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七章:提高收入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瘋藝炯龍字數:3412更新時間:24/06/27 00:26:24
    在分封典禮之後,阿瑟當衆宣佈成立貴族聯合財團,由王室財團進行管理,只允許新貴族進行投資。

    只要成爲澳大拉西亞的貴族,會獲得一份基礎的貴族聯合財團股份。

    一般來說,爵士所擁有的基礎股份,每年能夠保證至少分紅500澳元以上。

    男爵的基礎股份每年能夠分紅1500澳元,子爵5000澳元,伯爵12000澳元,公爵50000澳元。

    如果貴族聯合財團每年的利潤不夠分紅,王室財團會進行贊助,確保每名貴族都能獲得屬於自己的分紅。

    從這項規定就可以看出,貴族聯合財團其實就是阿瑟給所有新貴族發錢的機構,能將所有新貴族的利益聯合起來。

    畢竟澳大拉西亞的新貴族是沒有任何封地的,也自然不會存在歐洲貴族那樣的大大小小的邦國。

    因此,貴族聯合財團也算是所有澳大拉西亞新貴族的福利,只要成爲貴族就可以每年領取大量的分紅。

    爲了確保貴族聯合財團有足夠的盈利能力,阿瑟直接代表王室財團向貴族聯合財團注資500萬澳元,幫助貴族聯合財團進行更好的投資和建設。

    同時,貴族聯合財團還會建立專屬的貴族聯合銀行,專門爲這些新貴族服務。貴族在貴族聯合銀行擁有更低的貸款利率,以及更高的貸款額度。

    如此一來,新貴族的待遇瞬間碾壓了大部分階級,畢竟什麼也不做,單靠從聯合財團獲取的分紅,就足夠一名爵士過上富裕的生活了。

    但大部分民衆對此也沒有嫉妒和憎恨,畢竟阿瑟也親口承諾了,不管是什麼階級,只要對王室和政府做出了傑出貢獻,都有可能被授予貴族頭銜。

    包括積累軍功,從事科研,甚至是澳大拉西亞社會各方各面。只要對國家和王室有着重大貢獻,成爲新貴族就不再是幻想。

    除了拓寬民衆晉升到貴族的渠道之外,對於民衆們現有生活水平的提升,也是阿瑟計劃中的重中之重。

    畫大餅不如做點實際的,這是阿瑟所有政策中的實行理論。

    在宣佈了貴族聯合財團的政策之後,阿瑟緊接着宣佈,將會頒佈各項補貼來促進民衆收入的提高,鼓勵各大工廠提高工人們的薪資待遇水平,並且對於低收入人羣進行新一輪的補貼政策。

    目前澳大拉西亞的人均年收入達到了55.21澳元,在歐洲各國人均收入普遍降低的前提下,澳大拉西亞的人均收入持續增高的現狀是很少見的。

    但相較於沒受戰爭波及的美國來說,澳大拉西亞的人均收入水平還是比較低的,移民吸引力相較於美國來說低了許多。

    阿瑟作爲澳大拉西亞的君主,很樂意看到國家政府收入的增長,但同樣也樂意看到民衆收入的增長。

    別的不說,民衆收入的提高能夠影響到行業經濟的增長以及稅收,這相當於以另一種方式反哺回政府。

    大量的資金流入社會,能夠加速澳大拉西亞經濟的增長,帶動GDP,稅收,各行各業甚至是旅遊業的增長,對於阿瑟來說有百利而無一害。

    或許會爲此損失一部分資金,剛換來的澳大拉西亞各行各業的提升,以及民衆對於政府的喜愛,這是用再龐大的資金都無法替代的。

    果不其然,聽到阿瑟宣佈要提升民衆的收入之後,幾乎所有民衆爆發出了震天撼地一般的歡呼。

    之前分封儀式民衆們的歡呼是爲政府和阿瑟高興,是爲那些新貴族們高興。

    但現在,民衆們的歡呼就是爲自己而高興了,爲自己身處這樣偉大的國家,擁有這樣偉大的君主而高興。

    古往今來,雄才大略的君主數不勝數,但真正一心爲民,能夠切實的在乎民衆利益的君主並不多。

    或許這些君主都能被統稱爲明君和偉大的君主,只有經歷過的民衆們才知道,他們對於這樣的君主是一種怎樣的熱愛。

    毫不誇張的說,在澳大拉西亞,只要有人當衆詆譭阿瑟,那他一定不會活着離開澳大拉西亞。

    分封儀式之後,還有對所有有功的士兵們的獎勵。雖然大部分士兵的功勞並沒有積攢到獲得爵位的程度,但他們當中仍然有很多人居功至偉,值得阿瑟親自爲他們頒發獎勵。

    除了接近200名爵士,19名男爵之外,澳大拉西亞還誕生了超過400名勳章獲得者,來紀念澳大拉西亞士兵在這次戰爭中的偉大貢獻。

    根據農業部門的統計,這次分封出去的土地高達四十萬英畝,這可是足足1600平方公里的土地。

    好在澳大拉西亞地廣人稀,擁有足夠的土地來進行分封。40萬畝土地相較於澳大拉西亞總土地面積來說不值一提,九牛一毛都完全算不上

    除了對於工廠進行補貼之外,對於從事農牧業的澳大拉西亞人,阿瑟也決定進行一定的補貼和稅收減免,來確保澳大拉西亞大部分人羣都能得到收入增長的福利。

    自從上次阿瑟減免民衆稅收之後,澳大拉西亞人的稅收已經算是非常低了。特別是平民階層,只有年收入超過人均年收入兩成以上,才會被收取個人所得稅。

    哪怕是各項雜稅,對於低收入人羣來說都很少,反而還有各項學費,醫療費用的減免,這也是保障澳大拉西亞人在任何情況下,生活水平都不會大幅度降低的方式。

    各項儀式的最後,就是澳大拉西亞已經很久沒有舉行的閱兵大慶典。

    因爲這次閱兵是爲了慶祝戰爭勝利,因此澳大拉西亞可謂是海陸空三軍齊動,坦克,飛機,火炮和各種各樣的軍艦一同上陣,對國內外展示了澳大拉西亞軍隊的強大。

    值得一提的是,那些爲澳大拉西亞作戰的土著士兵,並不是全部都被驅逐出了澳大拉西亞境內。

    在澳大拉西亞接手東南亞殖民地之前,荷屬東印度還是有大量的土著國家和勢力,這些土著國家也都擁有相當的權力,這部分比較強大的擁有完全獨立的軍事,行政和外交權。

    澳大拉西亞佔領這片土地之後,吞併了絕大多數土著部落,但也對極少數土著勢力進行了保留。

    在蘇拉威西島上,原本擁有旺多部落,曼達部落,魯烏蘇丹國,戈瓦蘇丹國和託拉查部落五個土著勢力,經過澳大拉西亞政府的整合,最終留下了南部的滷蘇丹國和戈瓦蘇丹國,來管理整座蘇拉威西島的所有土著人口。

    部分黃種土著被安排到了這兩個蘇丹國,他們將成爲這裏的居民,隨時等待着澳大拉西亞的徵召。

    簡單來說,這些土著人口就是澳大拉西亞的土著軍隊兵力來源,也就是戰爭時期澳大拉西亞軍隊衝鋒的炮灰。

    被轉移到這兩個蘇丹國的土著人口大約有200萬人,加上蘇拉威西島原本的土著人口,這兩個蘇丹國所控制的土著人口已經高達500萬人以上。

    這也代表着,如果阿瑟願意的話,這些土著人口隨時能夠成爲上百萬土著軍隊,爲澳大拉西亞軍隊作戰。

    作爲對這些土著的回報,阿瑟承諾給他們留足夠的土地,不會再對這些土著進行驅趕。

    當然,這些土著人口所在的兩個蘇丹國,必須無條件聽從澳大拉西亞政府的命令。

    而且這些土著人口也不被澳大拉西亞承認,但他們會享受一部分福利待遇,確保他們爲澳大拉西亞作戰時的忠誠度是能夠保障的。

    對於這超過500萬黃種土著,阿瑟給出了自己的承諾。只要他們立下足夠的功勳,就能夠被澳大拉西亞政府承認,成爲一名光榮的澳大拉西亞公民。

    雖然獲得國籍的條件比較嚴苛,這些黃種土著相較於新幾內亞島的那些黑人土著來說,獲得國籍的概率還是大很多的。

    阿瑟愣是將新幾內亞島數百萬黑人土著全部遣散,可以見到阿瑟對於那些黑人土著的態度。無論他們無論立下多大的功勳,阿瑟都不認可他們成爲澳大拉西亞公民。

    除開這些黑人土著的例外,說澳大拉西亞是一個多元化的移民國家也沒有任何問題。

    雖然澳大拉西亞的主體民族是歐洲人,但澳大拉西亞對於來自亞洲的移民也是持歡迎態度的。

    目前澳大拉西亞1867萬人口中,黃種人佔據了40萬以上,其中絕大多數都是來自於東亞的移民。

    其實從清政府學習澳大拉西亞政府制度開始,就又有源源不斷的東亞移民前來澳大拉西亞,並且永久居住在這片土地。

    澳大拉西亞的部分大學也成了不少東亞學生的報考目標,目前澳大拉西亞每年能夠迎來數十名東亞留學生,其中有一半以上在畢業後選擇留在澳大拉西亞。

    與不少東亞國家來說,澳大拉西亞明顯是一個留學的良好選擇。

    首先,澳大拉西亞的各項制度和歐洲高度相似,科技方面也算是歐洲一流水平。

    而澳大拉西亞和東亞的距離相較於歐洲和東亞的距離來說近了太多,這也節省了大量的留學花費。

    種種因素之下,有不少的東亞學生選擇在澳大拉西亞留學,然後再回國報效他們的國家。

    阿瑟對於這些人也是歡迎的,畢竟他們也能打開澳大拉西亞各所大學的國際知名度,同時提高澳大拉西亞的國際影響力。

    這些人從澳大拉西亞留學回國之後,相較於其他國家,他們對澳大拉西亞的感情自然更深。

    這也就是澳大拉西亞的優勢,能夠更輕易的拉攏到不少的亞洲國家。

    這樣的留學政策在後世被不少國家充分運用,培養了大量的親自己的國外勢力。

    3200字第一更,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