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玉屏記
類別:
女生頻道
作者:
芭蕉夜喜雨字數:4244更新時間:24/06/27 00:05:45
白府丫環銀紅帶回好幾本話本子,六小姐白知柳迫不及待翻看了起來。
邊看邊問是不是最新最叫賣的話本。
“肯定是最新最好賣的。奴婢問過夥計了,說這幾本買的人最多,都加印好幾次了。”
銀紅也不認識字,從越王府賣了六小姐的話本子後,一溜煙就跑去書肆了。她也不知道哪些賣得好,問過掌櫃和夥計,還猶自不信,又蹲守在店裏,親眼看那幾本書,果真是買的人最多,才跟着買了回來。
緊趕慢趕地跑回來,生怕被府裏的人看見。好在一路盤查的人都沒有。
銀紅見六小姐看得認真,坐到邊上狠灌了一大杯涼茶,爾後才大大籲出一口氣,這一路提着心哦,就怕被傳到夫人那邊去,害六小姐被罵。
見六小姐看得津津有味,歇過氣問道:“小姐,你說越王府的看門小廝是不是也認識字啊?奴婢只是問他們說想找王妃賣話本該找誰,他們就叫奴婢拿給他們了,就略翻了翻,也不知是不是裝樣,就把銀子給奴婢了。”
想起那看門的小廝快速地翻着小姐的書頁,大抵是看不懂的吧,估摸是看寫了多少頁,值不值二兩銀子。
“可就是寫了那麼多頁,真的有費那麼多墨,可要是內容是胡亂寫一通的呢?越王妃也不怕被人騙銀子。”
聽說越王府現在不窮了,可也架不住這麼耗啊。聽說每天來賣話本的人多的很。二兩銀子足夠一家人在京城花用一月了。
白知柳目光未從書冊上移開,只是笑罵道:“你是不是傻。你能想到,人家越王妃想不到?”
“可是那看門的小廝就是沒仔細看啊,就算認字,裏面寫的什麼都沒看清吧,就當着奴婢的面,飛快地翻了翻。”
就抖了兩抖就給銀子了。這銀子也是好掙。
“你沒報名號家門?”
“報了。”
“那就是了。”
就什麼是?銀行看向六小姐,六小姐這回從書冊中撥冗看了她一眼,一副她是傻子,還不肯解釋,讓她自己想的樣子。
銀紅想了又想,“小姐,你是說奴婢報了家門,所以他們痛快給了銀子,所以不怕咱們騙他們?可是也有虛報的吧,就沒有騙錢的?”
“可能也有,那也極少。誰敢上越王府明晃晃地行騙,不怕被捉住打板子啊。而且騙子還得識字會書寫。就沒聽說識文斷字的文化人,跑去騙銀子的。當然最大的可能是寫的內容不怎麼樣,越王妃白花二兩銀子買了回去。”
但那也不是騙,頂多是內容不匹配二兩銀子。
但這也是越王妃被人稱頌之處。花了二兩銀子,買了文人的尊嚴。對於一些寒門學子來說,二兩銀子省着花,夠他們一兩月在京城的開銷了。
而且賣本子的人,也多是不看那二兩銀子,而是盼着寫的本子能被越王妃看中,能被排演出來,給普羅大衆看到。
所以都報了家門,留了名姓和地址。
銀紅一想便明白了。
“這個王妃,奴婢喜歡。”
銀紅走後,越王府看門的兩個小廝翻看起那兩本話本。
張樑對莫南說道:“這兩本話本我覺得寫得挺好的,我覺得王妃應該會喜歡,沒白花四兩銀子。”
莫南點頭,“若排演出來,大家應該會愛看。”
見張樑還在入迷地看話本,莫南目光如炬在門口掃了一圈,不忘他的本職工作。
但看門的工作太無聊了,又與張樑閒聊起來,“我現在總算知道咱們王爺爲什麼連看門小廝都要找會識字的了。”
不識字,連話本都看不明白,這要是被人騙了,多花了銀子,王妃不心疼,他們自己都心疼。
“那當然要會識字啊,咱們王府,天天有人送帖子來,書信帖子要是不會看,怎麼收遞?如何登記訪客?”
莫南看了他一眼,說得好像有些道理。但沒聽說家家門房都是識字的。
原本他自覺認了一些字,被賣到王府,自以爲可以撈到一個好位置,結果主管說他還算機靈,又打發他來看大門了。
讓他失落了好久。
不過現在嘛,莫南摸了摸腰間鼓鼓囊囊的荷包,笑了起來。
自王妃收話本後,每天跑來賣話本的人一波又一波,他和張樑收的好處不少。這一天收的好處,能抵他們兩三個月的月錢。
嘖嘖。
看門好啊。他喜歡看門。
那邊張樑已經翻看完了兩本話本子,一看時間,“王妃說一個時辰送一趟話本子,我送話本子去了,你先一個人留在這裏,別走開。”
“好,有我守着,你放心去吧。”
上門賣話本子的人太多,林照夏便規定門房一個時辰送一趟話本,別一收到話本就急轟轟往內院遞,這一趟趟跑的,沒得把腿跑細。
書房內,林照夏披着一張薄毯,歪在軟榻上,津津有味地看起話本。
在她面前的矮几上,摞了兩大摞話本,一疊矮一些,是她翻看過的,一疊高些的,還等着她翻看。
趙廣淵進來,在軟榻上挨着她坐了,也拿起一本翻看,看了兩頁,又放下了。
林照夏瞥他一眼,“不好看?”
趙廣淵抿了抿嘴,不知道好不好看,只是滿紙的家長裏短,內宅爭鬥,他看了頭疼。
林照夏還等着他幫忙挑選好本子呢,每天送來百多本話本,她一個人得看到什麼時候去了,每天不幹別的事,就光看話本算了。
“也有寫志怪奇談的,寫迷案追蹤朝堂風雲的也有,你幫我看看嘛,我看得眼暈。”不都是才子佳人,後宅爭鬥。
林照夏撂下話本,傾身過去抓着他的胳膊晃了又晃,“幫我看看嘛,我眼睛疼。”整個人偎到他懷裏。
趙廣淵聽她說眼睛疼,曲起食指輕輕挑起她的下巴,望向她的眼睛。
那眼睛黑黝黝的,黑眼珠子多,眼白少,像嵌在河牀上的兩顆黑寶石,一眼望過去,好像能把人吸進去。
趙廣淵在她眼睛上親了親,爾後搓熱了兩掌,輕輕地蓋在她在眼睛上。
林照夏舒服地喟嘆,“再來。”
再來了好幾次,趙廣淵也半點不嫌煩,極富耐心地任她驅使。
年一過,夫妻倆俱都忙碌了起來。
雪水化凍,皇莊上的冬麥,這一冬過去,是否還活着,今夏能否有收成,趙廣淵極爲關心,每天都泡在司農司裏,皇莊那邊也是三天兩頭地往那邊跑。
司農司從司農卿往下,到雜役,人人的心情和越王一樣,也是一得空就往皇莊跑。
人人不得閒。
趙廣淵少數得閒的時間,也沒去旁的地,就窩在府上,不是視查王府的修繕進度,就是陪着愛妻篩選話本子。有時候也會去排練現場,給些意見。
林照夏原本只是想給會仙樓引些客流,才排演節目的。
原本會仙樓一開張,就請了歌舞伎在舞臺上彈唱跳舞,可到了後來,演得多了,大家也看膩了,她又請了民間百戲,換了花樣上臺表演。
請百戲雜耍說書口技等民間藝人,也不過是爲了照顧不喜歡看歌舞的其他客人,避免會仙樓食客減少。後來整着整着,就拉了劇團排演起節目來。
也是因爲來會仙樓的小孩多,最早是想做一個警示小孩被拐的節目,這才有了“小石頭歷險記”,沒想到竟獲得空前成功。
京城各家有小孩的,稍有些銀錢的,家裏孩子多的,還把他們的劇團請到家裏演出,這一天天的,演出就沒斷過。
林照夏爲了保持活力和熱度,又排演了富貴人家小姐被騙私奔的故事。
結果這出“私奔記”更得內宅貴女們的喜歡。她這才起興收話本,結果那話本就收了半個庫房。
她光是天天看話本都看不贏。
也不知是不是滿京城的貴女都給她寫本子了。
這收的話本子多了,林照夏便正兒八經把這件事當成正經生意來做了。
給劇團也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越府戲社”。原本也只是臨時拉湊來的班子,現在從班頭到各角色演員,到雜役到鼓樂,到妝造,到制景,到道具,等等,都有專人負責了。
男女老少各年齡層的演員都有。而且還不止一套演員班子。
不再像之前一人演多個角色了。
原本趙廣淵是心疼林照夏放棄現代的生活和工作留在大齊陪他,好不容易她有了一個喜歡幹的事,也就縱着她,只當打發時間,省得她想念現代。
沒想二月三月戲社帶來的收入不比他在京城鋪子的收益低。
現在戲社已經有百多號人了,正經是個大戲班子了。
林照夏又從現代那邊購置了很多道具,佈景,還有很多樂器,曲子,等等,哪怕有戲班子跟風模仿,也學不來。戲社的節目排得多了,請他們去表演的人越發多了,收入也直線飆升。
“爲夫得快些讓他們把王府修繕好了,不然你這麼多人,都沒地方排練了。”
“你說過給我留幾處院子的,還說要給我搭戲臺。”
這麼多人,總得有地方近便住,還得有排練的地方,而且現在的越王府先前是先晉王府,因地方大,園子多,四時景色不同,很多達官顯貴還特特借園子去辦宴會。
林照夏想着把王府修繕好了,她自己整一個戲園子出來,天天都有固定時間表演的節目也爲斷,各種劇目都有,來看戲的人收入場費,收茶水費,加上打賞,這錢就不少賺了。
若有人要包場,要借園子,又是一筆收入。
就讓外頭的人以爲她和趙廣淵不務正事,沉迷歌舞逸樂無度好了。也方便趙廣淵行事。
“放心,爲夫答應你的事,何時未辦到過。院子給你留好了。戲臺也給你搭一個全京城最好的。”
“我夫君最好了,我最喜歡你了!”林照夏踮起腳圈住他的脖子,獻上一吻,得趙廣淵熱切迴應。
把一旁正在排練的大夥都看呆了,回過神來羞得無處藏。
王爺王妃感情真好,太讓人羨慕了。年青男女對未來的另一半也開始憧憬起來。
白府後宅。
白知柳得知她寫的話本子被越王妃採納,已經定下要排演了,連名字都想好了,叫“玉屏記”,派人來問她的意見。白知柳高興得差點沒跳起來。
“不賣斷,就要分成。名字王妃起得好,就叫玉屏記!內容她改得我沒有意見,都聽越王妃的!”
白知柳激動地話都說不圓乎了。
她才試着寫的兩本話本,其中一部就要被王妃排演出來了,太讓人激動了!
她寫的是某家後宅有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庶女,在家裏過得不如意,被嫡母嫡姐各種打壓,最後卻以德報怨,把自個親孃留下的一扇價值連城的雙面繡玉屏送給嫡姐當嫁妝,後面又數次救家人於危難,最後感動了嫡姐嫡母,爲她找到一門好親事的故事。
這樣的故事林照夏收到不少,而且沒什麼突出亮點。
無非是一個後宅庶女,想通過揚名,盼着得到家人重視,能得一門好親事,好高嫁出去。
要說亮點,唯一的亮點就是作者是白家六姑娘,是差點成了越王側妃的白若蘭的庶妹。
都說越王爲了補償展家,舉薦了展廷兼任了翰林院掌院學士,那另一位差點成了側妃的白家,就什麼都沒撈着?
林照夏揉合數本話本,把同質化的內宅故事揉捏在一個故事裏,對白六小姐的話本重新做了改編。主要角色從庶女變成嫡母,以嫡母的視覺來展開故事。
這位嫡母原本對家中的庶子女是報着敵意漠視的態度,可後來一位小庶女不記前嫌把一扇雙面繡玉屏給自己親女做了嫁妝,只爲了嫡姐在未來婆婆面前能討得了好。
這位嫡母重新審視這些庶子女,因才施教,把他們各自都培養成才,還個個都嫁娶如意,這些庶子女最後都成了家族的助力,她家在京城也成了首屈一指的大族。
這樣的視角這樣的故事才符合貴人們的心意,相信不少貴夫人會樂意把她們戲社的這出“玉屏記”請回家去演出的。
誰不盼着家庭和睦,被外人高看一眼呢。
掌家的夫人最喜歡看這些掩飾太平的戲目。
排演了半個月,這出“玉屏記”果然火遍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