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唐國

類別:武俠仙俠 作者:大腦被掏空字數:2071更新時間:24/06/27 21:53:33
    “鬆國?問這個做什麼?”敬燕皺眉。

    “沒什麼,只是我從未離開過大鹿國,所以想問問鬆國的風土人情。”李啓笑着說道。

    “可以,但還在巡邏,等晚上駐紮下來之後再閒聊吧。”敬燕回答道。

    李啓點了點頭,這個結果也是他預想得到的。

    這兩天的相處下來,他已經知道了敬燕的性格了。

    和劍一模一樣。

    剛直,倔強,但卻並不難相處,只是太過嚴肅,不太適合共事。

    當面對一個不說謊,做事一板一眼,絲毫不知道變通的人,確實是很容易和其他人發生衝突,而且發生衝突的時候,她還很能打。

    怪不得其他人都叫她“虎婆娘”。

    她好像是認真的對待任何人,任何事,對遇到的每件事都灌注全部的認真,更是在練劍這件事上付出了一切的精力,愛,還有不知道別的什麼東西,總而言之,她連人都練的和劍一樣了。

    兩人繼續巡邏,一天都平安無事,這次連野獸都沒有。

    倒是遇到了幾支採山隊。

    這些採山隊一開始遠遠的看着,都在打量這個商隊的情況。

    但李啓露面之後,他們就紛紛散去了。

    進山爲賊這件事很好辦,不過還是得掂量掂量實力才行。

    面對一位入了品級的高手,動手是很不明智的,雙方根本不在一個層面上。

    這就是花錢聘請李啓的好處了,看似無事,其實一路處處都是兇險,沒人罩着,這麼幾十車貨,早出事了。

    一天平安,李啓吃完飯,和兔子說了兩聲,自己來到了敬燕的車廂附近。

    敬燕正在練劍。

    一板一眼,認認真真,物我兩忘,心中,手中,只有一劍。

    這樣的專注,這樣的投入。

    怪不得沈水碧會說她以後絕對有出息,這樣的人,加上一點天賦,想沒出息都難啊。

    這次讓瀋水碧親自給她點明弱點,相當於讓五品高人出手指點她進步,這對她來說絕對是天大的機緣,藉此晉級八品都未必不可能。

    好事,算是結個善緣,提前投資。

    李啓自己的猜測裏,大鹿國和鬆國的衝突,自己肯定是避不開的,現在瞭解一下情況,順便在鬆國裏打點一下人脈,以後肯定用得上。

    李啓在旁邊等她練完這一段,然後看她徐徐收劍,然後朝着李啓走過來。

    “你是想問什麼?鬆國的情況?”敬燕朝着李啓走過來,直入主題。

    一點寒暄都沒有,直白的讓李啓有些頭痛。

    總是和各路人士虛與委蛇久了,碰見個這麼實誠的,還真有點……不習慣。

    不過,這也算是好事吧。

    “沒那麼玄乎,只是想瞭解一下鬆國的風土人情而已,我聽說你們剛和唐國打完仗,現在是個什麼情形啊?”李啓問道。

    說着,兩人坐到了牛車旁邊,開始談話。

    “打仗嗎?已經是三四年前的事情了吧,其實也沒什麼,幾乎對平民百姓沒什麼影響,只是那些高官,大巫被摧枯拉朽的擊潰了而已,根本沒什麼動靜。”敬燕回憶了一下,然後對李啓解釋道。

    “……戰爭沒有對平民造成影響?”李啓有些愕然。

    “唐國三日即下鬆國全境,一日連破三州,還能造成什麼影響?”敬燕苦笑:“似你我這等九品,在江湖之中算得上一員高手,可在唐軍裏,不過一隊長而已,一軍之中就有數百,而唐國何止一軍?所以當初,戰場根本沒有落到地上來。”

    她仰起頭,像是在恐懼,又像是在回憶,感慨般的說道:“那一日,天有十日,月食五星,星飛星隕,軍上氣發,漸漸如雲裏山形,龍虎行天,異象無數。”

    “一日之後,一切復歸原狀,除了大官換成了唐國將軍們,大巫換成了道長,原本的巫覡都變成了道士之外,其他一切都沒有分別,敬家內部都沒什麼混亂,還是一如既往。”

    敬燕的說法讓李啓感覺到腦仁疼。

    這看起來完全不像是一個等級的戰鬥啊……

    不過,鬆國在唐國眼裏,也就是這樣吧。

    在自己的那個世界裏,其實好像也差不多,大國的一支特種兵部隊,就能輕鬆顛覆一個小國的政權。

    “之後的,鬆國治國都沒別的變化?”李啓又問。

    “變化倒是有……比如,嚴厲打擊貪污,將所有離散門派全部整合成鬆國道盟,由官方統一管轄,制下律法,上下必須嚴格遵守,違反者按律處置,爲了給律法立威,甚至打殺了一位六品山神。”

    “鬆國五嶽之一的西嶽神,道成六品,身軀綿延五千裏,不服唐國律法,不按規定調節地氣,爲地方農夫謀福,反而和往日一樣,要求下方民衆以人牲祭祀自己,於是被一位道長當場鎮殺,山根都被打碎,身軀被煉製成一枚‘五嶽印’。”

    “然後,那位道長在原地,敕封一位戰死的唐國英靈爲山神,賜下那枚五嶽印,受當地香火,成爲新的鬆國西嶽。”

    “此後,鬆國吏治清明,民衆安居樂業,還有就是,官府開始興辦官學,凡六歲以上,十五歲以下孩童皆需入學,不收束脩,反倒發口糧,需要學習三年,第一年學文字,第二年學律法,第三年學禮樂,如此才能離開官學。”

    “如有天災地災,都會有修士出面應對,還會調節氣候,讓地氣充沛,風調雨順,若有人禍,則立馬出動武備,將惡人拿下,將其按律處置。”

    “此外,還有諸多器物流進,好像是理道之人製造,他們日夜尋器物運轉之理,造出許多古怪的物件,譬如‘鏡花水月’,看似不過是一面圓鏡,其中卻能投影出千山萬水之外的景物,能夠觀賞遠方歌舞,或者和持有另外一半鏡面的人對話,現在已經在鬆國流行了起來,只是太貴,我買不起。”

    “如此,已經三年,鬆國……比以前,大概是好了很多吧。”敬燕思考着,如實回答道。

    李啓在旁邊聽的一愣一愣的。

    我超!

    這唐國,未免也太先進了吧!

    說好的你是反派呢!

    怎麼這麼文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