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醫仙入宮,世俗的枷鎖!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雨中城市字數:4636更新時間:24/06/27 00:04:43
    “其實換個角度來想,若是你把你的畢生所學全部都寫進書中,傳播出去,那豈不是意味着全天下都是你的弟子?”

    秦天笑了笑:“格局要打開!”

    孫思邈若有所思的點點頭,這似乎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

    事實證明,李世民看錯人了。

    李治性情恭良溫和,但絕對不只是一個仁義之君。

    只能說不愧是一脈相承,這個人的荒唐程度比李世民有過之而無不及。

    李世民再怎麼離譜,也不過是早年殺兄奪位,晚年因爲創造的功業實在是太過強盛,所以有些驕傲自大。

    但換成任何一個其它人,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放在晚年的李世民的位置上都會驕傲自滿,這實在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可李治哪裏離譜了呢?

    武梅是什麼時候入宮的?是李世民還在位的時候,被李世民徵兆入宮的。

    只不過李世民從來都沒有臨幸過武梅。

    因爲在他的眼中,武梅只不過是秦天的一個傀儡,一個棋子,一枚用來拉進和秦天關係的棋子。

    只不過李世民也沒想到,武梅長大之後,反倒是和秦天的關係疏遠了。

    李世民對武梅本來就沒什麼太大的興趣,知道她和秦天的關係不復以往之後,就更懶得理會了。

    按照正常流程來說,李世民去世之後,這些妃子就要去寺廟之中削髮爲尼。

    但武梅從小就不是一個安分的人,這也正是她和秦天之間關係愈發疏遠的主要原因之一。

    到了宮中,哪怕被冷落,武梅也想找出一番出路。

    恰巧在這個時候,李治和她不期而遇。

    或許是真的少年少女的懷春情懷,也或許是別的什麼原因,總之,二人這下子算是王八看綠豆,對上眼了。

    於是李世民去世沒多久,武梅便被從寺廟之中放了出來,被李治納爲妃子。

    這種事情引得無數大臣紛紛上奏反對,但怎奈何沒人能夠反對這個乾綱獨斷的皇帝!

    李世民本以爲這個兒子會和自己一樣,從諫如流,可誰曾想,自己給兒子留下來的底子實在是太好了。

    所以李治不僅沒有從諫如流,反倒是有點像暴君了。

    關鍵此人並不蠢笨,他巧妙的利用王皇後和蕭淑妃之間的矛盾,把武梅引入了宮中。

    武梅也不是簡單人物,很快便站穩了腳跟,以至於整個後宮就只剩下了武梅一人獨大。

    之後武梅更是成功上位,李治廢了皇后,立武梅爲新的皇后。

    至此,武梅真正的走上了崛起之路。

    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戀愛腦,而是戀愛腦不僅吧笨,而且有權有勢。

    李世民看錯了,但某個方面他又沒看錯。

    李治這人雖然戀愛腦,辦事有些離譜之外,哪都好。

    政治,經濟,文化,軍事……李治或許沒有一個絕對厲害的點,但他每一樣都不差。

    各方面都達到及格線的標準的結果便是,李治絕對是一個出色的君王!

    而大唐對外的威勢,也在此刻達到了頂峯。

    衆所周知,當一個人逐漸走上巔峯之後,就會感到空虛,想找點刺激。

    於是乎,李治便把注意力放在了武梅身上。

    偶然間,李治竟然知道了武梅和李世民所講的那個奇人有聯繫。

    在李治的追問之下,武梅斷斷續續的說了一些有關秦天的事情。

    這下子頓時引發了李治的興趣。

    一個不會衰老的奇人,一個能夠精準預判天下大事的奇人!

    如此怎麼能不讓李治感興趣?

    於是他便開始讓人尋找秦天的蹤跡。

    不是沒有人試圖阻止李治,但沒有人敢說清楚。

    李世民能夠聽得進去諫言,難道他的兒子李治也能聽得進去?

    別開玩笑了。

    李治聽不聽得進去,別人不知道,他當臣子的難道還能不知道嗎?

    難道他們要指着李治的鼻子說,別想了,伱爹都搞不定的事情,你也想搞定?

    要真是這麼說,命能不能保住還另說,但李治肯定有逆反心理。

    說不定爲了證明自己,他反而是一定要找到秦天。

    沒人敢勸李治,也就只能任由李治這麼胡鬧下去。

    武梅當然知道不能隨便招惹秦天,如果可以,她甚至不願意將她和秦天的事情說出來。

    成年之後,看到了人情冷暖,她才知道自己當初錯過了什麼。

    但現在後悔也已經晚了,小時候的記憶現在只能作爲武梅心中最爲柔軟的地方存在。

    如果可以的話,她絕對不會願意跟李治提起秦天的。

    但她只是一名女子,只是一位妃子。

    哪怕她現在已經成爲了皇后,但武梅的一切都是李治給的,沒了李治她什麼都不是。

    武梅清楚的知道,李治既然能給她這些東西,那自然也能輕鬆的全部都拿走。

    所以面對李治,武梅沒有任何反抗的能力。

    到了武梅這一步,已經是不進則退了。

    她從後宮之中異軍突起,甚至讓李治廢了舊皇后,立自己爲新後。

    如果這個時候她失去了李治的寵愛,結果會是什麼?

    不必多說,那些早已恨他入骨的人,一定會不擇手段的將其碎屍萬段!

    李治看似昏了頭,是個戀愛腦,但其實他心裏十分清楚。

    立其它人爲皇后,皇后或許並不在自己的手中掌握。

    因爲那些皇后都有自己的家族勢利,她們背後站着的是外戚,是會和自己爭權奪利的。

    但武梅不一樣。

    她不僅僅只是李治真的喜歡的人,而且武梅背後沒有勢力,或者說勢力不夠強大,能夠輕鬆的被李治拿捏。

    立武梅爲後,其實只是權利收攏的一個過程。

    立後不是目的,只是手段。

    事實證明,李治的手段十分有效。

    爲了保證自己的地位和權力,同時也是爲了保證自己的安全,武梅和李治聯合起來把控朝綱,說一不二!

    而這也正是李治選擇武梅的理由,因爲她是真的有實力!

    至少在目前這個時候,這兩人之間還是以李治爲絕對的中心。

    看似兩人共同努力把朝廷經營的鐵板一塊,但其實這裏歸根結底還是李治的一言堂罷了!

    所以武梅不敢反抗李治,也無法反抗李治。

    她只能遂了李治的要求,將自己和秦天相識的過程講述了出來。

    當然,說了,武梅也是有選擇性的說。

    她只希望打消李治前去尋找秦天的想法。

    但很顯然,沒人能夠攔得住一個下了決心的皇帝。

    尤其是他現在的威望權勢地位已經達到了頂峯。

    所以在李治的命令之下,全天下都在開始尋找秦天。

    李治也有自己的苦衷。

    李世民的身體不錯,晚年之時甚至還能縱馬奔騰,但李治就沒那麼幸運了。

    這纔剛到中年,便已經開始力不從心了。

    最讓李治驚恐的是,他發現自己已經開始有些看不清楚遠處的東西了。

    而且這種情況還在一天接着一天的惡化。

    誰也不知道晚年之時他會不會徹底失明,李治自己也不知道!

    但和其他不一樣的是,李治沒有失去理智,去服毒來緩解自己的病情。

    或者說,他也曾經試過,但效果不好。

    加上李世民臨死之前的模樣在他面前擺着,所以李治很快就放棄了這條道路。

    老年人的身體多多少少都會有些毛病,李世民也不例外。

    但正是因爲見過秦天,知道這個世界上真的有不是凡人之人,所以李世民才會對那些丹藥之類的東西深信不疑。

    李世民十分理智,但這些理智卻害了他。

    因爲見過真正的高人,所以他不會相信那些騙人的東西。

    李世民只相信那些真正有效果的丹藥。

    可凡人如何能夠煉製得出來有奇效的丹藥?無非就是致幻藥物罷了。

    偏偏正是這種致幻的藥物才能讓李世民相信。

    直到臨死之前,李世民才幡然醒悟,警告李治永遠不要觸碰這些東西。

    李治聽進去了父親的囑託,但身體上的問題卻是讓他無法忍受。

    李治無法忍受,作爲全天下最有權勢,最有地位的人,晚年竟然會變成一個瞎子!

    這也是他一聽說秦天,便不顧一切都要找到秦天的原因。

    他希望有人能夠醫治自己的病症,希望能夠擁有一副健康的軀體!

    可李治註定失望了。

    他這般大張旗鼓的尋找,不僅沒有找到秦天,反而是在民間傳出來了昏庸的名聲。

    甚至已經有人開始說他老了,不中用了。

    李治無法忍受這種風言風語,他逐漸變得有些更加瘋狂。

    這世上終究是沒有不透風的牆,想要向上爬的人還是找到了孫思邈和秦天有聯繫的蛛絲馬跡。

    於是在這種情況之下,孫思邈無奈入宮。

    秦天得知這個消息之後,十分不高興。

    他告訴孫思邈,你完全可以不去。

    但孫思邈只是苦笑一聲:“我可以不去,但是我需要去。”

    看着孫思邈無奈的臉龐,秦天也是嘆息一聲。

    他如何不知道孫思邈的意思。

    孫思邈對做官不感興趣,就算是給皇帝看病,那又能如何?歸根結底,他對榮華富貴不感興趣。

    可問題是,孫思邈不是孤身一人,他還有個兒子。

    孫思邈可以不在乎皇帝的召見,但是他的兒子不行。

    孫行還想在朝中爲官,還想往上走,甚至於,孫行已經是進士及第了!

    可大唐並不缺官員,不知道多少人在科舉之後都在老老實實的等着官職空缺下來呢!

    如果運氣不好,甚至於家中還沒有關係,手裏還沒錢,那就算考上了,再等個十七八年才能有官做也是十分正常的事情。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

    孫思邈也不例外,哪怕他和秦天相談甚歡,但歸根結底,孫思邈還是一個世俗有牽掛的凡人而已。

    他有着自己身不由己的理由。

    於是孫思邈還是走了,進了宮中給李治治病。

    起初李治只是想見一見這位在民間傳的神乎其神的神醫,看看此人到底有何神異,居然能和那般奇人做朋友。

    其實李治的主要目的,還是打聽秦天的去處。

    他實在是太想見到秦天了。

    但孫思邈見到李治的第一面,便給了李治一個下馬威。

    “聖人病入膏肓,再不治療,只怕有性命之憂!”

    周圍人頓時睚眥欲裂。

    “大膽!”

    “怎敢口出狂言!”

    “放肆!”

    “來人,拖下去砍了!”

    孫思邈跪在地上,神色坦然,毫無懼色。

    李治輕輕一笑,手指點了點,周圍人頓時會意,放開了孫思邈。

    “哦?你何出此言啊?”

    孫思邈並不蠢,他知道,如果自己真的說出李治的真實病情,只怕這次自己就危險了!

    “並非是草民危言聳聽,其實每個人身上都有或大或小的病症,如果不及時調養救治,晚年之後,定然會被病痛折磨!”

    孫思邈不卑不亢的說道:“聖人若是不信,我可當場證明!”

    “哦?如何證明?”李治似乎是來了興趣。

    孫思邈把目光瞄向了周圍的侍衛:“聖人隨便點出一人,草民便可看出他的症結所在,並給出治療辦法。”

    李治來了興趣,隨手點出一名文臣。

    那文臣十分激動的站了出來嗎,迎着孫思邈的目光,一點都不害怕。

    他可是健康無比,絕對不會有任何隱疾。

    孫思邈繞着那文臣轉了兩圈,時不時的拍拍他的肩膀或者是肚子,問問情況,片刻之後便有了答案。

    在衆人的注視當中,孫思邈一字一句,將此人平日裏那些不好的習慣說的一清二楚。

    最終,孫思邈根據他日常的生活習慣得出了結論。

    “此人晚年必定會雙腿疼痛不已,不堪折磨,事實上,即便是現在,每逢陰雨之日,他的腿腳便會有些不靈便,偶有疼痛!”

    那人驚異的看着孫思邈

    即便是他再怎麼不願意承認,也不得不感嘆,孫思邈說的是一字不差!

    李治接下來又點出幾人,孫思邈一樣是說出了他們日常生活之中不良的習慣,並將其隱疾診斷出來。

    “善戰者無赫赫戰功。”孫思邈一絲不苟的說道:“微臣不會治療絕症,但卻能將絕症扼殺於起始之時!”

    孫思邈坦言自己有些危言聳聽,與其說是在治療絕症,倒不如說是在爲人調養身體。

    只要調養好身體,那自然是能夠無病無災的活到老死!

    對此,李治大喜,屏退左右,讓孫思邈親自爲自己調理身體!

    (本章完)