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宣戰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瘋藝炯龍字數:3433更新時間:24/06/27 00:26:24
1907年7月31日,葡萄牙王國正式給出了自己的迴應,那就是決定不會交出任何葡萄牙漁民,並且堅持宣稱葡萄牙漁民在這次衝突中並無任何責任。
葡萄牙政府的這一決定,在歐洲民間也引起了軒然大波。
歐洲人不敢相信,葡萄牙人在人證物證俱在的情況之下,居然還嘴硬不承認衝突中葡萄牙漁民的責任,甚至蠻橫的包庇罪犯。
就連阿瑟也沒有想到,葡萄牙人居然會這麼強硬,在歐洲輿論明顯不利於自己的前提下,毅然決然的堅持了自己的立場。
不過,這對於澳大拉西亞來說都是一個好事情。如果葡萄牙政府快速妥協,那麼澳大拉西亞也就沒有將手伸入葡屬帝汶的藉口。
現在葡萄牙政府的嘴硬,正好給了澳大拉西亞介入葡屬帝汶的藉口,這也可能成爲澳大拉西亞再次擴張的機會。
阿瑟本來以爲澳大拉西亞擴張的機會會在荷屬東印度,沒想到葡萄牙人先坐不住了。
1907年8月1日,阿瑟在公開採訪中表示了對葡萄牙政府態度的震驚,同時堅定地宣稱,澳大拉西亞的軍隊將爲澳大拉西亞的公民找回公道,沒有任何國家和勢力能夠凌駕於澳大拉西亞人的頭上。
1907年8月3日,澳大拉西亞政府給予葡萄牙王國最後通碟,要求葡萄牙王國立即接受澳大拉西亞的賠償要求,並且向被襲擊的澳大拉西亞漁民道歉。
澳大拉西亞政府還宣稱,如果葡萄牙堅定的認爲他們的漁民做的沒錯,那麼就拿出應有的證據來,而不是在報紙中口說無憑。
澳大拉西亞的這一要求再次贏得了歐洲人民的認可。
哪怕是初次要求被拒絕後的澳大拉西亞,仍然只是要求葡萄牙政府向被襲擊的漁民道歉,同時補償所有受到波及的漁民。
這在大部分歐洲民衆看來,是非常合理的要求和條件。
參照這次衝突事件後,澳大拉西亞和葡萄牙王國截然不同的態度,許多歐洲民衆甚至認爲這樣的條件會讓澳大拉西亞吃虧。
讓歐洲民衆感到驚訝的是,葡萄牙政府,或者說是專制君主卡洛斯一世再次拒絕了澳大拉西亞的請求。
事實上,卡洛斯一世很快感受到了強硬保護民衆給王室和自己帶來的巨大威望。
雖然在歐洲民間,葡萄牙的威望和名聲一再降低。但在葡萄牙國內,卡洛斯一世的威望反而有所增長,不少媒體和個人都自發的發聲,表示支持國王卡洛斯一世的決定。
要知道,自從卡洛斯一世實行高壓政策以來,很多反對黨和媒體可都沒有什麼好的評價。
這一次能夠公開的支持卡洛斯一世,足以見得這一次卡洛斯一世的決定,在葡萄牙國內引起的反響有多麼巨大。
事情發展到現在的階段,哪怕目的只是爲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卡洛斯一世也不得不堅持自己的決定,那就是強硬的,不惜一切代價的保護自己的子民。
這次衝突事件也吸引了不少歐洲國家的關注,其中就有和澳大拉西亞關係緊密的德國和俄國。
英國的態度很是模棱兩可,雖然表達了對事態的關注,但並未鮮明的支持哪一方。
葡萄牙王國再一次拒絕了澳大拉西亞政府的請求之後,威廉二世也驚訝的公開發聲,表達對於葡萄牙王國政府蠻橫態度的不滿和對澳大拉西亞的支持。
俄國人的行動更是果斷,不僅直白的批評葡萄牙王國,同時還嘲嘲笑卡洛斯一世是個做錯事不敢承認的懦夫。
歐洲兩大列強的戰隊和不滿,也讓卡洛斯一世有些心驚膽戰。
不過還好,大英帝國很快就暗中聯絡卡洛斯一世,表示了對這件事情的關注,並且宣稱大英帝國會和法國一起,爲了和平解決這次衝突而付出努力。
這樣卡洛斯一世逐漸放心起來。只要有着英法的保障,澳大拉西亞就對葡萄牙王國形成不了太大的衝擊。
反而他自己還能藉着這次衝突事件,在葡萄牙國內積累大量的聲望。
等到時機差不多成熟,大不了再將當時的漁民推出來當替罪羊,把自己包裝成受漁民矇蔽的,空有一腔愛民之心的國王,就能夠在這次事件中完美脫身,並且還保留積攢的大量聲望。
但事情真的有這麼簡單嗎?或者說卡洛斯一世低估了澳大拉西亞人的野心,也低估了阿瑟的野心。
1907年8月5日,澳大拉西亞政府向葡萄牙王國政府下達的最後48小時通告結束之後,澳大拉西亞政府召開了一場公開會議,時任首相瓦爾特十分惋惜的宣佈:“介於葡萄牙王國政府十分蠻橫無理的表現,對於受傷的澳大拉西亞漁民沒有一絲憐憫,反而還造謠生事,企圖抹黑受傷的漁民和澳大拉西亞政府。經澳大拉西亞政府研究決定,斷絕和葡萄牙王國的外交關係,並且宣佈澳大拉西亞全國處於戰備狀態。”
雖然瓦爾特首相並未正式向葡萄牙王國宣戰,但澳大拉西亞進入戰備狀態已經說明了一切,澳大拉西亞人已經準備好了戰爭。
進入戰爭狀態之後,澳大拉西亞國內羣情激憤,所有臨時徵兵處全部爆滿,並且大量的澳大拉西亞人都在尋找各種方式向政府捐助資金。
全國上下團結一心,此時此刻所有澳大拉西亞人的敵人只有一個,那就是傷害了澳大拉西亞感情的葡萄牙王國。
被澳大拉西亞政府斷絕了外交關係之後,卡洛斯一世這才有些慌亂。
但卡洛斯一世解決問題的辦法並不是向澳大拉西亞妥協,而是尋求之前允諾會提供援助的大英帝國和法國的支持。
英國人確實提供了援助,準確的來說,是提供了對解決這次衝突事件的方法的援助。
在確切的說,英國人在澳大拉西亞做出決定之後,就明確的表達了自己的態度:勸誡雙方在這次衝突事件中保持冷靜,並且願意提供專業的團隊,爲雙方尋找衝突事件的真相。
其實這也倒正常,以英國人攪屎棍的性格來看,做出這樣的決定也無可厚非。
更重要的是,阿瑟在英國擁有不錯的支持度和好感度,再加上澳大拉西亞和英國特殊的關係,導致英國人對於澳大拉西亞更加親近。
更何況,這次衝突事件怎麼看受害的一方都是澳大拉西亞,不論是幫理還是幫親,這不都明擺着要支持澳大拉西亞嗎?
英國民間這樣的態度之下,如果英國政府做出和英國人背道而馳的決定,在英國民間引起的動盪可想而知。
哪怕是對阿瑟極其不滿的愛德華七世,也不會在這種時候站出來當出頭鳥,更不要說是和阿瑟無仇無怨的英國政客了。
能表達出中立的態度已經冒着得罪英國民衆的風險了,如果不是愛德華七世的態度十分微妙的話,恐怕英國政客早已宣佈支持澳大拉西亞。
畢竟他們的官途也要寄希望於議員和民衆的支持,一個得罪了英國民衆的政府,註定也走不長遠。
法國人的態度和英國也相差無幾,都只是不痛不癢的說一句希望雙方保持冷靜剋制,並且願意作爲中立方參與調查這次衝突的原因和過程,和平解決這次爭端。
如果這樣的話語就能解決地區性的危機的話,那麼世界歷史又要少許多戰爭了。
可惜,這樣的話終究只是做做樣子,它避免不了戰爭,也挽救不了任何損失。
1907年8月8日,瓦爾特首相再一次在公衆面前露面,並且宣佈了澳大拉西亞政府最終的決定和阿瑟的指令:澳大拉西亞政府宣佈立即和葡萄牙王國處於戰爭狀態,並且出動軍隊,強制性的達成澳大拉西亞的要求。
瓦爾特首相微笑着表示,澳大拉西亞政府的目的只是爲了達成之前的要求,即交出這次衝突的罪魁禍首,葡萄牙王國向受傷的漁民道歉,並且向所有受到衝突波及的澳大拉西亞漁民賠償。
按照衝突到現在的時間和受到波及的漁民數量來看,葡萄牙王國應該向澳大拉西亞的數萬漁民支付至少一百萬澳元的補償,並且向受傷的漁民至少支付一百萬澳元的賠償。
雖然賠償的資金總共也才兩百萬澳元,但卡洛斯一世清楚,在現階段的情況下,葡萄牙的民族情緒已經被充分調動。
如果這個時候政府答應這筆賠償,哪怕只有一萬澳元,也會讓葡萄牙民衆對於政府十分失望。
受到影響最嚴重的,自然也就是在這次衝突中,成功樹立自己愛戴民衆,不畏強權的形象的卡洛斯一世了。
未戰而先降,恐怕葡萄牙人的憤怒就會轉嫁到卡洛斯一世的身上。
因此,在澳大拉西亞宣戰之後,葡萄牙政府十分果斷的迴應:葡萄牙和澳大拉西亞處於宣戰狀態。
葡萄牙王國本土和澳大拉西亞隔了十萬八千裏,這次戰爭最容易受到威脅的地區就是葡萄牙的亞洲殖民地了。
爲了表達自己的態度,卡洛斯一世果斷的宣佈,從葡萄牙的歐洲本土調兵四萬前往東亞,這批士兵將分批次,先後在三個月內抵達東亞的殖民地。
而令一邊,澳大拉西亞。
從衝突開始之後,澳大拉西亞就已經在爲戰爭做着準備了。
雖然準備的時間並不充足,但好在澳大拉西亞的軍隊也不多,因此集結的時間倒也足夠。
政府宣佈宣戰的當天,就已經有超過一萬名軍隊在悉尼港口集結,準備登上運輸船,在艦隊的保護下,前往葡屬帝汶,攻下葡萄牙在亞洲的重要據點。
三千兩百字第二更,求支持!兄弟們,求月票啊,還差幾張月票就上分類榜了,跪求支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