只是擔負罵名,畢竟菲律賓戰爭也不是在您的任期內開始的。

    但巴拿馬運河不同,如果丟掉了巴拿馬運河,我們,政府的所有人都要遭殃。”

    “相信英國人也不願意看到和我們展開一場全面戰爭,戰爭就是我們最後的底氣,總統先生。”美國國務卿說道:

    “要麼和平的拿走中美洲和菲律賓,要麼和美國展開一場全面戰爭來獲得巴拿馬,就讓英國人去選擇吧,我們已經別無退路了。”

    柯立芝總統沉默良久,最終還是無奈的點了點頭。

    “發電報給英國政府,我希望和他們展開一場談判,如果他們不願意掀起一場超級大戰的話。”柯立芝總統說道。

    “是!總統先生。”美國國務卿點了點頭。

    1924年9月17日,一場會談正式在澳大拉西亞悉尼展開。

    這場會談的參與者有三個國家,也是這次事件的主要涉及者澳大拉西亞,美國和英國。

    其實本來談判的召開地點是倫敦的,不過爲了避免讓歐洲國家注意,同時也是順利的讓談判進行,最終地點選在了澳大拉西亞的悉尼。

    反正澳大拉西亞也是這次事件的主要國家,選在悉尼也是比較合適的。

    畢竟會談地點一般在佔據優勢的國家,可選擇的國家也就兩個,無非就是澳大拉西亞和英國。

    在這場會談開始之前,澳大拉西亞就已經和英國方面做好了聯繫,聯合起來爭取各自的利益。

    這也是理所當然,事件已經發展到了現在的地步,澳大拉西亞和英國的合作是不可能被一丁點的利益就拆散的。

    會談一開始,英國人的態度很堅決,必須要美國全面撤出整個中美洲,並且將巴拿馬運河的管理權交給巴拿馬。

    看起來似乎英國人不會獲得任何一丁點利益,但如果有一副中美洲附近的局勢圖就能夠看出,英國就是美國撤出後距離中美洲最近的列強。

    至於將巴拿馬運河的管理權交給巴拿馬,實際上用腳趾頭想都知道,巴拿馬運河的管理權也不會落到巴拿馬的手中。

    英國掌控中美洲之後,勢必也會掌控中美洲最南部的巴拿馬。掌控了巴拿馬的英國人,會不對巴拿馬運河動心嗎?

    而澳大拉西亞這邊的要求就很簡單了,就是美國允許菲律賓獨立,並且撤離在菲律賓和薩爾瓦多的所有美國軍隊。

    美國方面,澳大拉西亞的要求暫且不提,英國人的要求是斷然不會答應的。

    如果同意了英國人的要求,無疑就是把中美洲和巴拿馬運河拱手讓人。

    美國人也提出了自己的條件,菲律賓,尼加拉瓜和薩爾瓦多可以讓出去,但是必須保證對巴拿馬以及巴拿馬運河的管控權。

    這明顯和英國人的要求有着巨大的差異,英國人也絕對不會答應。

    隨着談判陷入僵持,哪一方能夠在名義上佔據優勢,哪一方其實就在談判中佔據了優勢。

    談判陷入僵持之後,英國人也不惱火。在和澳大拉西亞溝通之後,兩國又開啓了新一輪的輿論轟炸,收買了更多的美國媒體,報道關於美國在中美洲戰爭中的行爲。

    這還沒完,美國對於印第安人的屠殺也被這些媒體大肆報道,喚醒一衆美國人對於歷史的記憶。

    雖然歐洲列強在殖民地的行爲並不光彩,但美國自立國以後對於印第安人的土地的壓榨,以及對印第安人採取的殘酷的大屠殺政策,殘酷的手段絲毫不弱於歐洲列強。

    還有美國白人和黑人之間的矛盾,執政黨和在野黨之間的矛盾等等。總之,怎麼能讓美國亂怎麼報道,誰能報道這樣的新聞誰就能有錢賺。

    3000字第一更,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