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義軍謀劃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雨中城市字數:4128更新時間:24/06/27 00:04:43
“嗯,我們義軍已經沒有退路,惟有孤注以擲,方有活命的希望!”楊凌鄭重的點點頭。
“既然楊兄同意,那麼就請儘快安排,免得夜長夢多!”秦天叮囑道。
楊凌答應下來,旋即與秦天商討攻破哪裏比較合適。
楊凌雖然有過軍旅歷練,卻不懂治國安邦。
所以這些瑣碎雜事,還得找秦天商量。
楊凌將自己的計劃和盤托出,秦天聽聞之後頻頻點頭。
“楊兄真乃大丈夫也!”秦天滿臉敬佩說道。
他對楊凌刮目相看,沒想到楊凌竟然早有打算,並且還有詳細作戰計劃,堪稱智勇雙全的奇男子。
“呵呵,秦兄繆贊,我只是略施小計罷,秦兄才是高瞻遠矚!”楊凌謙虛回道。
“哈哈,楊兄過獎,我只是有備無患!”秦天擺擺手,接着又道:“既然如今計劃已經安排好,就勞煩楊兄派出使者吧。”
“秦兄請放心,我這就安排人去辦。”
楊凌拱手致歉,接着吩咐手下,趕緊安排人送信給其他州郡。
秦天離開義軍營帳之後,又去巡視義軍部隊,安撫民衆士氣,忙碌半宿才返回客棧休息。
楊凌則帶着幾名親衛騎馬返回縣城,召集各鄉鎮父老。
……
次日,陽光明媚,春暖花開。
縣衙大堂內,楊凌站在正位上,向堂下衆人講述攻取南宋後的政策。
由於義軍人數少,加上秦天的建議,所以楊凌決定按照原計劃發動反擊。
因爲楊凌提前安排好,所以大家對楊凌的計劃並未懷疑。
更別說,如果能佔據南宋,那些百姓也可以逃過刀兵,免遭塗炭,大家巴不得呢。
楊凌宣佈完具體計劃,然後讓人拿着公文去傳達,準備組織人手攻克各州。
在楊凌的印象中,攻克南宋的難度非常之高。
但是,他沒想到這件事情竟然異常的順利,甚至連官兵都沒費吹灰之力。
楊凌沒有參與義軍攻克南宋的行動,只是在幕後指揮。
楊凌每隔五六天,便會派人前往附近的州郡發號施令,讓他們攻打南宋。
在楊凌不斷遊說、蠱惑、誘騙等手段下,各州郡紛紛響應,並派出大批人馬,準備攻克南宋。
當然,攻伐南宋並非易事,不是說攻下南宋就能佔領,還需要穩紮穩打。
首先是糧食儲備,義軍必須保證足夠的糧食供給。
畢竟攻克南宋之後,還得消耗大量糧草,否則根本養不活那麼多兵馬。
其次是防禦工程,攻克南宋之後,義軍要守衛各處關隘、碼頭、城門等重要交通樞紐,防止外族乘機侵入。
最後是訓練和裝備等,義軍需要大批精良器械,才能保障義軍的戰鬥力。
這些都是需要時間和金錢投入的事務,所以義軍在短期內沒有任何實質性的進展。
當然,如果義軍繼續積極發展,很快就能擁有大批優秀的戰馬,實際戰力必然會大幅增強,攻打南宋把握也會越來越大。
“報~啓稟將軍,有緊急情況!”正午剛過,忽然有親兵來報。
楊凌聞言眉頭微蹙,暗忖:“現在除非特殊情況,否則絕不可能有緊急軍情啊!”
楊凌想到這裏立刻起身,然後跟隨親兵朝議事廳走去。
議事廳內,幾名負責運輸補給的士卒正焦急等待。
見到楊凌進來,幾名士卒立刻迎上前,齊聲說道:“啓稟將軍,我們從江陵府運來的糧食被劫匪攔截,運輸隊伍損失慘重,還請將軍責罰!”
聽到這話,楊凌頓時怒火中燒,喝罵道:“廢物,連押運糧車的護衛都保護不周,居然還敢跑到本將面前求責罰?來人,拖出去斬!”
親兵們不知所措,他們沒想到押運糧草居然還會遇到劫匪。
“屬下有罪!”那名親兵立刻跪倒磕頭,懇求饒命。
“哼!死罪可免活罪難逃,拉下去仗斃。”楊凌冷哼說道。
幾名親兵立刻上前拖住那名親兵,然後迅速將他拖走,不久就聽到慘叫聲。
看到這種情形,其餘幾名士卒渾身直哆嗦,他們知道楊凌生氣後,輕則皮肉之苦,重則丟掉腦袋。
“爾等誰願意戴罪立功?”楊凌眼睛掃向衆人沉聲說道。
“末將願意!”立刻有人上前請戰。
“末將願往!”
……
隨着幾個主將爭搶表功,剩下的士卒再次踊躍上前。
他們認識到,若想活命就必須做出貢獻,否則楊凌肯定不會放過他們。
“你們記住,這次攻佔南宋,你們的作用非常重要!”楊凌嚴肅地叮囑幾句,接着說道:“你們分爲兩支運送糧食的隊伍,其中有三千精銳,由你擔任副帥!”
“多謝將軍信任,末將定不辜負將軍所託。”那名校尉立刻感激涕零,抱拳領命。
“其餘人等各司其職,按照之前商量好的計劃,分成三股勢力,分別襲擾各地城池!”楊凌再次開口,然後帶着幾名親兵前往縣城西北角的村莊。
在村莊東北角有座大院,這裏曾是李氏族長李德貴家,後來楊凌買下這裏,改造成軍事基地,然後設立情報部門。
“楊大哥,我們這麼匆匆忙忙前來幹嘛呀?”楊凌剛進入大宅,寧志恆就迫不及待問道。
寧志恆和楊凌是好友兼兄弟,兩個人平時沒什麼祕密,尤其在這種重要事情上。
“我們有大事發生,你趕緊去把王叔父和陳叔父請來。”楊凌吩咐道,然後帶人來到議事廳,坐下等待。
“陳叔父,楊凌有要事相商!”不久後,陳邦彥和寧志恆趕到議事廳。
“有什麼事情,快點說吧!”陳邦彥催促道,今天他已經收到楊凌的邀約。
“陳叔父,我想請您調動軍隊協助我攻打南宋,最好在半月內攻下。”楊凌鄭重地說道。
“哦!你怎麼突然冒出這樣的念頭?”陳邦彥驚訝地問道。
楊凌解釋道:“南宋國內的糧價飛漲,已經超過兩倍,現在許多地方鬧饑荒。如果再這麼下去,南宋就算能勉強堅持幾年,估計也撐不下去,所以我打算在這段時間內拿下南宋。”
陳邦彥恍然大悟,他知道楊凌和徐晉的私交不錯。
一旁的秦天卻皺着眉頭問道:“楊將軍,你要打南宋,我無法置喙。可問題是,南宋境內山賊橫行,土民兇悍。如果你要攻打南宋,勢必要面對大量的阻礙。這樣做風險太大,恐怕會影響到大局啊。”
秦天雖然沒有明確反對,但他心思縝密,提出自己的看法,顯然不贊同楊凌孤注奮戰。
楊凌笑着擺手說道:“秦兄弟,我早有安排。我已經聯合沿海的豪強巨賈們共謀南宋,他們願意出兵協助,這就給我省去許多麻煩,即使遭受到南宋百姓的抵抗,也有他們牽制,至於阻力嘛,嘿嘿,我已經找到辦法,只是我覺得有些冒險。”
秦天聞言大喜:“原來你已經考慮妥當,那太好啦,既然有人幫忙,我就不摻乎進去。”
陳邦彥也是鬆口氣,如果真是這樣,事情簡單得多,只要解決這些問題,那麼南宋唾手可得。
楊凌接着說道:“南宋國內糧倉空虛,現在已經到達崩潰邊緣,我希望各位儘快發動攻擊,只要城破,南宋滅亡是遲早的事,我們就可以徹底掌控南宋全境。”
聽到楊凌的解釋,秦天不禁大喜,他知道南宋國內的情況。
這些日子以來,南宋的糧食價格飛漲,導致許多農戶無力耕種,甚至不惜賣兒賣女籌集錢財購買糧食,這些都被官府看在眼裏,所以才導致糧價暴跌。
楊凌說的很清楚,只要城破,南宋國內的糧倉就是囊中之物。
秦天不禁有些羨慕,他也想趁機撈上這筆油水,可是又有些猶豫。
因爲附近山高林深,易守難攻,加上周圍的地勢較高,易守難攻。
這些天以來,寧志恆派出數次偵察小組深入山區偵查地理環境。
據偵察小組彙總情報,根據探測結論,城外三十多裏,山林茂盛,地形複雜,適合隱藏大軍和野戰部隊。
更何況周圍山嶺縱橫,地勢低緩狹窄,敵方騎兵難以展開,攻城武器更無施展之處,所以如果真的想要攻下這座雄關,難度實在太大。
陳邦彥沉吟片刻,開口說道:“這件事情需要慎重對待,畢竟事關重大。”
“我明白。”楊凌微微頷首,轉移話題說道,“對付南宋,最大的障礙就是金人。
這些金國蠻夷兇殘嗜殺,只有讓他們見血流淚,吃夠教訓,他們才會知道厲害,退避三舍。
可是我們手裏並無良馬,騎兵不善衝鋒,所以我想請兩位叔父出馬,率領騎兵先期突入南宋腹地,吸引金軍的主力,爲我軍贏取足夠的準備時間,以免夜長夢多。”
秦天和陳邦彥兩個人頓時恍然大悟。
陳邦彥笑着說道:“這件事情倒不是太困難,你應該知道,咱們寧家世代從軍,騎術精湛,我父親更是南征北戰,經驗豐富,這個任務交給他絕對萬無二失。”
陳邦彥對自己的父親極具信心,他本身武藝不俗,再加上寧家世代騎射精通,父親的騎術堪稱是寧家第二高手。
寧志恆也是點頭說道:“這個任務交給老爹最好不過,可問題是我們不能讓老爹輕舉妄動,還要保護好他的安全。”
楊凌笑呵呵地說道:“這個好辦,老爹有我們保護,絕對不會出事的。”
寧志恆略微沉吟,便開口說道:“那我們就先去和老爹溝通,爭取說服他出兵,這個事情越快越好!”
衆人商議已定,楊凌留下部隊駐紮營地防禦金虜的追兵,自己則帶着人馬急速返回寧遠。
他離開不久,劉勇義便帶人趕到。
劉勇義帶着十幾個部曲騎馬奔馳,很快來到楊凌的帳篷,掀簾進屋拜見楊凌。
楊凌正在翻閱公文,見狀趕緊起身招呼:“老劉,快請坐,你怎麼來這裏?”
劉勇義哈哈大笑道:“大帥,末將這不是擔心你嗎,剛纔得到消息,你昨晚遇襲,我哪敢怠慢,馬上就帶着手下人趕過來,幸虧你無事。”
他指着身後的衆人介紹道:“大帥,這是我的手下,都跟隨我多年,忠心耿耿,我特意把他們調到大帥麾下,還請大帥多多賜教!”
楊凌點頭答應道:“放心,你的手下,我肯定好好培養!”
說完,他示意左右給劉勇義搬來凳子。
“大帥客氣,末將豈敢勞駕大帥?”劉勇義連忙擺手推辭道,“我這次來還有別的事情,就不耽擱大帥工作。”
楊凌聽到這裏,便揮手說道:“好吧,你們暫且休息,我這裏的房間很多,不用拘束。”
劉勇義拱手告辭,楊凌目送他出門,直到他走遠後才嘆氣說道:“這位老劉真是性情耿直之輩!”
陳邦彥也是笑着說道:“他是個熱心腸,尤其對大帥忠誠,我也勸過他,讓他跟我去,不過他死活不肯,非要跟着你。”
“我也是佩服他的性格,有這樣的好朋友,值得!”
楊凌感慨不已,自從他成爲湖廣巡撫後,就在暗中拉攏軍中宿將,劉勇義就是其中的翹楚,對他忠心不二,可是這個人的脾氣耿直,很容易惹禍,這麼多年沒少給自己添麻煩,可是每當自己遇險之時,都毫不猶豫地挺身救援,確實是個難得的漢子。
陳邦彥笑道:“你也不用謝他,你們是兄弟相投,這叫什麼來着,對,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楊凌打斷他的話,搖頭苦笑道:“行啦,你們兩個都別貧嘴,說說你們有什麼計劃,現在時機正好,必須儘快拿下。”
陳邦彥和楊凌相視苦笑,這個計劃哪裏是那麼容易的,城池堅固,易守難攻,想要短時間拿下談何容易。
但是現在已經騎虎難下,只能硬着頭皮試試運氣。
秦天思慮片刻後,開口說道:“這樣,既然我們不能強攻,不如採取遊擊策略,分散攻佔周邊各縣,然後聚集兵力猛攻城,這樣雖然效果不大,但也算是拖延時間,爭取時間發展壯大我們的實力,等時機成熟,再做謀劃。”(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