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協約國會議和同盟國會議(求月票!)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瘋藝炯龍字數:3259更新時間:24/06/27 00:26:24
澳大拉西亞的的內閣政府選舉結束之後,國內再次恢復了平靜,進入了以往的發展建設環境之中。
但此時的歐洲可不平靜,意土戰爭正打得不可開交,巴爾幹地區的火藥桶似乎也馬上爆炸,讓歐洲原本晴朗的天空多了幾分烏雲,彷彿一場大風雨即將來臨。
1911年10月27日,阿瑟剛剛和新一屆內閣政府舉行了內閣會議,就收到了來自英國的邀請,參加倫敦的大型聚會。
這場聚會英國邀請的國家多達十多個,大多都是和英國交好的國家,其中也不乏法國和俄國這樣直接和英國簽訂協約的國家。
當然,這也代表着像德國,奧匈帝國這樣的和英國對立的國家不在邀請之列。因此,這場會議也可以看作是協約國內部和偏向協約國國家的大型聚會。
其實這也代表着澳大拉西亞受到了英國和法國以及俄國的看好,畢竟澳大拉西亞遠在大洋洲,能夠參加這樣的協約國會議,代表着澳大拉西亞的實力受到了協約國的認可。
但這樣的邀請卻讓阿瑟很是頭疼。如果直接參加,難免會被看作加入協約國陣營。
這對於阿瑟所想的前期中立賣軍火,後期加入有優勢的一方大相庭徑。
但畢竟是英國老大哥的要求,不去的話又難免不給面子,傷了和英國政府以及英國民衆的感情。
經過慎重思考之後,阿瑟選擇讓肯特首相前往。肯特首相是阿瑟的心腹,一定程度上是能代表阿瑟的。再加上肯特是澳大拉西亞新任首相,也能代表目前澳大拉西亞的政府。
因此,肯特首相也是除了阿瑟之外比較合適的人選。
在肯特出發之前,阿瑟特意囑咐,讓肯特在會議中多看,少問,少參與。
瞭解一下目前歐洲各國對於協約國的支持度還是很有必要的,但直接加入協約國還是大可不必。
畢竟一戰對於協約國的消耗十分巨大,早加入戰爭一天,也就代表着早消耗澳大拉西亞的底蘊一天。
如果這場會議對於阿瑟來說是兩難選擇,那麼對於以威廉二世爲代表的同盟國勢力來說,這就是一次光明正大的針對了。
不過可惜的是,雖然這場會議的時間和參與者是公開的,但會議的內容卻是極端保密。
哪怕德國情報組織爲此耗費了大量功夫,也只是清楚這場會議針對的就是同盟國,至於會議到底商議了什麼,達成了什麼目的,德國一概不知。
不過,這並不代表着德國就沒有任何反對的手段了。
肯特管家剛剛抵達倫敦沒多久,協約國會議剛剛召開的第二天,也就是1911年11月30日,德國也針鋒相對的表示要在柏林召開會議,並且會議的參與國家也都是同盟國成員和偏向同盟國的歐洲國家。
讓阿瑟頭疼的是,哪怕德國明知道阿瑟派遣了肯特參加協約國會議,德國政府仍然光明正大的邀請澳大拉西亞參加同盟國會議。
雖然澳大拉西亞確實和兩邊關係都不錯,但在戰爭之前這麼光明正大的牆頭草行爲,不僅會讓澳大拉西亞的面子受損,同樣也會兩不討好。
因此,1911年12月1日,阿瑟代表澳大拉西亞政府公開宣稱,澳大拉西亞是一個和平友好的國家,暫時不願意加入歐洲的爭端。
但爲了世界和平和全世界人類,澳大拉西亞願意在任何時候向歐洲提供應有的醫療和物資支持,來確保歐洲民衆不會受到歐洲爭端的影響。
同時,阿瑟還強調,澳大拉西亞暫時不會直接加入協約國或者同盟國,除非國家和國民的利益遭受損失。
鑑於英國和德國與澳大拉西亞的良好關係,以及雙方之間的血緣關係,阿瑟誠懇的勸告,希望雙方能夠保持理智,在談判桌上解決爭端。
不管怎麼說,先把中立的牌坊立起來再說。要不然像這樣兩難的抉擇還有很多,稍有不慎就會給澳大拉西亞安上一個牆頭草的名聲。
爲了表達自己確實想要中立的態度,從12月開始,阿瑟要求政府在國際上儘量保持低調,避免更多的目光注意到澳大拉西亞。
1911年12月中旬,同盟國會議正式在柏林召開,參與的有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意大利王國三個同盟國的成員,以及幾個交好於德國的歐洲小國家。
雖然雙方的會議內容都是對外嚴格保密,但歐洲人能夠看出來,歐洲的火藥味極其濃烈,似乎一點就炸。
1912年1月,隨着肯特返回了澳大拉西亞,阿瑟也終於明白了協約國會議到底商談了什麼內容。
事實上,肯特也只是聽到了一些風聲而已。真正核心的協約國會議,參加的只有英,法,俄三國而已。
而其他小國家,也只是能夠聽到一些風聲,所能聽到的也只是英國人願意被聽到的。
這場會議之後,能夠預料到的三國協約將變得更加緊密。
之前的三國協約是在法俄協約的基礎上,新增了英法協約和英俄協約而建立的。
但這樣的協約主要約定還是法俄對抗德國,英國援助法俄。
但隨着這一次的會議,這樣的局勢也不復存在,英國也要承擔軍事責任。
其實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如果英國不承擔軍事責任,俄國人對於協約的態度就有些捉摸不定。
總不能靠着法國人去抵抗德國吧,這樣的結果在幾十年前早已經看到了,德國人可是硬踩着法國人登頂大陸之巔的。
如果英國人不承擔一定的軍事責任,恐怕導致協約國成立的英法,英俄協約可以直接作廢。
協約國不復存在之後,可就真的沒有勢力能夠阻擋德意志帝國的崛起了。
根據肯特的消息,英,法,俄三國重新簽訂了一份三國協約,這份協約取代了之前鬆散的英法,英俄,法俄協約,真正的將締結協約的三個國家團結到一起。
雖然不清楚這份新的協約帶給協約國什麼變化,但明顯能夠感受到的是,法國人和俄國人對於協約的態度有了不小的轉變,對於抵抗德國的態度也堅定了起來。
除了這份新的協約之外,三個國家還新簽訂了一份海軍條約。這份海軍條約對於參加會議的小國家也是公開的,但也要求他們不能對外公佈。
根據這份海軍條約,英國人將保護法國在大西洋沿岸的利益和地區,法國人將保護英國人在地中海殖民地的利益。
同時,如果戰爭打響,俄國的黑海艦隊和法國的地中海艦隊要第一時間封鎖奧特朗托海峽,阻止同盟國海軍匯合。
奧特朗托海峽位於意大利和阿爾巴尼亞之間,是奧匈帝國海軍進入海洋的唯一通道。
將奧特朗托海峽封鎖之後,奧匈帝國的海軍也就喪失了作用,只能困在近海內。
仔細看同盟國三個國家,德國的公海艦隊,意大利的海軍和奧匈帝國的海軍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這三個國家的海軍都被限制在某個海洋,進入到大西洋的出口極容易被封鎖。
奧匈帝國就不用說了,奧特朗托海峽足以讓奧匈帝國的海軍成爲翁中之鱉。
而意大利的海軍雖然位於地中海這個巨大的海洋,但西側有直布羅陀海峽,東側有蘇伊士運河,都是英國人的佔領區域。
這也代表着意大利的艦隊如果不能戰勝英國的艦隊,他們的海軍也只能在地中海傲遊,根本出不去大西洋或者印度洋。
最後就是德國人的海軍。在修建基爾運河之前,德國的東西海航需要繞過丹麥,不僅增加了許多行程,也將海航要道拱手讓給丹麥。
德國人修建基爾運河之後,將北海和波羅的海成功連通,不僅大幅度縮短了東西海航的距離,同樣也讓聯通北海和波羅的海的交通要道掌握在自己手中。
但這不代表問題就消失了。波羅的海自然不用多說,除了通過丹麥之外,也就只有基爾運河能讓波羅的海連通到外界的海洋。
但問題是,波羅的海往外還有北海,北海通往大西洋的兩種方式是走英國和法國交界的英吉利海峽以及英國和挪威交界的北海北部。
這兩個地區同樣處在大英帝國海軍的掌控之下,這也代表着同盟國三個國家的海軍想要匯合在一起,必須突破法國和英國的海軍才行。
但問題也就在這裏。大英帝國是目前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海軍強國,同盟國單個國家的海軍根本不可能和大英帝國海軍抗衡。
同盟國三個國家的海軍如果不匯合,對英國的海軍威脅就沒有那麼大。
但如果沒有挑戰英國海軍的實力,同盟國三個國家的海軍也基本不可能匯合在一起。
這彷彿陷入了一個死循環,哪怕同盟國三個國家已經在大力的發展海軍,目前仍然沒有追上大英帝國海軍的趨勢。
更重要的是,大英帝國擁有廣泛的殖民地和大量的人口,底蘊是要比德國更加雄厚的。
海軍競賽更加吃虧的其實是德國,這也讓同盟國海軍超過協約國海軍的可能性大幅度降低。
3000字第二更,求月票,求支持!
今天日萬,已更7000/10000,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