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九章:東線勝利,西線進攻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瘋藝炯龍字數:4231更新時間:24/06/27 00:26:24
雖然同盟國和協約國都有新的盟友加入,那相較於協約國拉攏了一個列強和多個中小國家來說,同盟國只拉攏了土耳其和保加利亞,就顯得有些孤立寡與。
作爲新加入戰爭的唯一列強,以及前同盟國成員,意大利在戰爭時期叛變陣營的行爲未免有些不齒,但意大利人並不這麼覺得。
意大利政府驕傲的宣佈,因爲國家和民衆找到了在戰爭中損失更小的方式,能獲取比原來更多的利益。
但不管怎麼說,既然意大利加入了協約國,那就是協約國的成員,澳大拉西亞的盟友。
只不過相較於澳大拉西亞這樣早早加入協約國的國家,意大利在協約國中的地位就比較尷尬,並不處於協約國的決策層。
甚至英法在宣傳的時候,仍然採用了一年前的稱呼,也就是協約國四大列強。
這也讓意大利人下定決心,要幹一票大的,再改變協約國現有佈局,這也是爲自己爭取戰後更多的利益。
有了意大利等國的幫助,這次協約國東西線總攻勢也變得更加龐大。
西線範圍的南部地區,50萬意大利軍隊將加入戰鬥,消除南部地區德軍和奧匈帝國的威脅。
而在東線,羅馬尼亞,黑山,希臘等國在進攻保加利亞的同時,也將派出一部分軍隊,協同塞爾維亞抵禦奧匈帝國的攻擊。
有了這些巴爾幹國家的幫助,能夠爲塞爾維亞吸引相當一部分奧匈帝國軍隊。
這也將大幅度減少東線戰場俄軍所面臨的奧匈帝國軍隊數量,俄國軍隊可以放心地應對德國人,不用擔心自己的後路會被奧匈帝國偷襲。
首先發動進攻的是俄國。得知俄國願意發動大規模攻勢之後,英法很是大方地履行了自己並未承諾的承諾,向俄國支援了一大批武器裝備和戰略物資,還免除了俄國一部分貸款。
再加上澳大拉西亞運輸的物資也從海參崴運輸到了前線,獲得了足夠的武器裝備和戰略物資之後,俄國參謀部也有信心發動一次大規模攻勢,推進東線戰場。
1915年5月2日,將所有物資全部調集到前線之後,俄國參謀部正式下令,開始下一輪大規模戰役。
首先,尼古拉大公將西北方面的第二集團軍從納雷夫河和涅曼河一線調到華沙,又把西南方面的第四,第五和第九集團軍從桑河調往華沙到桑多梅日地段。
加利西亞地區擊敗奧匈帝國之後,俄國人接下來的目的很明顯,這就是攻入德國東南部,同時收復被德國佔領的波蘭地區。
爲了解決來自數十萬俄國軍隊的危險,德國也制定了相應的作戰計劃,比如從克拉科夫和琴斯托霍瓦兩個地區對華沙和伊萬哥羅德實施突擊,試圖擊敗俄軍西南方面軍的北翼,迂迴到俄國軍隊的後方。
德國動用了新編的第九集團軍和奧匈帝國的第一集團軍共計31萬餘人,來執行這一計劃。
而俄國方面,西南方面均加上華沙地區的守軍足足50多萬人,在數量上具有明顯優勢。
1915年5月3日,俄國第四和第九集團軍成功在維斯瓦河和桑河河口附近碰到奧匈第一集團軍和德國第九集團軍。
仇敵見面分外眼紅,四個集團軍立即開始大範圍交火,槍聲響徹一整天,沒有絲毫停止的趨勢。
因爲地理位置的劣勢,奧匈帝國和德國軍隊想要強行渡過維斯瓦河和桑河,但都被俄國軍隊強大的火力打退。
爲了改變自己的頹勢,德軍方面決定改變原有計劃,派遣第17第20軍和混成軍組成軍隊集羣,直接繞過俄軍第四和第九集團軍,強行奪取華沙。
按照地理位置來看,只要佔領了華沙,這些俄國軍隊就會被切斷後路。
第二天,也就是5月4日,這支剛剛改編的軍隊集羣成功抵達華沙,並且發起進攻。
俄國方面收到消息,第四和第五集團軍開始強行渡過維斯瓦河後撤。
而另一方面,俄國第二集團軍抵達華沙以西,拱衛華沙守軍的側翼。
在5月5日到5月7日這三天時間內,俄國軍隊和德國以及奧匈帝國軍隊展開了激烈的進攻,雙方死亡人數每天都高達上萬人,死傷人數更是數萬起步。
5月8日,損失慘重的德國軍隊撤離了華沙地區,俄國軍隊對於華沙的保衛戰成功。
這還沒完,在尼古拉大公的命令下,俄國軍隊在伊萬格羅德開闢了新的登陸場,也是東方戰線的第二戰場。
這一新的戰線開闢,讓德國軍隊的攻勢瞬間減弱。德國軍隊不可能不防備自己的側翼,這讓正面的德國軍隊開始分心,不得不分兵前往自己的側翼。
德軍的攻勢減弱,俄軍就接過了進攻的大旗,由守轉攻,從辛格奧吉耶夫斯克,華沙,伊萬哥羅德,桑多梅日地區,向德國軍隊展開猛烈進攻。
此時的德國軍隊已經疲憊不堪,連番後撤之下,已經中斷了和奧匈第一集團軍的聯繫。
而奧匈帝國的第一集團軍想在戰爭中支援德國軍隊,卻誤入俄國軍隊的重圍,最終損失慘重,整個集團軍被擊潰。
借用魯登道夫的一句話來說:“11日下令撤退,但這次撤退完全身不由己。我們的情況已經十分危急,現在看來,俄國軍隊即將入侵波茲南,西里西亞和莫拉維亞地區。”
事實上,魯登道夫的判斷十分正確,在取得了初步戰役的成功之後,德國軍隊加急向西和西南進攻,目的正是佔領西里西亞地區,然後從西里西亞地區進入德國腹地,配合西線戰場的四國聯軍,儘快結束這場戰爭。
俄國人的野心很大,取得了這場戰役的初步勝利之後,俄國國內甚至有了攻入柏林結束戰爭的計劃。
如果不是尼古拉大公藉口要和西線軍隊配合,不能盲目前進拖住的話,恐怕尼古拉二世真的要制定讓軍隊全力進攻,攻克柏林的計劃了。
雖然德國軍隊在西線和東線戰場的進攻屢次失敗,誰也不敢保證此時就能攻克柏林,德國軍隊仍然有着一戰之力。
東線這場戰役被命名爲華沙-伊凡哥羅德戰役,因爲這場戰役就是在這兩個地區附近打響的。
這場戰役對於東線戰場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俄國出動了高達80萬的軍隊(包括華沙和其他地區守軍),面對德奧30多萬的軍隊,取得了酣暢淋漓的勝利。
雖然俄國方面的傷亡將近十萬人,但就這次戰役所取得的成果來看,這十萬人的傷亡是值得的。
更重要的是,這次戰役之後,德國軍隊在東線和西線分別經歷了一場慘敗,不僅打破了德國軍隊最高戰鬥力的神話,讓包括俄國在內的許多國家看到了直接戰勝德國的希望,經驗也讓德國國內一部分勢力喪失信心,德國人對於戰爭的熱情似乎沒有那麼高漲了。
在俄國人發動戰役後不久,西線戰場的戰役也相繼發動。
澳大拉西亞軍隊被分成了兩部分,近衛二師和常規三師獨立行動,英法又調集了兩個師,組成了一支混合軍,交由馬丁師長指揮,保護法國集團軍的側翼。
那40多萬龐大的土著軍隊,則被調集到了正面戰場,充當聯軍進攻的炮灰。
土著軍隊確實也是這麼用的,遠征軍總司令馬丁對於這樣的計劃沒有任何怨言,畢竟英法也調集了兩個主力師。
1915年5月7日,隨着來自法國總司令部的一封命令,西線戰役全面打響。
最先行動是的是中線,澳大拉西亞遠征軍也在這裏。5月7日下午,法國兩個集團軍,澳大拉西亞遠征軍加起來將近85萬作戰部隊(40萬主力部隊,45萬土著部隊)向着阿爾薩斯和洛林一線進發,打響了收復失地的第二槍。
緊接着在次日,法國一個集團軍,英國遠征軍加起來將近50萬人的軍隊,以及比利時目前剩餘的軍隊大約8萬人,浩浩蕩蕩的從法國北部出發,目標是收復法國邊境和比利時部分要塞。
南部地區的戰役是最後打響的,在這裏法國只出動了一個集團軍,負責給意大利軍隊掩護。
意大利軍隊則出動了整整50萬軍隊,對奧匈帝國展開猛烈的攻勢,攻克奧匈帝國和意大利有爭議的地區。
西線戰役的規模比東線還要大,僅僅協約國方面,參加戰役的軍隊加起來就將近兩百萬人。
如果算上德國軍隊,僅僅在西線戰場,有高達300多萬人亡命拼殺。
爲了應對這場攻勢,德國可謂是把所有老本都掏了出來,包括各種克魯伯大炮,齊柏林公司生產的飛艇,沒有什麼實戰性能的飛機,甚至還有簡單增加了一些鋼板的汽車和卡車,什麼有用就往戰場送,就是目前德國的現狀。
爲了應對德國方面的飛艇,協約國也將自己落灰半年的飛艇拿了出來。
其實在戰爭剛剛爆發之時,各國饒有興趣地動用了飛艇,但很快就發現,這種飛艇的實戰意義並不大,因爲敵人也有飛艇,兩艘飛艇碰面之後,基本都是兩敗俱傷。
因爲不能在飛艇方面對敵人造成技術領先,這導致英法的飛艇和德國飛艇碰面之後,很難再執行作戰任務。
目前的飛艇太過脆弱,被敵人的武器命中基本就要墜毀。在死傷了數十名飛艇操作員之後,歐洲國家普遍選擇將飛艇隱藏起來,要麼直接放在倉庫落灰,那就在後方運輸物資,偶爾偵查偵查情報之類的。
因爲這場戰役,飛艇才得以重新參加戰爭,並且還是全軍出動的那種。
英國,法國,澳大拉西亞和意大利的飛艇加起來,數量已經接近300艘,遠遠領先德國所擁有的100艘飛艇。
再加上各國數量不多,型號比較落後的飛機,目前在一戰西線的戰場上,已經能夠經常看到天上的飛行物,或大或小,展現了因爲戰爭所帶來的科技進步。
不得不承認,戰爭是發展科技最迅速的時期。據阿瑟的瞭解,英法已經對於目前的飛艇進行了改進,即將研製出新一代的飛艇,並且投入生產。
在飛機方面,英法也重新重視了起來,已經在聯合研究軍事飛機。
雖然不知道德國的進度怎麼樣,但參考德國在歷史上一戰中頻繁拿出的黑科技,德國研究飛艇和飛機的進度也不會慢。
保守估計,澳大拉西亞的飛機應該很快就能夠投入戰鬥。各國對飛機重新重視起來之後,澳大拉西亞也就不需要隱藏自己的飛機了。
就算澳大拉西亞繼續隱藏,也絲毫不能阻止英法德研發飛機的進度。
與其這樣,不如提前讓飛機亮相,在戰爭中獲取一定的優勢。
然後再大量出售已經明顯落後的飛機,從英法那兒賺取大量的利潤,爲澳大拉西亞的飛機研究提供更多的動力。
對於英,法,德三國在飛機研究上會不會實現彎道超車,趕上澳大拉西亞的飛機研究進度。
至少在十年內,這一現狀並不會出現。阿瑟對於飛機的佈局已經長達數年,甚至十年的時間,澳大拉西亞早已經籠絡了全球超過三分之一航空動力和飛艇,飛機制造方面的人才。
除非英法能夠一直齊心協力,或許還有在短時間內趕上澳大拉西亞的飛機研發速度的希望。
但從英國和法國在利益分配方面的某些矛盾來看,戰爭結束之後,英國和法國的關係就不會這麼親密,也會誕生一些矛盾。
不過,一戰結束之後是英國和法國的虛弱期,英法爆發大規模矛盾的可能性幾乎爲零。
在澳大拉西亞的維持下,協約國這樣的利益組織應該能夠保持到二戰以前,身處協約國的澳大拉西亞,也能憑藉着協約國所帶來的優勢,獲取更多的國際地位和利益。
別的不說,一戰之後的美國,國際地位不一定比澳大拉西亞高。一方面是英法的忌憚和防備,一方面美國也不是協約國成員,面對協約國這樣的龐然大物,單個美國也顯得有些薄弱。
4000字第一更,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