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六章:最佳影片——澳大拉西亞之夢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瘋藝炯龍字數:3410更新時間:24/06/27 00:26:24
澳大拉西亞和歐美的電影結構最大的不同,就是歐美的電影製片廠大多都是大規模的製片廠,而澳大拉西亞還充斥着大量的小型電影製片廠。
其實這也很好理解。歐美的電影市場並未經歷太大的擴張,再加上來自澳大拉西亞電影的衝擊,本地的電影廠就更不好過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小規模的電影公司很難生存下去,甚至一部電影的失誤,就能讓這些小規模電影企業血本無虧,走向破產。
爲了推動澳大拉西亞電影的發展,阿瑟還制定了一項比較有效的措施,那就是製播分離。
其實也很簡單,一句話來概括,那就是拍電影和播放電影的業務屬於兩家企業。
哪怕是三大電影製片廠,也無法保證自己拍的電影能夠獨立向全國播放。
對於電影製片廠來說,安心的拍電影是最好的選擇,也能更大程度地節省開支,避免單部電影虧損帶給自己的影響過高。
這樣的情況下也就誕生了各大電影院,甚至是成規模的連鎖電影院。
電影廠製作完電影之後,交給電影院播放,然後根據各自所佔的比例進行分紅。
這樣做能夠儘可能不埋滅一些製作優良的電影,畢竟民衆們對於某一部電影的支持度,是衡量這部電影質量的最高標準。
還別說,澳大拉西亞這樣的電影發展方式確實有效,這還吸引了一小部分來自歐美的電影製片廠和小規模電影製作人。
相較於偏向於壟斷和死板歐美電影市場來說,澳大拉西亞的電影市場更有活力,也更能夠創造票房方面的神話。
有了這些人的加入,對於澳大拉西亞的電影發展來說也算是一大助力。
畢竟百花齊放才是真的繁榮,有了外國電影的加入,也能證明澳大拉西亞在電影方面的領先。
正因爲澳大拉西亞店名的知名度,這些電影製片廠有着額外的收入,就比如各大景點,各大企業在電影中的廣告。
一個企業如何快速的成爲國際知名企業呢?除了擴大自己的規模,讓自己變成全球數一數二的企業之外,有一種方式,那就是在全世界民衆面前打廣告。
澳大利亞的各大旅遊景點之所以能夠迅速的做到國際知名,不得不承認,這些電影的貢獻絕對不小。
甚至除了打廣告之外,還有不少的電影直接採用了景點作爲拍攝地點,不僅能夠更直觀的將景點展示給國外民衆,還能夠節省租聘拍攝地點的花費,可謂是一舉兩得。
在這些電影潛移默化的影響下,澳大拉西亞的旅遊景點和企業品牌已經進入了電影,並且被不少的國外民衆所熟知。
在這期間還發生了一件趣事,一名從來沒有到過澳大拉西亞的歐洲遊客,在抵達澳大拉西亞之後,居然清楚的瞭解澳大拉西亞的哪家飯店好吃,還知道黃金海岸哪裏最適合合影留戀,不得不感嘆電影的影響力。
這可是沒有手機和網絡的20世紀初,能夠不出門就將國外的情況瞭解清楚,一般情況下誰又能做到呢?
爲了保證這次悉尼電影節的權威性和公正性,宣傳部門並未參與這次電影節的各項評選,而是組織了一個新的協會,澳大拉西亞國家電影協會,全權負責這次以及以後的電影節的開辦活動。
電影協會的組成很是複雜,除了宣傳部的監督之外,邀請了澳大拉西亞知名的各大電影廠商作爲會員,以及一些知名的報社和媒體,還有一些有獨特見地的影評人。
是的,影評人早已經出現在了澳大拉西亞。有電影就會有評價,這是一部電影根本避不開的事情。
這也導致部分人抓住機會,迅速成爲備受信賴的影評人之一,被各大報社媒體邀請,專門負責對澳大拉西亞新上映的電影進行評價,吸引民衆的眼光。
當然,對於那些政府參與拍攝的愛國電影,這些影評人就不敢大肆評論了。
雖然澳大拉西亞同樣也崇尚言論自由,但這不代表民衆們就不會對自己所說的話負責了。
所謂的自由是什麼呢?是你可以什麼話都說,但你也要爲自己所說的話負責。
如果是什麼都可以說,並且不需要負責的話,那不是所謂的自由,那是特權,是凌駕於整個國家和社會之上的超級特權。
就拿美國來舉例,美國總統都不敢什麼都說,因爲總統的形象決定着總統的支持率,也決定着整個美國政府的形象。
各大黨派的代表也不敢什麼都說,說對了還好,說錯了就是整個黨派的錯。
爲了確保各獎項的權威性和公正性,這些電影製片廠在進行評比的時候,不能對自己所出品的電影進行評分,確保評分的準確性。
同時,所有評比會去掉一個最高分和一個最低分,然後計算電影的平均分數,作爲這部電影在某個獎項中的分數。
分數高者成爲獎項的獲得者,整個評比公開透明,最終的評分也要對外公示,確保整個評比環節的公正性。
阿瑟可不想自己辛辛苦苦創辦的電影節,變成後世那種譁衆取寵的,誰給錢多誰就能獲獎的玩笑節目。
在衆人的一片注目之下,世界歷史上第一次電影節正式開始。
沒有多隆重,但也沒有多簡樸。足以載入電影史冊的,影響整個澳大拉西亞電影發展的悉尼電影節就這樣開始了。
第一任國家電影協會會長加里·桑德森緩緩走上臺前,看着自己手中早已經準備好的名單,先是向在座的衆人微微鞠躬,隨後這才大聲宣佈的:“先生們,女士們!很榮幸能夠作爲頒獎人,爲第一次,澳大拉西亞國家電影協會舉辦的,悉尼電影節獲獎電影頒獎。
知道你們都很期待獲得獎項的電影到底有哪些,那麼就讓我們一起來揭曉答案吧!
我宣佈,獲得第一屆悉尼電影節最佳影片獎的電影是——《澳大拉西亞之夢》!”
聞言,皇家電影製片廠的某個導演理所當然的站了起來,微笑着走上臺前接過加里會長遞過來的證書,向衆人微微鞠躬,隨後發表了自己的獲獎感言。
獲獎感言千篇一律,無非就是感謝阿瑟,感謝王室之類的,還有就是感謝電影廠和民衆對於電影的支持。
聽到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獎項,在座的衆人雖然略有驚訝,但也很快釋然。
雖然和澳大拉西亞之夢能夠媲美的電影還有很多部,作爲澳大拉西亞第一部有聲電影,澳大拉西亞之夢帶給澳大拉西亞電影行業的改變是巨大的,獲獎也是理所當然的。
這份證書上面的內容也很簡單,簡單地描寫了澳大拉西亞之夢所獲得的獎項,以及製作單位和制作人員。
不過,作爲第一屆電影節的第一個重要獎項,最佳電影獎的頒發吸引了大量的媒體目光,鎂光燈也閃個不停,人們都在紛紛記錄這一瞬間。
“那麼接下來,獲得第一屆悉尼電影獎最佳劇本獎的電影是——《英雄》!”加里·桑德森繼續微笑着宣佈。
悉尼電影製片廠的某個導演連忙站了起來,微笑着從加里手中接過證書,同樣也發佈了自己的獲獎感言。
英雄是澳大拉西亞在戰後和流感期間拍攝的電影,主要講的就是戰爭和流感中的英雄。
這樣一部極具愛國主義色彩的電影,它的目的卻不是爲了盈利,而是更好的感動澳大拉西亞人,爲了國家而奮鬥和努力。
因爲有三個小故事,並且每個故事都極爲出彩和動人,因此也理所應當的獲得了最佳劇本獎。
這倒不是說電影協會偏向於國家拍攝的愛國主義電影,只不過,相較於中小電影廠投資的小成本電影來說,擁有國家背景的三大電影廠投資的愛國主義電影,才是真正的高投資,大製作。
別的不說,這些愛國主義電影背後有着衆多的作家,家和文學家的努力,這樣的豪華陣容是其他的中小電影製片廠根本不敢想象的。
就憑這些人,拿一個最佳劇本獎根本不過分。甚至之前的澳大拉西亞之夢也是最佳劇本獎的競爭者,如果不是獲得了最佳電影獎,恐怕最佳劇本獎花落誰家也不好說。
每部電影只能拿一個獎項,這也是這屆電影節的特殊規定。
雖然知道這麼做可能會讓一部好電影錯失多個獎項,但沒辦法,第一次悉尼電影節評選的電影高達數百部,不這麼做,會讓更多的電影喪失獲獎的機會。
就像現在,如果不是硬性規定,恐怕澳大拉西亞之夢和英雄這兩部電影,至少還能再斬獲幾個獎項。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電影節的獎項也不多,滿打滿算也只有最佳電影獎,最佳劇本獎,最佳導演獎,最佳演員獎和最佳攝影獎和最佳音樂獎這六個。
其中,導演獎和演員獎是給個人的,其他的都是給電影的。這些獎項在沒有宣佈最終的獲得者之前,還真的不好確定到底是誰能夠斬獲榮譽。
不過,這樣撲朔迷離的競爭,也才是這屆電影獎最吸引人的地方,也相當程度的體現了電影評選的公平公正。
像那種結果早已經預定的電影節,要麼是電影的質量有着單方面的碾壓,要麼就是電影廠的後臺有着單方面的碾壓。
這樣的情況對於電影節的評選來說不是一件好事,對於電影的發展來說也不是一件好事。
只有給中小電影企業更多的機會,保證電影評選環境的公平公正,才能讓電影這個行業走的更遠,發展的更好。
3200字第二更,求月票,求支持!
今天日萬,已更6200/10000,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