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學成歸來,表面兄弟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雨中城市字數:4635更新時間:24/06/27 00:04:43
    隨着時間的流逝,在趙匡胤的推動下,養生煉氣之法逐漸傳播到了整個宋國。

    這養生煉氣之法可以讓人強身健體,如果天賦不錯,甚至還可以憑藉這個鍛鍊方法走上修行的道路。

    天賦一般的人,也可以按照這個修煉方式稱爲武者。

    一點天賦都沒有的人,練練最起碼也能強身健體。

    而隨着宋國和遼國的磨擦不斷增多,百姓的習武之風也逐漸熱烈起來。

    一時間,似乎全宋國的百姓都在練習這個功法。

    就連路邊的孩童也能像模像樣的打上一兩招。

    不過大多數人也都只是跟風,真正沉下心去練的,基本上沒幾個人。

    因爲這鍛鍊方法就和強身健體一樣,短時間內極難見到效果,甚至於你練上個一年半載,也就那樣。

    其效果主要是固本培元,爲修行打下基礎,強身健體是順帶的。

    真想要強身健體,想要上戰場殺敵,普通的訓練辦法加上多吃飯菜可比這功法好用多了。

    不過也由於功法傳播的極廣,這些年來,宋國也出現了不少武者。

    練的人多了,總歸是有能夠堅持的下來的人。

    不過和傳統的練家子不同的是,這些武者一般沒有寬大的體型,甚至於可能十分精瘦。

    這是因爲他們修煉的是內力。

    雖然武者無法修煉出和修行者一樣的法力,但是依靠對自己身體的感悟和對血氣的控制,這些武者也能在體內形成類似內力一樣的東西。

    這所謂的內力是結合科學的發力方式而形成的一種氣勁,和法力的關係並不是很大。

    不過某種程度上倒也可以看做是法力的下位替代。

    對於凡俗間所發生的一切,秦天也多有關注。

    尤其是當普通武者搞出來了類似法力一樣的內力之後,秦天更是驚訝無比。

    人體的潛力果然是無窮的,他也不能小看凡人的智慧。

    別的不說,單說那內力,對秦天就有着極大的借鑑的意義。

    而且凡人修行內力的方式,對秦天來說也十分新奇。

    所以秦天對民間所出現的各種奇奇怪怪的方式十分關注,不僅沒有阻止,甚至於大力鼓勵這種新型的修煉方式出現。

    只是凡人終究是凡人,雖然許多人開創了新的修煉方式,但其中仍舊有許多漏洞。

    很多修煉方式甚至於只適合某一類人甚至是某一個人,換成另外的人就完全行不通了。

    這種功法自然是流傳不出去的。

    接下來的十年間裏,宋國的方方面面都進入到了高速發展的時期。

    趙匡胤很快便統合了國內的所有力量,大力發展,休養民生。

    與此同時,宋國內部也涌現出了一批有一批的新的武者。

    各種新型的修煉功法更是層出不窮。

    這些人自然是將自己的心決都藏着掖着,不願意示人,只可惜這一切對秦天而言都沒有任何用處。

    因爲秦天根本不需要他們的心決,只一眼便能看出來這些人的功法的運行路線,漏洞在哪裏,優點又在哪裏。

    這十年間,秦天的學生也在不斷的增多,最多的時候甚至一度達到了五十八人。

    但後來人數卻又慢慢降低了下來。

    某種程度上來說,這還和秦天自己推廣修煉功法有關。

    因爲養生法的推廣,有不少人從中受益,在民間混出了不小的名聲。

    於是一些原本有修煉天賦的人後來被發現之後,就不再願意去跟着秦天學習修行了。

    因爲他們普遍都有了自己的事業自己的地位。

    換個地方重新開始,就算這是天大的機緣,難道自己能穩穩地接住不成?

    再說了,全國的精英都去了京城,那自己呢?

    於是一些對自己的天賦沒什麼信心的人,最後選擇了放棄這個機會。

    朝廷的人對這種人也沒什麼辦法。

    對方不想去,秦天也不會強求,強行逼人家去也沒任何意義。

    對於這種人,朝廷只能進行一個登記,之後便算了。

    除此之外,還有各種各樣的奇葩理由,但無一例外,都和秦天的養生法有關。

    所以地盤大了,秦天手下的學生增長的速度反而慢了下來,有時候甚至還會減少。

    因爲有些人學有所成,或是看不到前面的道路,便會選擇離開學校,爲自己謀一個前程。

    因爲秦天手下的學生都是來自於各地各個階層的人,而這其中又以平民居多。

    畢竟不管你是權貴的兒子還是平民的兒子,本質上都一樣的,不會因爲你是權貴的兒子天賦就一定會更好一些!

    所以秦天手下學生之中都以平民居多。

    但一旦進入煉氣期,那便是社會各界人爭搶的對象。

    因爲煉氣初期便能輕鬆對付尋常壯漢甚至是百戰老兵了,到了煉氣中期,更是能夠直接進入軍隊,混到一個不小的官職。

    煉氣中期就已經可以一躍成爲這個國家的上等人了。

    就算是朝中三品的大官,也遠遠沒有一個煉氣初期的修行者風光。

    所以很多人抵抗不住外界的誘惑,小有所成之後便去追尋自己的榮華富貴去了。

    對於這種人,秦天也不會攔着他們。

    秦天只會給他們一次勸告,也只有唯一的一次,若是他們拒絕,秦天絕對不會第二次開口。

    因爲這種貪圖榮華富貴的人天賦就算是再好,也不是追尋大道的人,秦天自然不會攔着他們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而直到現在,從秦天手下走出去的學生已經有三十多個。

    這些人修爲最高也不過煉氣中期,離開學府之後修爲也基本上都停滯不動了。

    至於他們的去向,也是五花八門。

    有的是回家種田去了,有的是成爲了某官員某富商的上門女婿,有的是去朝中做了官。

    不過大部分還都是選擇從軍隊當中開始發展。

    因爲軍隊之中晉升最爲容易,起點也最高,當然也是最辛苦,最危險的。

    還有的則是成爲了趙匡胤的私人護衛。

    而想要成爲趙匡胤的私人護衛,光是忠心還不夠,實力也得說得過去。

    最重要的是,這些人的命燈都會被趙匡胤掌握在自己手中。

    所以成爲了趙匡胤的私人護衛之後,這些人從今以後就只會聽從趙匡胤一人的命令了。

    而選擇這條路的人不算多也不算少,其中絕大部分都是趙匡胤從小就開始培養的死士。

    這些本就是無人認養的孤兒,如果沒有趙匡胤,他們早就不知道死在哪裏去了。

    所以這些孩子也都是毫無怨言。

    主要是趙匡胤對他們也確實不錯。

    不過日後隨着時間流逝,宋國發展,這樣的孩子估計會越來越少了。

    關於死士的問題,秦天也從未出手阻攔。

    因爲想要成爲死士,最至關重要的一點便是這些人要先成爲修士。

    因爲不成爲修士就沒辦法製作命燈。

    可這些人是在秦天的手下學習的,秦天會放任別人欺負自己的學生嗎。

    有秦天在,自然會保證每個孩子都能做出屬於自己的選擇。

    因爲秦天不僅會教他們修行,還會教給他們做人的道理。

    這些所謂的死士的命燈,都是這些孩子完全自願交出去的。

    完全不存在任何脅迫的情況。

    知恩圖報是個優點,秦天尊重他們的選擇。

    秦天本意是無償教導這些孩子,但在趙匡胤的建議之下,最終還是改變了方案。

    免費的時間久了,所有人就該以爲這一切本就是秦天應該做的了。

    所以不管代價是什麼至少都需要讓這些學生付出相應的代價,才能教導他們。

    這不僅是在秦天考慮,也是在爲大宋的未來考慮。

    因爲這種一味地索取的方式現在還沒什麼問題,可一旦趙匡胤去世之後,這樣的合作方式難免會出大問題。

    因此所有學生在學校裏面的時候就需要開始負擔起一定的任務,在離開學校之後更是需要付出時間來償還在學校學習的費用。

    這十年的時間裏,趙德芳和趙恆的修煉速度極快,幾乎是飛一般的提升。

    修行不過十多年,二人竟是相繼陸續進入到了築基境。

    總體來說還是趙恆的天賦更好一些,雖然晚開始修煉,但進入築基境的時間比趙德芳還要早一些。

    這兩人也是秦天手下目前僅有的兩個踏入築基境界的學生。

    清風清水這兩年也長大了,稱爲風度翩翩的少年和亭亭玉立的少女了。

    和趙恆不同,趙德芳當真稱得上是完美。

    雖然他天賦沒有趙恆好,但是他待人溫和,彬彬有禮,最關鍵的是,他十分仗義,講義氣。

    但同時他也不會包庇朋友或是學弟學妹的過錯,一些小問題倒是幫他們瞞下來,但若是有人犯了大錯,趙德芳是第一個出頭的人。

    總之,趙德芳的種種行爲爲他在學生之間聚攏了不少的人氣。

    趙德芳哪都好,就是很多時候腦子並沒有趙恆的好用。

    有好幾次秦天都發現趙德芳明顯的被趙恆利用了,可這傢伙還是樂呵呵的,不知道是真的不清楚自己被利用了,還是根本不在意。

    在外人眼中,確切的說,是在除了趙恆之外的所有人的眼中,他們兩個的關係都十分不錯。

    不是親兄弟,勝似親兄弟。

    只有趙恆自己知道,他心裏到底在想什麼。

    學院的生活是快樂的,也是短暫的。

    十多年的時間裏,這兩人都修行到了築基境。

    但不出意外的話,這二人這輩子也就只能在築基境待着了。

    因爲這個世界的天道還未成長到給他們突破的地步。

    除非他們的天賦還能再高一大截,不然這輩子就只能困在築基境了。

    或者等待天道突破也行。

    順帶一提,清風清水二人距離築基也不遠了。

    一旦築基,他們兩個就能首先成爲學校當中的前兩個助教。

    趙德芳倒是願意一直留在學校,但是以他的身份,自然是不可能的。

    因此毫無意外的,趙德芳和趙恆二人一起離開了學校,迴歸了家庭。

    離開學校之後,只要不爲非作歹,不管他們二人做什麼,參與到什麼鬥爭當中去,秦天都不會理會。

    這是他們的自由。

    和凡人不同的是,在修士的身上是真的存在因果報應的。

    只有你堅信自己做的是正確的事情,你才不會被這些因果所影響。

    但只要你心中有哪怕一絲一毫的猶豫和懷疑,心魔和因果便會纏繞在你身上,不知不覺之間就讓你死無葬身之地。

    所以作爲一個修士,你若是上戰場殺敵,一般沒有什麼問題,因爲那是敵人。

    可你若是強搶民女,甚至是殘害百姓,那你的心魔就已經在路上了。

    因爲你自己也知道,那麼做是不對的。

    除非這個人已經瘋魔到認爲這種事情也是無所謂的。

    不過這種人一般等不到他的報應和心魔,秦天就會先出手將他解決了。

    ……

    經過了十多年的修行,趙匡胤也終於正式入門,稱爲了一名煉氣初期的修行者。

    而趙匡胤這輩子的巔峯,也就僅限於此了。

    國家大事實在是太多太多,他需要考慮的事情也太多。

    就算是他現在撂挑子不敢,繁雜的心思也註定他無法在修行上有所建樹。

    不過煉氣初期對他來說也算是夠用了,最起碼再當個二三十年的皇帝完全沒有任何問題。

    甚至於他就算到了八十歲,也依舊能上馬殺敵呢!

    看到自己兒子學成歸來,雖然平日也能經常相見,但趙匡胤還是欣喜不已,大擺宴席。

    當然,他也沒忘記帶上趙恆。

    趙匡胤內心其實相當欣慰。

    雖然他和弟弟的關係有了裂痕,甚至一度鬧到要翻臉,但他們的孩子的關係卻是十分不錯。

    有兩個孩子作爲潤滑劑存在,他和趙炅之間的關係也緩和了許多。

    至少這麼多年來,趙炅雖然依舊沉溺於享樂,但已經很少做出什麼出格的事情了。

    這次舉辦宴會,除了給兩個孩子接風洗塵,慶祝他們學成歸來之外,還有着另外一層意思。

    那就是給這兩個孩子定下親事。

    畢竟年紀也都不小了,已經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了,也是時候定下了。

    所以這次宴會某種程度上來說,也算是半個相親大會。

    修士自然是和普通人不一樣的,所以這妻子的事情,也還得他們自己挑選才對。

    他們這些做長輩的,挑的大概也不合孩子的心意才對。(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