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各國實力對比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瘋藝炯龍字數:7721更新時間:24/06/27 00:26:24
    目前世界各列強的財政總收入排行情況如下:

    大英帝國本土的財政總收入爲2億英鎊,財政總支出爲1.98億英鎊,實現財政盈餘200萬英鎊。

    大英帝國殖民地總收入1.85億英鎊,財政總支出1.73億英鎊,實現財政盈餘1200萬英鎊。

    美國財政總收入1.51億英鎊,財政總支出1.53億英鎊,財政虧損200萬英鎊。

    德國財政總收入1.5億英鎊,財政總支出2.2億英鎊,財政虧損大約7000萬英鎊。

    法國本土財政總收入1.45億英鎊,財政總支出2億英鎊,財政虧損大約5500萬英鎊。

    法國殖民地財政總收入5500萬英鎊,財政總支出5100萬英鎊,財政盈餘400萬英鎊。

    俄國財政總收入1.3億英鎊,財政總支出1.85億英鎊,財政虧損5500萬英鎊。

    奧匈帝國財政總收入7500萬英鎊,財政總支出1.1億英鎊,財政虧損3500萬英鎊。

    島國財政總收入5300萬英鎊,財政總支出6000萬英鎊,財政虧損大約700萬英鎊。

    意大利財政總收入4000萬英鎊,財政總支出5500萬英鎊,虧損大約1500萬英鎊。

    奧斯曼帝國財政總收入2600萬英鎊,財政總支出4000萬英鎊,虧損1400萬英鎊。

    因爲連續的海軍軍備競賽和陸軍擴軍,導致歐洲各大列強普遍面臨財政虧損的情況。

    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畢竟只要自己停下擴軍的腳步,和其他國家之間的軍備差距就會擴大。

    對於歐洲各大列強來說,財政虧損固然不妥,但和敵人之間的差距變得越來越大才讓人無法接受。

    戰爭贏了,什麼都可以得到,自然也就不怕小小的財政虧損。一旦戰爭輸了,就算積攢了大量的財富,也會被別人掠奪和侵佔。

    目前澳大拉西亞的財政狀況一直保持盈餘狀態是一個好事情,這代表着就算將來澳大拉西亞的財政支出快速增長,面臨的財政虧損問題也不會太過嚴重。

    工業方面的發展也十分迅速。雖然鋼鐵產量的增長已經放緩,但1912年一整年,澳大拉西亞的鋼鐵總產量也分別達到了170.10萬噸和271.92萬噸。

    目前澳大拉西亞的鋼鐵產量,也能夠位居美國,德國,英國,俄國,法國和奧匈帝國之下的世界第七。

    鋼鐵總產量的規模也差不多在這一水平,鋼鐵產量方面,已經全面超過了島國和意大利這兩個末等列強。

    鋼鐵總產量雖然並不能全面代表工業水平,但也是判斷工業水平的重要標準之一。

    目前來看,澳大拉西亞對比意大利和島國,除了人口有着明顯的劣勢之外,在經濟,工業等方面都有着不小的優勢。

    哪怕是陸海軍科技,阿瑟都有信心,領先意大利和島國一個層次。

    和工業息息相關的煤炭產量,澳大利亞也已經全面超過了島國和意大利。

    根據目前世界各國透露出的情報來看,目前世界各國煤炭總產量最多的國家應該是美國,年煤炭生產量高達5.3億噸。

    接下來依次排列爲:

    第二名,俄國3.6億噸。

    第三名,德國2.772億噸。

    第四名,英國2.105億噸。

    第五名,奧匈帝國5420萬噸。

    第六名,法國4080萬噸。

    第七名,澳大拉西亞,3770萬噸。

    第八名,島國780萬噸。

    第九名,意大利70萬噸。

    和歷史上有所不同的是,原本歷史上英國的煤炭產量應該超過德國,但因爲澳大拉西亞分離出來的原因,大英帝國少了一個重要的礦產資源產區,因此煤炭產量低於德國。

    澳大拉西亞的礦產資源儲量不遜色於任何一個國家,但限制澳大拉西亞的煤炭產量的真正原因,其實是澳大拉西亞的國內市場規模並不大。

    首先,澳大拉西亞的氣候並沒有那麼極端,夏天的最熱溫度一般在二十多度,冬天的最冷溫度一般在零度左右。

    這導致澳大拉西亞人對於煤炭取暖的需求並不高,在澳大拉西亞,煤炭的真正用途是用於工業和發電。

    但澳大拉西亞的工業設備許多採用的是電力,也再次降低了煤炭的使用需求。

    再加上政府也不需要出售礦產資源來換取資金,因此澳大拉西亞的煤炭產量一直穩定在一個夠用的水平。

    如果按照澳大拉西亞國內各類煤炭的總儲量來算的話,按照目前的開採速度來說,足夠澳大拉西亞細亞國內開採幾千年了。

    不過,伴隨着國內人口和各項建設經濟的發展,煤炭的需求也勢必會越來越高。

    不過按照澳大拉西亞的煤炭儲量來算,基本上在數百上千年內是用不完的。

    除了最基礎的煤炭產量和鋼鐵產量之外,因爲利奧諾拉工業基地一二期的建設,再加上對於各種工業的大肆鼓勵,阿瑟相信,目前,澳大拉西亞的工業已經追平甚至趕超意大利,至少在工業和經濟水平,澳大拉西亞已經有了列強的實力。

    從目前世界各國所佔世界工業生產的比重就能夠看出,目前列強國家對於世界的影響力。

    世界各國所佔世界工業比重排行如下:

    美國佔比31.8%

    德國佔比14.8%

    英國佔比13.6%

    俄國佔比8%

    法國佔比6%

    奧匈帝國佔比4.4%

    澳大拉西亞佔比3.7%

    意大利佔比2.2%

    島國佔比1%

    以上這九個國家,他們的工業生產佔據世界工業生產比重的85.5%,剩下的14.5%被數十個國家和地區所瓜分。

    其實對比所有排行榜單,能夠明顯的發現,除了德意志帝國之外,同盟國的其他國家和協約國的三大國家都有着明顯的差距。

    雖然德國已經在工業和經濟方面向英國進行追趕,但比較棘手的問題是,奧匈帝國和意大利的工業經濟加起來,也不是法國的對手。

    在人口規模,工業規模和經濟底蘊方面,同盟國和協約國的實力差距並不小。

    如果不是德國的陸軍實力太過強大,恐怕歷史上的一戰很快就會結束。

    伴隨着歐洲各大列強在陸軍和海軍方面的擴張,目前歐洲各國的陸海軍總數,相較於數年前都已經增長了許多。

    目前世界主要國家陸軍總人數排行:

    俄國146.8萬

    法國96.7萬

    德國94.4萬

    奧匈帝國72.6萬

    英國64萬

    意大利60萬

    奧斯曼帝國45萬

    島國37萬

    澳大拉西亞22.2萬

    羅馬尼亞20萬

    美國16.4萬

    俄國憑藉着充足的人口,理所當然的取得了列強國家陸軍規模最多的地位。

    只不過,俄國士兵訓練普遍不足,許多士兵的裝備也很落後,綜合戰鬥力並不強。

    而目前列強國家中士兵數量墊底的美國,其實對於陸軍一直都不太重視。

    憑藉着自身優越的地理環境,只要美國的海軍擁有足夠的規模,就可以保障美國國土的安全。

    這一點特別是美國北部的加拿大領地和南部的墨西哥實力都已經衰弱之後更加顯著。

    目前美國是北美洲最強的國家,因此也實在沒有必要擴張陸軍的規模。

    當然,還有一點也比較重要,那就是美國的軍事科技並不發達,陸軍和海軍的戰鬥力其實都不高。

    就算美國擁有數十萬的陸軍,也不一定會是十多萬的歐洲軍隊的對手。

    其實從這些排行中就能夠看出,澳大拉西亞的綜合實力已經達到了列強的要求,這也是爲什麼歐洲媒體和部分國家宣稱澳大拉西亞是第八列強的真正原因。

    除了和島國相比,更看好白種人之外,澳大拉西亞自身擁有不錯的實力也是重要的因素。

    當然說到陸軍的實力,陸軍所公認的戰鬥力也是重要的衡量因素。

    目前世界所有國家中,公認的戰鬥力最強的,那當然是目前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陸軍強國德意志帝國了。

    德意志帝國的陸軍強大的戰鬥力毋庸置疑,也根本不需要任何解釋和說明。

    在德意志帝國陸軍之下,法國陸軍應該當屬世界第二。

    法國陸軍世界第二的水平也是公認的,雖然在數十年前被德國人打敗,但畢竟也是之前的歐洲霸主和陸軍第一強國。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更何況法國這頭駱駝還沒有瘦死,只是單純的有些營養不良而已。

    除了德法之外,陸軍戰鬥力第三的國家,就有些不好確認了。

    歐洲媒體對此各有說法,有支持陸軍數量十分龐大的俄國的,也有支持之前的中歐霸主奧匈帝國的,還有看好澳大拉西亞的,總之衆說紛紜。

    但如果不看俄國陸軍數量的優勢,只計算戰鬥力的話,俄國肯定無緣第三的名次了。

    奧匈帝國的陸軍也有一個缺點,那就是由德意志人組成的陸軍實力十分強大,還有其他民族所組成的陸軍戰鬥力就不強了。

    他們的軍事裝備和訓練程度還算不錯,但錯綜複雜的民族分佈,軍隊之間的軍令通行起來十分麻煩。

    要命的是,往往一個連隊的士兵來自於許多民族,彼此之間都不能交流,更不要說很好的配合作戰了。

    因此,阿瑟在心中列出榜單的時候,當之無愧地將澳大拉西亞列爲世界第三陸軍強國(只看戰鬥力)。

    如果算上澳大拉西亞目前擁有的各種軍事科技,甚至澳大拉西亞的陸軍和德國軍隊都能夠碰一碰,因此阿瑟排的也算沒有錯。

    如果不是看在歷史上一戰中法國軍隊表現的挺不錯的情況下,阿瑟甚至會將澳大拉西亞的軍隊戰鬥力排在世界第二。

    在澳大拉西亞之下,如果只論陸軍戰鬥力的話,應該是奧匈帝國。

    戰鬥力第五的,應該是島國。俄國則被阿瑟排在了第六。

    原因其實很簡單,數年前的日俄戰爭中,遠東俄軍的表現實在堪憂,甚至讓人懷疑起俄軍的真正戰鬥能力。

    雖然這幾年來,俄國人從澳大拉西亞購買了大量的武器裝備。但不解決士兵的訓練程度和物資供應的話,阿瑟還是不看好他們的單兵作戰能力能夠超過島國。

    不過俄國人畢竟擁有一百多萬的常備軍隊,綜合陸軍實力超過島國還是沒問題的。

    剩下的國家陸軍戰鬥力也不用排了,英國,美國和意大利的陸軍戰鬥力,都是半吊子。

    除了個別精銳軍隊的戰鬥力還說得過去之外,常規軍隊的戰鬥能力簡直一塌糊塗。

    當然,阿瑟的這份陸軍戰鬥力排行榜,也只是按照目前各國所透露出來的情況,以及之前各國所參加的戰爭和歷史上的表現排列的。

    具體的情況或許會有一些差異,但應該也差不了多少。

    其實這個時代歐洲列強的陸軍,除了法德算是真正的精銳之外,其他國家的陸軍戰鬥力都一言難盡,都有着或多或少的缺點。

    不過對於歐洲國家來說,擁有大量的人口也是一種優勢。

    如果綜合陸軍規模和陸軍戰鬥力來計算陸軍的綜合實力,那麼,這份陸軍戰鬥力排行榜也要經歷不小的改變。

    陸軍綜合實力,如果按照現役軍隊和預備役軍隊的數量,陸軍的預計戰鬥力,現役軍隊的裝備水平和訓練程度來計算的話,那麼排列如下:

    德國仍然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90多萬的常備軍隊外加數百萬的預備役軍隊,讓德國成爲這個世界上陸軍最強大的國家,沒有之一。

    法國仍然排行第二。法國擁有略微超過德國的常備軍隊,也擁有高達數百萬的預備役部隊。

    雖然戰鬥力相較於德國軍隊有所差距,但比其他國家又有所優勢。

    陸軍綜合實力第三的,是擁有140多萬常備軍隊的沙俄。沙俄還擁有高達上千萬的預備役部隊,哪怕裝備水平和訓練素質都很差勁,單靠人海戰術,就足以讓俄國軍隊位列世界第三。

    當然,如果不計算俄國國內的動盪局勢,俄國的綜合陸軍實力甚至能夠超過法國。

    但可惜,根據阿瑟的情況來看,俄國國內的情況並不美妙。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俄國的陸軍戰鬥力,畢竟如果政府都不在了,陸軍又該爲誰打仗呢?

    陸軍綜合實力排名第四的,是目前德國唯一靠譜的盟友奧匈帝國。

    奧匈帝國擁有70多萬的常備部隊,加上數百萬的預備役部隊。陸軍裝備方面還算優秀,如果能夠解決因爲民族衆多而導致的語言溝通難題,恐怕奧匈帝國真的能夠成爲德國的鼎力盟友。

    阿瑟將澳大拉西亞的陸軍綜合實力排在了世界第五。雖然澳大拉西亞只擁有22萬的常備部隊,但如果不計後果的招募軍隊,也能夠爆出上百萬的軍隊。

    再加上阿瑟所隱藏的各種陸軍科技,佔個世界第五的位置還是不過分的。

    澳大拉西亞之後,世界第六陸軍強國,應該能夠落在大英帝國的頭上。

    原因無他,大英帝國本土加殖民地擁有數億的人口,這也代表着擁有數千萬取之不盡的炮灰。

    單憑這些炮灰,就足以讓大英帝國的陸軍實力邁上一大臺階,完全有實力和以上五個國家耗着,來獲取戰爭的最後勝利。

    第七陸軍強國,還得落在島國的頭上。雖然島國已經被歐洲許多媒體和國家剔除了列強的隊伍,但不能否認,島國的陸軍戰鬥力在列強中還是中等的,比意大利和英國這樣的國家強多了。

    如果島國能夠解決裝備落後以及工業規模偏小的問題,陸軍實力還是很可觀的。

    世界第八陸軍強國,兜兜轉轉,勉強排給意大利。

    意大利之所以能夠成爲世界第八陸軍強國,這並不代表他擁有世界第八陸軍強國的實力,而是之後的國家陸軍實力更加弱小,換句話來說,全靠同行的襯托。

    意大利之後,世界第九,第十陸軍強國,分別是奧斯曼帝國和保加利亞。

    雖然保加利亞在之前的巴爾幹戰爭中打敗了奧斯曼帝國,但這畢竟依靠着巴爾幹聯盟的全力合作,再加上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被意大利牽制的原因。

    如果保加利亞的陸軍實力單獨拉出來和奧斯曼帝國對比,雖然戰鬥力確實比奧斯曼帝國高,但奧斯曼帝國也擁有更多的人口。

    還是那句話,在沒有明顯的科技差距之前,人海戰術的威力並不小。

    十名開外,羅馬尼亞,塞爾維亞,黑山,希臘等在巴爾幹戰爭中表現不錯的國家,都有資格位居世界陸軍實力前十五。

    當然,這份榜單主要記錄列強和歐洲國家,要不然,亞洲某個擁有世界第一人口的大國,依靠人海戰術也能榜上有名。

    至於擁有列強地位和實力的美國,他的陸軍綜合實力,還真的沒有塞爾維亞,保加利亞這些國家強。

    陸軍的綜合實力判斷起來比較困難,海軍的綜合實力就比較好判斷了。

    簡單的來說,海軍的綜合實力可以依靠軍艦的總噸位和主力艦的數量來判斷。

    軍艦的總噸位代表着軍艦數量的多少,而主力艦的數量,則決定着海軍的真正戰鬥力。

    目前世界各國海軍總噸位重,大英帝國佔據着第一,高達251萬噸。

    德國位居第二,海軍總噸位117萬噸。

    美國佔據第三,海軍總噸位84萬噸。

    法國佔據第四,海軍總噸位80萬噸。

    俄國佔據第五,海軍總噸位60萬噸。

    島國佔據第六,海軍總隊爲51萬噸。

    意大利佔據第七,海軍總噸位39萬噸。

    奧匈帝國佔據第八,海軍總噸位19萬噸。

    澳大拉西亞佔據第九,海軍總噸位15萬噸。

    雖然澳大拉西亞在海軍總噸位方面和歐洲各列強還有着明顯差距,但如果只看無畏艦和超級無畏艦的話,澳大拉西亞的無畏艦數量,卻排在世界前五。

    甚至如果論海軍真正的戰鬥力的話,阿瑟有信心,超過奧匈帝國和意大利。

    原因無他,這兩個國家連無畏艦都很少,海軍戰鬥力相比他們的海軍噸位來說,肯定要大打折扣。

    甚至目前缺少大英帝國支持的島國,雖然空有之前老式戰列艦的噸位,但自己計劃建造的無畏艦還沒有服役。

    澳大拉西亞的三艘無畏艦和兩艘戰列巡洋艦,未必不是島國八艘老式戰列艦的對手。

    甚至如果按照默認的一艘戰列艦的戰鬥力等於兩艘老式戰列艦來看,澳大拉西亞的海軍綜合戰鬥力還要超過島國的海軍。

    這只能說,科技進步帶給陸海軍實力的進步太大了,無畏艦誕生之後,老式戰列艦的作用已經無限降低。

    而在超級無畏艦誕生之後,無畏艦的重要程度也降低了許多。

    目前計算一個國家海軍戰鬥力之前,優先會考慮所擁有的超級無畏艦和無畏艦數量。

    無畏艦和超級無畏艦的數量,也基本能夠代表着一個國家艦隊的真正實力水平。

    擁有無畏艦的國家不一定是海軍實力頂尖的國家,但海軍實力頂尖的國家,一定擁有無畏艦。

    無畏艦和超級無畏艦目前這兩種主力戰艦,對於歐洲列強和世界海軍強國來說,已經成了可以不重視,但必須要有的海軍武器。

    想要成爲一個公認的海軍強國,擁有一定規模的無畏艦和超級無畏艦已經成了常識。

    島國之所以在軍事實力方面輸給澳大拉西亞,被澳大拉西亞搶走了第八列強的名頭,就是因爲島國截止目前,都沒能擁有一艘屬於自己的無畏艦。

    而澳大拉西亞不僅早早裝備了屬於自己的無畏艦,目前已經在爲其他國家建造超級無畏艦。

    兩者之間的差距已經非常巨大,這也讓島國幾乎理所當然地失去了自己的列強地位。

    對於澳大拉西亞來說有一個壞消息,那就是截止目前,也就是1912年年底,澳大拉西亞的人均耕地面積有所減少,從原來的人均2.3英畝耕地已經減少到了2.1英畝。

    不過這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畢竟伴隨着各大城市的發展,再加上各種工業和建設,會有大量的移民和農村人,被吸引進城市,成爲城市的居住人口。

    除了一些已經形成規模的私人農莊之外,澳大拉西亞的所有移民中,選擇從事農業方面的其實並不多,只佔據移民總規模的四分之一左右。

    不過雖然人均耕地面積有所降低,澳大拉西亞的總耕地面積,仍然達到了2543萬英畝,相較於三四年前擴張了將近600萬英畝。

    因爲阿瑟在不斷強調着糧食的重要性,所以澳大拉西亞的糧食產量和總耕地面積也在不斷的增長中。

    得益於總耕地面積的增加,整個1912年,澳大拉西亞的糧食總產量已經來到了1158萬噸以上,繼上一年糧食產量突破千萬噸之後,今年又再創新高。

    而澳大拉西亞的戰略糧食儲備規模,也從幾年前的200萬噸增長到了1000萬噸。

    當然,能有這麼高的糧食儲備,是因爲政府暫停了許多對外出口糧食的計劃。

    這樣政府的財政收入降低了許多,甚至爲之還付出了不小的資金,從農戶那購買糧食。

    一般來說,目前只有囤積時間過長的糧食,才會被酌情對外出售。

    其他的糧食都是要囤積起來,等待將來的歐洲大戰打響,再用更高的價格出售給歐洲國家。

    1000萬噸的糧食儲備有多麼誇張呢?要知道,目前澳大拉西亞全國的年糧食消耗總量,基本不會超過300萬噸。

    這代表以澳大拉西亞目前的戰略糧食儲備來看,完全足夠全國人吃三年。

    而這三年,澳大拉西亞的糧食產量還會經歷不斷的擴張,用一句比較體貼的話來說,那就是怎麼吃也吃不完。

    好消息是因爲這個年代澳大拉西亞人才剛剛從貧困和飢餓中脫離不久,因此浪費糧食的情況還是少見的。

    大規模的鋪張浪費基本不存在,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減少了民衆的糧食消耗。

    1912年1158萬噸的糧食,對外出口的僅僅只有200萬噸不到。再加上國內消耗的兩百多萬噸,單單今年,就讓政府的戰略儲備糧食增加了將近700萬噸。

    當然,目前澳大拉西亞減少糧食對外出口,對於世界糧食的價格來說影響其實並不大。

    畢竟歐洲各國都有着廣泛的殖民地,德國周邊的衆多國家也都是歐洲糧食出口國,歐洲國家基本不用擔心糧食問題。

    就算糧食價格會上漲,上漲的幅度也基本不多,因此歐洲各國也都不太在意。

    甚至,像英法這樣的國家,還更希望看到這樣的事情發生。

    畢竟英法都擁有廣泛的殖民地,不過就是多花費一點運輸費用罷了,基本不會缺糧食。

    但德國不同。如果想要擁有足夠的糧食,就得花費高價從周邊國家購買。

    除了盟友奧匈帝國的糧食價格比較優惠之外,其他地方的糧食價格都會上漲一點,這也代表着更多的花費。

    畢竟德國擁有數千萬的人口,每年的糧食消耗可不是一個小數字。

    雖然澳大拉西亞的糧食減少了對外出口,但肉類的對外出口並沒有減少太多。

    畢竟澳大拉西亞的畜牧業太過龐大,也完全沒有必要在肉類出口上做文章。

    畢竟以澳大拉西亞目前兩億多只羊,數千萬頭牛和數不清的其他家畜動物來看,肉類在任何時候都不會缺。

    7000字第二更,求月票,求支持!

    今天日萬,已更10000/10000,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