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李白去世,修行之路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雨中城市字數:4545更新時間:24/06/27 00:04:43
    真要說的話,李白也就只能釋放出一個火球,體內的法力就已經消耗殆盡了!

    雖然法力低微,但修行帶來的好處遠不止於此。

    至少李白現在的健壯程度就不是一般人能夠比擬的。

    就算沒有兵器在手,尋常三五大漢也不是李白的對手,若是有他最爲擅長的長劍在手中,就算是以一當十,亦是不在話下。

    從這個時候開始,李白就已經和凡人拉開了本質上的差距。

    另外一邊,大黃,現在他有自己的名字了,名爲黃羽,這個名字是李白取的,意爲羽化登仙。

    黃羽的修煉進度同樣不慢,在沐春的指導下,黃羽體內也有了一絲屬於自己的法力,距離煉化自己喉嚨之間的橫骨也不算遠了。

    要不了多久他便能口吐人言了。

    至於後面的路,就不需要秦天一直盯着了,他們要依靠自己的努力修煉。

    能夠修煉到練氣階段就足以證明秦天的法門沒有任何問題。

    只是秦天仍舊不滿足於此,因爲他所提供的法門不夠簡單易懂,修煉速度也太慢了一些。

    這法門僅僅只是剛剛到了能用的地步,完全沒有符合秦天的要求。

    所以秦天需要更多的樣本,需要更多的時間來完善基礎修煉的法門。

    雙方就此分別。

    “一日爲師終身爲父,師父在上,請受徒兒一拜!”李白對秦天行了一禮。

    雖然早就知道這一天遲早都會到來,但當真正分別之時,李白還是有些難過。

    秦天對李白的影響不可謂不深遠,秦天幾乎重鑄了李白的世界觀。

    對李白而言,秦天恩同再造,秦天讓他看到了這世間最爲真實的一面,甚至還引領他走上了修行之路。

    如果可以,李白願意一輩子追隨在秦天的身邊,不願離開。

    可秦天並不需要這麼一個追隨者。

    秦天覺得,李白應該有自己的道路,有自己追求,而不是跟隨自己去尋求那虛無縹緲的長生之道。

    他自己都無法確定自己是否能夠尋得自在解脫,又能如何去帶領其他人尋求長生呢?

    如果跟着自己去修行,山中無歲月,一閉關便是幾十上百年,那李白這一身才華不都是浪費了麼。

    所以哪怕李白一再懇求,秦天還是堅定的讓他去追求自己的理想,而非是跟着自己修行。

    最終李白也只能無奈同意。

    “不必介懷。”秦天淡淡的說道:“我已將修行之法傳授與你,若是你潛心修行,千百年之後,你我終究還是會再見的。”

    當然,若是李白修行不順,大概也會如同其他芸芸衆生一樣,迎來自己的衰老和死亡。

    這就是李白自己的選擇和命運了,秦天不會多加干涉。

    秦天倒是很好奇,沒了自己,李白到底會走上一條什麼樣的道路。

    分別之前,李白贈與了秦天一首詩《鍾南山下送別吾師》。

    這首詩深切的表現了李白對秦天的敬佩和不捨。

    這首詩流傳範圍並不廣泛,甚至可以說是無人知曉,直到一千多年之後才被人找出來,證明的確是李白所做。

    但這首詩之中的師父到底是誰,則是引發了後人無數的討論。

    詩中的師父被李白形容的上天入地無所不能,就如同傳說之中的仙人一般。

    後人認爲此詩大概便是李白修行路上的啓蒙人,但在那個蠻荒的年代,有一位如此偉力的仙人實在是超出常人的想像。

    因此這詩中師父的身份也成爲了一個謎。

    ……

    分別之後,李白便繼續自己的遊學之路,期間也闖下了不小的名聲。

    但李白此人放蕩灑脫,在和秦天分別之後寄情山水,修煉自然也就隨之慢慢懈怠了下來。

    最終李白也沒能突破煉氣的桎梏。

    反倒是他身邊的那條黃狗,倒是一路高歌猛進,不僅煉化了喉間橫骨,甚至差一點就能化形成人了。

    他的壽數自然也是遠遠的超出了李白不少。

    但他卻不願意看着李白就這麼老去死亡,而是和李白建立了生命連接,二人同生共死。

    最終,二人共享了九十三年壽數,一同死去。

    秦天和李白二人自從那日分別之後,便再也未見。

    終其一生,李白都在懷念那個引領自己走上了修行之路的師父。

    晚年之時,更是懊悔於自己少年貪玩,被人世間的繁華迷離了雙眼,沒能認真修煉。

    因此晚年時期,李白的詩作也多以哀婉爲主,感嘆時光易逝,勸說少年人莫要浪費時間,珍惜自己的青春年華。

    不過過了六十歲之後,李白就已經很少有詩作流傳出來了。

    人生的後三十年之中,他一直在努力勤奮的修煉,希望能夠突破煉氣的桎梏。

    只是時間不留情,年邁的他已經很難再做出突破了。

    但如果不是晚年專心隱居修煉,只怕是六七十歲的時候,李白就會因爲年輕之時與人爭鬥留下的暗傷而早早的去世了。

    和秦天分別之後,李白便到處遊學,一身俠氣的他憑仗着自己的修爲懲奸除惡,與人爭鬥,並留下了青蓮劍仙的傳說。

    煉氣期的他實力的確不俗,但他還是會受傷,會中毒,會死亡。

    如果不是黃羽一直沒忘記修煉,只怕李白早就被奸人所害,死在不知道哪個角落裏了。

    臨死之前,李白回顧自己的一生,雖有遺憾,但卻並不懊悔。

    再來一次,面對那些令人作嘔的罪惡,明知道危險就在面前,李白依舊不會退縮。

    只是再來一次的話,李白覺得自己不會再被人世間的繁華,旁人的吹捧迷失了心智,鬆懈了修煉。

    臨終之前,李白竟是再次見到了秦天。

    “師……師父……這不是幻覺吧?”

    李白此時已是一耄耋老人,聲音沙啞。

    “不,這不是幻覺。”秦天溫和的說道。

    對於自己這個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個人類的弟子,秦天還是有着幾分感情的。

    不僅僅是因爲他是這世間少有的才子,更是因爲李白是自己親手教導出來的弟子。

    “抱歉師父,讓伱失望了。”李白苦笑道:“看來當年你的選擇是正確的,我的確不是一個好弟子……”

    “你後悔嗎?”秦天輕聲問道:“做哪些懲奸除惡的事情,你可曾後悔過?”

    “如果不去理會那些事情,將省下來的時間修煉,又會如何?”

    李白怔了怔,隨即道:“不後悔,徒兒從來都不後悔!”

    秦天滿意的點了點頭:“既然你不後悔,又何來讓我失望一說?”

    “你已經做到了你想做的事情,即便是修爲不高又如何?”

    秦天笑道:“你的人生沒有浪費,這便是對我最大的認可了!”

    “若是和我一樣專心修煉,不問世事,那反倒是要讓我失望了!”

    秦天問道:“你覺得,因爲你的行爲,這世間有哪怕一絲一毫的變好嗎?”

    李白微微點頭。

    “那你的人生就是有意義的,就不算浪費,我就更不會因此失望了!”

    “現在,若是你還留戀這個世界,爲師倒是可以給你一個機會。”

    作爲這世間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個人類修行者,李白身上的氣運可不是常人能夠想象的。

    那麼多次的化險爲夷可不僅僅只是黃羽的功勞,更大的原因還是李白身上的氣運足夠濃厚。

    當然,他肯定是沒法和秦天相比的。

    但秦天早就不在這世間天道的限制之中了,所以真要說的話,李白的確是這世間第一個人類修行者。

    若是李白願意,他自然是可以選擇沉睡,去看看千百年之後的世界是什麼模樣的。

    這也不會浪費秦天太多的力量,因爲他受到了天道的關注,有氣運加身。

    天道也不願意就這麼看着李白死去。

    當李白弄清楚秦天所說的是什麼的時候,頓時激動了起來。

    “我還有……再來一次的機會嗎?”

    秦天頓了頓,隨即點頭道:“的確是再來一次的機會!”

    修養千百年之後,李白自然是能夠再活一次,從少年時代開始。

    這一點和其他沉睡者完全不一樣。

    其他人只是被凍結了時間,再次醒來,雖然千百年的沉睡讓他們身體內積聚了不少生機,但歸根結底,他們還是老人。

    他們的身體和死之前不會有太大的變化。

    但李白經過千百年的沉睡之後,是真的能夠返老還童,再來一次的!

    這就是天道給李白的優待。

    李白心滿意足的閉上了眼睛:“多謝師父恩賜。”

    他緩緩陷入到了沉睡之中。

    秦天微微搖頭:“你應該感謝的不是我,而是那個仗義執言,懲奸除惡的自己!”

    正是因爲李白的舉動,才讓天道青睞於他,更是給了李白再來一次的機會。

    所以李白再來一次,應該感謝的不是他秦天,而是當初那個願意出手的自己!

    李白陷入到了沉睡,千百年之後,他會和當初那些陷入沉睡的人一起清醒過來。

    ……

    站在李白沉睡之地前,秦天陷入到了沉思。

    這幾十年來他也沒閒着。

    和李白分別之後,秦天便開始尋找新的弟子。

    當然,這個過程並不算順利,幾十年來,秦天教導的弟子總共也才十幾個人。

    就算是加上各種動物,也不超過三十之數。

    這些弟子之中有好有壞。

    有的人在掌握了力量之後逐漸迷失了自我,開始了爲非作歹。

    那些爲非作歹之人當中,有相當一部分都是被李白親手斬殺的。

    剩下的極少一部分則是死在了凡人手中,其餘的則是被秦天親手清理了門戶。

    說來也是有趣,這些人之中做什麼的都有。

    尤其是其中一名狐妖,在化形之後竟是跑到了人類世界當中成爲了一名舞女,每隔十年便會改頭換面。

    幾十年來她過得倒也是輕鬆愉快,直到現在她還在某處當花魁呢。

    人和動物的想法和道德觀念畢竟不同,秦天也沒苛求過她。

    只要她不做傷天害理之事,她的人生怎麼選擇,那是她自己的自由。

    還有人類修士則是憑藉着自己遠超常人的能力科舉爲官,造福一方。

    當然也有如同李白那般行俠仗義之人,不過大多數人的下場都不如李白那麼好罷了。

    他們沒有李白的氣運,大多都是因爲某次陷害無奈死去,極少有能夠善終之人。

    經過這麼多年的積累,秦天也發現了自己編撰的修煉法門的缺陷。

    因此他決定閉關一次,徹底將其完善之後,再將其傳播出去。

    至於當下這個唐朝……已經不在秦天的考慮範圍之內了。

    自從五十年前的安史之亂之後,這大唐就一直在走下坡路。

    從上到下,極少有能夠入得秦天法眼的人。

    所以他不打算從大唐開始。

    等到下次出關看看是什麼時間再做決定。

    若是下次出關,這世間已經換了一個新的王朝,秦天自然是樂得出山。

    若是天下局勢還未穩定,或者是這大唐還未滅亡,秦天也不介意做一把推手。

    反正都是要改變這世間的,早一點晚一點,差別也不大。

    送走了李白之後,秦天便開始了閉關。

    秦天閉關的這些年之中,世間的變化一點也不小。

    首先便是秦天此前教導出來的二十多個弟子,雖然這其中大部分人都死在了半路上,但仍舊有不少人留存了下來。

    這些人不想讓自己的一身本事都消失,於是紛紛收徒。

    除了那個狐狸精。

    而這些人的弟子的弟子,也都有了自己的弟子,於是修行之法便開始在這世間流傳開來。

    只可惜,想要尋得一個有修行資質的人實在是千難萬難,所以這些人終究只是少數羣體。

    其中也有不少人選擇爲朝廷賣命,但他們那些個三腳貓的功夫實在是難登大雅之堂。

    對付尋常人倒也足夠了,但是在真正的軍隊面前,想要拿下他們也只是需要付出稍微大一點的代價罷了。

    所以這一批修行者的出現從本質上來說沒有對世間的政治局勢的變化造成太大的影響。

    該滅亡的王朝不會因爲這曇花一現的修行者而改變滅亡的命運。

    倒是那些修行者,因爲在政治鬥爭之中隊伍的選擇的問題,不等別人動手,自己就先死了一大批。

    所以從始至終,這些修行者的羣體也沒能擴大,最多的時候也就不過百餘人。

    到了唐朝末年,這批人就只剩下了十幾個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