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駐守而戰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雨中城市字數:4008更新時間:24/06/27 00:04:43
因爲背靠灤河,所以守軍的實際防禦面積比楊凌預料的還要寬廣,除掉城外的營寨外,城池裏面還有兩千餘名守軍,再加上囤積在城內的糧食和物資,如果強攻城池的話,僅憑楊凌帶來的兩千多兵力,恐怕會損失慘重。
楊凌仔細思考片刻,最終決定不急於攻擊新平堡,等待李清揚帶兵趕來,到時候三方夾攻,勝算肯定大許多,至於這些民勇,只能等李清揚趕到後再做安排,不然城內的民勇萬衆譁變的話,那就麻煩大條,到時候就算他們攻下新平堡,也必定元氣大傷。
楊凌在城裏停留下來,派遣民夫搶救傷員,並且安撫城內惶惶不安的民衆,同時督促守軍加固城牆,並在城內挖掘壕溝和鹿角,以免再度遭遇暴亂。
楊凌忙碌的同時,新平堡內的官吏也在組織民夫維持秩序,將暴亂者驅逐出城,然後抓緊時間恢復城防。
秦天帶着幾名部下也混進城內,在城中遊弋觀察情況。他原來曾經率部駐守過遼東,因爲跟着張玉幹打過幾年仗,所以眼光毒辣,觀察片刻後發現城內雖然秩序井然,但是城防薄弱,當機立斷指揮部下在城牆上建立防禦工事。
楊凌的運氣很差,新平堡城中有兩千多人,其中近七成是南宋百姓,他們聽說楊凌要奪取新平堡,都嚷嚷着要參與守城,所以在秦天的鼓勵下,他們主動幫忙修築城防。
秦天在城中轉悠半圈,看到城中大戶和鄉紳都聚在衙署裏商議對策,卻沒有人理會自己,便悄悄溜到城牆附近,然後找準機會縱身跳上城牆。
楊凌帶着幾百民勇進入城內,看到秦天在城牆上鬼鬼祟祟的樣子,不禁有些疑惑,便帶着幾名護衛走過來,詢問道:“你是誰?來城牆幹嘛?”
楊凌見到是秦天,不禁鬆口氣,然後拍着他的肩膀調侃道:“原來是秦賢弟,怎麼樣,城裏的情況如何?”
“楊將軍,城內有點兒不太正常啊。”秦天壓低聲音說道:“你瞧,這些人都聚在衙署裏商討應對之法,可是這個時候哪顧得上管我們這些普通百姓呀,咱們是否可以利用這個機會……”
楊凌聞言頓時恍然,城內的確是太平靜,按理說城內有這麼多百姓,不可能這麼快恢復秩序,可是偏偏這種詭異的情況就發生在眼前,只有兩個解釋,其中之意不言自明,第二種解釋則更令人膽寒,那就是這些百姓已經被收買或者說蠱惑,所以才沒有反抗。
“楊兄弟,現在怎麼辦,要不要攻城?”陳邦彥也注意到城牆上的動靜,湊過來問道。
“先等等吧,咱們現在冒然攻城,只怕會遭到百姓的反撲,到時就算勉強攻破新平堡也會傷亡慘重。”楊凌搖頭說道。
“那就只能暫時忍耐嘍。”陳邦彥苦笑道。
楊凌微笑不語,他當然不願意放棄攻克新平堡的機會,不過現在城裏的情況未明,萬般無奈之下,也只能等待李清揚的到來。
這時有人匆匆跑過來向楊凌彙報道:“啓稟大帥,城外有人求見!”
“請進來吧!”
不久,就見兩名穿着普通衣服的男子被帶進來,他們都戴着斗笠,身材削瘦,臉上塗着黑灰,顯得很落魄的模樣。
“你們是什麼人?找俺有啥事?”秦天盯着那兩人沉聲喝問道。
其中那名年紀稍小的年青人擡起頭來答道:“我們是從西邊逃難過來的流民,途徑貴寶地想投奔貴軍。”
秦天看着這兩人的打扮,不由懷疑地說道:“你們真的是逃荒過來的嗎?”
“當然,不信你們搜身。”年輕人挺直胸膛,神色坦蕩地說道,不過他的雙腿卻微微顫抖,顯然極爲害怕。
“大帥,他們是從西邊逃荒過來的流民,屬下認識他們,他們是我的族叔。”旁邊那個年老些的漢子連忙開口解圍道。
楊凌聞言點點頭,吩咐旁邊的士卒道:“去拿兩套鎧甲給他們換上!”
秦天看到楊凌如同變戲法似的變出盔甲,心中越發相信眼前的兩人是流民,便開口問道:“你們叫什麼名字,家住在什麼地方?”
兩位年長的流民互視,然後其中年齡較大的年青人開口答道:“回稟將軍,草民劉三,家住在新平鎮,我哥叫劉六,家境貧寒,幸得貴軍搭救,這才逃脫性命,特來投靠楊將軍,只是不知楊將軍是何職務?”
秦天聽罷頓時露出喜色,他原以爲楊凌會派個校尉來充任副將,沒想到竟然派個百總過來,他剛纔看到這個劉三身體魁梧,身上隱隱透着殺氣,應該是個練家子,若是把這樣的好手拉到部隊,絕對是個強悍的戰力,於是熱切地說道:“本將乃是新平堡守備,姓秦,今日剛來新平堡報到,還不清楚這裏的情況,你們既然來投奔,那就是自己人,有什麼困難儘管提,本將保證竭盡全力爲你們解決!”
劉三聞言大喜,跪倒在地磕頭謝恩:“謝將軍,謝將軍!”
“別客氣,快快請起!”秦天親熱地扶起劉三,又扭頭對旁邊的陳邦彥吩咐道:“老陳,快去給他們弄些吃食來。”
劉三和那個年長的漢子被安置在臨時的行軍帳篷休息,楊凌和秦天也返回到行軍帳篷裏。
“楊兄弟,你覺得這夥人可信嗎?”
“不敢妄下判斷,先觀察幾天再說!”
楊凌雖然感覺這兩個人像是逃難的流民,不過爲人謹慎的習慣使然,仍然讓陳邦彥先派人暗中監視着,並嚴密關注着城內的動態。
楊凌猜測得沒錯,城裏的確已經被幕後黑手控制,現在整個新平堡內,只要是能夠站起來的男丁,都已經集結到城樓下,目標就是攻陷新平堡。
不過城內的百姓也不傻,他們不可能坐以待斃,因爲在城裏的百姓看來,新平堡易守難攻,根本就沒有必勝的希望,因爲他們現在最擔心的,是自己會被城外的亂兵所屠戮,這才急切地盼着城外的叛軍攻城。
“城頭上有敵軍的哨探,不能再拖延下去,立刻下令攻城!”
在距離新平堡約五十米的高處,有幾名哨探警戒着城頭上的動向。
這時其中領隊的那名哨探忽然發現城門附近涌出幾隊騎兵,隨即驚恐地大喊起來:“賊兵來啦!”
幾名哨探聽到號令,立刻紛紛掉轉馬頭向營寨飛奔,其餘的幾十名哨探也慌忙調轉馬頭跟在後面,唯恐跑慢幾步,就會被賊兵追上殺死,場面混亂不堪。
這時城牆上響起震耳欲聾的梆子聲,緊接着有數十支火箭升空射上夜空,隨即爆炸聲四起,煙霧騰起遮蔽夜空。
在新平堡東北角,有幾座木質的瞭望臺,這幾個瞭望臺分佈在城牆東側的四周,上面每隔五丈便架設有火盆和油燈,可謂晝夜兼程,專門負責偵查敵情,這個時代的瞭望臺還比較簡陋,僅容許單獨的弓弩手趴伏在上面。
在新平堡的北段,駐紮着數量龐大的步兵陣列,不過由於缺少足夠的盾牌和兵器防護,這些步兵陣列的作用更多是掩護,所以主要是以刀盾手和長矛手居多。
不過今晚的情形完全不同,在這幾座瞭望塔的頂端,各自都蹲着兩名哨探,他們手持鳥嘴狀的望遠鏡,正舉着望遠鏡仔細傾聽城外傳來的動靜,其中有人手中的望遠鏡突然指向南方。
“那邊有敵人的哨探,幹掉他們!”其中領頭的那名哨探低喝道。
其實在他們舉起望遠鏡之前,就早已經引起守衛哨探的警惕,所以他們還沒發現敵人,哨探就已經率先發現他們。
只是他們發現得太遲,當他們準備張弓放箭時,那名哨探的身影就消失在黑暗中,與之伴隨的是兩顆冒血的腦袋,還有那具屍體緩緩滑落在地上。
這次偷襲得手之後,楊凌的部隊迅速撤離,他們並沒有繼續追擊那幾個哨探。
這些哨探的身份尚且不明,不知底細,若是追擊過深,說不定會激怒對方狗急跳牆,所以在沒有摸清對方的虛實之前,楊凌不打算冒險追擊,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楊凌他們退入新平堡之後,就立刻組織人手搶修城牆、修建柵欄和拒馬槍,以及修築工事。
這種古代的土木結構的城牆修復非常麻煩,除非能找到足夠的材料,否則很難短時間內完成,但是這個時候楊凌顧不得考慮那麼多,因爲他們只有半月左右的時間,如果不抓緊時間趕在冬季來臨之前修好新平堡的城牆,那麼等到春暖花開之時,他們就真的沒有任何機會奪取新平堡,只能灰溜溜地撤往外圍避禍。
新平堡的北面有條小河,這個時節水位很淺,只有二尺深,楊凌的部隊就躲藏在河岸邊,利用河邊的淤泥和樹枝堆砌沙包堵塞河道,然後用鐵鍬挖掘壕溝,修築阻擋騎兵衝鋒的鹿角。
“大人,敵人已經進入弓箭範圍,請求發射箭雨,壓制對方騎兵的衝勢。”陳邦彥來到楊凌的身邊,恭敬地稟告道。
楊凌沉吟片刻道:“發射吧,不要傷到無辜的人。”
陳邦彥應諾退下,隨即按照楊凌的命令下達指令,新平堡外的壕溝中埋設着不少絆馬索,還有幾個陷阱,當敵軍衝入壕溝之後,立刻觸發,幾匹駿馬悲鳴着摔倒在地上,緊接着便有無數的箭矢如蝗蟲般呼嘯着撲出,將敵軍的陣型攪得七零八落。
不過敵軍顯然訓練有素,雖然被箭矢射倒或者砸翻不少人,但是依然有更多的敵軍從後方蜂擁衝至,在付出慘重的代價之後,終於衝破攔路的障礙,順利越過壕溝,朝着西側的新平堡狂飆猛進。
儘管守衛在新平堡西南方的是兩千名精銳的步兵,但是敵人人數衆多,加上悍勇異常,很快便把守衛在西北側的步兵打垮,逼得守軍只能收縮兵力固守城門。
新平堡的西北側共有四道城牆,這四道城牆的西面各修建有四座甕城,這樣就保證新平堡的南城門始終暢通,城門口的守軍可以源源不斷地增援北側的戰鬥,不過城門口的守軍數量卻很有限,畢竟城門寬度有限,如果想增援北側戰鬥,就只能抽調更多的人手。
楊凌的部隊在城牆上的箭雨騷擾和誘導下,連續拿下西城和東城,但是他們並沒有乘勝攻入城內,只是佔據西城和東城之後,就停止攻擊。
新平堡的西面是大片的原野,雖然現在寒冷的天氣下,草叢裏沒什麼植物,不過在這片荒蕪的原野上,偶爾可見零星的點點篝火,這些火光在寂靜的夜色中猶如星辰般閃耀。
“將軍,我們現在怎麼辦?要趁夜攻打西面的甕城嗎?”徐慶走到楊凌的身旁問道。
“不行,我們剛纔已經試過甕城裏的守軍,那些守軍裝備的是長弓,咱們的騎兵根本衝不過去,只能強攻。不過這些守軍既然敢把火把留在西面的城牆上,肯定有所倚仗,所以絕不能貿然出擊。”楊凌搖頭道。
徐慶看着那些亮着火光的垛口,皺眉道:“那咱們總不能坐視這些敵人休息吧?”
楊凌笑呵呵地道:“你覺得敵軍能安心睡覺嗎?”
“嗯?將軍的意思是……”
“他們肯定會派人出城搜尋,然後把敵軍的斥候找到,最好的做法就是讓斥候先行出城查探,如果遇到伏擊,斥候也不至於毫無反抗之力,這樣他們就有充裕的時間返回報信,所以咱們的目標就是守在西面的這批斥候,只要他們敢出城,我們就給予致命的迎頭痛擊。”
楊凌的話音未落,西面就隱隱傳來嘈雜的腳步聲,緊接着,數百名敵軍斥候從西面的城門涌出來,他們在城門口集合待命。
不過楊凌的臉上卻露出輕蔑之色,他扭頭對徐慶道:“你帶着三百騎兵去伏擊他們,記住,不要傷害敵軍的斥候,只需纏住他們即可,等我們的部隊全都佈置妥當,再由你們配合殲滅他們!”(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